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教案教学目标(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2)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有区别;(3)能通过日常经验、物品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了解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教学难点重点:单位制的确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难点:单位制的确定。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我们的感觉可靠吗?[观察一下图片]紫色的线弯了吗橙色的线哪段长?为了更准确的认识周围的世界,把握事物的特点,我们发明工具,帮助我们测量。二、合作探究一、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米 符号:m小资料:1983年国际计量大会规定: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内所经过2.常用单位:千米(km) 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 m) 纳米(nm)3.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二、长度的测量1.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2.正确使用刻度尺(1)会认:使用前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2)会放:刻度尺要放正;尺面紧靠被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3)会看: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4)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小实验]使用刻度尺测量作业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三、时间的测量1. 时间的单位:国际单位:秒(s)常用单位:时(h)、分(min)等2. 测量时间的工具:钟、表;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停表。[小实验]用停表测量时间1.练习使用停表;2.用停表测量你脉搏跳动10次所用的时间是 s;1min内你的脉搏的次数是 次。四、误差1.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2.误差的来:(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注意: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3.减小误差的办法: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B.改进测量方法C.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4、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2)误差的来3)减小误差的办法三、巩固练习同学们做练习题四、课堂小结知识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