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物理中考复习专题:第10章 浮力(46页课件+40页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物理中考复习专题:第10章 浮力(46页课件+40页课件)

资源简介

(共46张PPT)
浮力 阿基米德原理
第1节
1
考点清单
实验2 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
力的关系
实验1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
教材素材练考点
3
纵向实验一题多设问
浮力
应用
阿基米
德原理
浮力
轮船
潜水艇
产生原因
决定浮力
大小的因素
公式
热气球
方向
密度计
内容
物体的
浮沉条件
(实心体)
上浮、下沉、悬浮、漂浮、沉底
定义
考点清单
一、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________的力.
2、方向:____________.
3、产生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存在着________.
4、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________、液体的密度越________,浮力就越大.


竖直向上
压力差

二、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气体)所受的______.
2、公式:F浮=________=m排g,F浮=________
F浮表示浮力,单位为N.
ρ液表示液体的密度,单位为kg/m3.
V排表示____________的体积,单位为m3.
物体排开液体
G排
ρ液gV排
重力
教材素材练考点
1
考点
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贵阳9年3考)
1. 在打捞某一陷入淡水湖淤泥中的圆柱形物体时,潜水员多次下水勘察,回答下列问题:
(1)竖直陷在淤泥中的圆柱形物体________(选填“受”或“不受”)浮力.
(2)当潜水员浸没在水中下潜的过程中,所受的浮力________,当他逐渐从水里浮出水面的过程中,潜水员受到的浮力________.
(3)若同一名潜水员在深海中潜入水中后,受到的浮力________淡水湖泊中受到的浮力(海水的密度大于淡水的密度).
大于
不受
不变
减小
2
考点
浮力的相关计算[贵阳2022.28(4)]
2. [压力差法](人教八下P50内文改编)如图所示,一个长方体金属块完全浸入水中,其上、下表面的面积均为15 cm2,图中h1为5 cm,h2为10 cm
(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金属块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____N;金属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____N;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N.
1.5
0.75
0.75
解题关键点
浮力的4种计算方法
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平衡法:
漂浮:F浮=G
悬浮:F浮=G
沉底:F浮=G-F支
阿基米德原理法: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称重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F浮=G-F示
3. [称重法]如图所示,一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弹簧测力计、玻璃瓶、水槽、水、金属块等器材进行实验.弹簧测力计示数与玻璃瓶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的关系如图丙.装有铁块的玻璃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N,玻璃瓶的体积为____cm3.(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160
1.6
4. [阿基米德原理法](人教八下P56习题改编)一体积为620 m3的热气球从地面腾空而起,此时热气球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排开空气的质量为_______kg.(g取10 N/kg,空气的密度是1.29 kg/m3)
5. [平衡法](人教八下P51图片改编)人在水中会下沉,但是如图所示在死海中却能漂浮于水面,若图中人的质量为63 kg,则他受到海水的浮力是________N.(g取10 N/kg)
630
7998
 799.8
纵向实验一题多设问
实验
1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022年版课标要求必做实验)
温馨提示:若因软件问题视频无法打开,请在学科特色资源中查看原视频
实验要点梳理
【实验装置】
1.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否有关,最好选用体积_______(选填“大一些”或“小一些”)的物体.
2.选取物体的密度需要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水的密度.
3.实验时烧杯中液体适量的标准:能测出物体排开液
体最大的体积,且物体不能接触到_________.
容器底部
大一些
大于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4.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1)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控制________不变,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控制__________________不变,改变___________,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液体的密度
液体密度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实验结论】
5.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所受浮力就越____.

一题多设问
例1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根据生活中的常识,提出如下猜想: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常识 猜想
常识1:人从泳池浅水区走向深水区,感觉身体变轻 常识2: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 常识3:大小相同的木块和铁块,木块漂浮在水面,铁块沉在水底 猜想1: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1)以上三个猜想中符合常识2的是猜想_____.
3
常识 猜想
常识1:人从泳池浅水区走向深水区,感觉身体变轻 常识2: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 常识3:大小相同的木块和铁块,木块漂浮在水面,铁块沉在水底 猜想1: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设计方案,收集证据
(2)小组同学用同一实心圆柱体物块依次做了图甲所示实验.
(3) [操作细节]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手应该拿住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选填“拉环”或“刻度盘”)
图甲
拉环
(4)[操作细节]实验时烧杯中的水要“适量”,水“适量”的标准是_______.
A. 水的体积至少和物块的体积一样
B. 物块一半的体积能浸在水中即可
C. 物块能浸没在水中即可
D. 能浸没物块,且物块浸没时没有
接触到烧杯的底部,水没有溢出
D
图甲
得出结论,作出解释
(5)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N.
(6)对比分析C、D两次实验,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可说明猜想2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1
错误
图甲
猜想
猜想1: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7)通过对比分析A、B、C三次实验,可得出结论:同一种液体中,物体
______________越大,所受浮力越大,即可验证猜想______是正确的.
排开液体的体积
1
图甲
猜想
猜想1: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8)为验证猜想3,可通过对比分析__________三次实验,初步得出结论: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________.
A、D、E
有关
图甲
猜想
猜想1: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9)在物块接触容器底之前,选项中能正确反映物块所受浮力大小与物块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像是________.
D
浮力相关图像变式
(9.1)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图像中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块下表面接触水面开始到与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像.
图甲
(10)通过图甲中提供的实验数据,可以求出物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m3,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kg/m3.(ρ水=1.0×103 kg/m3)
图甲
1.2×103 
2.4×103
交流合作,评估反思
(11)小组同学还想探究浮力是否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成正比,他们在物块的外表面标上长度刻度,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根据液面到达的刻度即可知物块浸
入液体中的体积
图甲
(12)(沪科八年级P179内文改编)小明同学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利用橡皮泥揉成球时沉入水底,做成船时漂浮在水面,于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其形状有关,他所得的结论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错误
的体积相同
没有控制橡皮泥排开液体
图甲
(13)[装置改进]小组同学使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此装置中弹簧测力计固定不动,通过调节烧杯的高度进行探究,相比于图甲的实验装置,此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乙
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便于读数
图甲
实验命题点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1.根据生活现象提出猜想
设计方案,收集证据
2.实验原理:称重法(F浮=G-F示)
3.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择体积稍大的物体
4.实验时烧杯中液体适量的标准
5.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读数
6.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7.换不同物体或液体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
得出结论,作出解释
8.F示-h、F浮-h图像分析
9.分析实验数据或现象,总结结论
交流合作,评估反思
10.实验方案评估及改进
11.实验改进
12.判断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处的浮沉状态
13.浮力的相关计算或判断
实验
2
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温馨提示:若因软件问题视频无法打开,请在学科特色资源中查看原视频
例2 实验小组的小华“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他的实验步骤如图1所示.
设计方案,收集证据
(1)[操作细节]进行实验步骤丙时,需要检查的项目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杯中水面是否到达溢水口
放入物块前溢水
(2)按照图1实验步骤,正确操作后,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请将表格数据补充完整.
小桶的重力/N 物块的重力/N 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N 小桶和排开水的总重力/N 浮力/N 排开水的重力/N
1.2 2.0 ____ 2.2 ____ ____
1.0
1.0
1.0
图1
得出结论,作出解释
(3)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物块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_______物块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等于
小桶的重力/N 物块的重力/N 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N 小桶和排开水的总重力/N 浮力/N 排开水的重力/N
1.2 2.0 ____ 2.2 ____ ____
1.0
1.0
1.0
(4)小华得出(3)中的实验结论并准备结束实验,老师却提醒他实验还没有结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继续进行的操作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_.
A.用原来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B.用原来的方案将水换成酒精进行实验
C.用原来的方案将物体换成体积与其不
同的其他物体进行实验
只做一次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A
图1
交流合作,评估反思
(5)同桌小明进行实验时,最后才测量小桶的质量,这样操作后会使测量得到的_______________(选填“浮力”或“排开液体的重力”)偏小.
排开液体的重力
图1
(6) [科学态度]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同桌小明发现自己的数据与小华的数据反映的规律不同,于是将数据进行了修改,请你对他的这种做法进行评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7)(2021泰州改编)小华按顺序完成实验之后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要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物体________(选填“一定”
或“不一定”)要浸没在水中.
不一定
做法错误,没有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需要分析
原因并重新做实验
图1
(8)[器材生活化](2021云南改编)小明利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A和B、饮料瓶和吸管组成的溢水杯、薄塑料袋(质量忽略不计)对实验进行改进,装置如图2所示.向下移动水平横杆,使重物缓慢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观察到A的示数逐渐________,B的示数
逐渐________,且A、B示数的变化量
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图2
减小
增大
相等
比较图1和图2两种实验装置,图2实验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多选).
A. 测力计A的示数就是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B. 实验器材生活化,测力计固定、示数更稳定
C. 能同步观察测力计A、B示数的变化
图2
图1
BC
实验命题点
设计方案,收集证据
1.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读数
2.实验步骤补充及排序
3.称重法测量浮力
4.测量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5.多次实验的操作和目的
得出结论,作出解释
6.根据实验数据,总结结论
交流合作,评估反思
7.误差分析
8.实验方案评估及改进
9.实验器材生活化
贵州10年真题子母题
1
命题点
阿基米德原理[贵州2023.17(2);贵阳9年4考]
1.(2016贵阳15题4分)将一实心铁球从水面上由静止释放,如图所示.铁
球从入水到完全没入的过程中它所受的浮力逐渐变________(选填“大”或“小”),铁球下沉的原因是它受到的浮力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重力.
小于

2. (2015贵阳16题4分)将三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小球A、B、C放入装水的容器中,静止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则________球受到的浮力最小;若此时水深0.2 m,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____________Pa.(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A 
2×103 
2.1 [物体质量相同]将三个质量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小球A、B、C放入装水的容器中,静止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则A、B、C三个小球受到浮力最小的是________小球;A、B两个小球排开水的体积VA排、VB排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
VA排=VB排
C
3.(2018贵阳20题3分)“怀丙捞铁牛”的故事中,为了捞起陷入河底淤泥中的铁牛,怀丙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将一根粗木头固定在两只装满泥沙的船之间,再用粗铁链分别套在木头和铁牛上且使铁链绷直.逐渐抛卸出船上的泥沙,铁牛被铁链从淤泥中拔出,请你分析说明抛沙后铁牛能被拔出的原因.(不考虑水的流动,泥沙对水密度的影响)
答:船上的泥沙逐渐抛入水中,船(包括船上的人、木头及剩余的泥沙)受到的总重力减小,在铁牛未离开河床前,船位置不变,
排开河水的体积不变,浮力不变,因此铁链对铁牛的
拉力增大,当拉力大于铁牛的重力、淤泥与铁牛间的
摩擦力、水对铁牛的压力时,铁牛被拔出.
2
命题点
作压强、浮力相关曲线图(贵阳2020.24)
4.(2020贵阳24题2分)如图甲所示,一空瓷碗漂浮在足够深的盛水容器中,现用筷子将空碗缓慢地竖直压入水中并沉入容器底静止.请在图乙的坐标上画出从开始压碗直至碗底接触容器底这一过程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随碗底位置s变化关系的大致图像.(下压过程碗口始终向上,不考虑筷子浸入水中的体积)
思路点拨
由液体压强公式Δp=ρ液gΔh=ρ液g 可知,解题关键点是判断V排的变化.
第一阶段:①碗口到达水面之前,V排________→p________.由于碗的形状是下窄上宽,碗下降相同的高度时,容器内水面上升的高度______
______.
②当碗口到达水面时,水面高度达到________→此时p________.
第二阶段:③当碗口逐渐浸没时,由于水会
流入碗中,导致V排____→p________.
④当碗全部浸没至沉底,V排______→p________.
增大
增大
后大
先小
最大
最大
减小
减小
不变
不变
典型试题拓展
模型延伸:碗沉在水底
如图甲所示,一瓷碗沉在盛水容器底部,现用细线套住瓷碗将其缓慢地竖直拉起,请在图乙中画出碗底从开始离开容器底到离开水面前,水对碗底的压强p随碗底位置s变化的大致图像.(碗口始终水平,忽略细线的体积)(共40张PPT)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第2节
1
考点清单
2
教材素材练考点
3
贵州10年真题子母题
贵州10年高频点考情及趋势分析
课标要求
课标内容要求 命题点概览
一级主题 二级主题 三级主题及活动建议 (二)运动和相互作用 2.2机械运动和力 2.2.9能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例10 了解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命题点1 物体的浮沉条件(贵州2023.17;贵阳9年4考)
命题点2 浮力的相关实验(贵阳2019.27)
考情及趋势分析
命题点1 物体的浮沉条件[贵州2023.17(1);贵阳9年4考]
考情分析 年份 题号 题型 分值 试题情境 情境类型 考查知识点
2023 17(1) 简答题 1.5 航海运输 浮沉状态的判断
2022 28(3)(4) 综合应用题 5 传统文化:海水煮盐 莲子沉底原因分析;分析莲子的密度大小
考情分析 年份 题号 题型 分值 试题情境 情境类型 考查知识点
2021 18 简答题 3 趣味实验:浸没在白醋中的鸡蛋上浮 鸡蛋上浮原因分析
2017 16 填空题 4 教材素材:橡皮泥捏船(人教八下P58图、沪科除 年级P179图) 浮力计算:漂浮F浮=G;液体密度比较
考情分析 年份 题号 题型 分值 试题情境 情境类型 考查知识点
2014 16第2空 填空题 2 教材素材(沪科八年级P181) 两个容器的总质量比较F浮=G排
命题趋势·新考法分析 数理 结合 结合柱状图,计算浮力大小,判断浮沉状态,见重难创新题第20题. 小制作 制作简易密度计,见名校命制模拟卷必备第1题. 教学设计——情境化教学
创设情境 问题引入 复习内容
创设情境一:在一个水槽中,用两手分别将体积相等的石块和木块都浸没在水中,同时由静止释放,观察石块和木块的浮沉状况 问题1:石块和木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如何? 问题2:既然浮力相等,放手后,为什么石块下沉,而木块上浮? 问题3:物体的浮沉取决于什么条件呢? 物体的浮沉条件
创设情境 问题引入 复习内容
创设情境二:轮船问题 实验演示:橡皮泥模拟轮船 橡皮泥揉成团放入水中会下沉,做成小船能漂浮在水面上 问题1:橡皮泥被捏成轮船的形状后,自身重力如何变化?与团状相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如何变化?为什么? 浮力的应用
创设情境 问题引入 复习内容
创设情境三:潜水艇问题 实验演示:用塑料球、软管和注射器自制潜水艇模型,通过向球内注入或抽出空气,可实现潜水艇的上浮、下沉 问题1:抽出部分空气,水从进水孔进入,潜水艇自身的重力如何变化?浮力如何变化? 问题2:向内注入空气,部分水从排水孔排出,潜水艇自身重力如何变化?浮力如何变化? 浮力的应用
创设情境 问题引入 复习内容
创设情境四:气球和飞艇问题手持一个氢气球,放手后,气球能向上运动;飞艇在空中自由的上升、下降 问题1:在空气中,人和氢气球、飞艇受到浮力吗? 问题2:为什么氢气球和飞艇能上升,人却不能? 问题3:如果告诉你空气的密度、氢气球或者飞艇的体积和重力,你能通过计算说明问题吗? 问题4:如何控制飞艇升空、下降? 浮力的应用
创设情境 问题引入 复习内容
创设情境五:密度计 小制作:简易密度计 问题1: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受到的浮力如何变化? 问题2:将密度计从密度较小的液体取出并放入密度较大的液体中,密度计会上浮还是下沉? 问题3:给密度计加刻度:刻度数较大的是在上方还是下方,刻度线是否均匀? 浮力的应用
创设情境 问题引入 复习内容
创设情境六:液面的变化(难点)一小块冰漂浮在水面上,一段时间后,冰全部融化成水 问题1:冰完全熔化成水后质量如何变化?体积如何变化? 问题2:冰完全熔化成水的体积与原来排开水的体积大小关系? 1.浮力的应用
2.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
应用
阿基米
德原理
浮力
轮船
潜水艇
产生原因
决定浮力
大小的因素
公式
热气球
方向
密度计
内容
物体的
浮沉条件
(实心体)
上浮、下沉、悬浮、漂浮、沉底
定义
考点清单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实心体)
上浮 下沉 悬浮 漂浮 沉底
F浮1____G1 F浮2____G2 F浮3____G3 F浮4____G4 F浮5+FN=G5
ρ液1____ ρ物1 ρ液2____ ρ物2 ρ液3____ ρ物3 V排3=V物3 ρ液4____ ρ物4 V排4<V物4 ρ液5____ρ物5
V排5=V物5
>
<


>
>
<
<

二、应用
1、轮船:轮船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轮船的大小通常用_______来表示,指轮船装满货物时排开水的________.
2、潜水艇:原理是通过改变自身的________来实现浮沉的.
3、热气球:忽略气球体积变化,通过改变气球内空气的________来实现上升与下降.
4、密度计:在待测液体中处于________状态,静止时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密度越________.
 小
排水量
质量
重力
密度
漂浮
教材素材练考点
漂浮、悬浮、沉底状态的理解[贵州2023.17(1);贵阳9年4考]

1. [真实任务情境——盐水浮鸡蛋]
(人教八下P57图片改编)[不同液体]小明在家找来一枚鸡蛋、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和盐,做盐水浮鸡蛋实验,请你帮他一起完成,并回答下列问题:
考点
1


(1)小明将鸡蛋轻轻放入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水未溢出),如图甲所示,鸡蛋沉底.
①鸡蛋从开始接触水面到完全浸没的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______,所受的浮力________;
②鸡蛋浸没在水中后继续向下运动,其排开水的体积________,所受的浮力________;
③鸡蛋在水中下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鸡蛋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鸡蛋自身的重力
不变
不变
变大
变大

(2)向水中逐渐加入食盐,用玻璃棒缓慢搅拌,鸡蛋慢慢上浮,请说明鸡蛋上浮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鸡蛋静止时如图乙所示,此时鸡蛋处于________状态,鸡蛋受到的浮力________鸡蛋自身的重力,________鸡蛋沉底时受到的浮力,鸡蛋的密度________此时盐水的密度.(后三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大于
往杯中加盐,盐水的密度变大,鸡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鸡蛋受到的浮力变大
悬浮
等于
等于
(3)继续加入食盐,用玻璃棒缓慢搅拌,鸡蛋继续慢慢上浮,鸡蛋继续上浮的原因是鸡蛋受到的浮力______鸡蛋自身的重力,直至状态如图丙所示,此时鸡蛋受到的浮力______鸡蛋自身的重力,鸡蛋的密度________此时盐水的密度.(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小于
大于
等于
2. [双漂模型]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液体,两个体积相同的物体A、B分别浸入液体中,物体静止后液面的位置如图所示.(均选填“>”“=”或“<”)
百变例题
(1)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A______FB.
(2)物体的密度ρA______ρB.
(3)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______p乙.



解题关键点
比较浮力的3种方法:
(1)比“重”法:同一物体浸在不同液体中静止,可以将物体重力作为中间不变量,结合物体的状态(漂浮、悬浮或沉底),对比出浮力大小
(2)比“V排”法:不同物体浸在同一液体中,由F浮=G排=ρ液gV排知,ρ液相等,V排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3)比“ρ液”法:同体积的不同物体浸没在不同液体中,由F浮=ρ液gV排知,V排相等,ρ液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变式 一漂一沉
(1)小球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FA_____FB.
(2)小球质量的大小关系:mA_____mB.
(3)小球密度的大小关系:ρA ______ρB.
(4)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甲_____ P乙.
(5)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_____ F乙
基础设问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A、B两个体积相同的小球分别放人容器内,静止时液面刚好相平. (均选填“>”“=”或“<”)





拔高设问
若A 、B小球的质量相等,体积不等:
(6)小球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FA_____FB
(7)小球密度的大小关系:ρA ______ρB.
(8)小球体积的大小关系:VA ______VB.
< 


浮沉条件的实际应用[贵州2023.17(2)]
3. [真实任务情境——轮船问题]2022年1月,海啸导致南太平洋岛国汤加淡水紧缺,为实施人道主义救援,中国海军五指山舰日夜兼程抵达汤加之后,停泊于码头旁并通过管道向陆地输送550 t淡水,如图所示,输水过程中,五指山舰舰体略________(选填“上浮”“下沉”或“不变”),受到的浮力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变小
上浮
考点
2
4. [真实任务情境——潜水艇问题]
(人教八下P59图改编)如图所示为潜水艇在水中下潜时的原理简化模型,“潜水艇”在水中A位置时漂浮,在B位置时悬浮.
(1)潜水艇在A位置时受到的浮力________其受到的重力;下潜时受到的浮力________其受到的重力;潜水艇在B位置悬浮时受到的浮力________其受到的重力.(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小于
等于
等于
(2)要使潜水艇从A位置到B位置,应对水舱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选填“充水”或“排水”),潜水艇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_(选填“保持不变”“先变小后不变”“先变大后不变”);原理是潜水艇通过改变____________(选填“自身的总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或“所受浮力”)来实现浮沉.
(3)潜水艇在________(选填“漂浮”“沉底”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最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自身的总重力
充水
先变大后不变
漂浮
由F浮=G排=ρ液gV排可知,漂浮时潜水艇排开水的体积最小,受到
的浮力最小
(4)当潜水艇从密度较小的海域潜行到密度较大的海域时,如果水舱不进行充水或排水,潜水艇将_______(选填“悬浮”“上浮”或“下潜”),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潜水艇排开水的体积、总重力不变,海水密度变大,潜水艇受到的浮力大于其受到的重力
上浮
贵州10年真题子母题
1
命题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贵州2023.17(1);贵阳9年4考]
1. [不同液体](2017贵阳16题4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a、b两种液体.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捏成小船和小球分别轻放入a液体和b液体中,静止时两液面等高.若橡皮泥重2 N,此时小船受到的浮力是_____N;两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ρa______ρb.(选填“>”“<”或“=”)

2
解题关键点
此题的关键点是体积相同的液体中放入小船和小球后,液面等高,说明V排相等.
典型试题拓展
进一步追问
若将b液体换成c液体,橡皮泥小球在c液体中漂浮,此时c液体液面高度与a相同,则两烧杯中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的大小关系是pa____ pc.(选填“>”“<”或“=”)

1.1 [同一液体](2021广东改编)小明看到清淤作业人员正在将水塘底部的淤泥搬运到船上,他想:水面高度会变化吗?于是进行了探究:首先,将石块a和不吸水的木块b置于装有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然后,将石块a从水中拿出并轻轻放在木块b上,它们处于漂浮状态,则水面高度将________.
上升
2. (2014贵阳16题4分)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满水,且水深均为0.3 m,其中a容器只有水,b容器的水中漂浮着一只玩具鸭,则水对a容器底的压强是________Pa;若两个容器的总质量分别为ma和mb,则ma
______mb(选填“>”“=”或“<”).(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
3 000
3.(2021贵阳18题3分)如图所示,将生鸡蛋浸没在装有适量白醋的烧杯中,反应产生的气泡会附着在蛋壳表面,随着表面气泡的增加,鸡蛋慢慢上浮.请分析说明附着大量气泡的鸡蛋上浮的原因.(不考虑白醋密度和鸡蛋质量的变化)
答:气泡不断附着在鸡蛋壳的表面,增大了整体排开白醋的体积,使整体受到的浮力增大,其他条件不变,当浮力大于重力时,鸡蛋上浮.
4. (2023贵州17题3分)半潜船是专门从事运输舰船、石油钻井平台等大型设备的海运船舶.如图所示是我国最大的半潜船“新光华”号,装载货物前,海水进入船内的压载水舱,甲板逐渐下潜至海面以下,但船楼建筑仍露出海面;把货物拖拽至甲板上方时,从压载水舱向外排出海水,半潜船逐渐上浮并托起货物直至甲板浮出海面一定高度,这样就完成了货物装载.请回答以下问题:
(1)半潜船装载货物时处于哪种浮沉情况?
答:(1)由题可知,装载货物时,甲板下潜至海面以下,但是船楼建筑仍露出海面,半潜船处于漂浮状态;
(2)若装载质量更大的货物,在保持甲板浮出海面高度相同的情况下,需要从压载水舱排出更多海水,请用浮力知识解释从压载水舱多排海水的原因.
(2)装载质量更大的货物时,在保持甲板浮出海面的高度相同的情况下,则半潜船排开海水的体积相同,受到的浮力相同,由于半潜船处于漂浮状态,则半潜船总重力不变,总质量不变,由于货物质量变大,因此需要减小半潜船压载水舱内海水的重力,则需要从压载水舱内多排海水.
5. (2022贵阳28题9分)《天工开物》中记录了古代劳动者煮海水制盐的方法,如图甲所示.用于制盐的海水密度有严格要求,在《西溪丛语》中谈到了用莲子选定海水的方法:采用多粒莲子投入盛有海水的容器中,若所有莲子均浮,则海水含盐重;若所有莲子均沉,则这样的海水就毫无制盐价值.
后来《熬波图咏》中谈到,将莲子分别浸入不同密度等级的海水中(一等海水密度最大,二、三、四等依次次之),充分浸泡后制备成不同测定标准的“浮子”.将“浮子”放入盛有待测海水的竹管内,如图乙所示,根据浮起的“浮子”数即可判断待测海水的密度范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煮海水制盐过程中,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
汽化
(2)若一粒浸泡后的莲子质量是3×10-3 kg,其受到的重力是多少?(取g=10 N/kg)
(3)《西溪丛语》谈到:无制盐价值的海水,莲子放入后会全部沉入水底.
莲子沉入水底的原因是什么?
解:(2)浸泡后的莲子质量是3×10-3 kg,其受到的重力
G=mg=3×10-3 kg×10 N/kg=0.03 N
答:(3)由浮沉条件可知是因为海水的密度小于莲子的密度.
(4)将四粒不同测定标准的“浮子”放入盛有待测海水的竹管内.请根据图乙中“浮子”静止时的情况判断:2号“浮子”制备时是浸泡在哪一等级的海水中?写出你判断的理由.(设各“浮子”的体积均相同,其密度与对应等级的海水密度相等)
(4)二等海水;由图乙可知,V排1>V排2>V排3>V排4,待测海水密度一定,则浮力F1>F2>F3>F4,1号“浮子”沉底,其浮力小于重力,2、3、4号“浮子”漂浮,它们的浮力均等于重力,所以G1>G2>G3>G4,又因为各“浮子”体积相同,所以ρ1>ρ2>ρ3>ρ4,则2号“浮子”制备时浸泡在二等海水中.
2
命题点
浮力的相关实验(贵阳2019.27)
6.(2019贵阳27题9分)小明运用浮力的相关知识制作了可以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浮力秤”,其构造如图所示,在水平支架的左端固定刻度盘,支架横梁两端各固定一个滑轮,将一根无弹性的细线跨过两个滑轮,细线的一端悬挂秤盘,另一端连接装有适量细沙的圆柱形浮筒(浮筒自重不计),在线的适当位置固定一根大头针作为秤的指针;
把浮筒浸入装有适量水的水槽中.称量时,把待测物
放入秤盘后,指针下降浮筒上升.静止后,待测物的
质量就可以通过指针在刻度盘的位置反映出来.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不计细线、秤盘、指针的质量以及线与滑轮间的摩擦)
(1)为了制作量程为1 kg的浮力秤,向秤盘添加1 kg的砝码,逐渐向空浮筒内加入细沙,当浮筒的______(选填“上”或“下”)表面刚好与水面齐平并保持静止状态时,在刻度盘上将指针所指的位置标定为最大刻度线.
(2)取下砝码,当浮筒受到______力和______力是一
对平衡力时,浮筒能直立地浮在水面静止,此刻指
针所指的位置应标定为零刻度线,再均匀地标定其
余刻度线.



(3)若将质量为m(m<1 kg)的待测物放在秤盘上,当浮筒静止时其下表面距水面的距离为h.若细沙的质量为M,浮筒的横截面积为S,水的密度为ρ水,请写出待测物质量的表达式m=________.
(4)若将原来的浮筒更换为长度相同、横截面积更小的另一圆柱形浮筒,细沙的质量和细线的长度等不变,则重新标定的刻度线与原刻度线相比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选填“零刻度线上升”或“最
大刻度线下降”),请你分析带来这一变化的原因: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ρ水Sh
零刻度线上升
内细沙质量不变,浮筒一直处于漂浮状态,所以浮筒受到的浮力不变,则V排不变,由于浮筒横截面积减小,浸入水中的深度h变大,所以零刻度线上升 
浮筒
热点素材链接
2023年7月24日16时34分,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穿越北极圈,进入北极海域航行。
请你分析“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航行过程中,应用了哪些物理知识?
提示一:压强
提示二:浮力
提示三:浮沉条件
提示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