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七章 质量和密度练习1 基础题一、选择题1. (2023苏州)2023年5月28日,国产大飞机C919圆满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正式进入民航市场.该机机身大规模使用完全国产化的第三代铝锂合金,使飞机构件重量显著减轻,主要利用了第三代铝锂合金的( )A. 导热性好 B. 导电性好C. 密度小 D. 熔点高2. (2023常德)节日放飞的氢气球在上升的过程中(气球不漏气且在爆炸前),关于球内气体质量和密度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量变大,密度变大B. 质量不变,密度变小C. 质量变小,密度不变D. 质量不变,密度变大3. (2023青海)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为了粗测湖水密度,某兴趣小组取体积为200 cm3的湖水,测得其质量为206 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密度与体积有关B. 密度与质量有关C. 湖水密度为1.03×103 kg/m3D. 湖水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4. (2023自贡)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ρ甲、ρ乙、ρ丙、ρ水分别代表甲、乙、丙和水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水=1×103 kg/m3)( )第4题图A. ρ丙>ρ乙>ρ甲且ρ甲>ρ水B. 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C. ρ甲>ρ乙>ρ丙且ρ乙=ρ水D. ρ乙>ρ丙>ρ甲且ρ甲<ρ水典型试题拓展 第4题1. [换考法]如图甲所示,质量相同的a、b、c三种液体分别装在三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如图乙是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A. bac B. acb C. abc D. bca5. (2023东营)在用天平、量筒和水测量小石块的密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B. 应该先测小石块的体积,再测它的质量C. 用调好的天平测量时,小石块应放在右盘D. 小石块浸没到量筒的水中,表面附有气泡,测得的密度偏小6. 新考法 [科学思维](2021盐城)如图所示,小明利用两个形状不同的玻璃杯甲和乙,制成了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每隔10 mL标注了一个刻度线,甲杯最多能装水100 mL,乙杯能装200 mL.则( )第6题图A. 甲杯量程大,刻度均匀B. 甲杯量程小,刻度不均匀C. 乙杯量程小,刻度均匀D. 乙杯量程大,刻度不均匀二、填空题7. [2022年版课标素材题]影视剧拍摄中倒塌的楼房、滚落的石块等道具通常是用泡沫塑料制作的,这利用了泡沫塑料______(选填“密度小”或“体积小”)的特点,结合该特点,从物理的角度简述用泡沫塑料能避免对演员造成伤害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某同学在测量液体密度时,对同种液体进行了多次测量,根据实验测得的烧杯和液体总质量m与对应的液体体积V,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m-V图像,则空烧杯的质量为______g,所测液体的密度为______g/cm3.第8题图9. (2022内江)某同学借助天平和刻度尺鉴别一实心正方体金属块的组成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是21.6 g,用刻度尺测边长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边长是________cm,经计算可知,该金属块可能是由________(选填“铅”“铁”或“铝”)组成.(已知ρ铅=11.3×103 kg/m3,ρ铁=7.9×103 kg/m3,ρ铝=2.7×103 kg/m3)第9题图10. 小明帮妈妈做饭时,想了解酱油的密度,于是他选用电子秤、玻璃瓶和适量的水进行测量.小明用电子秤测得空瓶的质量为210 g.在瓶子中装满水,放在电子秤上显示质量为560 g,则瓶子的容积为________cm3.将瓶中水倒出并将瓶内擦干再装满酱油,测得瓶子和酱油的质量为612.5 g,则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g/cm3.妈妈告诉小明,小明在加入酱油时,不慎将一滴酱油滴在桌上,则小明测得酱油的密度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ρ水=1.0×103 kg/m3)第10题图三、实验题11. (2023甘肃省卷)小王买了一种果汁,他想在实验室中测量出这种果汁的密度,主要实验步骤如下:(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横梁平衡;(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果汁的总质量为106 g;第11题图(3)将烧杯中的部分果汁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量筒中果汁的体积为________cm3;(4)用天平测烧杯和杯内剩余果汁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测得烧杯和剩余果汁的总质量为________g;(5)计算出果汁的密度为________g/cm3;(6)小王发现上述第(3)步操作时,有少量果汁附着在量筒内壁上,你觉得测得的果汁密度将会________(选填“偏小”“不变”或“偏大”).练习2 拔高题1. 小张用天平(量程为0~200 g、分度值为0.2 g)和烧杯制作“密度计”,将水和待测液体加至“标记”处(如图甲所示),用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烧杯和水、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分别为50 g、100 g、m,在图乙坐标系中画出ρ-m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题图A. 图乙中的图像是一条曲线B. 该密度计量程为0~3 g/cm3C. 该密度计可鉴别密度差异不小于0.005 g/cm3D. 若装入待测液体略低于标记,则计算出的密度值偏大2. 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甲、乙两个实心均匀圆柱体,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若沿水平方向将甲、乙切去相同的高度,切去部分的质量恰好相等,那么甲、乙密度以及甲、乙切去前的质量关系为( )第2题图A. ρ甲>ρ乙,m甲>m乙B. ρ甲<ρ乙,m甲>m乙C. ρ甲<ρ乙,m甲<m乙D. ρ甲>ρ乙,m甲<m乙3. 小明陪爸爸逛花鸟鱼市场,无意间捡到一块红色的石头,小明觉得很奇特,于是决定设计实验测量这块“红石”的密度.(1)在实验室中,小明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右侧,则需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2)天平调平后,小明用镊子向托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天平再次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对应刻度如图甲所示,读出了“红石”的质量;整理器材时发现砝码放在了左盘,则“红石”质量应为________g;第3题图(3)将“红石”缓慢放入盛有50 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高至如图乙所示,“红石”的体积为________cm3,小明测出“红石”的密度为________kg/m3;(4)小明回到家中,还想再次测量“红石”的密度,于是他找来家里的电子秤、玻璃杯、记号笔等工具,采取了图丙中的步骤也测出了“红石”的密度:①向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电子秤示数为m1;②将“红石”轻放入水中,使其浸没,在玻璃杯壁上标记水面位置,电子秤示数为m2;③将“红石”从水中取出,向玻璃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电子秤示数为m3.则“红石”的密度为ρ=________(用上述字母及ρ水表示).若“红石”具有吸水性,会导致密度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第七章 质量和密度练习1 基础题1. C 2. B 3. C 4. C 典型试题拓展 第4题D5. D 6. D 7. 密度小 根据m=ρV可知,当体积相同时,泡沫塑料密度小,质量较轻,不容易砸伤人 8. 15 0.85 9. 2.00 铝 10. 350 1.15 准确 11. (1)左 (3)40 (4)62 (5)1.1 (6)偏大练习2 拔高题1. B 2. B 3. (1)左 (2)23 (3)10 2.3×103 (4)ρ水 偏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