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材料作文专练--------二元思辨之始与终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之道》“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四章对于上述材料中的“始”和“终”,正处在高二学习阶段的你有什么经验和感悟?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认为,万事万物的开始决定其发展和走向,是故君子慎始;也有人援引《诗经》“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认为相对于慎始,慎终更为重要;还有人则把“以终为始”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你怎样看待“始”与“终”?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作文,体现你的思考与感悟。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认为,万事万物的开始决定其发展和走向,是故君子慎始。也有人援引《诗经》“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认为人们做事都有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所以相对于慎始,慎终如始更为重要。还有人则把“以终为始”作为自我引领的原则,即“以人生目标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认为“终”可以影响、决定“始”。作为复兴中学2022级高一新生代表,你将在开学典礼上围绕“新时代青年如何走好人生之路”作主题演讲,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思考与感悟。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唐代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孙子兵法》中有言:“终而复始, 日月是也。”如何正确看待“始”“终”是新时代青年必须正确面对的问题。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例文:善始敬终长精神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静言思之,那成功的另一半依靠什么呢?应该是抱定成功的信念、始终如一的坚持。唯有以善始敬终的思想规范行动,不论做什么样的事情,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自古而今、从外而内,不论是个体的成长与发展,还是国家的建设与振兴,之所以能够实现“双赢”,离不开运筹帷幄的前期设计、过程的精耕细作和对结果矢志不渝追求的精神。正是从好的起点开启征程,用理想的结果砥砺,才会达成所愿。古今中外任何一位征服珠穆朗玛峰者,他们在心中种下把“世界屋脊”踩在脚下的理想种子之后,就一步一个脚印,把双脚钉在山体之中,与各种艰难困苦作斗争。凭借“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执着与坚韧,在“山至高处人为峰,海到尽头天是岸”的精神的感召下,一点点拉近与天空的距离。因为始终如一地迈好每一步,不懈怠、不气馁,才真正体验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阔。登山如此,那些业界翘楚、大国工匠的功成名就,也同样源自他们从起航到落帆,都始终秉持的精益求精的精神与不断地突破的坚定信念。袁隆平自矢志于解除人类的饥饿始,就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杂交水稻,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到精神矍铄的耄耋老人,袁老近乎执拗地在杂交稻的王国里奋战,焚膏继暑、兀兀穷年换来的是杂交水稻亩产量一次一次地刷新历史。正是凭借着这种善始克终的精神,才让世界上很多还饱受饥饿折磨的人一日三餐无忧。欲成大事者,必善始敬终。好的的开始固然重要,如果没有始终如一的坚持,很难有好的结果。唐明皇自成为一朝天子之始,励精图治,中兴大唐。可是,短暂的兴盛冲昏了头脑,他渐渐放弃了自己的初心,贪恋于声色享乐,最终上演了由盛而衰的历史悲剧。试想,如果唐玄宗能够初心不改,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就不会有安史之乱的发生,大唐帝国的辉煌亦能继续。我们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节点,既有机遇,也有挑战。要让自己的理想之花绚烂绽放,就要善始敬终,走好每一步。只有这样,美好的画卷才能层层展开,美好的憧憬才能在善始敬终的每一步中慢慢变成现实。【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是选自古文的三句关于“始”和“终”的文句,《大学之道》的文句认为,做事要知道始终,并且知其先后,这样才近乎道。《谏太宗十思疏》所言的是自古而今,做什么事情开始时能够恪尽职守、严格要求和规范自己,言必行行必果的很多,但是能够从始至终、始终如一者就很少了;而《〈老子〉四章》之语则强调如果做事能够到结尾仍然像开头一样,就不会失败。可见,这三个文句提出了“始”和“终”的话题,都在强调事情都有始终,坚持到最后才能够成功。做什么事总是得从头做起,逐步进行而成,而这开始,也就显得无比重要。因为万事万物的开始,都对其发展、走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一个良好和合适的开始,就会影响到最后的结果,是故君子慎始,对事物、行为的开始都要慎重以待。如果在结束之时想要得到好的结果,开始的时候就要做好、就要慎重。但也并不是说好的起点,就一定会有一个好的终点,这其中除了不可抗的客观因素之外,更重要的在于主观因素。贯通“终”“始”的,就是“恒”或“久”,起点做的得好,开头很认真,这一点绝大多数的人都可以做到。但是要坚持到终点却并非易事,这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胜不骄,败不馁,还要有高度的自律性,战胜自我的懒惰,扛过坚持的疲惫,初心不改,始终如一,不打折扣,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成功。从“认识和思考”可知,文体倾向于议论文。考生可以首先根据材料提炼文章的主旨,善始善终、始终如一方能成就一番功业,达成所愿;然后围绕提出的观点结合材料进行理论的分析,不论是个人的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始终如一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继之,联系生活、对接材料阐述始终如一的价值以及如何做到;最后,关联现实,从不同角度进一步阐述处理好始与终关系的重要性。立意:1.始终如一方成就大美。2.善始善终见风骨。3.慎始敬终长精神。2.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核心词是:始、终。干事创业,为人处世,修身养性,要么慎终如始,要么以终为始。虽然材料中列举了不同的看法,但这里没有对错,只要把“始”和“终”的辩证关系说清楚就行。“君子慎始”:强调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修身、养性,都要慎始,小心翼翼开始,谨慎行事。开一个好头,形成一个好习惯,把准好方向,走好人生开头的路,迈对人生的第一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对于未来的发展和走向影响巨大,万分重要,甚至影响最后的结果。“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即慎终如始,意思是说人们不是没有初心,但很少有人能够有很好的结局。这句讲述了一个道理:人们在开始做事时往往热情高涨,随着时光流逝,激情开始降温,最后事情或是不了了之或是草草收场。如果人们不能保持初心或高涨的热情,最后往往不会有好的结局。走好人生路,需要始终如一、持续坚定地向目标迈进,不被诱惑迷心志,不为外物所累。作为青年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能只图安逸,怕吃苦,做事虎头蛇尾,甚至半途而废。在人生路上,面临各种社会思潮的现实影响,不可避免会在理想和现实、主义和问题、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民族和世界等方面遇到思想困惑,这时候需要始终谨慎地行事,坚定不移坚持初心,坚持信仰。“以终为始”:“终”即“人生目标”,可以影响、决定“始”。作为青年应该早立志,立大志,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地攀登顶峰。作为新时代青年,不仅要谨慎走好人生第一步,更要坚持走好人生每一步,要慎始敬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领下,“以终为始”,做好人生的规划。 题目要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如何看待“始”与“终”的辩证关系,写作时当扣住关键词,谈如何走好人生之路的问题。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慎始敬终,笃行不怠。接下来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论述,一是云程发轫,万里可期。青年当以“慎始”定四方之位,踏出一路辉煌!二是善始者易,善终者难。青年当以“敬终”圆初心之志,展现人生魅力!三是始是终的基础,终是始的目标。奋斗正当时,慎始而敬终,进取莫躺平。立意:1.慎始慎终,君子之为。2.开美好之始,成梦想之终。3.本手慎始,妙手善终。4.慎终如始,行稳致远。5.扬善始之帆,达善终之岸。3.例文:慎始敬终,笃行不怠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人生如同一场长途跋涉,能在起始点燃火炬的人很多,可能够在岐长道路的风雨飘摇中护住火苗,不被放弃的念头所吞噬,不被道旁的纷杂所诱惑的人很少。魏征言:“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只有慎始敬终,笃行不怠,火炬才能不灭。云程发轫,万里可期。青年当以“慎始”定四方之位,踏出一路辉煌!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始”为启程,定义着起点的高度。“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魏征的谆谆教导犹在耳畔。而“南辕北辙”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一开始找准方向,才能到达终点,不然所做的都是无用之功。作为当代高中生,我们即将踏上高考的“跳板”,跃向更广阔的天空,经历更丰富的人生。我们要从个人实际出发,合理规划好人生棋局。将社会责任与家国情怀融于心中,下好棋局中的关键“起手”,为未来奠基,为理想铺路。然而,善始者易,善终者难。青年当以“敬终”圆初心之志,展现人生魅力!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你看那落马的腐败分子,走上领导岗位时几乎都始于秉持初心、甘于奉献,而其最终落马也不外乎丢弃初心、欲壑难填;你看那娱乐圈中吸食毒品的名人,最初踏足演艺界,哪个不是想要拼个“德艺双馨”?但是面对诱惑时,却有人把持不住,以致被欲望的蛀虫蚕食灵魂,此前的“善始”也被“清零”,落得个不能“善终”的结局。前车之鉴惊醒我们:行百里者半九十,若信道不笃,必不得善终。吾辈青年当在守望初心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担当使命中善始善终!始是终的基础,终是始的目标。奋斗正当时,慎始而敬终,进取莫躺平。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慎始敬终,方能不留遗憾。庄子有言:“适千里者,三月聚粮。”王安石亦感叹:“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所以,那些择一事,终一生之人,才更是我们青年一代应该学习的范本。袁隆平以一己之力不断翻新水稻高产、朱光亚成为核武器领域公认的“众帅之帅”、屠呦呦数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青蒿素,都源自他们“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执着信念。不管世事如何变迁,“一生择一事”“慎始敬终”,都应当是每个时代青年人的永恒功课。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庄子云:“善妖善老,善始善终。”——“妖”者,夭也,青年也。惜时如金,努力拼搏,我的青春我做主;然漫漫征程,风雨如晦,更要“善老”。有志气、强骨气、积底气,不负韶华,不负时代,惟贤惟德,善始善终!我的演讲至此结束,谢谢大家!【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慎始”意思为一开始就慎重,强调做事时起始阶段的重要性。“慎终如始”意思是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指始终要谨慎从事,强调收尾和开始一样关键。“以终为始”意思是从开始就要考虑到最终的结果,其引申义有三:一是凡事要有目标,二是凡事要有计划,三是凡事要有原则。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综合来看,三个词语都指导我们要如何做事,不管是开始的慎重,还是收尾的小心,还是过程的谨慎以及目标、计划的贯彻始终,都对我们走好人生之路有帮助。任务要求是写一篇演讲稿,注意格式;演讲身份是高一新生代表,情境是开学典礼;演讲主题是“新时代青年如何走好人生之路”。注意演讲时要结合这一主题阐述从材料中得到的启示。写作时建议采用递进式结构来写,第一部分可以强调“慎始”,强调青年人做事要做好考察和准备工作,准备充分才能开始;第二部分强调“慎始如终”,可以用雷锋、焦裕禄、孔繁森、袁隆平等人的例子来论证做事要始终心怀敬畏,从始至终都要小心谨慎;第三部分写“以终为始”,强调目标和计划的重要性,只有整个过程始终在“初心”的引领下小心运作,才会实现最初的理想。最后可以告诫青年们牢记先人的经验,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立意:1.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2.始敬终,方有作为。3.终如始,则无败事。4.例文:善始敬终长精神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静言思之,那成功的另一半依靠什么呢?应该是抱定成功的信念、始终如一的坚持。唯有以善始敬终的思想规范行动,不论做什么样的事情,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自古而今、从外而内,不论是个体的成长与发展,还是国家的建设与振兴,之所以能够实现“双赢”,离不开运筹帷幄的前期设计、过程的精耕细作和对结果矢志不渝追求的精神。正是从好的起点开启征程,用理想的结果砥砺,才会达成所愿。古今中外任何一位征服珠穆朗玛峰者,他们在心中种下把“世界屋脊”踩在脚下的理想种子之后,就一步一个脚印,把双脚钉在山体之中,与各种艰难困苦作斗争。凭借“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执着与坚韧,在“山至高处人为峰,海到尽头天是岸”的精神的感召下,一点点拉近与天空的距离。因为始终如一的迈好每一步,不懈怠、不气馁,才真正体验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宏阔。登山如此,那些业界翘楚、大国工匠的功成名就,也同样源自他们从起航到落帆,都始终秉持的精益求精的精神与不断的突破的坚定信念。袁隆平自矢志于解除人类的饥饿始,就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杂交水稻,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到精神矍铄的耄耋老人,袁老近乎执拗地在杂交稻的王国里奋战,焚膏继晷、兀兀穷年换来的是杂交水稻亩产量一次一次地刷新历史。正是凭借着这种善始克终的精神,才让世界上很多还饱受饥饿折磨的人一日三餐无忧。欲成大事者,必善始敬终。好的的开始固然重要,如果没有始终如一的坚持,很难有好的结果。唐明皇成为一朝天子之始,励精图治,中兴大唐。可是,短暂的兴盛冲昏了头脑,他渐渐放弃了自己的初心,贪恋于声色享乐,最终上演了由盛而衰的历史悲剧。试想,如果唐玄宗能够初心不改,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就不会有安史之乱的发生,大唐帝国的辉煌仍将继续。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节点,既有机遇,也有挑战。要让自己的理想之花绽放,就要善始善终。只有这样,美好的憧憬才能变成现实,新的画卷才能向我们展开。【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从情境材料提供的素材看,它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引述《谏太宗十思疏》和《孙子兵法》中的名言;第二部分则是从语义上解释名言蕴含的道理。显而易见,两者是解释和被解释的关系。具体分析两篇经典名篇上的名句可见,《谏太宗十思疏》所言的是自古而今,做什么事情开始时能够恪尽职守、严格要求和规范自己,言必行行必果的很多,但是能够从始至终、始终如一者就很少了;而《孙子兵法》之语则强调了世间万物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特点,说明一个事物的结束就意味着新的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事物的“终”,其实就是另一个事物的“始”,二者不是截然分开、相互对立的,而是互相转化的。故此,依据该材料写作时,可以思考的角度有:如何做到善始敬终,好的起点是不是意味着一定有好的终点,该如何处理好“始”和“终”的关系。这样,这篇文章写作时,可以首先根据材料提炼文章的主旨善始善终、始终如一方能成就一番功业、达成所愿;然后围绕提出的观点结合材料进行理论的分析,不论是个人的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始终如一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继之,联系生活、对接材料阐述始终如一的价值以及如何做到;最后,关联现实,从不同角度进一步阐述处理好始与终关系的重要性。立意:1.始终如一方成就大美。2.善始善终见风骨。3.100-1=04.慎始敬终长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