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物理中考复习专题:第7章 质量与密度(34页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物理中考复习专题:第7章 质量与密度(34页课件)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质量与密度
中考复习专题:第7章
1
考点清单
实验 测量物质的密度
2
教材素材练考点
3
纵向实验一题多设问
质量与密度
学会使
用天平
和量筒
单位换算
性质
密度知识
的应用
质量
天平的
使用与读数
量筒的
使用与读数
密度
性质
定义
公式
测、读
注意事项
放、调
分度值
读数
记录
单位换算
考点清单
一、质量
1、性质: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空间位置的变化________.
2、单位换算:1 g=______mg,1 kg=______g,1 t=______kg.
无关
103
103
103
二、学会使用天平和量筒
1、天平的使用与读数
(1)放: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2)调: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_________处. 调节_________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_____刻度线,调节遵循“右偏________调,左偏右调”的原则.
(3)测:左盘放__________, 右盘放________,
并移动________使横梁再次平衡. 
(4)读:物体质量=右盘中砝码质量+游码左侧
对应的标尺示数.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为_____g.
零刻度线
平衡螺母
中央

被测物体
砝码
游码
32.4
(5)注意事项
①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②测量过程中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
③向右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______(先大后小增加砝码), 不能用手接触砝码.
不能
镊子
2、量筒的使用与读数
(1)如图所示,该量筒的分度值为_____mL.
(2)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________相平,图中正确的读法是____.
(3)记录时,要包括数字和单位,图中量筒的示数为_____mL.
(4)单位换算:1 mL=________L=_____cm3,1 L=________m3.
2
最低处

20
10-3
1
10-3
三、密度
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______与其______的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ρ=________. 单位换算:1 g/cm3=________kg/m3.
3、性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质量和体积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温度和状态有关.
4、密度知识的应用
(1)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2)判断物质成分.
质量
体积
1×103
质量、密度的理解(贵阳2021.9)
1. (沪科八年级P85内文改编)袋装米、奶粉等包装上标示的“净含量5 kg”
“净含量900 g”,都是表示这件商品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重量”).
2. (多项选择)(人教八上P111内文改编)学习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做出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 航天员的航天服进入太空后质量不变
B. 实心铁块的质量跟铁块的体积成正比
C. 氧气瓶中的氧气用掉一半,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D. 一块橡皮擦用过一段时间后密度减小
教材素材练考点
考点
1
质量
ABC
考点
2
密度的相关计算(全国近三年260考,其中陕西、安徽常考)
3. (沪科八年级P98习题改编)某品牌纯牛奶盒容积为250 mL,若一满盒牛奶的质量为255 g.求:
(1)牛奶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2)如果从盒中倒出一半牛奶, 剩余牛奶的密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2
不变
纵向实验一题多设问
实验
测量物质的密度(2022年版课标学生必做实验)
温馨提示:若因软件问题视频无法打开,
请在学科特色资源中查看原视频
温馨提示:若因软件问题视频无法打开,
请在学科特色资源中查看原视频
实验要点梳理
1. 实验操作顺序引起的误差分析
(1)测量固体的密度
操作图 步骤解读 密度表达式 误差分析
1.将物体放入盛有一定量水的量筒中测量体积 2.将物体取出后,直接用天平测量质量 物体取出时沾有水,质量测量值m偏___,体积测量值准确,密度测量值偏____


操作图 步骤解读 密度表达式 误差分析
1.先称量物体的质量 2.再将物体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 3.将小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测量小烧杯中的溢出水的体积 少量水沾在小烧杯杯壁上,体积测量值偏____,质量测量值准确,密度测量值偏___


(2)测量液体的密度
图示 步骤解读 密度表达式 误差分析
1.先测空烧杯的质量 2.再测加入液体后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3.将烧杯内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测量液体的体积 烧杯中有液体残留,体积测量值偏____,密度测量值偏____


图示 步骤解读 密度表达式 误差分析
1.先测空烧杯的质量 2.再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 3.将量筒中的液体全部倒入烧杯中,测量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 量筒内有液体残留,质量测量值偏____;密度测量值偏____


2. 特殊物质引起的误差分析
(1)物体吸水, 用右图所示的排水法测得的体积______,在质量测量准确的情况下, 则计算的密度值______(减小误差的方法是先让物体吸足水).
(2)颗粒状物体之间存在间隙,用量筒直接测得
的体积______,在质量测量准确的情况下,则
计算的密度值________.
偏小
偏大
偏大
偏小
一题多设问
例1 小明所在实验小组为测量小石块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设计方案,收集证据
(1)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___________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1甲所示,此时应向_____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
图1甲
零刻度线

(2)天平调节平衡后,将小石块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向右盘中________
(选填“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添加砝码并调节游码,平衡时所用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1乙所示,小石块质量为________g.
图1乙
从大到小
34.6
(3)[操作细节]接着小明用量筒测小石块的体积,发现小石块放入水中后表面附着有气泡.为了排除气泡,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排除气泡后量筒的示数如图1丙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cm3.
12
图1丙
多次拉动细线使小石块在水中上下运动 
得出结论,作出解释
(4)下表是小明设计的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请你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测得小石块的密度ρ=_______g/cm3(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表头物理量均无单位
2.88
小石块的质量m 量筒中水的 体积V1 水和小石块的 总体积V2 小石块的 体积V 小石块的
密度ρ
误差分析变式
交流合作,评估反思
(5)(2022乐山) 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 使用的砝码有磨损, 则测得的密度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5.1)[器材磨损](2022柳州改编)小明按规范操作完成了实验,才发现天平横梁因磨损出现了一个小缺口,那么小石块质量的测量值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
(5.2)[实验方案](2023娄底改编)同组的小红,在实验中先测小石块的体积,然后从量筒中取出小石块直接测其质量,则测得的密度值比真实值_____
(选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偏大
等于

体积测量值准确,小石块沾水导致质量测量值偏大,所以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大
(6)(2022年版课标素材)[器材生活化]完成实验后,小明继续利用家里的电子秤、水、水杯和记号笔来测量另外一个小石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图2所示(ρ水=1.0×103 kg/m3),则石块的体积是____cm3,密度是_____g/cm3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图2
30
2.68
解题关键点
此问关键点是确定小石块排开水的质量:m排=m丁+m甲-m乙,而非m丁-m丙
例2 小明所在的课外兴趣小组需要配置密度为1.05 g/cm3的盐水, 小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设计方案,收集证据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调节天平平衡时的情景, 小明操作过程中的不规范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码未移到零刻度线处就调节平衡螺母
(2)改正错误之后,重新调节天平平衡,测量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 g;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 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天平再次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g;
③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量筒的示数如图丙所示.
以上实验步骤最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
63
②③①
得出结论,作出解释
(3)根据(2)的测量可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4)按照此时的测量结果,为了配置合格的盐水,小明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1.1
向溶液中加适量水
交流合作,评估反思
(5)实验完成后同学们交流时,有同学提到若不调整实验测量步骤会使测出的盐水的密度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偏大
有部分盐水残留在烧杯中未倒入量筒,所测体积偏小,导致测出的盐水密度偏大
(6)[实验设计]实验时有同学不小心将自己组实验用的盐水和其他组实验用的水弄混,如果不允许尝味道,请你添加合适器材设计一个区分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用同一个瓶子先后装满两组的液体,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质量大的为盐水
(7)[器材生活化]兴趣小组的另一同学想利用电子秤、烧杯、记号笔、适量的水等继续测量盐水的密度, 设计了如图丁的实验, 水的密度为ρ水,实验步骤如下:
①调好电子秤,将烧杯放在电子秤上,然后按去皮键;
②将水加入烧杯中,用记号笔在水面处做上标记,电子秤的示数为m1;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子秤的示数为m2;
④则盐水的密度ρ=________
(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图丁
将烧杯中水倒出并擦干,然后装盐水到标记处
实验命题点
设计方案,收集证据
1.实验原理:
2.天平、量筒的使用和读数
3.实验步骤补充
4.实验表格设计及数据补充
得出结论,作出解释
5.密度计算或表达式的求解
(1)利用密度公式直接计算
(2)根据浮力进行相关计算:
交流合作,评估反思
6.误差分析
(1)仪器使用引起的误差(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2)实验操作引起的误差
7.实验改进(使用电子秤等)
8.实验操作、装置评估
9.实验结论、方案评估
贵州10年真题子母题
1
命题点
物质的物理属性(贵州2023.10;贵阳9年4考)
1. (2021贵阳9题3分)如图所示是今年三星堆遗址考古中发掘的黄金面具残片,其质量大约是280 g,根据残片体积推测完整面具的质量会超过500 g,能这样推测还要依据完整面具和残片有相同的(  )
A. 面积
B. 重力
C. 密度
D. 熔点
C
2. (2023贵州10题2分) 国产大型客机C919已成功载客飞行,飞机在结构设计、 材料选择、 环保理念等方面均有自主知识产权,选用先进的合金材料减小了飞机的质量,这是因为材料本身的________较小.
3.(2014贵阳13题2分)石墨烯是人类目前研制出的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 它还具有其他一些物理特性, 利用石墨烯可以加快用电器在工作时的散热,这说明它的导热性________(选填“强”或“弱”).
密度

4.(2018贵阳18题改编3分)一种新型涂料能让物体表面变得“韧性十足”.
将普通西瓜从高处扔下会摔碎, 而涂有涂料的西瓜扔下后却完好无损,展望未来,请你列举两个该新型涂料发挥实际作用的设想.
答:可以将该材料涂在汽车表面防撞; 安保上可以用它来制作防弹衣,子弹不容易打穿(或可以用它来制作头盔,给建筑工人使用,防止高空坠物带来的危害;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2
命题点
质量、密度的理解和相关计算
拓展训练
5. (2020黔东南州)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的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增大
B. 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
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C.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4∶1
D. 体积为5 cm3的乙物质,质量为10 g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