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鲁科版初中物理一轮复习声现象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01.鲁科版初中物理一轮复习声现象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一章 声现象
一、选择题
1. 如图是中国古代的计程车——“计里鼓车”.其原理是当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当车走到十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镯(古代的乐器).“计里鼓车”的计程原理是利用了声音的(  )
第1题图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传播速度
2. [2022年版课标素材题](2023天津)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弹开的幅度越大,音叉发出声音的(  )
第2题图
A. 音调越高
B. 响度越大
C. 音色越好
D. 速度越大
3. (2023青海)如图所示,为保障藏羚羊顺利迁徙,在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某路段设有“禁止鸣笛”的警示牌.“禁止鸣笛”是通过什么途径控制噪声的(  )
第3题图
A.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B. 阻断噪声传播
C. 防止噪声产生
D. 以上都不符合
4. (2023山西)在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艺术家与中国音乐家一起相聚云端,共同演唱《一带繁花一路歌》,唱出了“一带一路”的团结与繁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 不同艺术家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
C. 歌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 歌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108 m/s
典型试题拓展 第4题1. [换情境]如图是童谣“小蜜蜂”的一段歌词与乐谱,当小玲唱到“大家一起”这四个字期间,音调逐渐升高.关于这期间小玲声音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 声带振动一次的时间逐渐增加 B. 声带每秒振动的次数逐渐增加C. 声波的传播速度逐渐增大   D. 声带振动的幅度越来越大
5. (2023陕西)2023年5月,中国—中亚峰会在古城西安圆满举办.如图,好客的陕西人民用热情的腰鼓、欢快的秧歌来欢迎国际友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5题图
A. 用力敲鼓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
B. 人们主要根据声音的响度分辨出腰鼓的声音
C. 鼓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 腰鼓发出的声音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6. (2023广州)如图,音叉M、N完全相同,M发出440 Hz的声音,原来静止的N随之振动,N也发出440 Hz的声音,则(  )
第6题图
A. M发声时每分钟振动 440次
B. M和N发出的声音的频率相同
C. M和N发声时的振幅一定相同
D. M发出的声音无需介质就能传播
7. (2022赤峰)下列事例中,利用声来传递信息的是 (  )
A. 利用强超声波对金刚石等坚硬物品钻孔
B. 超声波使液体微粒剧烈振动,加速溶质溶解
C. 人暴露在 150 dB的噪声环境中,耳内鼓膜会破裂出血
D. 母象与小象通过次声波交流
8. [2022年版课标素材题]莺莺塔是我国四大回音建筑之一.如图所示,在塔附近的一定位置以两石相击,可以连续听到几声“蛙鸣”,且声音格外响亮.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8题图
A. “以两石相击”是使石头振动发声
B. “格外响亮”是因为回声增高了声音的音调
C. 听到的“蛙鸣”声一定是噪声
D. 听到的“蛙鸣”是指声音的振幅与实际的蛙声相近
9. (2023达州)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第9题图
A. 如图甲所示,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 如图乙所示,a、b两个音叉的波形图不同,但音调相同
C. 如图丙所示,噪声监测仪既可以监测噪声的强弱,又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D. 如图丁所示,渔民通过声呐捕鱼,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特性
二、填空题
10. 东汉学者应劭在其著作《风俗通》中曾经写道:“其形参差,像凤之翼”.
说明那时的箫是由许多长短不同的竹管排成,如图所示.吹奏时,美妙的声音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竹管参差不齐是为了吹出__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不同的声音.人们能从箫声中听出吹奏者吹奏的曲目,表明了声音能传递________.
第10题图
典型试题拓展 第10题2. [换情境](2022徐州)如图所示是用吸管和棉签制作的“鸟鸣器”,从管口吹气,能发出类似鸟叫的声音,鸟鸣器发声是由空气______产生的,拉动棉签可以改变声音的______,根据声源的差异,鸟鸣器可以与小提琴、笛子、鼓这三种乐器中的______归为一类.
11. [2022年版课标素材题]如图所示,两个同学用1根棉线、2只纸杯制作出“土电话”,通过“土电话”可以实现密闭空间内外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可以传声,若此时有人捏住棉线中间的某一部分,他们都听不到彼此的声音,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金属丝代替棉线听到的声音较大,这是因为金属丝传播声音的________(填声音的特性)大.
第11题图
12. 新考法 [质疑创新]小明在一篇关于“月球计划”的作文中,他设想了未来航天员登陆月球的活动,作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夜晚,航天员用手电筒照亮了月球上一块空地,另一位航天员随着音响播放的乐曲声在空地上翩翩起舞”.请你指出小明作文中存在的科学性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 声现象
1. C 2. B 3. C 4. A 
典型试题拓展 第4题B
5. D 6. B 7. D 8. A 9. D 10. 空气柱 音调 信息
典型试题拓展 第10题振动 音调 笛子
11. 固体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响度 12. 另一位航天员随着音响播放的乐曲声在空地上翩翩起舞 真空不能传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