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透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体验用透镜看近处的字,掌握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2、了解并制作生活中的透镜,尝试解释生活中的“滴水透镜”和“矿泉水瓶”透镜。3、体验透镜对光的作用,知道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解释透镜的物理现象。教学重点: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透镜对光的作用教学难点:透镜对光的作用教学方法:用模型科学方法认识透镜示意图、对比、辩论、实验。教学器材:面镜、透镜、激光笔、自制透镜、喷雾器自制水透镜展示:矿泉水瓶,烧杯装水、玻璃上的一滴水、激光照射露水、玻璃锅盖装水的水透镜、塑料袋中装水、近视眼镜、远视眼镜、照相机、手机摄像头,铁丝圈水膜透镜。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魔术:透过装有水的烧杯看近处的物体,会看到放大正立的像,为什么呢?〈二〉科学探究任务一:区分面镜和透镜桌面上有各种不同的面镜和透镜,有什么方法可以区分它们?实验1:用激光笔照射。 实验2:看成像特点。结论:发生反射现象的是面镜——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光能够透过的是透镜——平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平面镜成自己这一侧正立放大的虚像等任务二: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平透镜(玻璃)、凸透镜和凹透镜)有多少种方法?展示自制的“超级水透镜”,你有多少方法区分他们?实验1:看(成像特点):以寻找放大镜为情境,比较成像特点的不同,将透镜分类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像。 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像。实验2:摸(形状特征):平透镜:厚度均匀凸透镜:中间厚,边沿薄。凹透镜:中间薄,边沿厚。你认为哪种方法好?为什么?(用摸的方法会使透镜带上汗水指纹)任务三:根据形状画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示意图。(模型建构:凸显物理特征)(为什么?) (凸透镜凹透镜)(or)(甲同学) (凸透镜) (乙透镜)(乙同学)任务四:透镜对光的作用1、思考:一束平行光(如太阳光)通过透镜,将会发生什么现象?(先选择在实验验证)(oror)(oror)2、实验:用平行激光正对透镜照射,用喷雾器显示路径,观察折射光线的偏折现象。现象1:都发生了偏折,属于折射现象。现象2:平行光经凸透镜后,向中间偏折。平行光经凸透镜后,向两边偏折。结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向中间偏折),又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向两边偏折),又叫发散透镜。任务五:认识生活中的透镜活动1:判断近视眼镜和老花眼镜。你有多少种方法判断?活动2:制作各种水透镜,判断他们分别是什么类型的透镜?滴水凸透镜实验1:在毛玻璃上滴上一滴水,透过水滴看书上的字,有什么发现?实验2:侧过来看看,水滴的形状相当于什么透镜?实验3:激光笔照射一滴水,(现场演示实验)问题:看到什么现象?说明水滴相当于什么透镜?举例:秋天树叶上的露珠。(ppt图片)矿泉水瓶实验1:不放水,看后面的铅笔,是否发生变化?实验2:逐渐放水,观察像的变化情况。(水下部分变粗了)问题1:上下对比,哪部分成了水凸透镜?问题2:像变粗了,说明此水透镜在什么方向上具有凸透镜的特点?问题3:把水装在什么形状的容器里,就能制成一个水凸透镜?实验3:在烧杯中加水、在烧瓶中加水、在试管中加水、在柱形玻璃瓶中加水。实验4:将矿泉水中装满水,然后水平放置,(三)新课小结1、制作水透镜:①在柱形矿泉水瓶中装满水,透过矿泉水观察后面铅笔的像有什么特点?铅笔逐渐后移,观察像的变化情况。②在玻璃上滴上一滴水,看玻璃下面的字,观察像的特点。2、完成课后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