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共50张ppt+1个内嵌视频)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共50张ppt+1个内嵌视频)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资源简介

(共50张PPT)
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01
认识世界与价值选择
02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03
思想政治
本册基本框架图
哲学基本理论
(第1课)
文化
(第三单元)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2-6课)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2课)
唯物辩证法(3课)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4课)
社会历史观(5课)
人生观、价值观(6课)
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课)
学习借鉴外来有益文化(8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9课)
哲学
(一二单元)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课 框 目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追求智慧的学问 哲学的起源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世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运动的规律性 规律是客观的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问题的精髓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综合探究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三框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PHIL
OSO
PHY
第一
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第三框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观看视频,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马克思主义包括哪些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马克思主义有哪些基本特征?
观看视频,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马克思主义包括哪些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哪些基本特征?
唯物论和辩证法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阶级性与实践性
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与时俱进的独特品质(马恩、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对唯心主义的批判)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自然科学的发展: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恒学说
批判继承人类一切文化科学成就: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
阅读与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赖以创立并获得发展的时代,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历史任务开始形成的时代。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等。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先进政党的领导,这些工人运动失败了。无产阶级迫切需要指导自己行动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运而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它要完成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工业革命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但出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斗争都以失败告终。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理论,它的历史使命就是要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斗争的必然产物。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
——马克思
英国宪章运动
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先进政党的领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运而生
失败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2)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黑格尔
(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辩证唯物主义
不是“简单相加”、而是“批判吸取”
费尔巴哈
(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3)自然科学前提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使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世界成为可能。
辩证法联系观
辩证法发展观
唯物论物质观
思考:该点如何体现具体科学和哲学之间的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4)社会科学前提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等取得的积极成果,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科学前提。
圣西门
傅立叶
欧文
亚当斯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代表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
(1)科学的理论
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2)人民的理论
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劳动群众就有了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学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
——习近平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1845 年,马克思写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1846 年,马克思、恩格斯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两部文献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史上实现了一次彻底的革命,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式创立。马克思、恩格斯随后在同各种非科学的社会主义和机会主义的论战中,在为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实践中,进一步论证和发展了他们的新世界观。1847 年出版的《哲学的贫困》和 1848 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公开问世。1867 年,《资本论》第一卷完成。《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心血的结晶,它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种种不合理性,论证了社会主义必将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从而把社会主义的学说置于牢固的科学基础之上,完成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在《资本论》中走向成熟。
相关链接
马克思
主义
马克思主义
哲学
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社会科学前提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黑格尔
辩证法
费尔巴哈
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知识总结
大卫·李嘉图
亚当·斯密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观看视频,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马克思主义包括哪些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哪些基本特征?
唯物论和辩证法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阶级性与实践性
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与时俱进的独特品质(马恩、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对唯心主义的批判)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自然科学的发展: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恒学说
批判继承人类一切文化科学成就: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
第二
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Marxist philosophy
第三框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阅读与思考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与以往旧哲学相比,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阅读与思考
与以往旧哲学相比,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全部旧哲学的分水岭。从前的唯物主义割裂了物质与意识、客体与主体的关系,忽视了主体的能动作用。唯心主义夸大了物质与意识的能动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第一次科学解决了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代表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公开申明自己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着眼于人类解放。这种鲜明的阶级立场和人民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征。
1.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最重要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世界。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相关链接
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方面,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世界;在历史观中,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存在和发展;在认识论中,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离开实践,我们就不能科学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家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联系、发展、全面
孤立、静止、片面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世界“是什么”
辩证法
形而上学
世界“怎么样”
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
思考:古代是否有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结合的哲学家?
万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古希腊 赫拉克利特——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
——古中国 荀子
物质本原
意识本原
辩证唯物主义
1
1
辩证唯心主义
2
2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
3
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4
4
赫拉克利特是古希腊朴素的唯物辩证法奠基人之一。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也是古代辩证法的代表人物,但他们多以唯心主义为出发点。中国古代以荀子为代表的很多哲学家都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近代后,朴素唯物主义被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所取代,朴素辩证法被唯心辩证法所代替,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分离了。其中的代表,包括黑格尔与费尔巴哈。
唯心辩证法
(黑格尔)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费尔巴哈)
唯物主义部分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辩证法部分
辩证唯物主义
朴素唯物主义
朴素辩证法
批判吸收
批判吸收
2. 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黑格尔
费尔巴哈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辩证法
形而上学
+
+
+
唯物主义
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cnrrb
1806年,拿破仑取得耶拿战役胜利,进入耶拿城,黑格尔正在写作《精神现象学》。黑格尔在人群中看到拿破仑骑着高头大马傲视着围观的人们,于是惊呼:我看到了马背上的世界精神。
在《历史哲学讲演录》中,黑格尔把“世界精神”(或 “绝对理念” )看作是决定一切社会现象和人类历史过程的东西,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和决定力量。
在马克思以前,社会历史观都是唯心的,即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由人的意识(主观唯心史观/英雄史观)或上帝、绝对理念(客观唯心史观)等决定。
3. 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它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于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黑格尔
费尔巴哈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辩证法
形而上学
+
+
+
唯物主义
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
回忆: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
主义
马克思主义
哲学
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社会科学前提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黑格尔
辩证法
费尔巴哈
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知识总结
独创历史唯物主义
独创剩余价值学说
大卫·李嘉图
亚当·斯密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阅读与思考
观点一
哲学的阶级性妨碍了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阶级性和科学性是相抵触的,有阶级性就没有科学性,要科学性就必须抛弃阶级性。
观点二
无产阶级利益同社会发展的规律、历史前进的方向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要求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客观规律。因此,越是科学地揭示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和社会历史的前进方向,就越符合无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
你如何看待上述说法 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阶级立场
阅读与思考
你如何看待上述说法 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哲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可以统一,也可以分离。如果某种哲学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与物质世界的本质相一致,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相一致,那么,其阶级性与科学性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实现统一;如果某种哲学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和物质世界的本来面貌相背离,违背历史发展大势,其阶级性与科学性就会发生冲突。
哲学越是科学地揭示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就越是符合无产阶级的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又始终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简言之,哲学代表先进阶级的利益即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一致,即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反之,其阶级性和科学性就分离。
4.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正确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 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
——恩格斯
马哲
来自时间、经实践检验
阶级性
科学性
革命性
指导无产阶级实践
阅读与思考
《共产党宣言》发表后 170 多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为什么马克思主义理论总是随着历史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向前发展 说一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哪些。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马克思主义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强调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产生于19 世纪,但它依然具有强大的现实生命力,依然闪耀着光辉灿烂的真理光芒,散发出永恒的思想魅力。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2005年英国BBC问卷调查:
“谁是当今英国人心中最伟大的哲学家?”
第三
部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第三框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 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恩格斯
01
02
03
04
05
06
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 毛泽东思想
形成: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精髓:实事求是
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相关链接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等著作,集中反映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2.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形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贡献:其蕴含的丰富的哲学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重要贡献。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形成: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作用:这一思想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为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区别 内涵 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有力的工具
科学性 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
发展 阶段 有许多门类、派别,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 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是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新阶段
联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历史上优秀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可以说,没有哲学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正是因为哲学发展到克思主义哲学这个新阶段,才使哲学重新焕发生机,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知识汇总
课程总结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中国化理论成果
历史使命
产生条件:阶级基础、理论来源、自然/社会科学前提
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毛、邓、三、科、习
基本特征
实践观是核心观点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统一以实践为基础
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根本的原因在于( )
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B.以改造世界为目的,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
C.批判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D.坚持科学的实践观,其全部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并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解析】基础题
D
随堂练习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点理论成果是( )
A.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邓小平理论、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解析】基础题
D
随堂练习
3.当代某知名哲学家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哲学的变革,又是变革的哲学,它不仅重视哲学中的问题,更重视问题中的哲学。材料主要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①具有革命性特征,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
②坚持从实际出发,是“改变世界”的科学
③科学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④对哲学史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材料未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③排除。④:它不仅重视哲学中的问题,更重视问题中的哲学,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是对哲学史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还重视问题中的哲学,排除。
A
随堂练习
4.黑格尔的体系解体了,费尔巴哈的理论是不完善的,但二者的理论中却蕴含着一种真正科学的哲学体系所必需的一切原材料。马克思和恩格斯从这些原材料中挑选并改造,做出了真正“美味”的哲学馅饼儿。由此可见(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的丰硕成果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③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理论来源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源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思想理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材料未涉及革命性,也就不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材料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排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切理论均来源于实践,④错误。故本题选B。
B
随堂练习
5.习近平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今后,我们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①就要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②有助于把一般学术观点和思想认识问题政治化
③可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明方向
④有利于坚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产主义的共同理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解析】党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不能把一般学术观点和思想认识问题政治化,②错误。共产主义是我国人民的远大理想,④错误。故本题选B。
随堂练习
6.随着时代的转换、实践的深化、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为时代精神之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要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并增添新的内容,以新的理论观点、体系构建、表现方式满足时代的要求和实践的需要。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基本特征。( )
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B.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C.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D.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解析】“随着时代的转换、实践的深化....作为时代精神之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要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并增添新的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C符合题意。
C
随堂练习
7.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
A.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出发点
B.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中国人民奋进新时代的精神武器
C.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为解决当代中国问题提供指南
D.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正确的科学的思想体系
【解析】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是执政的根本出发点,A错误。B: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中国人民奋进新时代的精神武器,B正确。C: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知识的简单相加,C错误。马哲是科学的思想体系,但不能说是绝对正确。D错误
故本题选 B。
B
随堂练习
8.时代是思想之母。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新时代波澜壮阔的治国理政实践中应运而生,并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创新发展,日益成熟完备,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实现美好法治愿景提供根本遵循,注入不竭动力,必将引领法治中国建设在新发展阶段实现更大发展。下列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哲学分析正确的是( )
①习近平法治思想源于时代、回应时代,符合中国特色法治建设的实际国情
②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新时代中特思想在法治领域的生动体现
③习近平法治思想决定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为依法治国提供根本遵循
④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保证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解析】习近平法治思想属于思想保证,不是制度保证。思想属于意识范畴,不起决定作用。选B
B
随堂练习
哲学没有自然科学,就像自然科学没有哲学一样,都是不可能的。
——[俄]赫尔岑《自然研究通信》
Philosophy without natural science is as impossible as natural science without philosophy.
——[R] Herzen, Nature Research Correspondence
T
H
A
N
S
K




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