第八课主要的国际组织课件(共45张PPT)-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课主要的国际组织课件(共45张PPT)-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简介

(共45张PPT)
第一单元
各具特色的国家
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
当代
国际
政治

经济
第一课 国体与政体
第二课 国家的结构形式
第三课 多极化趋势
第四课 和平与发展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第六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
第七课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第八课 主要的国际组织
第九课 中国与国际组织
第三单元
经济全球化
第四单元
国际组织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建构逻辑框架







联合国
分类与机构
主要特征
产生及作用
日益重要
的国际组织
基本准则
主要机构
作用
中国与
联合国
第四单元思维导图
国际组织
中国

新兴
国际
组织







区域性
国际组织
欧盟
亚太经合组织
东南亚国家联盟
非洲联盟
中国在联合国
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与联合国
关系的历史演变
中国与二十国集团
中国与金砖国家
中国与上海组织
中国与亚投行
2024届高考 一轮复习
选择性必修一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第四单元 国际组织
第八课 主要的国际组织
考向分析:
1、从高考考查的内容上看,国际组织的分类和作用、联合国、欧盟、东盟、中国与众多国际组织的关系等属于考查的重点。
2、从考査形式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会考查。选择题多以原因类和体现类为主,集中考查国际组织的作用和国际关系的变动。要注意辩证地把握国际组织的作用。非选择题一般立足当今世界宏观形势和我国外交活动,以大国关系等时政热点为背景进行考查,涉及联合国、欧盟等国际组织及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
课标要求:
1、阐释《联合国宪章》倡导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评析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2、识别主要的区域性国际组织,评价区域性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日益重要
的国际组织
联合国
思维导图
主要的
国际组织
分类
机构
性质、宗旨、基本准则
主要机构及专门机构
作用
区域性
国际组织
主要特征
作用
按成员性质
按地理范围
按职能
范围
典型代表
重要代表
欧盟
亚太经合组织
东南亚国家联盟
非洲联盟
基本概况
与中国的关系
含义
地位
分类
机构
指的是两个以上国家的政府、民间团体或个人基于某种目的,经协商联合建立的经常性组织。
核心考点一: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
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
1、国际组织的分类与机构
注意: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基石,是国际社会的基本成员
按成员
的性质
按地理范围
按职能范围
政府间
非政府间
成员是主权国家或地区的政府
成员主要是团体或个人,非官方性、公益型及一定程度的志愿性。
世界性
区域性
向全世界开放,任何国家都可申请加入
成员限于某一特定的地域范围。名称上一般有“区域名称”
一般性
专门性
职能范围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
具有专业职能,主要开展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专业技术性活动
提醒:每一具体的国际组织都分别属于上述三种分类标准进行划分的某一种。
议事和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秘书处,有的国际组织还设有司法机构
特别提醒:如何区分国际组织的类别
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名称上往往有“国”或“国家”,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就没有;
世界性国际组织在名称上一般有“世界”“国际”,
区域性国际组织在名称上一般有区域名称,如“非洲”“东南亚”“亚太”;
专门性国际组织在名称上一般有专业名称,如“奥林匹克”“卫生”“经济”海洋“等。
对于比较特殊的、不符合这些特点的重要国际组织,必须专门记忆。
国际组织 按成员性质 按地理范围 按职能范围
政府间 国际组织 非政府 间国际组织 世界性 国际组织 区域性 国际组织 一般性 国际组织 专门性
国际组织
联合国
世界贸易组织
亚太经合组织
国际奥林 匹克委员会
红十字会与 红新月会 国际联合会
练习: 判断下列国际组织的类型















2、国际组织的产生及作用
产生
作用
主要特征
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要求,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要求;是应对日益复杂的共同问题和全人类面临的课题的需要。
积极
作用
消极作用
①促进国际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
②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①国际组织参与国际事务受诸多因素制约,有其局限性。个别大国依仗实力,力图控制国际组织,使之成为其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工具。
②国际组织内部情况错综复杂,各成员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当其矛盾激化时,国际组织作用的发挥就会受到影响。(补充)
③国际组织不具有超主权性质(不能凌驾于国家主权之上),因此其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成员自觉遵守协定基础上的,对违反共同协定的行为缺乏强有力的、有效的制裁措施。(不具备强制力)。(补充)
国际性、目的性、组织性、自主性
点 拨
对某一国际组织的作用要作具体分析。
有的国际组织建立的目的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大部分时候都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但在某些具体问题上可能会危及世界和平与发展。不能简单地认为某一国际组织总是起积极作用,另一国际组织总是起消极作用。
许多像非盟这类的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国际组织的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能够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②能够调解国际争端,消除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③能够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④能够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2022年博鳌亚洲论坛的年会主题为"疫情与世界;共促全球发展,构建共同未来"。年会以线下为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邀请各国政商学媒等各界代表与会,共商疫后亚洲与全球发展大计,聚焦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包容发展、合作发展,致力于促进国际团结与合作。由此可见,博鳌亚洲论坛( )
①作为一场重要的年会,致力于促进国际团结与合作
②积极回应当今时代主题的变化,深度参与全球治理
③具有自主性、目的性,年会的主题彰显了它的宗旨
④汇聚各方力量,坚持合作共赢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地位 性质
成立
宗旨
原则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核心考点二:联合国
联合国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的产物,是人类为和平与发展长期努力的结果。联合国成立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是人类和平进步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1、《联合国宪章》倡导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注意:联合国是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不是超国家组织,更不是世界政府的组织,联合国的权力是会员国授予的。联合国的成立并不是为了削弱和取代会员国的国家主权,而是为了维护和尊重会员国的国家主权。
所有会员国主权平等;各会员国应忠实履行根据宪章规定所承担的义务;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各会员国在国际关系中不得以不符合联合国宗旨的任何方式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各会员国对联合国依照宪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动应给予一切协助;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必要范围内,应确保使非会员国遵循上述原则;联合国组织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项,但此项规定不应妨碍联合国对威胁和平、破坏和平的行为及侵略行径采取强制行动。
2、联合国的主要机构
联合国大会
安全 理事会
经社 理事会
国际法院
秘书处
托管 理事会
是联合国的主要审议机构,由全体成员国的代表组成,每一会员国都有一个投票权。重要问题的决定,必须由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其它问题则以简单多数通过。
注意:联大不是世界政府,通过的决议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对会员国有一定的政治影响。 通过大会的建议,可以使全世界集中注意重要的问题,从而促成国际合作。
地位: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的机构。
职责:安全理事会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
组成:由5个(中美英法俄)常任理事国和10个(联大选出任期两年)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原则:安理会关于程序问题的决定以15个理事国中至少9个理事国的同意票通过。对于实质性问题的决定也需要9票通过,并且不得有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投反对票(弃票不算反对),后者体现的是"大国一致"原则。常任理事国所拥有的这种权利通常被称为"否定权"。
由大会选出的54个理事国组成。主要关注国际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卫生等问题。
是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而设立的主要司法机构。由15名法官组成。总部在荷兰海牙
由秘书长及办事人员组成,从事各种日常工作。是联合国的行政首长,由大会根据安理会的推荐任命
负责监督托管领土,目前已经完成使命,停止运作。
联合国设有多个专门机构,包括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国际劳工组织,国际海事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电信联盟,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万国邮政联盟,世界银行集团,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等等。这些组织在经济及社会方面开展广泛活动,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链接
(1)性质职权不同:联合国大会是由全体会员国的代表组成的审议机构,拥有广泛的职权;安理会是由15个理事国组成的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2)议事程序不同:联合国大会是每一会员国有一个投票权,重大问题的决定必须由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安理会是15个理事国均有一个投票权,关于程序问题的决定以至少9个理事国的同意票通过,实质性问题投票表决时,除需9票通过外,还要坚持“大国一致”原则,只要有一个常任理事国对某一决定投反对票,决定就不能通过。
注意:正确把握联合国大会与联合国安理会的区别
名词理解
程序性问题:通过或修改安理会的议事规则;确定推选安理会主席的方法;组织安理会本身使其能持续行使职能;选定安理会会议的时间和地点;设立执行其职能所必须的机构。——在哪开会?怎么开?谁来?
实质性问题:解决争端和制裁,调整足以引发争端的情势,断定对和平的威胁,消除对和平的威胁,制止对和平的破坏;会员的加入或者开除;秘书长的产生。
3、联合国的作用
总体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等方面发挥了 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成就
具 体 作用 安 全 联合国作为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在保障全球安全的国际合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①安理会在解决事关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大全球和地区问题上具有重要作用。 ②联合国在实践中建立和发展了维和行动,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解决地区冲突作出了独特贡献。 ③联合国召开裁军问题特别大会,通过设在日内瓦的裁军谈判会议积极推动多边谈判,促成一系列国际条约的签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经 济 社 会 联合国发展系统协调国际社会的经济及社会发展、为国际发展合作确立了路线图和时间表,向有关国家提供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并帮助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和政策,为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及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发展与和平、人权并列为联合国工作三大支柱。)
其 他 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是集体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的有效平台。应该继续成为维护和平的使者、推动发展的先驱。联合国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安理会改革
补充:联合国的局限性
1、参与国际事务受诸多因素制约,有其局限性。联合国的事务在某些方面依然无力摆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影响,对一些大国的不正当行为依然无能为力。
2、不具有超主权性质(不能凌驾于国家主权之上),因此其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成员自觉遵守协定基础上的,对违反共同协定的行为缺乏强有力的、有效的制裁措施。(不具备强制力)。
(2023山东·高考)2022年6月,国际电信联盟第八届世界电信发展大会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举行,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代表与会,会议通过了《基加利宣言》和(基加利行动计划》两份文件,呼吁各方加速弥合数字鸿沟,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材料表明( )
①作为世界性国际组织,国际电信联盟是全球数字治理的重要载体
②数字鸿沟已成为数字时代阻碍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③国际电信联盟推动国际多边合作以应对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
④《基加利行动计划》为推动南北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路线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2023湖北·高考)联合国2023年水事会议在纽约举行,共同讨论缓解全球水危机的方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各国政府必须制定和实施计划,确保所有人都能够公平获得水资源,并积极开展水资源相关对话,携手合作,共同管理这一宝贵资源。这表明( )
①国际社会应立足共同利益,深化水资源治理的交流与合作
②联合国在促进全球水资源治理的国际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③各国应以全球发展为出发点,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和计划
④世界各国能够加强对话合作,确保水资源分配的公平公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2022辽宁·高考)2022年1月,“粮农组织——中国南南合作计划”第三期正式启动。中国将向粮农组织捐赠5000万美元,围绕减贫、粮食安全等领域,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表明中国( )
①同国际社会一道推进全球发展事业
②为应对全球粮食安全贡献中国方案
③与联合国主要机构合作完善粮农治理
④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③④
B
(2022山东·高考)2021年9月22日,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德班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20周年高级别会议上,中国重申将继续与各国一道,为彻底消除种族主义、建设人人平等的世界不懈努力。在中国和非洲国家共同倡议下,尼日利亚代表78个国家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一般性辩论中发言,呼吁加快落实《德班宣言和行动纲领》。由此可见( )
①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解决各国人权瘤疾的关键
②中国是联合国行动的坚定支持者和重要合作伙伴
③中国支持非洲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④中非守望相助,携手倡导和维护全人类共同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2022浙江·高考)尽管美国百般阻挠,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仍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的决定。50年来,我国秉承《联合国宪章》精神,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近4000亿元人民币的发展援助,实施了近3000个成套援助项目。由此可见( )
①联合国大会是审议机构,可就国际社会议题作出决定
②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重大问题上有一票否决权
③中国积极推进共同繁荣,倡导均衡发展
④中国自觉实践多边主义,勇担国际责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概况
地位
宗旨
作用
挑战
与 中国
1952年,西欧六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启动欧洲一体化进程。欧洲一体化经历了从欧洲共同体到经济与货币联盟,再到欧盟的发展过程。冷战结束后,大批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
核心考点三:区域性国际组织
1、欧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
欧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欧盟的宗旨是实现各成员国的共同目标: 促进和平,追求公民富裕生活,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基本价值标准,加强国际合作。
欧盟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力争在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上有所作为。
近年来,欧盟经受了主权债务危机、乌克兰危机、恐怖袭击、难民危机和英国“脱欧”等多重冲击,暴露了一些深层次问题。
①中欧各具经济优势,互补性强
②1975年5月,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外交关系。四十多年来,中欧关系发展迅速。2003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政治互信不断深化,经贸联系日益密切,人员交流持续频密
①欧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是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②中欧各具经济优势,互补性强。中欧合作有利于取长补短,合作共赢。
③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中欧有广泛的共同利益。
④中国重视与欧盟的关系,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推动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共同捍卫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有利于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应对共同挑战。
中欧之间有许多共同点:主张和平,加强国际合作,倡导多边关系,主张消除贫困,实现公民富裕,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拓展:中国为什么重视与欧盟的关系?
相关链接:欧盟的特点P96
(1)欧盟的发展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欧洲历史上有关统一、联合或一体化的各种主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一体化进程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巨大损失,联合起来求和平、谋发展是启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直接动力。
(3)欧盟是由成员国组成的具有超国家性质的区域性组织,成员国向欧盟让渡了大量主权,成员国政治、经济、安全等利益已经紧紧联系在一起,未来欧洲一体化的步伐不会停止。
易错易混
(1)欧盟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说明欧盟可以作为独立的主权国家。你是如何认识该观点的
欧盟是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的国际组织。虽然欧盟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但欧盟不是独立的主权国家。欧盟是邦联。
(2)欧盟成员国都是欧元区的成员。
欧元区总共包括19个国家,而欧盟成员国中的丹麦、瑞典等国在是否加入欧元区进行的全民公决投票中没有得到本国人民的支持,没有成为欧元区的成员。
(3)欧盟是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的国际组织。
欧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组织,而联合国是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的国际组织。(普代权)
(2021·辽宁卷)据统计,西方国家的数据资源92%存储在美国,4%存储在欧洲,美国的电商及社交平台占据欧洲绝大部分市场。2020年底,欧盟就“数字欧洲计划”约75亿欧元预算达成协议,预算将用于欧盟网络安全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此举有利于( )
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
②推进欧盟数字一体化进程
③维护欧盟各成员国的数字主权
④提高欧盟在欧洲的互联网平台市场占有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在2023年2月10日结束的欧盟特别峰会中,就欧盟委员会所发布的“绿色协议产业计划”,成员国同意提供“有针对性、临时的和适当的”支持,以使欧洲未来成为绿色科技产品制造基地,但欧盟内部在相关措施上存在分歧,该计划的推进可能一波三折。这表明
①欧盟各国既有着共同利益,又存在分歧
②欧盟对其成员国并不具有强制性约束力
③欧盟在协调成员国行动上具有一定难度
④欧盟一体化有损各成员国共同目标的实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地位
宗旨
独特方式
作用
与 中国
2、亚太经合组织
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支持亚太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繁荣,建设活力和谐的亚太大家庭,捍卫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鼓励经济技术合作,保障人民安全,促进建设良好和可持续的商业环境。
①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
② 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则。
③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
中国在亚太地区举足轻重,是亚太经合组织的重要成员。自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以来,中国参加了历届部长级会议和历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积极参与各层次各领域合作,为促进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促进亚太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推动共同发展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部长级会议
高官会议
秘书处
预算和管理委员会
经济技术合作高官指导委员会
(最高级别会议)
相关链接:APEC的组织机构
(1993年1月在新加坡设立)
经济委员会
贸易和投资委员会
【易混易错】:亚太经合组织在每次非正式首脑会议举行前,都要通过艰苦的谈判达成协议,通过落实协议来促进区域内贸易的发展。
亚太经合组织不同于世界贸易组织等其他贸易组织,它以磋商代替谈判,以论坛承诺代替法律协定,避免高度机制化和强制性对各方形成约束,从而平衡不同发展水平的成员的权益和要求,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
“我们决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发扬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打造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为实现共同发展、繁荣、进步的亚太梦想而不懈努力。”在亚太经合组织平台上,习近平主席始终强调开放、合作、发展的重要性。中国的决心意味着( )
①中国助力亚太地区成为全球最具增长活力的地区
②中国逐渐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引擎
③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亚太发展带来更大机遇
④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亚太人民是中国发展的目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A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三届部长级会议发表联合声明指出,各成员经济体2023年将采取协同行动,共同推进亚太经合组织贸易促进和投资议程。该议程本着开放、联通和促进的态度,推动地区经济实现平衡、包容、可持续增长。由此可见,亚太经合组织( )
①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的经济合作机制
②围绕加速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宗旨开展各项工作
③通过独特的方式推进成员间的友好合作
④发挥国际组织的自主性促进区域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地位
运行机制
作用
进程
与 中国
3、东南亚国家联盟
是亚洲最令人瞩目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是亚洲国家建立的首个区域共同体。
①遵循协商一致,循序渐进的原则,互不干涉内政,非正式的调节、协商解决分歧;②“10+1”、“10+3”、东盟地区论坛、东盟防长扩大会和东亚峰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机制。成为推进区域合作和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平台。
维护和促进地区和平、安全和稳定,通过加强政治、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合作,提升地区活力
21世纪以来,亚洲地区经济发展迅猛,成为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
2003年,中国与东盟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
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中国现已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
2013年10月,中国倡议与东盟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21年11月中国东盟正式宣布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外交部发布支持东盟中心地位的立场文件指出,支持加强东盟主导的东亚合作机制,包括东盟与对话伙伴合作、东盟与中日韩合作、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等,秉持相互尊重、不干涉内政、协商一致、照顾各方舒适度、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分歧等“东盟方式”。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中国作为东盟重要成员支持东盟主导东亚合作的中心地位
②东亚峰会可以就东盟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发展方向作出决策
③东盟已经发展成为推进区域合作和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平台
④“东盟方式”有利于维护和促进地区的和平、安全和稳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D
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举行。自1991年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以来,双方从全面对话伙伴到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再到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以及如今的全面战略伙伴,双方的关系每几年就上一个新台阶,真正成了搬不走的好近邻、志同道合的好伙伴。中国与东盟合作之路越走越宽广说明( )
①中国一东盟关系升级,双方共同利益扩大
②中国一东盟的运行机制推进了区域政治经济一体化
③中国一东盟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④中国与东盟各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面合作、共同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3月27日,东盟新任秘书长到访中国并与中方代表举行了会谈。中方表示,作为东盟最大的邻国,中国始终真诚无私支持东盟。中方指出,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东盟“印太展望”对接合作,建设好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的美同家园,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要维护好几十年未其同营造的和平发展环境,坚决抵制冷战思维,反对制造大国对立和阵营对抗的图谋。
东盟新任秘书长表示,中国是东盟的好邻居、好朋友,信得过的长期合作伙伴,双方合作基础深厚、领域广泛、成果丰硕。东盟愿不断深化双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加强贸易投资、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合作,携手促进能源转型,加强互联互通和人员往来,释放新的合作潜力,推动中国东盟关系不断取得更大发展。
运用所学《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简要说明中国与东盟关系不断取得更大发展的意义。
①有利于实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打造区域统一大市场,推动双方更好利用彼此的资源和市场,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②有利于促进互联互通,深化各领域的交流合作,释放新的合作潜力,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激发合作发展新动能。
③有利于深化中国与东盟的政治互信,遏制地缘政治冲突,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构建中国与东盟命运共同体。
参考答案
概况
作用
目标
与 中国
4、非洲联盟
非洲联盟(AU)是非洲最重要的区域性合作组织。目前,非盟有55个成员,最重要的决策由首脑会议作出。
非盟成立后,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成为引领非洲国家联合自强、共谋发展的一面旗帜,其领导权威得到非洲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非盟在涉及中国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上积极支持中国。中国向非盟机构能力建设、有关维和行动和非盟总部会议中心、非洲疾控中心等项目建设提供援助
中国重视发展与非盟的关系;中国与非盟在气候变化、“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重大国际问题以及非洲热点问题上保持沟通协调(对非盟)。非盟在涉及中国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上积极支持中国(对中国)。中国向非盟机构能力建设、有关维和行动和非盟总部会议中心、非洲疾控中心等项目建设提供援助(对非盟)。
知识整合:东盟与非盟的比较
东盟 非盟
性质 是亚洲最令人瞩目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是非洲最重要的区域性合作组织
成员 东盟于1967年成立,有10个成员国: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 非洲联盟的前身是成立于1963年的非洲统一 组织。目前,非盟有55个成员国,最重要的决策由首脑会议作出
作用 东盟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10+1”、“10十3”、东盟地区论坛、东盟防长扩大会和东亚峰会等机制,成为推进区域合作和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平台 非盟成立后,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成为引领非洲国家联合自强、共谋发展的一面旗帜,其领导权威得到非洲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与中国 的关系 在“10+ 1”和“10+3”合作、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等区域机制框架下,中国与东盟保持了良好的沟通和合作。2003年,中国与东盟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2013年10月,中国倡议与东盟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一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重视发展与非盟的关系。中国与非盟在气候变化、“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重大国际问题以及非洲热点问题上保持沟通,协调。非盟在涉及中国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上积极支持中国。中国向非盟机构能力建设有关维和行动和非盟总部会议中心、非洲疾控中心等项目建设提供援助
重点注意问题整理:四个国际组织和四个地区
欧盟 欧洲联盟成为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成为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欧盟是由成员国组成的具有超国家性质的区域性组织。
亚太经合组织 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东盟 东南亚联盟是亚洲最令人瞩目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非盟 非洲联盟(AU)是非洲最重要的区域性合作组织。
欧洲 欧洲是世界上率先进入现代化的地区。二战后,欧洲成为区域一体化的领跑者。
亚太 地区 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
亚洲 21世纪以来,亚洲成为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
非洲 非洲是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几年来,中国主动参与各个领域的多边外交活动,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国积极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建立了“10+3”和“10+1”领导人对话机制;中国还积极发展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关系,如与东盟建立了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与非洲联盟、阿拉伯国家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等发展友好关系;同时,中国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中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分析说明中国同相关国际组织加强合作的原因和意义。
原因:①中国与相关国际组织加强交流与合作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
②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促进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意义:中国主动参与各个领域的多边外交活动,有利于本地区的繁荣稳定;有利于建立国际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提升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参考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