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课件(共24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课件(共24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

资源简介

自主学习
1.在20世纪初,关于文化发展方向存在哪些主张?如何评价这些主张?
2.我们选择了什么文化发展的道路?为什么?
3.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是什么?
阅读教材111页“阅读与思考”:
在20世纪初,关于文化发展方向存在哪些主张?如何评价这些主张?
自由主义:反思了中华文化的不足,全盘西化的改革过于激进,忽视了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同时只看到了西方文化的优长,全盘否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血脉。
保守主义:看到了中华传统文化所形成的千年道统是一份宝贵的财富,但全面恢复孔孟之道已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拒绝学习西方文化的长处也不利于中华文化的发展。
阅读教材111页“阅读与思考”:
在20世纪初,关于文化发展方向存在哪些主张?如何评价这些主张?
无政府主义:将自由绝对化.没有领导力无法凝聚人心。
三民主义:与美国“三民主义”相通,有一定的进步性,但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的纲领,无法解决土地问题。
思考:我们应该走怎样的文化道路?
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转折——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重要转折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2.指明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为中华文化发展指明了社会主义方向。
3.文化发展进入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化发展的作用
1.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2.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创造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3.作用:①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②革命文化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
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中国奥运精神、丝绸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
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日战争精神等
革命文化
(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
继承 发展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继承 发展
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容。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项目
内容
领导核心
指导思想
服务对象
基本方针
基本方向
发展目的
马克思主义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中国共产党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生命力的判断标准
是不是代表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
有没有生存发展的实践土壤
人民有没有对它的需求
1
2
3
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决定的;
2.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3.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决定的;
4.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决定的;
5.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
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才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
3.才能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相衔接;
4.才能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相匹配。
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性
自学6min后与同桌交流,在教材中标注相关内容:
1.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有哪些?
2.文化发展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如何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3.什么是立足时代之基?什么是回答时代问题?
4.新时代文化发展应融通那些不同资源?如何实现综合创新?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一: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为什么:①发展要依靠人民 p115 ②发展要为了人民 p116
2.要求:①依靠人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
②为了人民: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生产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
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二: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
何谓立足时代之基?
1.每一种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是时代精神的展现。
2.文化作品只有符合人类历史前进的时代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
何谓回答时代问题?
1.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
2.只有立足时代、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只有倾听特定的时代声音,才能吹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号角。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三: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融通哪些资源?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特别是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三: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如何实现综合创新?
向内看
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
向前看
向外看
向后看
积极探索关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准确判断中特社会主义发展趋势
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自主学习
1.如何建设文化强国?
2.如何坚定文化自信?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如何建设文化强国(5点措施)
1.建设文化强国,要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2.建设文化强国,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何建设文化强国(5点措施)
3.建设文化强国,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①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②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③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
如何建设文化强国(5点措施)
4.建设文化强国,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
5.建设文化强国,要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让国外民众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坚定文化自信
1.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②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③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定文化自信
2.文化自信的来源:
①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
②文化自信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
坚定文化自信
3.如何提升文化自信:
①我们要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②我们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③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是什么?
如何发展?
为什么?
基本路径
文化强国
文化自信
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问题
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
要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
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提高道德和科学文化修养
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地位、作用
如何坚定?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
坚定全部
最根本、特别是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制度保障
加强党的领导
目 标
要 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