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国家是什么课件(共24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国家是什么课件(共24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1.1.1 国家是什么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科学性,增强透过纷繁复杂的政治现象认识和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
2.能够从国家的基本要素、国家的性质、国家的本质三个角度认识国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或亲身参与政治生活,增强关心国家事务的意识,培养国家观念拓展国际视野,明确自己在维护国家统一、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中应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3.理解民主与专政的关系,辨析资本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明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统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4.从联系和区别两个方面把握国体与政体的关系,了解影响政体的因素,理解国家管理形式的多样性,明确代议制是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
国家的产生
原始社会(群居、平均分配)
生产力发展
个体劳动盛行
生产资料逐渐私有化
贫富分化
占有生产资料的处于支配地位,成为统治阶级
不占有生产资料的处于被支配地位,是被统治阶级
出现奴隶主与奴隶的对立(阶级社会产生)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国家
国家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
内容:
①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
②国家是在原始社会瓦解、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以后产生的。
③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国家的构成要素
国字原作“或”。字形像以“戈”(武器)守卫“口”(城邑)。后来在字的周围加方框以表示疆域,构成“國”字。
思考:分析归纳国家的构成要素都有哪些?
隶书
或者,邦也,从口从戈,一以戈,一为守……盖口为国土意,若以兵器之戈而卫之,则其一为表示领土之境界意,一为有时如亘之有二线,亦犹表示田地境界之畺字。
——说文解字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阅读总结归纳国家的构成要素都有哪些?
构成要素
人类最积极、
最重要的因素
客观前提
物质基础
国家的象征
国家的基本属性。
人口
领土
政权
主权
公民要明确自己在维护国家统一、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树立国家安全意识。
思考:美国借台湾香港新疆等问题阻挠中国崛起。例如对台军售,或发表涉台错误言论妄称台湾是国家,或图谋窜访台湾,或鼓动台湾加入世界卫生组织,花招层出不穷。对此你有何评论?台湾是国家吗?我国政府的态度是什么?
比较 类型
社会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不同点 享有民主的主体 绝大多数人民 资产阶级
专政的对象 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对大多数的人民实行专政
民主的特点 是全过程的民主,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 是形式上的民主,具有虚假性和欺骗性
本质 人民当家作主 资产阶级专政
相同点 都属于民主政体,都是由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的,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都服务于统治阶级,都具有阶级性。
当今世界存在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朝鲜,越南,古巴,老挝。
原先的十五个社会主义国家已有十个消失了,他们分别是: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民主德国,蒙古。
认识误区
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这种观点对吗?
提示:①这种观点错误。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其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因此,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
②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凡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同时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③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绝大多数人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国体与政体
国体与政体的含义
1.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2.政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就是国家管理形式。
国体说的是“谁掌握政权”的问题,它规定了国家的性质。
政体说的是“如何掌握政权”的问题,它规定了国家的管理形式。
1.国家性质不同的国家,采取不同的政体,说明什么?
2.国体相同,为何政体又千差万别?
美国
总统制
英国
君主立宪制
法国
半总统制
议会制
瑞士
委员会制
德国
中国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体(国家性质)
政体(政权组织形式)
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世界各国不同的政体
思考:
朝鲜
老挝
越南
古巴
人民会议制
人民议会制
一党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人民政权代表大会制度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2.国体决定政体。
3.政体反映国体。
1.任何国家都是国体与政体的辩证统一。
影响政体的因素
1.从单一国家的纵向发展看,一个国家的政体受国体、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2.从多个国家的横向对比看,受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社会习惯、发展程度的影响。
美国
总统制
英国
君主立宪制
法国
半总统制
议会制
瑞士
委员会制
德国
中国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体(国家性质)
政体(政权组织形式)
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朝鲜
老挝
越南
古巴
人民会议制
人民议会制
一党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人民政权代表大会制度
代议制
1.含义:由选举产生、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
2.原因:
①只有公民广泛参与,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政体。
②不可能全体公民都经常性地直接管理所有国家事务。
3.作用:代议制充当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政治纽带,成为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
代议制: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
18
国家是什么
国家的本质
国家的产生
国家的基本要素
国家的性质
民主与专政
不同性质国家的民主
认识
国体与政体
国体与政体的含义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影响政体的因素
代议制
课堂小结
1.“国家不再是为特定阶层服务,其存在的意义在于维护和改善当前的制度,使全体国民都能最大限度地从现行制度及改革中获益。秩序一旦崩溃,大多数人都将损失惨重”。对这个观点的评价正确的是( )(单选)
A.揭示了国家的历史起源
B.揭示了国家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C.掩盖了国家的阶级性
D.揭示了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答案:C
解析:“国家不再是为特定阶层服务”,这明显在掩盖国家的阶级性,C符合题意。
AB:试题并不是在揭示国家的历史起源、民主与专政的关系,AB排除。
D: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有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题干未涉及,D排除。
巩固练习
2.2021年11月18日,立陶宛无视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罔顾双边关系大局,罔顾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执意允许以台湾名义在立陶宛设立“代表处”。立方此举是公然在国际上制造“一中一台”,违背立方在两国建交公报中所作政治承诺,是背信弃义之举,在国际上开创了恶劣先例。立陶宛政府必须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这表明( )(单选)
①立陶宛的行为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任何势力都改变不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事实
③领土作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绝不允许任何侵犯
④对别国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的行径中国坚决行使自卫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①:立陶宛无视中国政府的立场,执意允许以台湾名义在立设立“代表处”,此举是公然在国际上制造“一中一台”,这表明立陶宛的行为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故①说法正确。②:立陶宛的恶劣行为改变不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事实,故②说法正确。③: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故③说法错误。
④:针对立陶宛的恶劣行为中国作出坚决和必要反应是我国行使独立权、管辖权的体现,故④说法错误。
3.把握时代脉搏。从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病有所医”的民生承诺。这意味着(  ) (单选)
A.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B.人民的健康权益有法律保障
C.保障了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D.公众的安全意识、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不断增强
解析:A:材料说明了人民的健康权益得到保障并且实现程度日益提高,这意味着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A正确。
B:《“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不属于法律,B项错误。
C: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不合题意。
D:材料强调的是党中央作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D不合题意。
4.列宁说:“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所以资本一旦掌握这个最好的外壳,就能十分巩固十分可靠地确立自己的权力,以致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无论人员、无论机构、无论政党的任何更换,都不会使这个权力动摇。”这表明( )(单选)
①国家的本质属性是阶级性
②国体决定政体,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
③任何国家都是专政与民主的统一体
④民主政体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解析:①②准确把握了民主共和制这一政体与国家性质的关系。
③表述错误,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是专政与民主的统一体,实行专制制度的国家不存在民主。列宁的观点强调民主制度相比于专制制度更能够掩盖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性质,因而为资产阶级所采用,④忽略了历史条件和阶级性,表述错误,且与列宁的观点不相符。
5.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这是因为( ) (单选)
①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有着比较深刻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根源
②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与历史背景、阶级力量对比密切相关
③各个国家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人口素质决定该国政治模式
④民主共和制用民主掩盖国家的阶级性质,是最好的政治外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有着比较深刻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根源,与历史背景、阶级力量对比密切相关,①②符合题意。
各个国家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人口素质影响着国家政治 制度的选择,③中“决定”说法错误。
④阐述了民主共和制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故选A。
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