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3.2推动高质量发展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构建新发展格局CONTENTS目录自主预习 5分钟1.什么是高质量发展?2.高质量发展的特点?3.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原因?4.怎样推动高质量发展?(采取什么措施)第一部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十年来,陕西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总量由2012年的1.41万亿元增至2021年的2.98万亿元,粮食总产实现“十八连丰”。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主要领域的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持续扩大,2021年陕西年进出口总值达到4757.75亿元,是2012年的5.1倍。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列,十年来,陕西新造林453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5%以上,陕西绿色版图向北延伸了400多公里…但从挑战来看,陕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潜能释放不足,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开放不足等各种因素叠加成为制约陕西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因此近年来陕西省着力建设质量强省,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环节一:陕西为何要促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1.陕西实现高质量发展仍面临哪些阻碍或短板 这些“短板”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什么弊端 2.什么是高质量发展?有什么特点?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内涵: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三是)特点/要求: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①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②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③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思考:经济增长等于经济发展吗?概念 主要内容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产出水平的持续增加,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但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包括经济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提高、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 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生态环境改善经济效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基础相关链接: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知识链接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变化作出的重大判断。情境探究新时代,人民期盼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成为影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要求我们放弃速度偏好,重视发展质量。伴随着国际市场环境和国内要素条件的变化,使得我国原有增长模式越来越受到制约,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常态)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主要矛盾)为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挑战,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提高发展质量。(国际环境)必要性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变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重要性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高质量发展的原因外部环境/紧迫性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防范化解各类凤险隐患,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挑战,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提高发展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和谐安定。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高质量发展的原因第二部分构建新发展格局什么是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1.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含义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②国内国际双循环: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①国内大循环: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国内大循环国际循环生产分配流通消费问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发展不充分发展不平衡外需减弱标准不统一思路补短板重协调促统一括内需措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全国统一市场开放水平不高提水平高水平对外开放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扩大内需名词点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team spirit《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主动关停一批、破产清算一批、兼并重组一批,积极处置“两链”特困企业、落后产能和严重过剩产能、“脏乱差”小作坊;扩大住房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全面建立商品房供地与库存价格挂钩办法,逐步化解区域性、结构性房地产库存。积极发展直接融资,进一步提高企业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比重。鼓励商业银行发放信用贷款、创新担保方式,不断优化企业贷款结构。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从根本上防范“资金链”和“担保链”风险。积极推进能源、交通、金融、财政、社会保险体制等领域的改革,完善电价、通行费、利率、费率、社保费率等形成机制,建立规范的中介涉企收费制度,全面减轻企业负担。重点推进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等领域的补短板工作,补齐发展短板。补短板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典型例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总需求来看从总供给来看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管理数据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提高生产要素的投入质量效率和推动技术进步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扩大内需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侧供给侧知识拓展知识拓展经济发展的途径e7d195523061f1c01bc539b90b65f09aca9bc726a3a4adba8C9E45B38E36AC8707C5D393223713CC8DD27123EF48A81803B5A1BFF3646AC546C23D4B23F46D5703AE6DAEEEE7BB41433C5E719609FF6B4D150824C726430C1926546888CE7B57690545256CC2C2DEA27C44CB9A03070041BB03DE3183E48EEFF3877F89D9F9F77AE960FE97C0CC2270C5BDCF23A086B5成都是如何因地制宜构建当地新发展格局的?大力承接和布局新兴产业,推动工业化大力打造农产品基地,推动乡村振兴设立城市经济区,推动区域协同紧跟一带一路,推进对外开放e7d195523061f1c01bc539b90b65f09aca9bc726a3a4adba8C9E45B38E36AC8707C5D393223713CC8DD27123EF48A81803B5A1BFF3646AC546C23D4B23F46D5703AE6DAEEEE7BB41433C5E719609FF6B4D150824C726430C1926546888CE7B57690545256CC2C2DEA27C44CB9A03070041BB03DE3183E48EEFF3877F89D9F9F77AE960FE97C0CC2270C5BDCF23A086B5成都是如何因地制宜构建当地新发展格局的?大力承接和布局新兴产业,推动工业化大力打造农产品基地,推动乡村振兴设立城市经济区,推动区域协同紧跟一带一路,推进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2.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名词点击现代化经济体系含义: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地位: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内容实体经济是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销售及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钱生物)虚拟经济,简单的说就是以钱生钱的经济活动,不直接创造新的价值,最终不能脱离实体经济而存在。虚拟经济主要集中在金融业、炒房、证券、期货、博彩业等。等。虚拟经济是现代经济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发展过度会带来经济泡沫。(钱生钱)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虚拟经济在根本上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名词点击相关链接含义: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地位: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数字经济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措施4.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目前我国区域重大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划分:按开发方式划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大功能区域;按开发内容划分: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按层级划分:国家和省级两个层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措施5.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制度型开放:是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的开放,是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基础上的开放,是更高水平的开放。中国对外开放已进入由器物层面转变为制度层面,即由商品、要素流动转变为以规则、制度开放为基础的新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总要求总之,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教育、科技、人才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怎样推动高质量发展(怎么做)扩大内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的原因高质量发展的含义新发展格局的内涵高质量发展的特征本课小结是什么为什么措施总要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提高供给水平,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造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以下举措中,属于从供给侧发力的有( )①不断完社会保障体系,释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要求的积极向往②加快城乡之间土地、资金、人员等要素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③提倡优生优育,放开三胎政策并积极落地,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培训④促进就业增收,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提高居民消费能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学以致用team spiit2.2022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指出,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持续强化消费的基础性作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扩大内需战略 ( )①有利于对冲和化解外部冲击带来的不利影响 ②是形成强大的国内大市场的战略支撑 ③是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决定性因素 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扩大内需战略有利于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但不是决定性因素,③错误。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④错误。学以致用3.实体经济从来都是经济发展的根基,要推动实体经济优化结构,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当前,下列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措施及其影响传导正确的是( )①把握人工智能特点→构建智能经济形态→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激发内生动力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货币供给量→市场流通性增强→促进金融产业健康发展③大力发展融资→降低资产负债率→缓解企业还债压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④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法无禁止即可为→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企业活力增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详解】充分把握人工智能特点,构建智能经济形态,将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充分融合,有利于激发实体经济的内生动力,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①正确;金融产业不是实体经济,②错误;大力发展融资与降低资产负债率之间无直接关系,同时,缓解企业还债压力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也无必然关系,③错误;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遵循“非禁即入”理念,实现了清单之外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④正确。学以致用4.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主体。《中国制造2025》指出,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国制造业综合实力将进入世界强国前列。下列有利于助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措施有( )①企业兼并重组→企业规模扩大→效益提高②政府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企业增加研发投入③合理提高居民收入→促进消费升级→倒逼企业产品升级④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扩大企业产品供给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详解】企业规模扩大后效益不一定提高,①不符合题意;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②符合题意;消费升级倒逼企业产品升级,助推企业转型升级,③符合题意;扩大企业产品供给不能助推企业转型升级,④不符合题意。学以致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