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五年级上册诗文名句情景默写1.虞世南在《蝉》中,描写蝉的形象、习性和声音的诗句是: , ;借蝉表达诗人高洁志向的诗句是: , 。2.“ , 。”描写了农历 ,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的情景。我知道的与民间故事有关的诗句还有: , 。3.《枫桥夜泊》中,“ ,江枫渔火对愁眠”将诗人的所见和所闻相结合,描绘了一幅忧愁难眠图;“ ,夜半钟声到客船”表达了诗人孤寂忧愁的心情。4.爷爷想在书房里悬挂一则关于节俭的名言,你建议给他的内容是: , 。5.“ , ”两句用 (动态描写、静态描写)生动地描绘出洗衣女子归来时的场景和渔船顺流而下的画面。我读到的这样运用动态描写的诗句还有很多,比如这两句: , 。6.生日那天,爷爷送我一本书,扉页上写着“莫等闲, ,空悲切”,我知道他在提醒我珍惜时间,努力学习。7.放学后,妹妹只知道玩,从不主动写作业。我会用葛洪的“ , ”劝说他不要浪费时间,虚度年华。8.朱用纯用“ , ; , 。”告诉我们要常常想到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物品得来的不容易,做到勤俭节约。9.刘老师打算在教室里贴名言,提醒同学们珍惜时光,好好学习。你可以把“盛年不重来, 。 ,岁月不待人”这则名言推荐给他。10.《少年中国说》中,“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 , ”说明“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的前途和命运是紧密联结在一起的。11.宋代朱熹的“ , 、 、 ”提醒我们读书时要心想、眼看、口诵;《论语》中的“ , ,以思,无益, ”启示我们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12.张志和在《渔歌子》中用“ , ”为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秀丽之美;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 , ”表达了他对人才的渴望;朱熹用“ ? ”告诉我们要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的内心保持澄明。13.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家国情怀是自古以来的知识分子的灵魂家园。“ , ”写出了陆游为自己不能看到收复失地的悲伤、遗憾;“ , ”表达了诗人林升对达官贵人醉生梦死、不思收复故土的批判和愤怒;“ , ”展现了诗人龚自珍对当时社会死气沉沉的局面的心痛和愤懑。14.读古诗,可以引发我们丰富的想象。吟咏《山居秋暝》中的“ , ”,我们仿佛看到了月光洒在松林间,溪水潺潺的画面;《长相思》中的“山一程,水一程, , ”,我眼前好像出现了长途跋涉的将士们夜晚宿营,无数灯光在荒野中闪动的画面。15.《观书有感》(其二)中,用春水上涨船就能自在航行,告诉我们只有博览群书,注重积累,做学问的时候才能运用自如的诗句是: , 。16.中华民族崇尚节俭。司马光用“ , ”来教育我们保持俭朴,防止奢侈;魏征用“ , ”来规劝众生消除奢侈,提倡节俭;《尚书》中用“ , ”来提醒世人为国效力、勤俭持家。17.中华民族爱国情深,“ , ”是陆游对祖国统一的殷殷期待;“ , ”是林升对统治者的深深谴责;“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 。前途似海, ___________ 。”是梁启超对祖国的声声赞美。“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 。 ,少年富则国富, , , , ”激励我要担负起中华少年的责任,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18.读书使我们越来越智慧。“ , , ”告诉我们使学习时不能不懂装懂;“ , ”我明白了不要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 。 , ?”告诉我们,读书时,心到最重要。参考答案1.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2. 七月初七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3.月落乌啼霜满天 姑苏城外寒山寺4.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答案不唯一)5.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动态描写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答案示例,不唯一)6.白了少年头7.不饱食以终日 不弃功于寸阴8.一粥一饭 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 恒念物力维艰9.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10.壮哉 我中国少年 与国无疆11.读书有三到 谓心到 眼到 口到 吾尝终日不食 终夜不寝 不如学也12.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13.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14.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15.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16.由俭入奢易 由奢入俭难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克勤于邦 克俭于家17.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纵有千古 横有八荒 来日方长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18. 知之为知之 是知也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三到之中 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 眼口岂不到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