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物理中考复习专题:第6章 机械运动(35页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物理中考复习专题:第6章 机械运动(35页课件)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机械运动
中考复习专题第6章
1
考点清单
实验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2
教材素材练考点
3
纵向实验一题多设问
机械运动
运动
的描述
长度
的测量
长度的单位
用刻度尺
测量长度
物体运动状态判断
长度的单位换算
参照物
时间的
单位及测量
基本单位
常用单位
误差
和错误
误差
错误
运动和静止
的相对性
直线
运动
速度
比较运动
快慢的方法
定义
减小的方法
定义
公式
物理意义
单位换算
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
运动
的快慢
考点清单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1)基本单位:米,符号:__________
(2)常用单位:千米(_________)、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微米(μm)、 纳米(nm)
(3)光年:光在真空中1年内传播的距离,是_______单位.
2、长度的单位换算:1 cm=______m,1 mm=10-3 m,1 μm=10-6 m,1 nm=________m.
m
km
长度
0.01
10-9
3、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1)看:看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如图所示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cm.
(2)放: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有刻度线的一侧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
(3)读:视线要正对刻度线,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若估读值为“0”,“0”不能省略).如图,物体右端所对刻度数值________cm是准确值,_____________________cm是估读值.
(4)记:记录数值和单位.待测物长度=整刻度+
后面的小格数×分度值-始端刻度,如图所示物
体A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cm.
0.1
2.0
0.04(0.03~0.05均可)
2.04(2.03~2.05均可)
二、时间的单位及测量
1、基本单位:秒,符号是s
2、常用单位:1 h=________min=________s.
注: 若小盘的指针位于非整分钟数前0.5 min, 则大盘读数在0~30 s内;若小盘的指针位于非整分钟数后0.5 min,则大盘读数在30~60 s内.
60
3600
0.5min
30s
0.1s
三、误差和错误
1、误差
(1)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偏差.误差是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的.
(2)减小的方法:①多次测量____________;②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③改进测量方法.
2、错误:测量过程中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不可以
求平均值
四、运动的描述
1、参照物: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或静止时,被选择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不能选取研究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
2、物体运动状态判断
(1)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二者相对______,相对速度为____m/s.研究物体是的______的.
(2)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 二者相对_______,研究物体是运动的.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运动情况时,结论可能不同.
静止
0
静止
运动
五、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的_______内,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经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
(2)运动相同路程,比较它们所花的________,所花时间短的运动得快.
2、速度
(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________与___________之比叫做速度.
(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数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
时间
时间
路程
所用时间
运动快慢
(3)公式:v=_____
(4)单位换算:1 m/s=______km/h.
易错辨析
计算全程平均速度时,需要把中途停车、休息的时间计算进去.
3.6
s表示路程,单位是m或km.
t表示时间,单位是s或h.
v表示速度,单位是m/s或km/h.
3、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即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______.其s-t图像与v-t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2)变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大小常常是变化的,即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3)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常用平均速度来粗略地描述运动的慢.平均速度表示的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程度.
相等
教材素材练考点
考点
1
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贵州2023.3;贵阳9年5考)
1. (人教八上P18习题改编) 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此时的山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如果以________(选填“船”或“河岸”)为参照物,山是静止的.
运动
河岸
2. (人教八上P17图片改编)(1)小薇和小刚暑假乘坐火车旅行,小薇向窗外观望,突然觉得自己乘坐的列车缓缓开动,但“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她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小刚选取站台为参照物,则乘坐的列车是______的.通过小薇和小刚的判断,说明选取的_______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
(2)列车行驶中,小薇看到前方一辆同向
行驶的火车在向自己“倒退”而来,由此
现象可判断出运动的速度较慢的是_____
列车(选填“自己乘坐的”或“前方”).
静止
参照物
前方
考点
2
速度的相关计算[贵州2023.22(1);贵阳9年6考]
3. (沪科八年级P32图片改编)小明乘坐汽车至隧道口看到如图所示的指示牌,汽车减速行驶,通过该隧道用时5 min,则汽车______(选填“有”或
“没有”)违反交通规则.
没有
4. (沪科八年级P27习题改编)一辆行驶速度为72 km/h的汽车与一列行驶速度为28 m/s的火车,速度更快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若汽车和火车同向行驶,以火车为参照物,汽车向_____(选填“前”或“后”)运动.
火车
72 km/h=20 m/s(或
28 m/s=100.8 km/h)

典型试题拓展
换情境
1.暑假小马和父母外出旅游,他们乘坐的高铁正以288 km/h的速度向南行驶,旁边平行铁轨一列普通列车以72 km/h的速度也向南行驶,此高铁行驶速度比普通列车行驶速度快 ____m/s.
60
5. (2012贵阳)2011年11月3日凌晨,我国自行研制的太空轨道空间站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与运输飞船神舟八号在太空成功对接,合为一体,如模拟图所示.开始对接时两个飞行器相距5 km,经过1 h 8 min的时间完成对接.对接过程中若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则神舟八号的平均飞行速度为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当对接成功后它们的相对运动速度为______m/s.
1.23
0
纵向实验一题多设问
实验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2022年版课标学生必做实验)
温馨提示:若因软件问题视频无法打开,
请在学科特色资源中查看原视频
例 如图是小明进行“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设计方案,收集证据
(1)实验中刻度尺是测量______的工具,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cm.
距离
1
(2)[操作细节]进行实验时,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速度很快,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将斜面的坡度调节得较_____(选填“大”或“小”).实验时需让小车从起始位置由______开始下滑.

静止
(3)测出AC的长度以及小车的运动时间之后,将金属片移至B处,测出AB的长度及小车的运动时间,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将①②③④处的数据补充完整(速度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路程 /cm 运动时间 /s 平均速度
/(m·s-1)
AC段 90.0 3 ________
AB段 _____ ______ ________
0.30
40.0
2
0.20
得出结论,作出解释
(4)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________m/s,结合实验数据可知: 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做________(选填“匀速” “加速” 或“减速”)运动.
(5)小车在运动过程中,经过路程sAC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时间tAC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________v2(选填“>”“<”或“=”).
0.5
加速

路程 /cm 运动时间 /s 平均速度
/(m·s-1)
AC段 90.0 3 ________
AB段 _____ ______ ________
0.30
40.0
2
0.20
交流合作,评估反思
(6)[误差分析](2023广元改编)如果仅测量小车在AC段的速度时,小车在A点释放后才开始计时, 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________, BC段的平均速度vBC________.(均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偏大
偏大
(7)[操作评估]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同桌小李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正确
小车从斜面上的A点运动到底端C点的过程中,在B点时有一定的速度,而将小车从B点开始由静止释放时,下半程一开始的速度为零,与事实不符
实验命题点
设计方案,收集证据
1.实验器材
2.刻度尺、秒表的使用和读数
3.实验注意事项
(1)斜面的倾斜程度适中
(2)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斜面上的某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
(3)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要从“车头到车头”或“车尾到车尾”
得出结论,作出解释
4.速度的计算
5.小车运动状态的判断
交流合作,评估反思
6.实验误差分析
(1)当小车过了起始位置才开始计时
(2)当小车停止运动后才结束计时
(3)小车从斜面顶端释放时速度不为零
7.测量下半程平均速度时,因为时间较短,且在物体运动中不容易把握开始计时的时刻,测量时间更优的方法是:用全程的时间减去上半程时间
8.实验结论评估
中考题
1
命题点
时间、长度的测量(贵阳2022.14)
1. (2022贵阳14题2分) 古代人们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制成日晷仪、 利用水的流动规律制成水钟, 这些计时工具都是根据自然界物体______规律发明的.
运动
2
命题点
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贵阳9年5考)
2. (2023贵州3题3分)如图所示是摄影爱好者捕捉到的“乌鸦骑乘老鹰”的精彩画面,下列能描述图中两者相对静止的成语是(  )
A. 分道扬镳
B. 背道而驰
C. 并驾齐驱
D. 各奔东西
C
典型试题拓展
进一步追问
2.能判断乌鸦静止的参照物是_____;以拍摄者为参照物,乌鸦和老鹰是_____的.
老鹰
运动
3.(2021贵阳10题3分) 《吕氏春秋·察今篇》 记载了刻舟求剑的故事,当中有这样的文句: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文中对舟和剑运动状态的描述,可选择的共同参照物是(  )
A. 舟中人  B. 舟  C. 剑  D. 江岸
D
4. (2022贵阳10题3分)如图甲所示,轿车司机从右后视镜中观察到同向驶来一辆越野车,下一时刻越野车在后视镜中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设两车均匀速向前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后视镜中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 越野车在轿车司机的左后方行驶
C. 越野车比轿车行驶的速度大
D. 越野车相对于轿车是静止的
C
5. (2015贵阳14题2分)滑板是一种深受青少年喜爱的极限运动,如图所示,一位运动员脚踩滑板高高跃起,在此过程中以滑板为参照物, 运动员是________的.
静止
6. (2017贵阳13题2分) 2017年4月22日, 是我国航天史上又一重大日子,天舟一号无人驾驶货运飞船与在太空轨道上运行的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并进行燃料补给.对接后它们一起以7.9 km/s的速度飞行,而它们之间却是相对________的.
静止
3
命题点
速度的相关计算[贵州2023.22(1);贵阳9年6考]
7. [2014贵阳29(2)题2分]若某电梯在10 s内下降的距离为18 m,则电梯这段运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1.8
8. [速度计算][2020贵阳29(3)题2分]火箭在某阶段以7.42 km/s的速度匀速飞行100 s,则这段时间内火箭飞行的路程是__________m.
8.1 [计算路程]龙舟竞渡在铜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一次龙舟比赛中,某时刻甲队船头刚好处于乙队船尾位置, 甲队开始以5.2 m/s的速度匀速追赶, 乙队划船速度保持4 m/s不变. 从甲队开始追赶到刚好超越乙队船头用时10 s,甲队开始追赶时落后距离为________m.
7.42×105
1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