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纲要整理课件(共19张PPT)-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纲要整理课件(共19张PPT)-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第一单元 各具特色的国家
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
第三单元 经济全球化
第四单元 国际组织
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
统治阶级的性质
国家性质
决定
第一课 国体与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阶级矛盾
国家
不可调和
决定
反映
(政权组织形式)
(管理形式)
国家权力归谁所有
国体
政体
政党及利益集团
不同权力部门之间如何分配
执掌和影响政权的主体
英国 法国 美国 中国
不 同 点 政体 议会制 君主立宪制 半总统半议会 制民主共和制 总统制 民主共和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
议会 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国家行政权力的最高来源 议会只是立法机关,对政府的监督虽有弹劾和倒阁权,但受较多限制 议会负责立法 ,独立执行立法权。 人大是我国的权力机关,有立法权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立法机关。
政府 及首脑 作为政府的内阁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是国家权力中心 政府由议会多数党派联合组建。总理与总统分享行政权。政府对议会负责而不对总统负责。 政府由总统组建,独立行使行政权,负责法律的实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 我国政府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政府首脑是国务院总理。
国家 元首 君主是世袭而来的,职权多是礼仪性的 总统由选民直接选出,权力很大,但受到议会和总理的较多限制 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总统只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是整个国家的权中力心。 国家主席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结合集体行使权力。
英国、法国、美国、中国四国政体比较表
英国 法国 美国 中国
不 同 点 政党 制度 两党制,政党上台执政的关键是夺取议会选举的胜利。议会多数党组阁 多党制,多党联合组成多党联合政府。“左右共治”是其独特的现象。 两党制,政党上台执政的关键是夺取总统大选的胜利。议会多数党不一定是执政党。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共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二者是亲密友党。
相 同 点 ①政体与国体:三国的政体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形式,三国的政权都是资产阶级专政,执政的根本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资产阶级服务。 ②执政党的性质和作用:三国执政党的阶级性质相同,都体现了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性质,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③国家权力运行方式:三国都是采用三权分立制度,权力机关的变化趋势相近,都出现了议会权力萎缩、行政权力加强的趋势。 ④现状:就维护资产阶级利益而言,三国的政体都趋于成熟,但它们都同样面临着困扰,存在着弊端。这是无法通过调节政体而从根本上加以解决的。 ①政体与国体:我国的政体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统治形式,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执政的根本目是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执政党的性质和作用:中共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国家权力运行方式:
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有强大的生命力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决定
国家的主权
国家的结构形式
决定
(最重要的要素)
复合制
单一制
第二课 国家结构形式
中央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
联邦制
邦联制
组成单位是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权限范围由联邦宪法规定,都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并直接行使于人民,相互间不得任意干涉。
主权国家为某种共同利益而组成的国家联盟。
第三课 多极化趋势
基本形式
国际关系
主要因素
竞争、合作、冲突
国家利益
国家实力
国际格局演变
多极化趋势
两极格局
多极化发展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第四课 和平与发展
①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②发展是和平的基础
当今时代的主题
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贫富差距悬殊
③全球性问题
主要障碍
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
(1)主题:和平与发展
(2)促进的因素
①经济全球化发展
②不同力量中心之间相互制衡
③谈判与对话成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中国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内容
习近平
外交思想
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决定因素
②核心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①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③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④基石(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作用: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第六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
主要表现
重要载体
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
跨国公司
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
经济全球化
主要影响因素
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
机遇: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挑战:面临不平衡问题,不确定性和风险加剧。
完善全球治理
遵循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等原则
社会生产力、科技进步
市场经济体制
第七课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①中国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②中国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①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
②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
要求
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①开放新格局 :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②基本国策:对外开放
③原则(出发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④战略:互得共赢
第八课 主要的国际组织
分类
国际组织
国际社会
主权国家(基石)
(重要成员)
作用
①促进国际社会开展交流、协调、合作
②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
③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①按照成员的性质,分为政府间和非政府间
②按照地理范围,分为世界性和区域性
③按照职能范围,分为一般性和专门性
联合国作为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是集体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的有效平台。
联合国
性质
原则
主要机构
作用
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大会,安理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家法院,秘书处
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宗旨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各会员国应遵循宪章规定的义务;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各会员国必须避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侵害别国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各会员国对联合依宪章而采取的行动,应尽力予以协助;联合国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内政的事务。
区域性国际组织
欧洲联盟
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具有超国家性质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注:欧盟不是独立的主权国家。
实现各成员的共同目标
性质
地位
宗旨
组织机构
欧洲理事会;(最高决策机构)
欧盟理事会;(负责日常决策,拥有立法权)
欧盟委员会;(常设执行机构)
欧洲议会;(监督、咨询机构)
欧盟法院(最高法院)
区域性国际组织
亚太经合组织
中国在亚太地区举足轻重,是亚太经合组织的重要成员,积极参与各层次、各领域合作,为促进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注:中国不是APEC创始国)
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支持亚太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繁荣,建设活力和谐的亚太大家庭,捍卫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鼓励经济技术合作,保障人民安全,促进建设良好和可持续的商业环境。
性质
宗旨
与中国关系
组织方式
①通过独特的方式推进成员间的全作,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
②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则
③单边行动和集体行动相结合。
区域性国际组织
非洲联盟
东南亚
国家联盟
非洲最重要的区域性合作组织
中国重视发展与非盟的关系,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以及非洲热点问题上保持沟通协调。非盟在涉及中国核心重大利益问题上积极支持中国, 中国向非盟一些重大项目建设提供援助。
性质
地位
作用
与中国关系
亚洲最令人瞩目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推动区域合作和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平台
性质
作用
与中国关系
中国与东盟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2003年中国与东盟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中国现已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2013年中国倡导与东盟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成为引领非洲国家联合自强、共谋发展的一面旗帜,其领导权威得到非洲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第九课 中国与国际组织
中国与联合国
中国和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
(1)创始国: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2)恢复席位:1971年10月
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事关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大事务上享有否决权,是联合国中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之一。
作用:
①中国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②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③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④中国是联合国改革的最早倡导者和有力支持者之一。
中国与新兴国际组织
二十国集团
金砖国家
上海合作组织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二十国集团
中国是二十国集团的创始国,也是二十国集团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二十国集团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
成为新的全球经济治理平台,主要讨论全球重大经济金融热点问题。
成员国涵盖面广、代表性强,其构成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区域的利益。
地位
特点
中国与二十国集团的关系
金砖国家
以对话合作、共谋发展为宗旨
成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重要平台
开放包容、合作共赢
地位
金砖精神
“金砖+”合作理念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精简、廉洁、绿色
中国倡议成立的多边金融合作机构
公开、透明、独立、问责
性质
运作原则
目标
上海合作组织
结伴而不结盟
①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②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合作组织。③开创了自冷战结束以来区域合作的新模式,成为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
互信、互利、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
特点
上海精神
核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