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熔化和凝固-教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物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 熔化和凝固-教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物理

资源简介

熔化与凝固(两课时)
【教学目标】
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可以转化,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
经历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知道晶体与非晶体不同的熔化特点,了解熔点、凝固点的意义。
了解熔化曲线、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会从图像中说明温度变化的特点
4、知道熔化与凝固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课题引入
视频:观察蜡烛的燃烧过程:蜡烛本身是固态,点燃后,固态蜡烛变短,出现液态的蜡油,滴落后又变成固态的蜡块。
从而引出课题:熔化与凝固
新课教学
定义
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作熔化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作凝固。
师:生活中有很多熔化或凝固的例子,你能举几个吗?
探究:冰、烛蜡的熔化特点
回忆:水的沸腾实验过程中温度是如何变化的?
师:你觉得,物体熔化过程中,温度又会如何变化?下面,我们就来进行实验探究一下。
实验用具: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试管、温度计、 秒表、搅拌棒
思考:
1)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
2)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
3)石棉网的作用?
4)搅拌棒的作用?
5)为什么又有烧杯又有试管?(水浴法加热)
6)你觉得被加热物细碎一些好还是一整个好?
实验并记录:
1)对冰、烛蜡加热时,温度计的示数变化。
2)不同温度下它们的状态。
3)熔化时它们的状态及温度。
时间/min
温度/℃
状态
绘制图像:
结论:
冰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烛蜡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升高。
晶体与非晶体
熔化时,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属于晶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作熔点。
熔化时,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属于非晶体。
举例生活中的晶体与非晶体。
晶体:冰、食盐、明矾、水晶
非晶体:玻璃、橡胶、烛蜡、塑料、松香、沥青
表格:一些晶体的熔点
观察表格数据,得到: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熔点。
实验研究表明:晶体熔化后再凝固时也有一定的凝固温度,这个温度叫作凝固点。同种晶体物质的凝固点与熔点相同,非晶体物质没有凝固点。
应用
结合图片、生活实例,讲解熔化与凝固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①食品保鲜
②冰袋降温
③注塑机制作塑料制品
④玻璃制品的制作
⑤冻豆腐的形成
⑥糖画
⑦生活中的凝固现象:舌头冻住、站立的面条、泼水成冰
⑧白炽灯中钨丝的选择
课堂小结
晶体物质 非晶体物质
熔化特点 持续吸热 温度不变 持续吸热 温度升高
凝固特点 持续放热 温度不变 持续放热 温度降低
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