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4.15《分享真快乐》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年级下册4.15《分享真快乐》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15《分享真快乐》
一.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体验分享的快乐,激发乐于分享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习分享的方法和技巧,在生活中会与人分享。
3.帮助学生了解分享的原则,是在尊重、自愿、相互的基础上,学会在分享的过程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体验来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
教学难点:理解分享是一种快乐,了解分享的原则,学会在分享的过程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
三.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揭示题目
师:同学们喜欢听歌吗,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从歌曲中听到了什么?生:分享、分享真快乐......师板书课题分享真快乐,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把学生的精力集中到课堂知识张,引出课题。
(二)展开活动,分享快乐
活动一:分享阅读更有趣。出示妈妈给小红的书的图片。妈妈:送你一本书。生:这本书真好看!谢谢妈妈。提问你有好看的书是自己看呢?还是和小朋友们一起看呢?生:和同学一起看。还可以把故事演给大家看。提问你觉得和大家分享阅读开心吗?生:开心,原来快乐就是那么简单。
师小结:看来,好的东西独自享用并不一定快乐,大家一起享用才会更快乐。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分享,初步感受分享的乐趣,使学生建立自我价值的认同感。
活动二:分享是有魔力的分享有什么魔力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学生齐读。
师:你们想不想变成一个魔法师吗?(想)我们先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到的?(1)跳房子游戏,用新的玩法,玩跳房子就更好玩了。分享游戏很快乐。(2)分享饼干,去野餐分享饼干更美味了。(3)分享方法,在数学课上拼图形时,两位同学交流不同的方法就有了两种方法,更有趣了。
师:生活中值得分享的事情的确很多,同学们你们有过分享的经历吗?生:分享玩具更快乐,分享漫画书更好看,分享好吃的更美味......(预设)
【设计意图】使学生充分体验分享的魅力,激发学生乐于分享的情感体验。同时打破分享仅是物质分享的认识局限,帮助学生拓展思维,从不同的角度体验分享的快乐与意义。
活动三:快乐地分享
师:同学们都有分享的经历,和我们大屏幕上的孩子一样都用了(分享)的魔法,现在你想不想体验一下这种魔法?以小组为单位来试一试。
师介绍活动要求:(1)向同学介绍或演示自己心爱的物品并跟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感受。(2)分享别人的物品时要爱护别人的物品不要损坏别人的物品。(3)除了物品,还可以分享自己的心情或小秘密。快来开始吧,教师巡视。手机拍照投屏。组织生汇报交流分享了什么,和自己的感受。生:分享了折千纸鹤。
师点评:分享方法时要仔细点。生:分享了安徒生童话,分享了悄悄话,就是小秘密。师点评:分享小秘密时要悄悄的,小声点。生:分享了解决数学问题,可以用两种方法。
师点评:分享方法要仔细。生:分享了故事,三毛的故事,大家都觉得很好听,生动。生:分享了玩具,可以有更多的玩具玩了。......师点评:不光这些东西,心情也是分享的,一件开心事情分享给别人,别人也会一样的开心。师总结生分享的内容。
师:来看一看大屏幕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那么开心,有什么要告诉我们的呢?生:一起在看课外书,看书时,要爱惜别人的图书不能撕坏了。在一起玩折青蛙,分享方法的时候要仔细。在分享身边发生的故事时,要生动。同学们说的真好,看一看老师给你们带来的一些建议。学生一起朗读分享歌。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学会分享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分享的实践能力。
活动四:快乐分享,不做“小气鬼”看一看下面视频中的同学是小气鬼吗?(1)损坏别人借的尺子(不是,...)(2)要别人爷爷留下纪念的小船。(不是,...)(3)这本书我找了好久了,能给我看看吗,不行,每次都不给我看,我也不给你看。(不是,...)
师:他们真的是小气鬼吗?(不是)他们之所以不愿意分享是有原因的。大家仔细想一想,遇到这些问题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1.用别人的东西的时候要珍惜,不要弄坏了。如果弄坏了,要想办法补救。2.遇到别人最珍爱的东西,如果别人不愿意分享,就要尊重他。3.有了好的东西要和大家分享,共同体验快乐。师小结:分享物品时要尊重别人,分享是相互的,是自愿的。
师:你遇到到这样的情况吗?生:玩具给别人玩,别人不给我玩;我给弟弟骑自行车,弟弟也不能和我玩......在我们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我们要在我们不做“小气鬼”的前提下,帮助别人不做“小气鬼”。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分享是快乐的,但分享也是有原则,分享物品时要尊重别人,分享是相互的,是自愿的。要学会、分享的过程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
(三)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师:分享像一个参天大树,我们可以分享里边的秘密,方法,图书,心情......他们都是在尊重相互自愿的基础上,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所以在分享中我们要客观的看待他人的“吝啬”行为,也就是“小气”行为,换位思考,反思自己的分享行为,同时我们在分享时也有拒绝的权利,乐于分享,不是强求与他人分享一切。
(四)课堂小结
1.布置课后活动:举办一次快乐分享会,将自己喜欢吃的零食,喜欢看的书,有趣的故事或者好玩的游戏和大家一起分享,并在活动后互相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总结全课。一份快乐,大家分享,就成了大家的快乐。希望小朋友能把快乐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