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一单元 各具特色的国家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第三单元 经济全球化第四单元 国际组织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统治阶级的性质国家性质决定第一课 国体与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总统制民主共和制阶级矛盾国家不可调和决定反映(政权组织形式)(管理形式)国家权力归谁所有国体政体政党及利益集团不同权力部门之间如何分配执掌和影响政权的主体英国 法国 美国 中国不 同 点 政体 议会制 君主立宪制 半总统半议会 制民主共和制 总统制 民主共和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议会 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国家行政权力的最高来源 议会只是立法机关,对政府的监督虽有弹劾和倒阁权,但受较多限制 议会负责立法 ,独立执行立法权。 人大是我国的权力机关,有立法权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立法机关。政府 及首脑 作为政府的内阁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是国家权力中心 政府由议会多数党派联合组建。总理与总统分享行政权。政府对议会负责而不对总统负责。 政府由总统组建,独立行使行政权,负责法律的实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 我国政府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政府首脑是国务院总理。国家 元首 君主是世袭而来的,职权多是礼仪性的 总统由选民直接选出,权力很大,但受到议会和总理的较多限制 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总统只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是整个国家的权中力心。 国家主席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结合集体行使权力。英国、法国、美国、中国四国政体比较表英国 法国 美国 中国不 同 点 政党 制度 两党制,政党上台执政的关键是夺取议会选举的胜利。议会多数党组阁 多党制,多党联合组成多党联合政府。“左右共治”是其独特的现象。 两党制,政党上台执政的关键是夺取总统大选的胜利。议会多数党不一定是执政党。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共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二者是亲密友党。相 同 点 ①政体与国体:三国的政体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形式,三国的政权都是资产阶级专政,执政的根本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资产阶级服务。 ②执政党的性质和作用:三国执政党的阶级性质相同,都体现了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性质,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③国家权力运行方式:三国都是采用三权分立制度,权力机关的变化趋势相近,都出现了议会权力萎缩、行政权力加强的趋势。 ④现状:就维护资产阶级利益而言,三国的政体都趋于成熟,但它们都同样面临着困扰,存在着弊端。这是无法通过调节政体而从根本上加以解决的。 ①政体与国体:我国的政体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统治形式,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执政的根本目是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执政党的性质和作用:中共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③国家权力运行方式: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④人民代表大会制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决定国家的主权国家的结构形式决定(最重要的要素)复合制单一制第二课 国家结构形式中央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联邦制邦联制组成单位是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权限范围由联邦宪法规定,都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并直接行使于人民,相互间不得任意干涉。主权国家为某种共同利益而组成的国家联盟。第三课 多极化趋势基本形式国际关系主要因素竞争、合作、冲突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国际格局演变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多极化发展世界多极化的发展第四课 和平与发展①和平是发展的前提②发展是和平的基础当今时代的主题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②贫富差距悬殊③全球性问题主要障碍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1)主题:和平与发展(2)促进的因素①经济全球化发展②不同力量中心之间相互制衡③谈判与对话成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中国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内容习近平外交思想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因素②核心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②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①基本立场:独立自主③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④基石(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作用: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第六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重要载体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跨国公司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经济全球化主要影响因素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机遇: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挑战:面临不平衡问题,不确定性和风险加剧。完善全球治理遵循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等原则社会生产力、科技进步市场经济体制第七课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①中国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②中国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①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②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要求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①开放新格局 :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②基本国策:对外开放③原则(出发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④战略:互得共赢第八课 主要的国际组织分类国际组织国际社会主权国家(基石)(重要成员)作用①促进国际社会开展交流、协调、合作②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③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①按照成员的性质,分为政府间和非政府间②按照地理范围,分为世界性和区域性③按照职能范围,分为一般性和专门性联合国作为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是集体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的有效平台。联合国性质原则主要机构作用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大会,安理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家法院,秘书处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各会员国应遵循宪章规定的义务;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各会员国必须避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侵害别国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各会员国对联合依宪章而采取的行动,应尽力予以协助;联合国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内政的事务。区域性国际组织欧洲联盟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具有超国家性质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注:欧盟不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实现各成员的共同目标性质地位宗旨组织机构欧洲理事会;(最高决策机构)欧盟理事会;(负责日常决策,拥有立法权)欧盟委员会;(常设执行机构)欧洲议会;(监督、咨询机构)欧盟法院(最高法院)区域性国际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中国在亚太地区举足轻重,是亚太经合组织的重要成员,积极参与各层次、各领域合作,为促进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注:中国不是APEC创始国)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支持亚太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繁荣,建设活力和谐的亚太大家庭,捍卫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鼓励经济技术合作,保障人民安全,促进建设良好和可持续的商业环境。性质宗旨与中国关系组织方式①通过独特的方式推进成员间的全作,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②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则③单边行动和集体行动相结合。区域性国际组织非洲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非洲最重要的区域性合作组织中国重视发展与非盟的关系,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以及非洲热点问题上保持沟通协调。非盟在涉及中国核心重大利益问题上积极支持中国, 中国向非盟一些重大项目建设提供援助。性质地位作用与中国关系亚洲最令人瞩目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推动区域合作和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平台性质作用与中国关系中国与东盟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2003年中国与东盟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中国现已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2013年中国倡导与东盟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引领非洲国家联合自强、共谋发展的一面旗帜,其领导权威得到非洲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第九课 中国与国际组织中国与联合国中国和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1)创始国:联合国创始会员国(2)恢复席位:1971年10月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地位: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事关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大事务上享有否决权,是联合国中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之一。作用:①中国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②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③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④中国是联合国改革的最早倡导者和有力支持者之一。中国与新兴国际组织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二十国集团中国是二十国集团的创始国,也是二十国集团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二十国集团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成为新的全球经济治理平台,主要讨论全球重大经济金融热点问题。成员国涵盖面广、代表性强,其构成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区域的利益。地位特点中国与二十国集团的关系金砖国家以对话合作、共谋发展为宗旨成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重要平台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地位金砖精神“金砖+”合作理念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精简、廉洁、绿色中国倡议成立的多边金融合作机构公开、透明、独立、问责性质运作原则目标上海合作组织结伴而不结盟①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②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合作组织。③开创了自冷战结束以来区域合作的新模式,成为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互信、互利、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特点上海精神核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