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17张PPT。乌鲁木齐是中国连接中亚地区乃至欧洲的陆路交通枢纽,现已成为中国扩大向西开放、开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委书记朱海仑曾说,作为全疆唯一特大型城市,乌鲁木齐历史深厚凝重,资源禀赋独特,文化多元融合,尤其是地缘区位优势明显,向东、向西面对着国内和周边国家两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乌鲁木齐之概况篇①乌鲁木齐位于 ____(大陆)中心、新疆____,地处___北麓、_______南缘,自古就有“__________”的称谓,是连接天山南北、沟通新疆与内地的交通枢纽。“亚洲大陆地理中心”②乌鲁木齐是新疆的首府,是 、 和 中心。 ③新疆的邻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地理位置 乌鲁木齐深居内陆,属于中温带大陆干旱气候区。春秋多大风,冬季有逆温层出现;山区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各地风能资源丰富。 乌鲁木齐地区太阳辐射资源丰富,光照时间长,但各地太阳总辐射量分布不均衡。 乌鲁木齐地区热量资源地域分布不均匀,平原、谷地比较丰富,山区相对较少。 乌鲁木齐地区自然降水的空间公布很不均匀,大体上由平原向山区递增,呈带状。 乌鲁木齐地区风能资源丰富。市区全年盛行北风和西北风。乌鲁木齐的气候 乌鲁木齐地势起伏悬殊,山地面积广大。南部、东北部高,中部、北部低。最高点天山博格达峰顶,海拔5445米;最低处在猛进水库的大渠南侧,海拔490.?6米。山地面积占总面积50%?以上。 乌鲁木齐市区三面环山,北部平原开阔。东部有博达山、喀拉塔格山、东山;西部有喀拉扎山、西山。乌鲁木齐的地势乌鲁木齐的历史文化 乌鲁木齐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远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里生息繁衍。最早进入此地的为古姑师-车师人。 乌鲁木齐的大规模开发始于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政府鼓励屯垦,减轻粮赋,乌鲁木齐成为“繁华富庶,甲于关外”的地方。清军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在今南门外修筑一座土城,城“周一里五分,高一丈二尺”,就是乌鲁木齐城池的雏形。 后来到了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又把旧土城向北扩展,达到周长五里四分,竣工时,乾隆赐名“迪化”。清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清政府设在新疆的军政管理中心由伊犁转到迪化,迪化成为省会。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迪化市人民政府成立。1954年2月1日,迪化正式恢复使用原名乌鲁木齐。现在,这座具有1300多年悠久历史的城市已经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会,市中心的红山是它的标志。交通篇哈——俄——白俄——波——德——荷 1、观察与新疆相邻的国家,分析乌鲁木齐在亚欧大陆桥的位置的特点。??2.新亚欧大陆桥对乌鲁木齐经济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沟通了欧亚的往来,缩短了路程,便于贸易国际机场火车站完备的公路、铁路和航空立体交通网有15个国家、27个国际(地区)城市、54个国内城市与乌鲁木齐机场通航。 乌鲁木齐能成为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它具备了哪些条件? (从地理位置、交通和国家政策的角度)高速发展的对外贸易乌洽会亚欧博览会乌鲁木齐之经济篇 民族风趣游: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达翰尔、俄罗斯、塔塔尔等13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现在还有其余东乡、壮、撒拉、藏、彝、布、依、朝鲜等34个民族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聚居区 领略“大巴扎”盛况:一到巴扎天,方圆几十里 的群众纷纷前来“赶巴扎”。小商小贩们也抓住时机,在巴扎上占位 设摊,扬声叫卖。一些农民也把自家生产的少量瓜果、蛋禽、羊只、 手工制品之类拿到巴扎上兜售。卖小吃、冰水、酸奶的也穿插其间, 一时人如潮涌,热闹非凡。 乌鲁木齐之民族风情篇乌鲁木齐之民族风情篇“舌尖上”的民族风情:羊肉串、薄皮包子、考全羊、库车汤面、米肠子和面肺子、特色奶茶、帕尔木丁、酸奶子、羊羔肉、羊羔抓饭等都是新疆有名的特色小吃,保证让你大饱口福。拓展运用:乌鲁木齐的发展对于我们平湖的发展有何启示呢?作业布置: 查阅相关资料来了解平湖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并尝试分析自然环境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