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及中考新考法
【期中前】
1.基础默写。
(1)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其五)》]
白头搔更短, 。
(杜甫《春望》)
(5)李白在《鹦鹉洲》中的“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颢在《黄鹤楼》中的“ , ”一句颇为相通。
(6)日暮乡关何处是? 。
(崔颢《黄鹤楼》)
(7) ,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8)孤山寺北贾亭西,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9)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
(10)守住心中风景,尽享世间美好。在喧嚣闹市,陶渊明守住那份淡泊,享受“ , ”[陶渊明《饮酒(其五)》]的宁静;在茫茫的边塞,王维守住那份超然,享受“ , ”(王维《使至塞上》)的壮美。
2.补全表格信息。
出处 诗句 手法
《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1) 。 虚实结合
《使至塞上》 (2) , 归雁入胡天。 (3)
《春望》 (4) , 。 拟人
【期中后】
1.默写。(1)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大漠孤烟直, 。
(王维《使至塞上》)
山气日夕佳, 。
[陶渊明《饮酒(其五)》]
(4) ?烟波江上使人愁。
(杜甫《黄鹤楼》)
(5)郁达夫曾言“一纸家书抵万金,少陵此语感人深。” 这是化用了杜甫《春望》中的“ , ”这句话。
2.围绕“古诗文中的动物”这一话题,班级同学们展开了如下讨论,结合提示补充诗句。
小默:大家都知道哪些提到动物的诗句呢?我先来,崔颢以(1)“ , ”(《黄鹤楼》)开篇,抚今追昔。
小唯:那我也来说一个!“大雁”这种动物常常被用来寄托思乡等情感,如《使之塞上》中就有:(2)“ , ”。
小鹿:“燕子”是春天的象征,当它开始筑巢就说明春天来啦!就像《钱塘湖春行》中所说(3)“ , ”。
【词句默写】
1. 默写。
(1)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2)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3)李清照在《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化用《逍遥游》中的句子,说“ ”,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这让人伤痛的现实社会。
(4)“ , ”(《雁门太守行》)一句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表现了守城将士威武雄壮。
(5)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 !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6) ,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雁门太守行》)
(7)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的故事,你联想到杜牧《赤壁》中的一句诗是“ ”。
(8)晏殊借助“花”和“燕”等意象感叹美景易逝,时光流转的语句是: , 。
(9)报君黄金台上意, 。
(李贺《雁门太守行》)
(10)东风不与周郎便, 。
(杜牧《赤壁》)
(11)“ ,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句为天然奇偶句,此句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生发出值得玩味的情趣。
(12)李清照在《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化用屈原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任重而道远、才华无处施展的苦闷的句子是: , 。
2.我国的古诗文成果丰硕,请根据以下几位作者所说的话填写出正确的句子。
(1)李贺:军中号角声在秋色里响彻天空,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里凝为紫色。
, 。
(《雁门太守行》)
(2)杜牧:沉埋在沙中被折断的战戟还没有被销蚀,我把它们拿出来打磨洗净,辨认出是前朝遗物。
, 。
(《赤壁》)
(3)李清照: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如飞蓬般轻快的船,送到海上的三座仙山上去吧!
, !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4)晏殊:花儿总要凋零让人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我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
, 。 。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3.默写。
(1)角声满天秋色里, 。
(李贺《雁门太守行》)
(2)一曲新词酒一杯, 。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3)《赤壁》中“ , ”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4)李清照《渔家傲》中“ ”一句,写的是云涛翻滚的壮美景象,“ ”一句,表明词人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
【古文】
1. 默写。
(1)生亦我所欲, 。故不为苟得也。 (《鱼我所欲也》)
(2)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
(《记承天寺夜游》)
(4)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 (郦道元《三峡》)
(5) ,猿鸟乱鸣。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概括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方面及其关系的句子是“ , ”,这说明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7) ,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9)夕日欲颓, 。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10)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鱼我所欲也》)
(11) ,盖竹柏影也。
(《记承天寺夜游》)
(12)长江是中华文明之源,她派生九脉,滋润和养育了华夏民族。她一往无前,流经“ , ”的高山峡谷。(郦道元《三峡》)
(13)春冬之时, , 。
(郦道元《三峡》)
(14) ,所欲有甚于生者。
(《鱼我所欲也》)
(15) ? ?但少闲人如无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6)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7)所以动心忍性,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8)《与朱元思书》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与《答谢中书书》中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 。
(19)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0) ,清流见底。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1)人皆有之, 。
(《鱼我所欲也》)
(22)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3)新时代中国青年只有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这正是:“ ,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 “月”曾勾起许多诗人的创作情思,创作出了名篇佳作。小默和同学们围绕与“月”相关的古诗文展开了讨论。
小默:比起太阳,我更喜欢月亮,皎洁的月光很美,就像苏轼所形容的(1)“ , , ”。(《记承天寺夜游》)
小唯:是啊!不仅如此,月亮还承载着许多含义,比如(2)“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等等,人们常常用它来传递思念之情,祈求早日团圆。
小路:除了苏轼,李白也很喜欢使用“月”这一意象,传达着不同的情感,我知道的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天真童趣;(3)“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深情厚谊;“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寂寞。
【答案】
古诗
1.(1)大漠孤烟直 (2)谁家新燕啄春泥 (3)问君何能尔 (4)浑欲不胜簪 (5)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6)烟波江上使人愁 (7)国破山河在 (8)水面初平云脚低 (9)采菊东篱下 (10)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2.((1)白云千载空悠悠 (2)征蓬出汉塞 (3)比喻 (4)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1.(1)乱花渐欲迷人眼 (2)长河落日圆 (3)飞鸟相与还 (4)日暮乡关何处是 (5)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2.(1)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2)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3)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词句
1.(1)似曾相识燕归来 (2)东风不与周郎便 (3)九万里风鹏正举 (4)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5)蓬舟吹取三山去 (6)报君黄金台上意 (7)东风不与周郎便 (8)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9)提携玉龙为君死 (10)铜雀春深锁二乔 (11)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12)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2.(1)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2)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3)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4)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3.(1)塞上燕脂凝夜紫 (2)去年天气旧亭台 (3)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4)天接云涛连晓雾 九万里风鹏正举
古文
1.(1)所欲有甚于生者 (2)入则无法家拂士 (3)但少闲人如无两人者耳 (4)略无阙处 (5)晓雾将歇 (6)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7)所以动心忍性 (8)环而攻之而不胜 (9)沉鳞竞跃 (10)万钟于我何加焉 (11)水中藻、荇交横 (12)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13)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14)生亦我所欲 (15)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1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17)曾益其所不能 (18)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19)庭下如积水空明 (20)高峰入云 (21)贤者能勿丧耳 (22)亲戚畔之 天下顺之 (23)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2.(1)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2)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3)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