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5.1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课件(共42张ppt+1个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5.1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课件(共42张ppt+1个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04
05
06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专政
(国家性质,国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政体)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政党制度)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制度体系(一根本、三基本)
课 框 目
第四课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1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的国体
全过程人民民主
4.2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障
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5.1 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
5.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6.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6.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
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综合探究 在党的指导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5.1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观看视频、思考下列问题
观看视频,结合内容与经验,思考:什么是两会?今年的两会有何热点?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政坛新阵容,完成换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经济开新局,经济如何全面恢复,GDP、CPI目标;
民主新叙事,《立法法》通过;
对外开放新举措;
外交新布局。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大国,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 机关
易错提醒
正确行使“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与“(国家)权力机关”两个概念。在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机关:一般指掌握公权力的组织。
思考: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
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意志,根据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
2. 方式
注意:人民不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上,一些小型城邦曾实行过直接民主,即由全体公民直接管理或决定国家的公共事务。但在广土众民的大国,直接民主不易实行,通常要采取代议的方式,由公民选出特定的公职人员来管理或决定国家的公共事务,这被称作“间接民主”。
相关链接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思考:当今世界大部分国家实行的是直接民主还是间接民主?
思考: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权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1)地位
(2)职权
国家最高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3)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国家行政机关(政府)、监察机关(监察委)、审判机关(法院)、检察机关(检察院)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国家主席
国务院及所属部门
国家监察委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
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
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 秘书长的人选;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选举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有权对上述国家机关领导人予以罢免。
监督宪法的实施;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运行。
立法权
决定权
任免权
监督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要权力
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要职权
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带有普遍性的社会关系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属于基本法律。如《刑法》、《民法典》。
一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社会关系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属于一般法律。如《公司法》、《证券法》。
※注意: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立法机关。
决定权
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
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要职权
任免权
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选举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有权对上述国家机关领导人予以罢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要职权
监督权
监督宪法的实施;
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运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要职权
探究与分享
1 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2 审查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3 审查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4 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
5 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的议案
6 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7 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8 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9 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10 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
(P45)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议程
结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议程,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职权。
监督权
监督权
监督权
监督权
任命权
立法权
立法权
决定权
决定权
决定权
探究与分享
结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议程,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职权。
国家最高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加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作为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4) 组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不超过三千人,代表按照选举单位组成代表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会议主要任务包括:(1)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2)表决议案;(3)依法选举、决定任免国家机关组成人员。
相关链接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监督权
立法权/决定权
任免权
35个代表团
现行的全国人大代表团共35个。35个代表团分别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香港、澳门、台湾、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行使宪法规定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组成委员长会议,处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常工作。
(5) 常设机关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为了更好地开展经常性工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各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专门委员会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
(6) 各专门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组织系统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 各专门委员会
各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领导下,研究、审议和拟订有关议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并且根据调查委员会的报告,作出相应的决议。
运行机制
相关链接
观看视频、思考下列问题
观看视频,小组讨论,说明如何成为一名人大代表?
资格:年满十八周岁且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自荐书与十位以上有选举权支持者
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
选民
选民
代表
选民代表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例如,县级、乡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
例如,全国、省级、设区的市级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二、肩负重托的人大代表
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
1. 产生
代表
二、肩负重托的人大代表
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
1. 产生
专家点评
直接选举是由选民通过直接投票方式进行的选举;间接选举则是由选民选出的代表,代表他们进行的选举。前者是选民意志的直接表达,后者是选民意志的间接表达。
例如,县级、乡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
直接选举
例如,全国、省级、设区的市级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间接选举
基于我国的国情,人大代表的产生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办法。
人大代表的产生
注意:区分直(间)接民主、直(间)接选举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 法律地位
二、肩负重托的人大代表
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各级人大代表享有广泛的职权。 人大代表在国家权力机关参加行使国家权力,除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外,还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提案权是指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质询权是指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3. 人大代表职权
二、肩负重托的人大代表
提案权:人大代表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大(提出议案)
审议权:审议人大的各项议案(先审议)
表决权:表决人大的各项决定(后表决)
质询权: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询并要求答复。(实施以后可质询)
(拓展)发言表决免究权:人大代表在人大各种会议上的发言、表决不受法律追求的权利。
注意:区分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与人大代表职权
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立法权
决定权
任免权
监督权
人大代表职权
提案权
审议权
表决权
质询权
探究与分享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次开设 “代表通道”,邀请多位人大代表亮相, 以通道采访的形式表达人大代表心声, 展现人大代表风采。
结合具体实例,说说“民有所呼, ‘会’有所应”是如何在全国人大代表身上体现的。
探究与分享
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
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他们来自人民,肩负人民的重托,努力为人民服务,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人大代表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多倾听人民的呼声,了解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将那些事关人民根本利益诉求的意见和建议,以议案或建议的方式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利于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结合具体实例,说说“民有所呼, ‘会’有所应”是如何在全国人大代表身上体现的。
要进一步健全代表联络机制,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级人大代表应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意见和要求,回答询问,帮助所在地方的人民政府推进工作。
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他们来自人民,肩负人民的重托,应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4. 发挥作用要求和履行的义务
二、肩负重托的人大代表
注意:人民有权按法定程序罢免不称职的人大代表
探究与分享
2018 年 3 月 11 日,十三届全国人 大一次会议投票表决《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
人大代表听取选民的意见和建议
2018 年 3 月 17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 议选举习近平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这 是习近平进行宪法宣誓
2018 年 3 月 20 日,全国人大代表 表决《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第一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 的决议(草案)》
人大“开门”立法,市民报名旁听
人大立法权
人大代表听取选民意见
人大任免权
人大监督权
人大开门立法
探究与分享
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
结合以上图片或列举人民代表大会工作的实例,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
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
易错易混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 人大)
权力机关 立法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大常委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非执行机关和职能机关。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行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
本框结构
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地位
职权
义务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肩负着人民的重托的人大代表
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
人民行使权力的方式
全国人大
性质、权力、与其他国家机关关系
组成
全国人常
1.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草案)》和“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等,这表明( )
①“一府两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接受全国人大监督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权力体系的领导核心,行使立法权和决定权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最高权力
④全国人民代表在国家治理中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草案)》和“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等。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最高权力,“一府两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接受全国人大监督,①③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权力体系的领导核心,在国家治理中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②④错误。
A
课堂练习
2.2022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这表明(  )
①全国人大依法行使审议权
②全国人大依法行使表决权
③全国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
④人大代表代表人民依法行使国家权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2022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这表明全国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人大代表代表人民依法行使国家权力,故③④正确。审议权和表决权是人大代表的职权,不是全国人大的职权,故①②错误。
D
课堂练习
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于2022年12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草案等6件法律案在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提请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获得通过,12月31日习近平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下列能正确反映修订这些法律的程序的是( )
①中共中央向国务院提出关于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建议
②公众向国务院相关部门提交有关法律(修订草案)的修改意见
③国务院相关部门根据有关意见和建议修改相关法律(修订草案)
④修改后的相关法律(修订草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⑤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对修订后的法律予以公布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①→③→④ D.①→③→⑤→④
【解析】: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修改法律首先由中共中央提出建议,然后由国务院相关部门根据有关意见和建议修改相关法律(修订草案),再经过全国人大或常委会审议通过,最后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其法律的程序的是①→③→④→⑤,A符合题意。
A
课堂练习
4.曾在穆棱市悬羊村挂职的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穆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高春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新时代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融入现代农业的建议》,农业农村部等有关单位接到建议后,从加大对合作社的财政项目扶持力度、税收优惠力度等方面认真进行了答复办理。通过合作社的引领,当地把小木耳做出了大文章。由此可见( )
①人大代表主动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反映人民呼声
②人大代表通过行使提案权,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
③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是管用的制度
④我国的政府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两者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材料中指出高春艳反映民意积极履行职责提交关于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建议,并得到了国家的认可,但这并未体现“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故②不选。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全国人大代表积极反映民意,提交议案,推进农业农村发展,且人民代表大会与政府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故④不选。
B
课堂练习
5.2022年8月上旬,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万名代表下基层”工作,1.4万余名市、区、乡镇三级人大代表,深入代表之家和代表联络站,广泛听取民众对《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草案)》《北京市节水条例(草案)》的意见建议。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万名人大代表下基层”机制——进一步健全代表联络机制
②广泛听取民众意见建议——人大代表积极行使代表职权
③1.4万余名人大代表——由人民群众直接选举产生
④人大代表进“家”“站”听民声——做好人民利益的代言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广泛听取民众意见建议,这是人大代表履行义务的体现,不是行使代表职权的体现,②错误。材料涉及市、区、乡镇三级人大代表,其中区和乡镇人大代表由人民群众直接选举产生,市级人大代表是间接选举产生的,③错误。
B
课堂练习
6.2022年6月,苏州市人大徐钊等10名代表广泛听取基层群众建议,提出的关于“坚持科技引领、强化数字赋能,全力打造高水平产业创新集群”议案,受到好评,成为交由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决定的议案,为市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帮助。这反映了人大代表应该( )
A.行使监察权,监督政府的工作
B.行使质询权,参与当地市政府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C.行使决定权,参与人大常委会有关重大事务的决定
D.注重汇聚民智倾听民意,当好人民利益的代言人
【解析】:监察权是监察委员会的职权,人大代表不具有监察权,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权,不体现质询权,B与题意不符。决定权是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不是人大代表的权利,C错误。
D
课堂练习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如何推动实现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
2022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进行了审议,并在中国人大网上公布,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2020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2021年4月9日至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陕西检查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情况,要求严格、全面实施好这部法律,实现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除害兴利、变废为宝。
课堂练习
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实施党中央污染防治攻坚战重大战略任务。
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落实全过程民主,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坚持科学、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质量,为推动实现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法律依据。
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完善国家法律体系,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法律保障;
感谢观看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Maecenas porttitor congue massa. Fusce posuere, magna sed pulvinar ultricies, purus lectus malesuada libero, sit amet commodo magna eros quis urna.
Nunc viverra imperdiet enim. Fusce est. Vivamus a tellus.
Pellentesque habitant morbi tristique senectus et netus et malesuada fames ac turpis egestas. Proin pharetra nonummy pede. Mauris et orci.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