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法律为我们护航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1 法律为我们护航 教案

资源简介

10.1《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
法治观念
“护苗之因——需要特殊保护”环节,引导学生认识未成年人需要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让学生学会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保护。
法制意识:
“护苗之爱——认识特殊保护”环节,使学生了解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六道防线,让学生体会法律对未成年人特殊的关爱和保护,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
健全人格公共参与:
“护苗之果——珍惜特殊保护”环节,让学生明确如何正确对待自己享有的特殊权利,增强珍惜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让学生体会国家法律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和保护。
教学难点:
1.理解并会区分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六道防线”。
2.学生初步树立法治意识。
教学方法:探究式、启发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问“同学们喜欢玩手机游戏吗 ”切入,播放新闻联播视频片段《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引出“未成年人”词条,未成年人像需要精心呵护的小树苗,这节课就代号“护苗行动”,行动分三步:护苗之因——需要特殊保护、护苗之爱——认识特殊保护、护苗之果——珍惜特殊保护。
【设计意图】以新闻联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都熟悉中央新闻联播的严肃郑重性,让学生了解国家对未成年人的重视,培养学生关心国家时政以及法治意识,树立法治观念。
二、讲授新知
环节一:护苗之因——需要特殊保护
活动一:合作探究走进法治影院 1,教师播放公益视频《一起守护未来》,学生观看视频后思考:
1.结合视频,请同学们列举未成年人在生活中易受到哪些伤害?
学生回答:在生活中,未成年人容易受到家庭暴力、校园欺凌、沉迷网络、溺水、被拐骗、性骚扰等伤害
2.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伤害?
学生回答:于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和不法侵害。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基于未成年人自身的特点,需要给予他们特殊保护。
活动二:合作探究1.走进法治影院 2,观看视频《战争中的儿童》,让学生感受“战争中最大的受害者儿童”,引出相关链接:关注儿童权利的发展历程,让学生得出保护未成年人是人类的共识。
2.出示毛泽东主席金句和习近平主席金句。
3.学生思考:为什么全世界都对保护未成年人十分重视?学生总结:未成年人的生存与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师生总结知识收获一: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
【设计意图】通过法制影院 1的视频和问题设置,,促使学生由浅入深地思考,引导学生感悟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自身原因。
通过法制影院 2《战争中的儿童》、儿童权利的发展历程和毛语金句习语金句,使学生从社会需要理解国家为什么要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
环节二:护苗之爱——认识特殊保护
活动三:头脑风暴
1.你知道我国哪些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吗?
学生回答:宪法、民法典、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2.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相关法治宣传栏邀请学生做小小法律宣传员,宣读宪法、民法典和劳动法中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条款。
活动四:小组讨论
1.问题: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特殊保护,是否违背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组内讨论,班内交流。
活动五:合作探究
1.法治宣传栏学生播报简介《未成年人保护法》
2.走进法制影院 3《六大保护》
3.小组合作探究:结合视频和教材 99页相关链接,找出六大保护的主体、内容和地位。
4.包公审案之连一连,检验学生对六大保护的判断。
教师总结知识收获二: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共同构筑起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同时,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头脑风暴活动,使学生了解国家有多部法律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特殊保护,提升学生信息收集分析的能力以及时政素养。通过探讨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是否违背“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让学生对“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有更深刻的认识。通过法治宣传栏简介《未成年人保护法》,引出“六大保护”,并用视频生动、形象的介绍“六大保护”,再通过结合相关链接让学小组合作找出“六大保护”的主体、内容和地位,让引导学生明确我国法律为未成年人提供全方位特殊保护。
环节三:护苗之果——珍惜特殊保护
活动六:合作探究
1.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做事随心所欲、不顾后果呢?那要如何做呢?
进入法治影院 4《他还是个孩子》。
学生回答:不是随心所欲。
2.师生总结知识收获三:
①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②要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设计意图】通过普法微视频《他还是个孩子》——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划分,让学生们明白法律给予特殊保护并不意味着未成年人可以为所欲为,犯法依然会受到相关处罚,使学生能够真正意识到要珍惜法律给予的特殊保护,依法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树立法治意识,提高法律素养。
三、课堂小结
结束语:这节课马上要接近尾声了,但我们的成长仍然在继续。愿青葱如小树苗的你们,在全社会的关爱下早日长成参天大树,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四、课后拓展
查阅未成年人保护法,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的主要内容,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调查当地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的状况,并写一份调查报告。
【设计意图】
本活动旨在通过开展调查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未成年人受到的保护和关爱,培养关心社会、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五、板书设计:
法律为我们护航
一、护苗之因——需要特殊保护
二、护苗之爱——认识特殊保护
三、护苗之果——珍惜特殊保护
《法律为我们护航》测评练习
1.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无限关怀,制定了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它们是( )
①未成年人保护法 ②义务教育法 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家庭保护是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第一道屏障。下列体现家庭保护的是 ()
A.悉心教育,言传身教B.百依百顺,自由放纵
C.骄纵溺爱,有求必应D.管教无方,粗暴生硬
3.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全社会要为他们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下列做法体现对未成年人进行社会保护的有()
①爸爸带小敏去看望孤寡老人 ②全国开展整治少儿出版市场的专项行动 ③学校设立“禁烟标志” ④民政等部门推动建立未成年人监护干预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我国颁布专门的法律,对未成年人进行了特殊保护,其原因()
①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②未成年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③未成年人心理、生理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④现实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②③④ D. ①③④
5.材料一:上了初二的小明,结识了一些社会闲散人员,经常迟到旷课,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进行教育谈话,小明却说:我受法律特殊保护,老师您不能批评我。
材料二:初三即将毕业的小亮,染上了吸烟的恶习,一开始还躲在角落里吸烟,后来直接在教室、校园内公开吸烟,被学校领导带到办公室进行教育谈话,小亮却说:吸烟是我个人的喜好,关你们什么事?
(1)从权利与义务的角度看,这两个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思考:未成年人应如何正确对待自己享有的特殊权利?
《法律为我们护航》课后反思
《法律为我们护航》是法律知识偏重的一节课,并且本节课关系未成年人的切身利益,对于学生培养学习法律的兴趣,树立法治的观念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怎么样把这节课讲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喜欢是重点。因此我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可视化的情境,把未成年人比喻成小树苗,在“护苗行动”下,通过内容结构化设计“护苗之因——需要特殊的保护”、“护苗之爱——认识特殊保护”、“护苗之果——珍惜特殊保护”,一步步引导学生体会小树苗终长成参天大树,让学生心里埋下誓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的种子,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课堂教学永远是门遗憾的艺术,不足与缺憾也在所难免。本节课大部分同学能做到在问题情境的引领下积极思考探索,运用学科的知识、能力、思维方法完成学习活动。但个别同学参与不积极,思维缺乏深度,致使知识能力和思维训练没达到应有的高度。以后教学中继续改进,争取让全体同学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更好提升学科素养。教学中设计了普法微视频《他还是个孩子》,在此基础上再设计个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可能效果会更好,这是以后需要努力改进的地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