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第四章 可持续发展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节 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教学目标科学观念:了解人口增长对资源及环境的影响;了解人类活动为保护环境所作出的努力;科学思维:理解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原因;形成关注社会热点的习惯和思维;探究实践:通过读图、讨论来获取信息并提升阅读分析和思维能力;态度责任:认识人类与环境紧密相关,树立合理利用资源的价值观;初步树立环保意识。活动:观看视频,说一说你有什么认识和感想?①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②环境污染严重威胁到动物的生存;③环境污染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④环境污染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有关;⑤ ……引发的思考:为什么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如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新知导入人类的生存依赖于地球上的资源与环境。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也在不断上升。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索取必将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威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新知讲解一、人口增长1、世界人口突破70亿大关: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发布的报告,全球人口在2011年10月 31 日已达到70亿。如何面对人口增长给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的保护带来的负担,将是人类面临的一大挑战。读图:(1)从图甲的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中,我们可以获知什么信息?近百年来,世界人口进入增长时期,1950~2000是增长快速时期。读图:(2)从图乙的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增长曲线中,我们可以获知什么信息?各个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差异很大。发达国家基本稳定,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人口数量急剧增长。新知讲解2、世界人口增长的现状:近百年来,世界人口出现了快速增长。如果人口仍按照现在这样的速度继续增长,那么,到 2050年世界人口将超过100亿。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下同)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3、我国人口增长的现状:新知讲解4、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承载着人类: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各种资源,同时也接纳并转化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废弃物。(2)环境与人类相互影响:人们通过生活和生产等活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与此同时,环境也总是将这些影响和变化反作用于人类。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水和食物。除了图 4-3 列出的各种需求外,你认为人们还有哪些方面的需求?读图:教育、医疗、娱乐、交通、就业、……等。新知讲解5、人口增长与环境压力关系: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地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对粮食、能源、交通、住房、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一系列需求的增长,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新知讲解6、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地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科学家根据全球光合作用产物的 40% 可为人类活动所利用这一原理,推断出地球表面目前可以供养 80 亿到 150 亿人口。如果人口总量不加以限制,地球将无法维持人类生存的安全和文明的延续。人类最终将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处理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尤为重要。新知讲解二、人口增长对资源及环境的影响1、人类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变化:(1)远古时期影响少:人口稀少,人类的活动范围也很小,资源消费十分有限, 对地球环境几乎没有什么影响。(2)农业社会影响开始出现:由于人口增加需要更多的粮食维持生存,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刀耕火种、过度砍伐森林,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开始影响地球环境,局部性的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开始出现。(3)工业革命后影响增加: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人口数量迅速增长。一些农药和化工产品、人口密集的城市和工矿区排出的废弃物开始较大规模污染环境。新知讲解(4)近百年来的影响突显:近百年来,资源和环境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水体污染、大气污染、核污染等重大污染事件不断发生,臭氧空洞、温室效应正在扩大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持续加剧 , 即使在人迹罕至的南、北极冰层中,也监测到有害物质的含量在不断增加。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沙尘暴的侵袭水土流失新知讲解2、目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1)环境污染问题:①污染原因:一些农药和化工产品、人口密集的城市和工矿区排出的废弃物。②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全球性问题:资源和环境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水体污染、大气污染、核污染等重大污染事件不断发生,环境污染持续加剧……;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人类共同的重大问题。新知讲解(2)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加剧,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极地的冰雪和高山的冰川融化,水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新知讲解(3)酸雨:pH值小于5.6的雨、雪、雾、 雹等大气降水,称为酸雨。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点击图片播放)新知讲解(4)臭氧空洞2013年9月大气中的臭氧吸收了大部分对生命有破坏作用的太阳紫外线,对地球生命形成了天然的保护作用。但随着人类活动,特别是氟氯碳化物等人造化学物质被大量使用,很容易就会破坏臭氧层,使大气中的臭氧总量明显减少,在南北两极上空下降幅度最大。地球上的生灵正面临严重威胁。讨论交流领会图中所包含的意思,议一议,有什么问题?对待环境污染问题,不能出现了再进行整治。而应该预防为主,想办法从根源上杜绝污染的出现。讨论交流目前,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资源与环境问题有哪些?这些问题会不会影响我们个人的生活?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受到严重威胁。新知讲解3、目前人类面临的资源问题:(1)水资源短缺:淡水资源有限,分布不均匀,污染引起水质恶化,进而导致水资源危机,严重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能源短缺:过去的50年里,世界能源消耗增加了近10倍,化石燃料消耗殆尽的日子迟早会到来。新知讲解(3)土地短缺: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变质,可耕地面积减少,粮食减产,过度砍伐导致森林面积减少,地球之“肺”遭到破坏,人类将面临毁灭的灾难。新知讲解4、环境压力增大:人类在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同时,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了环境治理的难度和成本。目前,大气污染和水质污染表现得最为突出。全世界每年排入大气层的污染物高达 10 亿吨,其中大部分为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和其他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废气。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原本蔚蓝的天空变成了灰蒙蒙的一片,伤害到人类、植物及动物的生存。人类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随堂练习1、我国城乡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环保,以下做法符合环保要求的是( )A.废旧电池随意丢弃B.减少城市绿地和湖泊的面积C.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D.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D随堂练习2、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下列举措违背该主题的是( )A.某些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再进行循环使用B.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C.为除瓜果蔬菜等农作物的虫害,推广使用剧毒农药D.提倡骑自行车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低碳出行C随堂练习3、如图所示,对此漫画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A.人多力量大,我们战胜了地球B.人口剧增致使资源过度开发,让地球无法承受C.整个地球就是一个生物圈,我们要保护她,为她“减负”D.物种过多导致地球不堪重负,要消灭那些对人无用的物种B随堂练习4、下列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可持续发展,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B.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都无法修复C.资源和环境问题都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D.所有的人类活动会破坏环境A随堂练习5、人口的过度增长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下列不能直接说明这一事实的是( )A.随着人口的增加,资源人均占有量日渐减少B.随着人口的增加,能源人均占有量日渐减少C.随着人口的增加,多种类型的环境污染加剧D.随着人口的增加,传染病的种类也会增加D随堂练习6、下列有关人类与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随着人口激增,人类的活动已使地球受到严重损害B.人类已经意识到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C.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资源在枯竭,环境被破坏D.我们所面临的环境是乐观的,因为每一个人都尽到了保护生物圈的责任D随堂练习7、请仔细阅读我国耕地资源、水资源状况的材料以及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图,然后回答问题:据权威部门统计:现在,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5~2.0亩(1亩≈666.7平方米),而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5.5亩;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人均拥有2200立方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15亿,人均占有耕地将下降到约1.1亩,人均占有水资源将下降到1874立方米左右,均临近国际上一般承认的警戒线……(1)1949年以后,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特点是 ;(2)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及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总体发展趋势是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3)人口的过度增长是导致 和 的重要原因;(4)根据我国耕地、水等资源状况和环境状况分析,我国必须要 和 。几乎呈直线上升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减少人口剧增环境污染 生态平衡失调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课堂总结1、人类从环境中获取各种资源,并不断影响和改变着环境。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环境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人口问题、资源和能源问题、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已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2、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板书设计作业布置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2、完成学案中的“课后练习”;3、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4、预习下一课时主要内容。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九下科学§4.1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教学设计课题 4.1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 单元 四 学科 科学 年级 九下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浙教版九下第四章第1节,是本单元的知识基础,本章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让学生了解STEM关系,深化对科学的认识,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本节是第四章的一条总脉,为后续三节内容的学习作好了铺垫。本节主要介绍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人口问题,围绕人口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而展开。通过人与环境之间的“对话”,使学生明白人与环境是相互储存、相互影响、对立统一的整体。本节拟用1课时完成。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人口增长对资源及环境的影响;了解人类活动为保护环境所作出的努力;科学思维:理解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原因;形成关注社会热点的习惯和思维;探究实践: 通过读图、讨论来获取信息并提升阅读分析和思维能力;态度责任: 认识人类与环境紧密相关,树立合理利用资源的价值观;初步树立环保意识。重点 人口增长对资源及环境的影响难点 建立人类社会发展受到环境制约的意识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活动:观看视频《环境问题》,说一说你有什么认识和感想? 人类的生存依赖于地球上的资源与环境。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也在不断上升。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索取必将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一、人口增长 1、世界人口突破70亿大关: 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发布的报告, 全球人口在2011年10月 31 日已达到70亿。 如何面对人口增长给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的保护带来 的负担,将是人类面临的一大挑战。 读图:(1)从图甲的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中,我们可以获知什么信息?(2)从图乙的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增长曲线中,可以获知什么信息?2、世界人口增长的现状: 近百年来,世界人口出现了快速增长。 如果人口仍按照现在这样的速度继续增长,那么,到 2050年世界人口将超过100亿。3、我国人口增长的现状: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下同)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4、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承载着人类: 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各种资源,同时也接纳并转化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废弃物。 (2)环境与人类相互影响: 人们通过生活和生产等活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与此同时,环境也总是将这些影响和变化反作用于人类。 读图: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水和食物。除了图 4-3 列出的各种需求外,你认为人们还有哪些方面的需求?5、人口增长与环境压力关系: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地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 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对粮食、能源、交通、住房、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一系列需求的增长,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6、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地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 科学家根据全球光合作用产物的 40% 可为人类活动所利用这一原理,推断出地球表面目前可以供养 80 亿到 150 亿人口。如果人口总量不加以限制,地球将无法维持人类生存的安全和文明的延续。人类最终将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处理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尤为重要。 二、人口增长对资源及环境的影响 1、人类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变化: (1)远古时期影响少: 人口稀少,人类的活动范围也很小,资源消费十分有限, 对地球环境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2)农业社会影响开始出现: 由于人口增加需要更多的粮食维持生存,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刀耕火种、过度砍伐森林,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开始影响地球环境,局部性的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开始出现。 (3)工业革命后影响增加: 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人口数量迅速增长。一些农药和化工产品、人口密集的城市和工矿区排出的废弃物开始较大规模污染环境。 (4)近百年来的影响突显: 近百年来,资源和环境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水体污染、大气污染、核污染等重大污染事件不断发生,臭氧空洞、温室效应正在扩大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持续加剧 , 即使在人迹罕至的南、北极冰层中,也监测到有害物质的含量在不断增加。 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2、目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1)环境污染问题: ①污染来源: 一些农药和化工产品、人口密集的城市和工矿区排出的废弃物。 ②环境污染成为全球性问题: 资源和环境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水体污染、 大气污染、核污染等重大污染事件不断发生,环境污染持续加剧……;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人类共同的重大问题。 (2)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加剧,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极地的冰雪和高山的冰川融化,水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 (3)酸雨: (附视频) pH值小于5.6的雨、雪、雾、 雹等大气降水,称为酸雨。 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 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 (4)臭氧空洞:大气中的臭氧吸收了大部分对生命有破坏作用的太阳紫外线,对地球生命形成了天然的保护作用。 但随着人类活动,特别是氟氯碳化物等人造化学物质被大量使用,很容易就会破坏臭氧层,使大气中的臭氧总量明显减少,在南北两极上空下降幅度最大。地球上的生灵正面临严重威胁。 讨论交流:领会图中所包含的意思,议一议,有什么问题? [思路参考:对待环境污染问题,不能出现了再进行整治。而应该预防为主,想办法从根源上杜绝污染的出现。]讨论交流:目前,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资源与环境问题有哪些?这些问题会不会影响我们个人的生活? 3、目前人类面临的资源问题: (1)水资源短缺: 淡水资源有限,分布不均匀,污染引起水质恶化,进而导致水资源危机,严重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能源短缺: 过去的50年里,世界能源消耗增加了近10倍,化石燃料消耗殆尽的日子迟早会到来。(3)土地短缺: 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变质,可耕地面积减少,粮食减产,过度砍伐导致森林面积减少,地球之“肺”遭到破坏,人类将面临毁灭的灾难。 4、环境压力增大: 人类在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同时,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了环境治理的难度和成本。 目前,大气污染和水质污染表现得最为突出。全世界每年排入大气层的污染物高达 10 亿吨,其中大部分为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和其他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废气。 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原本蔚蓝的天空变成了灰蒙蒙的一片,伤害到人类、植物及动物的生存。 人类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 从世界人口增长的现状,到我国人口增长的现实情况 阐明人口增长会给地球带来承载的困难,从而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明白由于地球对人口的承载量有限,才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了解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从污染到气候变化,出现酸雨、臭氧空洞等重大的、全球性的问题,从而引发深入的思考明白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原则人口增长不仅易出现污染等问题,还会使人类面临资源短缺的问题,水、粮食、土地、空间等基本生存条件无法得到保障,还出现教育、交通、医疗、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使学生认识到人口增长问题涉及不仅是人口数量的问题,还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社会问题。从而认识到只有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才是唯一选择。课堂练习 1、我国城乡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环保,以下做法符合环保要求的是( D ) A.废旧电池随意丢弃 B.减少城市绿地和湖泊的面积 C.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 D.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2、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下列举措违背该主题的是( C ) A.某些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再进行循环使用 B.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 C.为除瓜果蔬菜等农作物的虫害,推广使用剧毒农药 D.提倡骑自行车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低碳出行 3、如图所示,对此漫画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B ) A.人多力量大,我们战胜了地球 B.人口剧增致使资源过度开发,让地球无法承受 C.整个地球就是一个生物圈,我们要保护她,为她“减负” D.物种过多导致地球不堪重负,要消灭那些对人无用的物种 4、下列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 ) A.为了可持续发展,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 B.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都无法修复 C.资源和环境问题都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 D.所有的人类活动会破坏环境 5、人口的过度增长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下列不能直接说明这一事实的是( D ) A.随着人口的增加,资源人均占有量日渐减少 B.随着人口的增加,能源人均占有量日渐减少 C.随着人口的增加,多种类型的环境污染加剧 D.随着人口的增加,传染病的种类也会增加6、请仔细阅读我国耕地资源、水资源状况的材料以及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图,然后回答问题:据权威部门统计:现在,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5~2.0亩(1亩≈666.7平方米),而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5.5亩;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人均拥有2200立方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15亿,人均占有耕地将下降到约1.1亩,人均占有水资源将下降到1874立方米左右,均临近国际上一般承认的警戒线…(1)1949年以后,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特点是 ;(2)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及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总体发展趋势是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3)人口的过度增长是导致 和 的重要原因;(4)据我国耕地、水等资源状况和环境状况分析,我国必须要 和 。[答案:(1)几乎呈直线上升 (2)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减少;人口剧增 (3)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失调(4)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课堂小结 1、人类从环境中获取各种资源,并不断影响和改变着环境。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环境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人口问题、资源和能源问题、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已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 2、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板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九下§4.1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学案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增长的情况;2、了解人口增长对资源及环境的影响;3、了解人类活动为保护环境所作出的努力。一、知识点梳理:知识点1、人口的增长1、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发布的报告,全球人口在2011年10月31日已达到 。2、近百年来,世界人口出现了快速增长,如果人口仍按照现在这样的速度继续增长,到 2050 年世界人口将超过 。3、阅读教材P119,(1)从图 4-2 甲的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中,我们可以获知的信息:;(2)从图 4-2 乙的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增长曲线中,我们可以获知的信息:。知识点2、人口增长对资源及环境的影响1、人口增长给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和 、 的保护带来的负担,将是人类面临的一大挑战。2、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各种资源,同时也接纳并转化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 。3、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水和食物。除此以外,现代社会上,人们还有多种 和 需求。4、地球上的 是有限的,地球对人口的 也是有限的。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地球环境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5、科学家根据 的原理,推断出地球表面目前可以供养80亿到150亿人口。如果人口总量不加以限制,地球将无法维持人类生存的安全和文明的延续。人类最终将受到 的惩罚。6、 时期,人口稀少,人类的活动范围也很小,资源消费十分有限 , 对地球环境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农业社会时期,由于人口增加需要更多的粮食维持生存,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刀耕火种、过度砍伐森林,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开始影响地球环境,局部性的 危害和 开始出现。7、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 空前发展,人口 迅速增长。一些农药和化工产品、人口密集的城市和工矿区排出的 开始较大规模污染环境。8、特别是近百年来,资源和环境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 、核污染等重大污染事件不断发生, 、 正在扩大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持续加剧 , 即使在人迹罕至的南、北极冰层中,也监测到有害物质的含量在不断增加。9、 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人类燃烧煤和石油来获取能量,导致 和 严重影响人类生活。 的危机、 危机、 减少,粮食减产, 减少,地球之“肺”遭到破坏,人类将面临毁灭的灾难。尤其是 污染和 污染表现得最为突出。二、例题讲解例题1、2023年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要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加大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治理,改善环境状况B.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对生态文明建设无意义C.开展卫生厕所建设,解决生活污水问题D.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治理大气污染例题2、下列有关科学技术的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和舒适B.科学技术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C.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发现了许多自然的奥秘D.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只有积极作用,没有负面影响例题3、如图所示,对此漫画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A.人多力量大,我们战胜了地球B.人口剧增致使资源过度开发,让地球无法承受C.整个地球就是一个生物圈,我们要保护她,为她减负D.物种过多导致地球不堪重负,要消灭那些对人无用的物种例题4、下列关于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人均教育经费少,学校设施落后 B. 交通拥护,住房紧张C. 医疗经费少,看病难 D. 人均国民收入增加,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例题5、阅读我国耕地资源、水资源状况的材料及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据权威部门统计:现在,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2~1.8亩,而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5.5亩;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5亿立方米,人均拥有2100立方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16亿人的高峰,人均占有耕地将下降到1.1亩,人均占有水资源将下降到1760立方米左右,均临近国际上一般承认的警戒线…(1)描述1949年以后,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特点是 。导致这一增长趋势的主要原因是:新中国成立以后, 不断提高和 不断改善,导致我国人口增长明显加快;(2)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及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的发展趋势是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3)人口过度增长容易导致 和 等诸多资源环境问题;(4)人口过度增长,也给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带来诸多的影响:过多的人口会大量消耗 ,给社会带来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犯罪增多、 、 等给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5)根据我国耕地、水资源等资源状况和环境状况,我们必须要 和 。因此,我国把 列为一项基本国策来实施。三、随堂练习:1、1、造成生态平衡被破坏的直接原因是( )A.自然因素 B.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限 C.人口剧增 D.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2、下列关于人口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口急剧增长,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B.如果粮食问题解决了,人口增长快点没关系C.我国即将出现老龄化问题,必须采取社会化保障措施D.我国人口基数大,尽管采取计划生育政策,但目前人口总数还是不断膨胀3、关于人口增长与生态系统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口的增长,给环境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B.人口的增长,会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C.人口的增长,会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D.人口的增长,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利用效率4、有关人口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必须符合生态规律 B.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C.人口增长过快会使环境污染加剧 D.某些地区的人口在自然条件下可任其自然增加5、下列人类活动中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是( )A.工厂排出的烟雾 B.捕捉鸟类,丰富餐桌食物C.对受伤的野鸟进行救治后,放归大自然 D.滥伐森林6、响应江泽民总书记“再造山川秀美的大西北”的号召和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我们要努力保护天然林”,大力推行“退耕还林还草”,采取这两种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A.发展旅游事业 B.发展畜牧业生产 C.改善生态环境 D.增加木材产量7、读图后,请分析C阶段人口迅猛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实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 B.多子多福的观念仍然支配着人们的生育观C.经济飞速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多 D.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迅速,死亡率降低8、分析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云南省某地炼制硫磺,排出大量含二氧化硫的废气,导致此地常降酸雨,庄稼被毁,居民外流;材料二 某地一场较大范围的酸雨,使植物叶面遭腐蚀,产生大量斑点而坏死,同时还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西瓜大面积绝产,并造成一些树木死亡,损失惨重;材料三 二氧化碳是自然界的一种常见气体.人类目前由于过多使用煤和石油,以及大量的森林被砍伐,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形成温室效应。(1)根据材料一,造成该地区生态平衡被破坏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酸雨对植物的影响表现在那些方面? ;(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消除温室效应的方法有那些? ;(4)生态环境的破坏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你认为作为一名中学生,应从那些方面做起,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四、课后练习:1、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②南水北调工程 ③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④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⑤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⑥推广节水器具A. ②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②③⑤⑥2、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产生了诸多影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提出“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倡导的出发点节约木材,保护森林B.潮汐和大脖子病与环境污染无关C.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工厂释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过多D.购买化学杀虫剂符合绿色消费的理念3、目前影响生物圈平衡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由于( )A.水资源 B.气候 C.植被分布 D.人类活动4、下列有关人类与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随着人口激曾,人类的活动已使地球受到严重损害B.人类已经意识到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C.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资源在枯竭,环境被破坏D.我们所面临的环境是乐观的,因为每一个人都尽到了保护生物圈的责任5、关于人口增长的看法,正确的是( )A.人多力量大,有利于建设祖国 B.人多智广,有利科研发展C.人多资源少,生活需求解决不了 D.人多兵壮,有利于保卫祖国6、下列关于人口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口急剧增长,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B.如果粮食问题解决了,人口增长快点没关系C.我国即将出现老龄化问题,必须采取社会化保障措施D.我国人口基数大,尽管采取计划生育政策,但目前人口总数还是不断膨胀7、当前世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你认为主要的原因是( )A.厄尔尼诺现象肆虐 B.大地震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和大量的财产损失C.拉尼娜现象频发 D.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环境采取掠夺式的使用8、下表是某日省内部分大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 ,主要评价指标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一氧化碳、臭氧(连续8小时最大值)六项污来物,数值越大,污染越严重。PM2.5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PM2.5吸入人体后,一部分会携带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对血管尤其是最内层的血管内膜造成损伤,出现血管内膜增厚、血管狭窄等症状。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城市名称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 PM2.5日平均浓度(微克/立方米) 状况 首要污染物杭州 101 89 Ⅲ(轻微污染) 可吸入颗粒物宁波 96 72 Ⅱ(良) 可吸入颗粒物湖州 92 105 Ⅱ(良) 可吸入颗粒物绍兴 124 101 Ⅲ(轻微污染) 可吸入颗粒物A.四个城市中,污染最重的是湖州 B.长期处于PM2.5高浓度地区,可诱发冠心病C.AQI的六项指标中,全部属于纯净物 D.二氧化氟、一氧化碳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随着人类改变生物圈能力的不断增强,人类的许多破坏性活动已超出生物自身调节能力B.加快研究快速降解塑料用品的方法,减少“白色污染”C.保护生物圈是每位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D.我国人口众多,个人的行为不会对生物圈造成太大的影响10、利用某些人口统计数据可以推断人口的增长趋势。下表是3个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统计结果。年龄组(岁) A地区(%) B地区(%) C地区(%)0~10 30 10 511~20 25 15 521~45 30 35 3546~60 10 25 3561以上 5 15 20总计 100 100 100(1)分析表中数据,你认为在今后20年内,人口最有可能快速增长的地区是 。(2)2005年1月6日凌晨,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中国内地第13亿名小公民在北京市妇产医院诞生,这比当初的预期整整推迟了4年。我国人口增长的减缓主要得益于多年来实行的 这一基本国策。11、如图是“人口增长、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图示,根据图示回答:(1)人口剧增必将导致:土地过度利用,其结果,粮食必然______;(2)人口膨胀必然使自然资源______;(3)人口剧增,环境污染将 ,并使粮食不足,使人口死亡率______;(第11题图) (第12题图)12、根据如图所示的“人类与环境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箭头b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把 输出给 。(2)图中箭头c表示 把它受到的影响,反作用于 。(3)将下列选项代号分别填入下面代表图中箭头a和b后的横线上。a. ;b. 。A. 铁矿石、水产品 B. 煤渣和污水 C. 垃圾和煤烟 D. 木材和煤炭13、读漫画“所剩无几”,完成下列各题:(1)该漫画反映了当前世界上存在着严重的 问题.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突破 亿,人口的快速增长,给 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2)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 和 决定。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的增长,人口的增长应该与 相协调,与 相适应。(第13题图) (第14题图)14、阅读下面有关能源问题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目前,化石燃料是人类生产、生活主要能源.随着全球能量使用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枯竭。世界各国人民的节能意识也增强,科学家也在开发新能源、研制节能产品、提高化学能的转化率等方面,做着积极的努力。(1)图象显示的是自1750年以来人类能源消耗的情况从中你发现了 趋势;(2)你知道哪些有待继续开发、利用的新能源?; ;(写出两种即可)(3)在世界各国人民的节能意识日趋增强的今天,谈谈日常生活中你应该怎样做?; 。(写出两点即可)参考答案:一、知识点梳理:知识点1、1、10亿 100 亿2、(1)近百年来,世界人口出现了快速增长 (2)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远超发达国家(发达程度越低的国家的人口增长越快)知识点2、1、 资源 环境2、废弃物 3、物质 精神4、自然资源 承载能力5、全球光合作用产物的 40% 可为人类活动所利用 自然规律6、远古 风沙 水土流失7、生产力 数量 废弃物8、水体污染 大气污染 臭氧空洞 温室效应9、环境 温室效应 酸雨 水资源 能源 可耕地面积 森林面积大气 水质二、例题讲解:例题1、B解析:A.加大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治理,改善环境状况 ,符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主题,A正确;B.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意义,B错误;C. 开展卫生厕所建设,解决生活污水问题 ,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意义,C正确;D.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治理大气污染,对生态文明有意义,D正确。例题2、D解析:科学能改善人们的生活,推动社会的进步。故A正确。科技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故B正确。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使人们发现了许多自然的奥秘。故C正确。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又有负面影响。故D错误。例题3、B解析:全球环保人士表示,从气候变化到物种灭绝,再到过度开采资源,全球许多的环境问题都可能与人口增长加剧有关。地球上一半森林的消失、大部分主要渔业的枯竭、大气和气候的改变等趋势,都与人口从史前的几百万增长到今天的人口数量多有着密切关系。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来到地球,这也将为未来地球的环境带来更多严重影响。人口增长导致了地球上大多的雨林被砍伐,成千上万的植物和野生动物物种消失,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地球表面许多的土地都已被开发或商业化。人口增多将面临“水资源紧张”或“缺水”的状况,因此对此漫画的理解最恰当的是人口剧增致使资源过度开发,让地球无法承受,B符合题意。例题4、D解析:我国的人口基数大,由于人口过多带来的巨大的环境资源压力和社会压力,人均教育经费少,学校设施落后、交通拥护、住房紧张、医疗费用少、看病难等问题突显,虽然表面上国民收入增加,但由于人口数多,人们总体生活水平并没有提高,还有一部分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例题5、(1)几乎呈直线上升;人民生活水平;医疗卫生条件 (2)随着人口增加而减少;人口剧增(人口过度增长) (3)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失调等 (4)各种资源(自然资源);就业困难;交通拥挤等 (5)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解析:(1)从图中看出,1949年以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还有人们普遍存在多子多福、人多力量大的观念。致使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呈直线上升趋势,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人口出生率不断上升,使我国人口迅速增长.(2)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及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发展趋势是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减少,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剧增.(3)随着人口的过渡增长,人类对环境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等措施,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气候失调,洪水、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导致人类居住的环境质量下降.(4)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为了供养越来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的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发矿产,导致了很多地方出现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人们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也给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带来诸多的影响:过多的人口会大量消耗各种资源(自然资源),给社会带来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犯罪增多、就业困难、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医疗、社会和养老保险不到位等给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开放性题,合理即可给分)(5)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人类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三、随堂练习:1、D 2、B 3、D 4、 D 5、 C 6、C 7、D8、(1)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 (2)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危害植物的叶,毒害植物,使植物死亡 (3)开发新能源,开发节能技术,节约能源,植树造林等(符合题意即可) (4)积极参加植树活动,不随意毁坏花草树木等(符合题意即可)四、课后练习:1、A 2、D 3、D 4、D 5、C 6、B 7、D 8、B 9、D10、(1)A地区 (2)计划生育11、(1)减产 (2)加剧枯竭 (3)加剧;升高12、(1)废弃物;环境 (2)环境;人类社会 (3)AD;BC13、(1)人口;70;资源和环境 (2)出生率;死亡率;资源和环境;社会经济发展14、(1)加速(2)我们目前利用的新能源有很多,如风能,生物能,这两种新能源有待继续开发利用(3)目前全世界都出现能源危机,所以要节约能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才取的方法很多,如随手关灯,空调温度调的适中等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浙教版九下科学4.1人类发展与环境总是教学设计(表格式).doc 2024浙教版九下科学4.1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pptx 2024浙教版九下科学4.1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学案.doc 环境问题严重.mp4 酸雨.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