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中国与国际组织 学案-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九课 中国与国际组织 学案-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简介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选必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导学案
《中国与国际组织》
一 课标展示
课标要求
分析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展示中国在其他国际组织中发挥的作用
考情预测
1.从考査形式上看,主要考查选择题
2.根据中国的维和、抗疫等事例,科学分析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感悟中国在联合国及国际社会上负责任的形象与作为
3.科学分析中国与新兴国际组织的关系,根据新兴国际组织的国际行为,增强分析其性质、作用以及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完善全球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二 师生互动
复习与回顾
国际组织的分类
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作用
欧盟、东盟、亚太经合组织、非盟的作用(影响),及其与中国
本节课复习内容
考点一 中国与联合国
创始国 二战中,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主要成员国,参与了酝酿、筹建联合国的过程。→中国是旧金山制宪会议发起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1945年)
曲折 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美国采用各种手段,对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设置重重障碍(联合国局限性)
合法权利的恢复 ①经过长期斗争,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著名的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从政治上、法律上和组织上彻底解决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 ②意义:这是中国与广大坚持原则、主持正义的国家的重大胜利; 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联合国舞台上,与联合国的关系步入正轨,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
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 (1)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 (2)中国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3)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事关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大事务上享有否决权,是联合国中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之一。
中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 (1)总体作用:中国本着自身肩负的重大国际责任,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和地位,忠实履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职责和使命,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 (2)维和平: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解决冲突、维和行动、国际裁军) (3)促发展: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经济社会、南北南南、人权对话) (4)改革:中国是联合国改革的最早倡导者和有力支持者之一。
注:中国支持联合国按照宪章精神开展的各项工作,而不是无原则地支持联合国在全球开展各项工作
考点二 中国与新兴国际组织
一 二十国集团(G20)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构成
产生 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深感有必要对全球经济进行监管和治理。②西方国家主导的旧的国际机制已难以胜任此任务。 二十国集团因此成为新的全球经济治理平台(旧:经合组织;G7)
特点 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其构成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地域的利益
主题 二十国集团主要讨论全球重大经济金融热点问题
运行机制 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机制→领导人峰会:每次峰会前不定期举行协调人会议、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以及贸易、劳工就业、农业、能源、数字经济、卫生等专业部长会议
中国与G20 1、地位: 中国是二十国集团的创始国,也是二十国集团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二十国集团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
2、作用: ①中国提出共同构建创新、开放、联动和包容型世界经济的中国主张 ②倡导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观 ③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二 金砖国家(BRICS,发展中国家构成)
产生 金砖国家的诞生和发展,是世界经济变迁和国际格局演变的产物
成员 brics :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地位 金砖国家不是封闭的俱乐部, 已成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重要平台(易错)
作用影响 金砖五国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入,深化了团结互信,增进了五国人民福祉,拉紧了利益和情感纽带,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并重回增长之路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与金砖国家 (1)中国的经济体量最大,作用相对突出。 (2)首次提出了以对话合作、共谋发展为宗旨的“金砖+”合作理念; (3)努力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形成和不断发展; (4)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建设性作用
三 上海合作组织(上合组织SCO)
产生发展 中俄+东亚4个斯坦国家+南亚的印+巴
地位 第一个在中国宣布成立,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是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性合作组织。
模式 在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指引下,上合组织开创了自冷战结束以来区域合作的新模式,成为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
作用 ①反恐合作成果突出:自成立就将打击“三股势力”(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维护地区安全稳定视为重要的合作领域。 ②在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指引下,上合组织开创了自冷战结束以来区域合作的新模式,成为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 特别提醒:上合组织合作的领域还包括政治、经济、经贸、科技、文化、能源、交通、旅游、环保及其他领域的合作
中国与上合组织 ①中国大力推动上合组织的经济合作。共建一带一路;中欧班列、基础设施项目等; ②中国大力推动上合组织成员国的金融合作。
四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AIIB)
性质 多边金融合作机构。
作用 致力于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为能源、电力、交通、通信、农业基建、供水、环卫、城建和物流等工程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原则 公开、透明、独立、问责
特点 ①它充分借鉴现有多边金融机构长期积累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制定和实施严格的规章制度,提高透明度和包容性。 ②它在现行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下运行,同其他全球和区域多边开发银行的关系是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
目标 精简、廉洁、绿色
中国与亚投行 ①亚投行是中国倡议成立的; ②中国在亚投行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亚投行第一大股东和投票权占比最高的国家,其首任行长由中国人担任,总部设在北京,工作语言为英语。
五 综合比较新兴国际组织
G20 金砖 上合 亚投行
作用 全球重大经济金融热点问题 金砖精神,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并重回增长之路作出了突出贡献 反恐合作, “上海精神” 多边金融合作机构, 亚洲地区基础设施投资,运作原则、目标
三 知识体系构建
四 高效训练
1.近年来,国际社会对调解的需求增加,但缺乏专门进行调解的政府间国际组织。2023年2月,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公室在香港举行成立仪式。国际调解院是由中国发起牵头、多个友好国家参与,在平等相处的基础上成立的一个国家间调解矛盾、避免冲突的新组织。成立国际调解院( )
①回应了国际社会对和平安全、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强烈诉求
②体现了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③是基于国际组织能以更中立的方式解决争端,得到各国普遍认同
④彰显了中国文化软实力随经济、政治影响力的增强而不断增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3年1-4月,在海地有超过1400人死于暴力事件,谋杀和绑架案数量的攀升对当地平民产生负面影响,加之海地黑帮封锁用于燃料运输的码头,造成当地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国际社会在海地部署维和部队,以遏制在其首都和其他省会城市不断增加的暴力事件。之所以呼吁联合国在海地部署维和部队,是基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
①是政府间国际组织的使命和责任 ②为缓和地区紧张局势作出独特贡献
③为地区的社会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④对维护国际和平安全负有主要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叙利亚边境地区发生强烈地震,联合国呼吁国际社会捐资援助地震受灾民众。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启动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机制,包括派遣重型城市救援队、医疗队,并提供地震灾区急需的救灾物资。这表明( )
①联合国是国际社会集体应对威胁挑战的有效平台
②联合国代表各成员国的根本利益,始终发挥作用
③中国响应联合国呼吁,为人道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④中国肩负着国际责任,坚持以互利实现共同繁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中国一直是国际军控条约体系的参与者和建设者,迄今已加入二十余项国际军控条约。中国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始终恪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的承诺。中国坚决反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扩散,一贯忠实、严格履行防扩散国际义务,支持联合国和安理会在防扩散领域发挥关键作用。这体现了( )
①中国积极推进国际军控与防扩散进程②中国尊重联合国,参与联合国各项工作
③中国奉行防御性国防,不会发动战争④中国积极维护现有多边条约的有效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以下是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的部分主题。
时间 地点 主题
2005年10月 中国北京 加强全球合作;实现世界经济的平衡有序发展
2011年11月 法国戛纳 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加强国际金融监管
2015年11月 土耳其 共同行动以实现包容和稳健增长
2016年10月 中国杭州 共同创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2022年11月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 共同复苏、强劲复苏
由此可以判断,二十国集团( )
①作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致力于推动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
②作为全球的经济治理平台,努力促进国际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③作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组织,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④作为实践多边主义重要场所,主要讨论全球经济金融的热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3年7月4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23次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会议期间,伊朗被确定为上合组织的正式成员。当天下午,伊朗国旗在位于北京的上合组织秘书处升起,标志着伊朗正式加入“上合大家庭”。伊朗加入上合组织( )
①充分彰显了上合组织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②意味着上合组织在全球治理上将有更大的话语权
③会使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同盟关系进一步巩固
④表明伊朗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消除了利益分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第六届理事会年会期间,非洲国家尼日利亚加入亚投行的申请获得批准,至此,亚投行成员数量增至104个,其中11个为非洲成员。目前已获准的非洲成员占非洲大陆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以上,占非洲人口的46%以上。“朋友圈”的不断扩大,表明亚投行( )
A.已成为世界性的国际政治金融机构
B.对世界作出的贡献得到各国的一致认同
C.倡导多边主义和包容理念,契合了国际社会主流价值
D.是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重要平台
8.2023年8月,金砖国家峰会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办,金砖成员及受邀的全球南方67国及联合国、非盟的领导人与会,通过“金砖—— 非洲”会议和“金砖+”对话会等形式,聚焦发展议题和包容性的多边主义,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提供“金砖方案”,为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强大动能,由此可见,金砖国家( )
①以愈发成熟的合作机制推动全球发展
②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
③是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权威平台
④致力于巩固与完善世界的多极化格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的各方表示:要落实元首理事会共识,共同打击“三股势力”和跨国有组织犯罪,加强经贸、交通、农业、能源、金融、高新技术、生态环保、绿色发展等领域合作,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完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旅游、教育等人文交流。这表明上合组织( )
①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②携手促进安全与繁荣
③致力于维护各国利益
④积极践行“上海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根据海牙国际法院的公告,海牙国际法院中国籍法官名单已经全部公开。中国派出的法官来自不同领域,具备广泛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他们将为国际法院的工作提供专业化、多样化的视角,助推国际社会的法治建设。中国向海牙国际法院派出法官( )
①对解决世界和平问题具有关键性作用
②对国际法治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③有助于促进世界各国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④有利于为国际社会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国应有的样子,大国要有大国担当。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没有主动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和冲突,没有侵占过别国一寸土地,中国始终致力于通过谈判、协商方式处理领土问题和海洋划界争端;在国际上发生重大冲突时,我国向来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一直以实际行动致力于劝和促谈,倡导维护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主张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为助力弥合“免疫鸿沟”,中国已经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供应超过22亿剂新冠疫苗,并将继续向非洲国家无偿援助6亿剂疫苗、无偿向东盟国家提供1.5亿剂疫苗;30年来,中国共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赴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近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是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体现了中国的负责任大国担当,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中国的大国担当。
参考答案:
1.A
【详解】①:针对近年来,国际社会对调解的需求增加,但缺乏专门进行调解的政府间国际组织的现状,于是,由中国发起牵头、多个友好国家参与的国际调解院开始筹备,以在平等相处的基础上调解国家间的矛盾、避免冲突,这说明成立国际调解院回应了国际社会对和平安全、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强烈诉求,①正确。
②:材料中“国际调解院是由中国发起牵头”,这体现了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②正确。
③:“得到各国普遍认同”的说法太绝对,也不符合事实,排除③。
④:成立国际调解院彰显了我国是负责的大国,但与“随着经济、政治影响力的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无关,排除④。
故本题选A。
2.C
【详解】②③:之所以呼吁联合国在海地部署维和部队,是基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为缓和地区紧张局势作出独特贡献,为地区的社会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②③符合题意。
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是联合国安理会的重要责任,但不是“政府间国际组织的使命和责任 ”,①排除。
④:联合国安理会对维护国际和平安全负有主要责任,④排除。
故本题选C。
3.A
【详解】①:土耳其、叙利亚边境地区发生强烈地震,联合国呼吁国际社会捐资援助地震受灾民众,表明联合国是国际社会集体应对威胁挑战的有效平台,①正确。
②:联合国代表的是各成员国的共同利益,而不是他们的根本利益,各国的根本利益是不一致的,②说法错误。
③:土耳其、叙利亚边境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启动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机制,并作出实际行动,表明中国响应联合国呼吁,为人道主义事业贡献力量,③入选。
④:材料主旨是应对威胁和挑战,没有涉及中国坚持以互利实现共同繁荣,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A。
4.B
【详解】①④:加入二十余项国际军控条约,严格履行防扩散国际义务,体现了中国积极推进国际军控与防扩散进程,维护现有多边条约的有效性,①④符合题意。
②:中国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的各项工作,②错误。
③:中国奉行防御性国防,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侵害的情况下也可能发动战争,③错误。
故本题选B。
5.C
【详解】①③: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是联合国,一体化程度最高的组织是欧盟而不是二十国集团,①③说法错误。
②④:根据峰会的部分主题,可以判断二十国集团作为全球的经济治理平台,努力促进国际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作为实践多边主义重要场所,主要讨论全球经济金融的热点,②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6.A
【详解】①②:伊朗加入上合组织充分彰显了上合组织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意味着上合组织在全球治理上将有更大的话语权,①②正确。
③:上合组织奉行不结盟原则,③错误。
④: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一切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利益分歧不可能消除,④错误。
故本题选A。
7.C
【详解】A:亚投是政府间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同时“政治金融机构”也不合理,A错误。
B:亚投行致力于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对世界作出的贡献得到各国的一致认同”说法不符合事实,B排除。
C:亚投行中有发达国家,有发展中国家,有亚洲、非洲、欧洲等的国家,倡导多边主义和包容理念,契合了国际社会主流价值,C正确切题。
D:亚投行中有发达国家,认为亚投行是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重要平台是错误的,D排除。
故本题选C。
8.A
【详解】①②:金砖成员及受邀的全球南方67国及联合国、非盟的领导人与会,通过多种形式,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提供“金砖方案”,为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强大动能,这说明金砖国家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以愈发成熟的合作机制推动全球发展,①②符合题意。
③:金砖国家是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平台,不是权威平台,③说法错误。
④:世界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谈不上巩固与完善格局,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9.C
【详解】①:材料反映的是上合组织合作的目标,未涉及其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①不符合题意。
②④:上合组织的本次会议强调要打击“三股势力”和跨国有组织犯罪,同时加强其他各领域的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体现了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②④符合题意。
③:上合组织维护的是成员国的共同利益,不是维护各国利益,③错误。
故本题选C。
10.C
【详解】①:该项说法大了国际法院法官的作用,①错误。
②:中国向海牙国际法院派出法官有助于改变国际法院的印象,也有助于亚洲国家参与到国际法治建设,从而能够推动国际法治体系的发展和完善,②正确。
③:该项说法大了国际法院法官的作用,③错误。
④:中国向海牙国际法院派出法官,助推国际社会的法治建设,说明这有利于为国际社会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④正确。
故本题选C。
11.①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为妥善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中国方案和智慧,积极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②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积极向世界提提供疫苗等公共产品,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帮助,积极推动全球发展问题的解决。③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地位,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加维和行动,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分析】背景素材:大国担当
考点考查: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有关知识,从中国的大国担当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始终致力于通过谈判、协商方式处理领土问题和海洋划界争端→可联系教材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关键词②:中国已经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供应超过22亿剂新冠疫苗→可联系教材知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③:第二大维和摊款国→可联系教材知识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地位,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