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一课时《虎门销烟》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英国向中国贩运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和发动侵略战争的罪恶目的,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简单情况。2、使学生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充分感受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正气,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3、通过收集资料、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图表等资料,表述观点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通过鸦片这一话题,知道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知道近代中国挨打的原因。2、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充分感受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正气,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戒指学习第7 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读题,这一课中的《虎门销烟》。(板书课题),边板书边解释课题的意思。(二)了解毒品害处,揭露侵略野心1、指导观察图片。2、自主读书,了解鸦片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危害?3、小结:鸦片这种杀人不见血的毒品,它使无数中国人因染上毒瘾而丧失劳动力、战斗力。英国强盗向中国大肆倾销鸦片是要掠夺我们的钱财,使我国陷入危难之中。4、激疑:如果你是当时的清朝大臣,你会怎么办?过渡:1893 年6 月3 日,在广州虎门海滩,上演了大快人心的一幕一一销毁鸦片!(三)指导合作学习,了解虎门销烟过程,体验大快人心之感。1、师简介林则徐。2、合作学习:林则徐虎门禁烟的经过。 “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读林则徐的话,体会其禁烟的决心。3.了解林则徐禁烟的措施。4、理解林则徐禁烟的经过、意义。5、观看电影片段“销烟”。小结:在国难当头之际,林则徐坚决反抗外敌,虎门销烟之举销毁的不仅是鸦片,更是“东亚病夫”的形象,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为中华民族扬威,令国人扬眉吐气,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气节及强烈的爱国之情。(四)体悟耻辱,解析《南京条约》1、过度:英国走私鸦片遭到中国的坚决抵制,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2、中国人民英勇无谓,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交流你搜集到的英雄人物故事,交流。过渡: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3、组织讨论:为什么说《南京条约》是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割地:割让香港(破坏领土完整)赔款:2100 万银元(相当于年收入的1/3 多,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宁波、上海(进行经济掠夺)协定关税:(无法保护自己国家的经济)(五)了解香港回归。1、出示图片,观看香港回归的情景及香港特区政府成立的图片。2、谈感受。说说自己的感受。(六)布置作业:创作一份以“不甘屈辱,奋勇抗”为主题的手抄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