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中考一轮复习 声现象(共2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鲁科版中考一轮复习 声现象(共21张PPT)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声现象
第一章
声现象
声的利用
噪声的危
害和控制
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产
生与传播
音调
响度
音色
产生
常见发声
体的辨识
传播
回声测距
形式
条件
声速的
影响因素
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
超声波
次声波
噪声的来源
噪声的等级
控制噪声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的传播不一定停止.
2、常见发声体的辨识:(1)弦类乐器发声时_____在振动 (2)管类乐器发声时_______在振动 (3)打击类乐器发声时______在振动
知识精讲
考点清单
振动
振动
振动

空气柱
打击面
3、传播
(1)形式:声音以____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2)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真空_____(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3)声速的影响因素
①介质的_____.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m/s.
②介质的_____.v固____v液____v气(选填“>”“<”或“=”). 
4、回声测距: (v表示声音的传播速度,t表示从发出声音至听到回声经过的时间).

介质
不能
温度
340
种类
>
>
二、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
1、发声体振动:产生声音;
2、有传声介质:能够传播声音;
3、响度足够大、人离发声物体距离较近:可引起人耳鼓膜振动;
4、频率在20~20 000 Hz之间.
三、声音的特性
特性 音调 响度 音色
定义 声音的_____ 声音的_____ 声音的品质
决定因素 发声体振动的_____(单位:Hz):频率越高则音调越___ a.发声体振动的______:振幅越大则响度越____ b.与发声体的距离:距离越远,听到的声音越____ c.声音的发散程度:声音越集中则响度越大 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
改变方法 改变发声体的松紧、长短、粗细等 改变用力的大小、与发声体的距离及声音的发散程度 改变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
高低
大小
频率

幅度
大 

四、声的利用
超声波 次声波
概念 频率高于_______Hz的声 频率低于____Hz的声
共同点 a.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人耳都听不到 应用 传递_____ 回声定位(声呐、超声导盲仪、倒车雷达)、“B超”、超声波探伤、超声波测速等 监测火山爆发、龙卷风和核爆炸发生的方位和强度
传递_____ 超声波清洗、超声波除结石、超声波加湿器等 次声武器,可使心脏、肺等因出现强烈共振而受损
20 000
20 
信息
能量
1、噪声的来源
(1)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________振动时会发出噪声.
(2)环境保护角度: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2、噪声的等级:人们以_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符号是____.
五、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无规则
分贝
dB
3、控制噪声
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人耳处
防止噪声产生
阻断噪声的传播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_______减弱,如禁鸣喇叭、装消声器等
____________减弱,如安装隔音墙、路边种树、关闭门窗等
_______减弱,如戴隔音耳塞、捂耳朵等
控制噪声的途径
控制噪声的位置
教材图片练基础点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烟台3考,淄博3考,济宁3考,日照3考,滨州4考)
例1 (鲁科八上P36、人教八上P29改编)如图所示,一个同学轻敲桌子,周围的同学都听不到敲击声,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却能听到声音,则声音是由桌面______产生的;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听到声音,说明______(选填“气体”“液体”或“固体”)能够传声.
生活实践: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
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较早听到夜袭敌
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振动
固体
固体可以传声,且一般情况下固体传播声音的速
度最快
二、声音的特性
(烟台4考,淄博4考,济宁3考,日照2考,滨州5考)
例2 (鲁科八上P40、人教八上P32、教科八上P42改编)小明学习了声现象后,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如图所示,进行了如下探究.
(1)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先轻轻拨动钢尺,再用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_____(填声音的特性)变大;
若拨动钢尺的力度相同,站在离钢尺越远的地
方,听到钢尺振动的声音越___(选填“强”或“弱”).
响度

(2)首先用手拨动钢尺,钢尺振动时发出声音,再将钢尺伸出桌边长一些,用相同的力度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第一次钢尺振动得_____(选填“快”或“慢”),则它发出声音的音调______.
(3)换用塑料尺做此实验,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和振动快慢均与钢尺相同,听到声音的主要差异是_____(填声音的特性)不同.


音色
三、声的利用
(日照2021.5B涉及,滨州5考)
例3 (鲁科八上P45、人教八上P39、P40改编)如图甲所示,汽车上普遍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汽车发出的_____(选填“超”或“次”)声波进行回声定位,这同时也说明了声能传递______,如图乙所示,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使烛焰不停摆动,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

信息
能量
山东6年真题子母题
1
命题点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烟台3考,淄博3考,济宁3考,日照3考,
滨州4考)
1. (2020烟台3题2分)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能够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
2. (2020枣庄28题4分)小强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响铃的声音_________,并由此推理可
以得出_______不能传声.
(3)将正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
中,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水可以_______.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越来越小
真空
传声
声音的特性(烟台4考,淄博4考,济宁3考,日照2考,滨州5考)
3. (2022济南3题3分)如图所示为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磬.早在公元前5世纪,《考工记·磬氏》中就有“已上则磨其旁,已下则磨其端”的制磬技术的记述,这里的“上”“下”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利用这种技术改变的是磬发出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速度
2
命题点
B
4. (2019烟台3题2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 “闻其声知其人”的依据是不同人的声音,其音色不同
B.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要放低些
C.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频率高
D.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描述声音的响度大
A
5. (2021烟台16题3分)如图所示,小明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这哨声是由_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改变了声音的______,当筷子不动,用不同的力吹管时,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
空气柱
音调
响度
超声波和次声波(日照2021.5B涉及,滨州5考)
6. (2021枣庄21题2分)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 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
B. 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C.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D. 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3
命题点
B
噪声及其控制(烟台2023.2,淄博2考,济宁2考,日照2019.3,
滨州5考)
7. (2023烟台2题2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带来不利影响.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但有些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利用噪声.下列现象属于利用噪声的是(  )
A. 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 有的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 工厂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
D. 飞行员根据发动机轰鸣声判断其运转情况
4
命题点
D
声学综合题(烟台2022.3,淄博5考,济宁2021.2,日照2考,
滨州5考)
8. (2023滨州2题3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甲:人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 图乙:用相同的力敲击水瓶琴能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
C. 图丙:蝙蝠利用次声波传递能量确定目标的位置
D. 图丁: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
5
命题点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