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学习目标】掌握公民的诉讼权利和诉讼的程序理解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掌握证据的含义、作用和类型,理解不同诉讼中的举证责任,掌握诉讼的基本原则和规则,树立证据意识,学会正确的收集、保存和运用证据。【重点难点】重点:公民的诉讼权利,诉讼的程序,证据的含义、类型和作用。难点: 不同诉讼类型的举证责任要求。【知识框架】【必备知识】诉讼权利诉讼权利 具体内容 相关意义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 ①在民事和行政诉讼中,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在刑事诉讼中,帮助被害人、自诉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叫诉讼代理人。 ②在刑事诉讼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叫辩护人。 诉讼代理人和辩护人主要职责是根据事实和法律,维护当事人合法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审理申请回避的权利 在诉讼中,当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具有法律规定的不宜参加案件审理或有关诉讼活动的情形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其退出 有利于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消除当事人的疑虑,增加裁判的正当性上诉的权利 我国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除特殊情况外,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理便告终结;当事人如果不服一审裁判,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不服判决和裁定上诉期为15日和10日;刑事诉讼,不服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期为10日和5日。 有利于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律援助目的 帮助一些公民免于因受经济条件或其他因素影响,难以在诉讼过程中充分行使诉讼权利,从而可能丧失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宝贵机会内容 国家建立法律援助制度,设置法律援助机构,指派或安排律师、公证员、法律工作者等为经济困难的公民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辩护等法律服务范围 ①在民事和行政纠纷中,经济困难的公民可以就依法请求国家赔偿、请求支付劳动报酬、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等事项,申请法律援助,获得法律咨询或代理服务。 ②涉及维护英烈人格权益或因见义勇为行为主张相关民事权益等情形的,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不受经济困难调解的限制。 ③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因经济困难而没有委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或部分特殊案件的当事人,也可以经法定程序,获得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或代理。 ④未成年人申请法律援助的,有其法定代理人代为提出。 ⑤刑事诉讼法规定: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程序 法律援助机构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及时决定提供法律援助;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告知理由。要求 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不得收取任何财物全面把握基本诉讼程序(1)主管:在这一阶段依法确定有关纠纷是不是应该由法院处理。(2)管辖:在这一阶段依法确定一个案件由哪一个法院受理。(3)起诉:原告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起诉是迈向诉讼程序的第一步。(4)立案:对起诉、自诉,人民法院一律接收诉状。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应当当场予以登记立案。立案登记后,诉讼即告成立,诉讼进入了第一审程序。(5)开庭审理:包括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休庭评议与宣告判决五个阶段。这是诉讼活动最重要的一个环节。(6)上诉:一审结束后,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的,有权提起上诉,启动二审程序。(7)再审:法律规定了审判监督程序(也称再审程序),用于纠正生效裁判(裁定、判决)的错误。证据含义 证据,就是证明的根据。诉讼证据是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作用 ①打官司就是打证据。证据是打官司决胜负的关键砝码。 ②对司法机关而言,证据是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重要手段,是作出正确裁判的依据; ③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证据是当事人主张自己权利的重要工具; ④在刑事诉讼中,证据既是揭露犯罪的有力武器,也是保障无辜者不受错误追诉的盾牌。种类 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等收集 收集与保存证据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缺乏证据意识,不注意收集和保存证据,一旦发生纠纷,难免处于不利地位。 要求:做事要留痕,讲的就是要留证据。收集证据要采用合法手段。举证责任举证责任 例外规定民事诉讼 “谁主张,谁举证”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案件当事人因欠缺专业知识或者远离证据而难以举证时,举证责任倒置行政诉讼 行政机关提供证据 对行政不作为案件起诉,原告有提供申请证据的责任; 对行政赔偿案件,原告对于损害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刑事诉讼 公诉案件由人民检察院举证,自诉案件由自诉人举证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非法持有毒品罪,由被告举证诉讼基本原则诉讼基本原则是什么/内容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为什么 ①必要性:证据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是诉讼的灵魂。 ②意义:在诉讼中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有利于正确解决纠纷,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实现公平正义。【经典例题】1、(2022·山东潍坊·三模)佟某(6岁)与其母亲王某及继父陈某居住在一起,家庭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王某和陈某两人的工资及陈某结婚前购买的商铺的出租收入。陈某脾气暴躁,经常殴打佟某,致其一处重伤、十处轻伤。王某不堪忍受,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对于本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工资、商铺及商铺出租收入属于夫妻两人的共同财产②陈某侵犯了佟某的生命健康权,王某可提出损害赔偿③王某保护佟某人身安全和健康是义务而不是权利④王某可委托诉讼代理人维护佟某及自已的合法权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2·山东潍坊·二模)根据《司法救助申请书》(样图),下列对司法救助的推断中正确的是( )①能够有效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②救助申请人应当保证对所述事实及提供材料的真实性③旨在帮助经济困难的公民在诉讼过程中充分行使诉讼权利④未成年人救助由其法定代理人提出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2·山东·二模)为进一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总结推广全省法律援助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典型,做实做强做优法律援助服务,近期,某省司法厅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刑事、民事、行政"双十佳"法律援助典型案例评选活动。做实做强做优法律援助服务旨在( )①保护和促进人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②扩大法律援助服务的社会影响力③发挥法律援助典型案例的引领示范作用 ④维护社会困难(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22·北京朝阳·二模)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完成了对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此次修改涉及小额诉讼的程序、简易程序、独任制、在线诉讼等方面。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明确了在线诉讼的法律效力,完善了电子送达等在线诉讼规则,规定“经受送达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采用能够确认其收悉的电子方式送达诉讼文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事人欠缺在线诉讼能力的诉讼,小额诉讼以外的诉讼,均不适用在线诉讼B.在线民事诉讼,能方便诉讼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进行诉讼活动C.采用电子方式送达诉讼文书,解决了诉讼当事人纠纷化解渠道不足的问题D.此次修改民事诉讼法,使民事诉讼规则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5、(2022·山东潍坊·模拟预测)A区基层法院对胡某诉亓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依法适用小额诉讼程序进行审理,原告胡某及其委托诉讼代理人王某到庭参加诉讼,被告亓某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法庭经审理作出终审判决,判决亓某自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偿还胡某借款本金及逾期利息。由此可见( )①胡某与亓某借款合同的有效性是本案审理的重点 ②原告诉讼代理人王某有权全权代表原告进行诉讼③亓某无故未到庭参加诉讼,应视为放弃相应诉讼权利 ④本案的审理体现了我国民事案件审判实行两审终审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2·浙江·模拟预测)王女士将燃油车停在了装有机动车公共充电桩的公共车位。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决定对其妨碍他人使用机动车公共充电桩的行为罚款50元。王女士虽然缴纳了罚款,心里却不服气,故而诉至法院。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民法院必须接收王女士的诉状 ②王女士若对一审裁判不服可申请再审③双方可在法院的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 ④审判长要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辩护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家住西城区的杨某驾车与家住东城区的刘某发生汽车追尾事故,杨某负全责,刘某多次索赔未果。直至事故后的第2年,杨某才同意赔款。但又过了2年,杨某仍未履行赔偿责任,刘某遂将其告上法院,双方在法庭上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刘某应向西城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②杨某反驳刘某的主张可不承担举证责任 ③法庭调查期间首先由当事人进行陈述 ④杨某有权以诉讼时效已过为由不向刘某支付赔款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8、(2022·浙江绍兴·三模)小区一位女业主王某下班回家,在进楼道单元门时,被高空抛掷的水泥块砸伤,导致七级伤残。事后王某向小区内可能抛物并导致此次伤害事件的业主集体索赔。法院一审判决80名持有涉案楼栋住房的业主共赔偿39.5万元。本案中( )①王某的起诉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②法院的一审判决维护王某的程序权利③王某根据自己的意志决定是否上诉 ④王某需要承担损害结果等方面进行举证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9、(2022·山东省华侨中学模拟预测)李某在淘宝上看中一双限量款运动鞋,店家承诺为专柜正品,否则十倍赔偿。李某收到货后,验货发现是假货,在与店家沟通的过程中,店家承认是非专柜正品。李某要求十倍赔偿,但店家拒不支付。一气之下,李某把店家告上法庭,本案中( )①店家只承担侵权责任 ②店家违反了全面履行原则③李某可以聘请律师作为辩护人 ④李某提供的网聊记录可以作为证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2辽宁沈阳二中一模)丁某、肖某为同-小区居民。丁某在晨练时,被肖某养的拉布拉多犬惊吓铁倒受伤, 丁某的右肘部皮肤挫伤,腰背部剧烈疼痛,诊断为腰I排体压缩性骨折,右肘部皮肤挫伤。事发后双方就费用问题产生纠纷,丁某提起民事诉讼。本案中,以下法律观点正确的有( )A.丁因惊吓而受伤,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金额由肖某承担举证责任B.肖牒因对宠物狗管理不善导致丁受惊吓而受伤,应承担侵权责任C.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丁某若不能证明伤害事实是由宠物狗带来,则肖某不用承担责任D.丁只能通过人民协商、调解、仲裁等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11、(2022·天津·二模)王某向张某借款6万元,后来张某因房屋装修不慎将借条丢失。借款到期后,张某多次催讨无果后向当地法院起诉王某,要求返还借款,但因证据不足而败诉。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 B.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C.无证据或证据不足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D.在起诉必须充分收集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应留心保存好证据12、(2022·浙江·高考真题)陈某在H市白沙区某超市挑选了些糖果准备付款,由于找不到收银台,想找超市员工询问,不知不觉间走到了超市门口。保安却以为他偷窃,把他抓了起来,并挂上“小偷”的牌子当街示众。关于本事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陈某已获得糖果所有权,带到超市门口不构成偷窃B.超市侵犯了陈某的隐私权,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C.陈某以名誉权受到侵害提起诉讼,须承担对其主张的举证责任D.陈某既可以在白沙区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在H市中级法院提起诉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