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年深圳中考语文专题 教材必背文言文默写训练1. (1) 某同学因被他人误解而生气时,《〈论语〉十二章》中的“ , ”可用以宽慰他。(2) 《〈论语〉十二章》中,揭示“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3) 《〈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兴趣的培养非常重要的句子是“ , ”。(4) “ , ”(《〈论语〉十二章》),愿你珍惜光阴,不负韶华,努力绽放生命的光彩。2. 《诫子书》中,阐明宁静专一与志向关系的两句话是“ , ”。3. 《陋室铭》中表达了陋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思想情趣的中心句是“ , ”。4. 一个人应不受环境影响,时刻保持崇高的个性节操。就像周敦颐《爱莲说》中所说的“ , ”。5. 长江的山山水水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吟咏。李白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出了水之浩渺;郦道元《三峡》中的“ , ”直接写出了山之高峻。6. 《答谢中书书》中“ , ”描写了傍晚时的景象,画面灵动,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7.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 , , ”。8.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 , ”写出了富春江江水迅猛奔涌之势。9. 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以“ , ”指出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10. 《富贵不能淫》中,孟子的名言“ , , ”,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鞭策了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精神支柱。11. 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两个方面论证国家常常会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 , ”。12. 《愚公移山》中,愚公用“ , ”驳斥了河曲智叟的错误观点,阐述了人力无穷,困难终将被克服的观点。13. (1) 置身于青草碧透、花瓣纷飞的美景中,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到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名句“ , ”。(2) 《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孩子生活幸福的句子是“ , ”。14. 《小石潭记》中的“ , ”,借鱼儿自由游弋,从侧面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15. 《北冥有鱼》一文想象奇特,其中描写大鹏拍打水面,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高空的句子是“ , ”。16. 我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自身知识的缺乏,《虽有嘉肴》中有相关的表述:“ , 。”17. 《大道之行也》中希望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养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的句子是“ , ”。18. 生活中,有才能的人比比皆是,但是慧眼识人才的伯乐并不多。这正如韩愈《马说》中所说的“ , ”。19. (1) “ , ”,愿你尝遍人间百味,依然保持内心的淡定与从容。(范仲淹《岳阳楼记》)(2) 君子为政,要与民同乐,更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苦己为人的奉献精神。范仲淹也曾在《岳阳楼记》中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 , ”的豪言壮语。20. (1)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 , ”后来被浓缩为成语,比喻说话做事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2) 《醉翁亭记》中,抓住景物特征描写山间夏木葱茏的句子是“ ”。21. 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用寥寥十余字就塑造出一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这个句子是“ , ”。22. 面对元朝统治者高官厚禄的诱惑,文天祥断然拒绝,因为他深知背信弃义换来的高官厚禄,不值一文!正如孟子《鱼我所欲也》中所说:“ , !”23. (1) 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 , ”形象地写出了自己求学时,积极提问,专心恭敬地向老师请教的情形。(2) 《送东阳马生序》中,“ , ”说出了宋濂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24. 《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政治上取信于民是指“ , , ”。25.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描写齐王纳谏后“令初下”时情景的语句是“ , ”。26. (1) 《出师表》中,诸葛亮在叙述自己身世时,用“ , ”表明了淡泊名利的心性。(2) 《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 ”。27. 《伯牙善鼓琴》中伯牙感叹锺子期与自己彼此了解、心意相通的句子是“ , ”。模拟练习模拟训练七年级上册1. 古诗文默写。(1) 根据课本,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① 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② 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③ 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④ 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其一)]⑤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⑥ 终古高云簇此城, 。(谭嗣同《潼关》)(2) 诗词大会“飞花探榜”环节,给出“月”字为令比拼,请你根据下表的批注,对出有关“月”的诗句。月 诗句 出处 批注① ,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心系好友,遥寄思念② , 。 曹操《观沧海》 广阔胸襟,远大抱负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边塞凄苦,思亲怀远2. 根据积累,填写句子。(1) 请将下表中的句子补充完整。类别 古诗文句子 出处自然风光 ①潮平两岸阔, 。 王湾《次北固山下》②水何澹澹, 。 曹操《观沧海》思乡怀人 ③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④夜发清溪向三峡, 。 李白《峨眉山月歌》(其二)忧国忧民 ⑤ ,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2)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有赞秋、悲秋两类情感倾向。古有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里悲秋,感慨游子愁苦的名句“ , ”;今有孟晚舟赞秋,她在人生的秋天里虽遭受羁押却传递着刘禹锡在《秋词》(其一)里“ , ”的越挫越勇的精神,正如她在归国时所说:“祖国的秋日正是天朗气清、暖阳和煦。”3. 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自然景象 出处 自然物语树木丛生,百草丰茂。(1) , 。 曹操《观沧海》 【甲】胸怀壮志,意气风发。(2) ,山入潼关不解平。 谭嗣同《潼关》(3) ,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乙】真想念我的家乡啊!(4) ,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5)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6) ? 。 王湾《次北固山下》我寄愁心与明月,(7)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丙】衷心祝愿我的朋友。4. 默写古诗文。(1) 根据提示,完成表格。题目 作者 含有月的诗句 批注《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月亮是难舍的朋友。《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 。 月色是征人的乡愁。(2)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体现旧事物中孕育着新的生机的哲理的诗句是“ , ”。(3)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学”和“思”关系的句子是“ ,思而不学则殆”。(4) ,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5) 请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5. 背诵默写。(1)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3) 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4) 遥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5) 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 , ”借景抒情,既点明时令,又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6) 浩瀚诗海,思乡是文人笔下永恒的主题:王湾在北固山下吟咏乡愁,“ ? ”,表现了思乡之切;马致远面对夕阳发出感慨,“ , ”,饱含思乡的泪水。七年级下册1. 古诗文默写。(1)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2)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3) 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4) 荡胸生曾云, 。(杜甫《望岳》)(5)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6) 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7) 文人笔下,“花”各具情态,有灵性有品格。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借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 ”来表明自己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韩愈在《晚春》中用“ ,惟解漫天作雪飞”写出花草树木对春天的留恋;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用“ , ”来表明自己虽辞官却依然心存报国之志。2. 根据所学知识默写古诗文。(1) 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 ,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3) , ,香远益清。(周敦颐《爱莲说》)(4) 《己亥杂诗》(其五)中,书写了诗人不在其位但谋其政的可贵精神的两句是“ , ”。(5) 请默写《望岳》的颔联与尾联。颔联: , 。尾联: , 。3. 根据所学知识默写古诗文。(1) 班级准备举行“诗词大会”,请你完成下列表格,整理默写带“花”字诗句。诗句 作者 朝代 出处①当窗理云鬓, 。 佚名 南北朝 《木兰诗》②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 南宋 《游山西村》③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 清 《己亥杂诗》(其五)④商女不知亡国恨, 。 杜牧 唐 《泊秦淮》⑤ ,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 南宋 《约客》(2) 品读经典古诗,是在品读一种情怀。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念天地之悠悠,⑥ ”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透过《望岳》中“⑦ , ”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远大抱负;也可以深刻体会到王安石《登飞来峰》一诗中“⑧ , ”诗人高瞻远瞩的远大政治抱负。4. 根据所学知识默写古诗文。(1) ,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2) 予独爱莲之 , 。(周敦颐《爱莲说》)(3) 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用“ , ”两句,写出农家盛情待客和淳朴民风,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宁静、欢悦的气象。(4) 周末,文文和同学一起登山。山路难行,正想放弃的他想到了杜甫的诗句“ , ”(杜甫《望岳》),于是信心倍增,登上了山顶。(5) 小亮的数学不太好,这天他终于做出了一道题,正沾沾自喜,妈妈告诫他说:“别高兴得太早,学无止境,‘ ,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5. 根据所学知识默写古诗文。(1) 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3) 浩荡离愁白日斜, 。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4) 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有一个对偶句,将古代贤者的居所与自己的陋室进行类比,这句话是“ , 。”(5) 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 , 。八年级上册1. 默写古诗文。(1) 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其五)](2) 《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抒发九死不悔的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 ”。(3) ,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4) 居天下之广居, , 。(《富贵不能淫》)(5)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 , 。(杜甫《春望》)2. 古诗文默写。(1)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① 岂不罹凝寒? 。[刘桢《赠丛弟》(其二)]② 争渡,争渡, 。(李清照《如梦令》)③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④ 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⑤ ,猛浪若奔。(吴均《与朱元思书》)⑥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2) 某同学收集了触景生情的诗文,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题目 作者 触景生情的句子 批注《浣溪沙》 晏殊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眷恋怅惘《饮酒》(其五) 陶渊明 ① , 。 悠然自适《使至塞上》 王维 ② , 。 寂寞伤感3. 古诗文背诵与积累。(1)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① 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三章》)② ,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③ 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④ 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⑤ ,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⑥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2) 某同学归类整理了本学期我们学习的古诗文,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题目 作者 描写山水的句子 批注《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夕阳游鱼,动静相衬。《野望》 王绩 ① , 。 傍晚山野,浓浓秋意。《饮酒》(其五) 陶渊明 ② , 。 云气缭绕,人鸟相携。4. 古诗文默写。山水藏灵秀,鹏城蕴诗意。春天的深圳,处处生机。你看“几处早莺争暖树,① ”(《钱塘湖春行》),春天随着白居易诗中的莺歌燕舞款步走来;你看“微动涟漪,② ”(《采桑子》),春天随着欧阳修笔下的沙鸟翩然而舞。早晨登上峻秀的羊台山,看雾气渐隐,听猿鸟鸣唱,“晓雾将歇,③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笔下的江南美景涌入心怀,岁月了无痕,四季常流转。秋天的深圳,诗意勃发。你看,隐隐南山,悠悠菊香,“④ ,⑤ ”[《饮酒》(其五)],秋天随着陶渊明把我们带入物我合一的化境。傍晚登临羊台山,树摇秋叶,山披斜晖,“⑥ ,⑦ ”(《野望》),王绩笔下的秋日诗情不觉潜入心底。人们从五湖四海来到深圳筑梦,深圳湾碧水悠悠,情思悠悠,“⑧ ,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站在岸边的他乡游子眼望那一湾碧水,把崔颢的诗句“⑨ ? ”(《黄鹤楼》)一唱再唱,于是乡愁就在心里蔓延开来。5. 古诗文默写。(1)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① 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② 攀条折其荣, 。(《庭中有奇树》)③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④ ,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2) 下图是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 ”一句的配图。(3) 古典诗词不仅可以抒发感情,还有沟通、交流的功能。在最近一次的书信联系中,文佳和小学好友互赠了诗句,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诗句。题目 作者 赠送的句子 提示《赠从弟》(其二) 刘桢 ① ? 。 鼓励彼此有坚定的人格追求,不轻易改变本性《如梦令》 李清照 ② , 。 难忘毕业旅行中泛舟西湖,沙鸟惊飞的场景八年级下册1. 古诗文默写。(1) 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诗经·子衿》)(3) ,道阻且长。(《诗经·蒹葭》)(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现诗人乐观旷达的胸襟和与友人之间真挚友谊的句子是“ , ”。(5) 《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是“ , ”。2. 古诗文默写。(1) 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2)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陶渊明《桃花源记》)(3) ,悠悠我心。(《诗经·子衿》)(4) 微君之躬, ?(《诗经·式微》)(5) 气蒸云梦泽, 。 ,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6) 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 ”,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3. 根据所学知识默写古诗文。漫步文山诗海,我们能体会古人那淳朴美好的情感。在《诗经·关雎》的“(1) , ”中,我们仿佛看见君子所心仪配偶的美好形象。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2) , ”,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在《送友人》的“(3) , ”中,我们体会到作者如落日依恋大地一样与友人难舍难分。在《卜算子·咏梅》的“(4) , ”中,我们感受到梅花生长环境的恶劣,无人欣赏的寂寞。在《桃花源记》的“(5) , ”中,我们感受到桃花源中老人与孩子生活的幸福宁静。4. 小陈同学利用居家的这段日子,背了许多古诗文,想要在这次线上班会同大家一起来分享自己的背诵心得,请你帮她整理下面的这些体会。古诗文中的景、物、人、事无不蕴含作者强烈的情感。如《蒹葭》中“(1) ,(2) ”两句,以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起笔就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从《子衿》的“(3) ,子宁不来”两句中,我读出了相思女子的缠绵悱恻;从《关雎》的“(4) ,钟鼓乐之”两句中,我读出了青年男子想象与意中人举行婚礼的愉悦;《小石潭记》中的“佁然不动,(5) ,(6) ”,借游鱼嬉戏之乐写出了观鱼之人心情的逐渐轻盈;《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7) ,(8) ”,以无计渡湖为喻,委婉表达希望得到举荐的心愿;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9) ,(10) ”传递出了友情不因天各一方而疏远的洒脱……5. 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班级准备张贴先贤名句,请你按照主题,将下列古诗文填写到对应的位置。品·幽景之雅 ①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②青树翠蔓, ,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悟·弦外之音 ③ ,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④ ,道阻且长。(《诗经·蒹葭》)感·离别之意 ⑤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⑥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寻·理想之境 ⑦《桃花源诗》用“童孺纵歌行,斑白欢游诣”表现人们幸福而闲适的社会生活,《桃花源记》中与此句意思相对应的句子是“ , ”。(陶渊明《桃花源记》)⑧《礼记》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对理想的“大同”社会作了纲领性说明。(《礼记·大道之行也》)九年级上册1.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 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2) ,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3) ,蝉鸣黄叶汉宫秋。(许浑《咸阳城东楼》)(4) ,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5) 欲为圣明除弊事,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6) 树绕村庄, 。(秦观《行香子》)(7) 爱上层楼,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8) 浮光跃金,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9) 中秋之夜,小深收到小圳的信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他可以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意味相似的两句“ , ”回复小圳。2. 古诗文默写。(1)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① 爱上层楼,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② 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③ ,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④ 峰回路转, ,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2)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最恰当的古诗名句。“酒”在中华传统诗词中是常见的意象,它的内涵丰富而隽永。“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借酒表达对人生的思索;“① ,②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借酒暂时振作了精神;而李白则借酒表达苦闷抑郁之情:“③ ,④ 。”[李白《行路难》(其一)]3. 古诗文默写。(1)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① 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② 寂寂江山摇落处,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③ 正莺儿啼, ,蝶儿忙。(秦观《行香子》)④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⑤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⑥ 蓬山此去无多路, 。(李商隐《无题》)(2) 请根据提示,完成古诗词填空。诗词雅句 赏析 出处① , 。 写出了诗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坚信理想一定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李白《行路难》(其一)② , 。 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 苏轼《水调歌头》4.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李商隐《无题》)(2) 欲渡黄河冰塞川, 。 ,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3)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4) ,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5) 在白露既降的夜晚,杜甫表达思念故乡的诗句是“ , ”(《月夜忆舍弟》)。5.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古诗文。(1) 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2) 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其一)](3) “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望月思人的美好期待,而苏轼的《水调歌头》中“ , ”的词句,祝愿之意与此相近。(4)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5) 默写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6) ?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九年级下册1. 古诗文默写。(1) 九年级(1)班准备在教室里张贴励志标语。请参照右图,结合主题词补全名句。① 【乐观】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② 【奉献】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③ 【抱负】 , 。(范仲淹《岳阳楼记》)(2) 八百里分麾下炙,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 四面歌残终破楚, 。(秋瑾《满江红》)(4) ,城郭一时非。(文天祥《南安军》)(5) 苏轼的《定风波》中写作者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顶风冒雨,从容前行的句子: , ? 。2. 默写。(1) 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2) 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其一)](3)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4) 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5)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6)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7)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 ?(《山坡羊·骊山怀古》)(8) 在社会局势将发生重大变化的前夕,我们常借用许浑《咸阳城东楼》的“溪云初起日沉阁, ”来比喻其迹象和紧张气氛。(9) 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所表现出来的“ ? ”的气概与孟子“舍生取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对孟子“舍生取义”生死观的最好诠释。3. 默写。(1) ,今日又南冠。 ,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2) ,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3)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4)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 。沙场秋点兵。 , 。 ,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 默写。(1)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 , ……闲登小阁看新晴。 ,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2) ,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3) , 。古今幽恨几时平!(纳兰性德《浣溪沙》)(4)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 。中庭生旅谷, 。(《十五从军征》)5. 默写。(1) 辛苦遭逢起一经, 。 , 。(文天祥《过零丁洋》)(2) 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3)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 。(文天祥《南安军》)(4)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 , ”,把塞外的冰雪世界想象成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5) 《十五从军征》中“ , ”两句用动物占据家园的情景,控诉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害。2024年深圳中考语文专题 教材必背文言文默写训练 答案版1. (1) 某同学因被他人误解而生气时,《〈论语〉十二章》中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用以宽慰他。(2) 《〈论语〉十二章》中,揭示“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 《〈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兴趣的培养非常重要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4)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十二章》),愿你珍惜光阴,不负韶华,努力绽放生命的光彩。2. 《诫子书》中,阐明宁静专一与志向关系的两句话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 《陋室铭》中表达了陋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思想情趣的中心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 一个人应不受环境影响,时刻保持崇高的个性节操。就像周敦颐《爱莲说》中所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5. 长江的山山水水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吟咏。李白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出了水之浩渺;郦道元《三峡》中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直接写出了山之高峻。6. 《答谢中书书》中“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描写了傍晚时的景象,画面灵动,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7.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8.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写出了富春江江水迅猛奔涌之势。9. 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指出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10. 《富贵不能淫》中,孟子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鞭策了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精神支柱。11. 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两个方面论证国家常常会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12. 《愚公移山》中,愚公用“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驳斥了河曲智叟的错误观点,阐述了人力无穷,困难终将被克服的观点。13. (1) 置身于青草碧透、花瓣纷飞的美景中,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到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名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 《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孩子生活幸福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4. 《小石潭记》中的“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借鱼儿自由游弋,从侧面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15. 《北冥有鱼》一文想象奇特,其中描写大鹏拍打水面,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高空的句子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6. 我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自身知识的缺乏,《虽有嘉肴》中有相关的表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17. 《大道之行也》中希望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养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的句子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18. 生活中,有才能的人比比皆是,但是慧眼识人才的伯乐并不多。这正如韩愈《马说》中所说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19. (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愿你尝遍人间百味,依然保持内心的淡定与从容。(范仲淹《岳阳楼记》)(2) 君子为政,要与民同乐,更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苦己为人的奉献精神。范仲淹也曾在《岳阳楼记》中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言壮语。20. (1)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后来被浓缩为成语,比喻说话做事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2) 《醉翁亭记》中,抓住景物特征描写山间夏木葱茏的句子是“佳木秀而繁阴”。21. 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用寥寥十余字就塑造出一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这个句子是“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22. 面对元朝统治者高官厚禄的诱惑,文天祥断然拒绝,因为他深知背信弃义换来的高官厚禄,不值一文!正如孟子《鱼我所欲也》中所说:“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23. (1) 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形象地写出了自己求学时,积极提问,专心恭敬地向老师请教的情形。(2) 《送东阳马生序》中,“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说出了宋濂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24. 《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政治上取信于民是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5.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描写齐王纳谏后“令初下”时情景的语句是“群臣进谏,门庭若市”。26. (1) 《出师表》中,诸葛亮在叙述自己身世时,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表明了淡泊名利的心性。(2) 《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7. 《伯牙善鼓琴》中伯牙感叹锺子期与自己彼此了解、心意相通的句子是“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模拟训练七年级上册1. 古诗文默写。(1) 根据课本,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①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②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③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④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其一)]⑤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⑥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2) 诗词大会“飞花探榜”环节,给出“月”字为令比拼,请你根据下表的批注,对出有关“月”的诗句。月 诗句 出处 批注①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心系好友,遥寄思念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曹操《观沧海》 广阔胸襟,远大抱负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边塞凄苦,思亲怀远2. 根据积累,填写句子。(1) 请将下表中的句子补充完整。类别 古诗文句子 出处自然风光 ①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思乡怀人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④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其二)忧国忧民 ⑤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2)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有赞秋、悲秋两类情感倾向。古有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里悲秋,感慨游子愁苦的名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今有孟晚舟赞秋,她在人生的秋天里虽遭受羁押却传递着刘禹锡在《秋词》(其一)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越挫越勇的精神,正如她在归国时所说:“祖国的秋日正是天朗气清、暖阳和煦。”3. 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自然景象 出处 自然物语树木丛生,百草丰茂。(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甲】胸怀壮志,意气风发。(2)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谭嗣同《潼关》(3)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乙】真想念我的家乡啊!(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6)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我寄愁心与明月,(7)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丙】衷心祝愿我的朋友。4. 默写古诗文。(1) 根据提示,完成表格。题目 作者 含有月的诗句 批注《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月亮是难舍的朋友。《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月色是征人的乡愁。(2)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体现旧事物中孕育着新的生机的哲理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学”和“思”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5) 请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5. 背诵默写。(1)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3)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4)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5) 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借景抒情,既点明时令,又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6) 浩瀚诗海,思乡是文人笔下永恒的主题:王湾在北固山下吟咏乡愁,“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现了思乡之切;马致远面对夕阳发出感慨,“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饱含思乡的泪水。七年级下册1. 古诗文默写。(1)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3)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4)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5)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6)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7) 文人笔下,“花”各具情态,有灵性有品格。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借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表明自己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韩愈在《晚春》中用“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写出花草树木对春天的留恋;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来表明自己虽辞官却依然心存报国之志。2. 根据所学知识默写古诗文。(1)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3)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周敦颐《爱莲说》)(4) 《己亥杂诗》(其五)中,书写了诗人不在其位但谋其政的可贵精神的两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5) 请默写《望岳》的颔联与尾联。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3. 根据所学知识默写古诗文。(1) 班级准备举行“诗词大会”,请你完成下列表格,整理默写带“花”字诗句。诗句 作者 朝代 出处①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佚名 南北朝 《木兰诗》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 南宋 《游山西村》③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 清 《己亥杂诗》(其五)④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 唐 《泊秦淮》⑤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 南宋 《约客》(2) 品读经典古诗,是在品读一种情怀。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念天地之悠悠,⑥独怆然而涕下”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透过《望岳》中“⑦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远大抱负;也可以深刻体会到王安石《登飞来峰》一诗中“⑧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诗人高瞻远瞩的远大政治抱负。4. 根据所学知识默写古诗文。(1)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2)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3) 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用“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两句,写出农家盛情待客和淳朴民风,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宁静、欢悦的气象。(4) 周末,文文和同学一起登山。山路难行,正想放弃的他想到了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于是信心倍增,登上了山顶。(5) 小亮的数学不太好,这天他终于做出了一道题,正沾沾自喜,妈妈告诫他说:“别高兴得太早,学无止境,‘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5. 根据所学知识默写古诗文。(1)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3)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4) 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有一个对偶句,将古代贤者的居所与自己的陋室进行类比,这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5) 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八年级上册1. 默写古诗文。(1)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其五)](2) 《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抒发九死不悔的报国之志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3)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4)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5)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2. 古诗文默写。(1)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①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丛弟》(其二)]②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③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④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⑤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吴均《与朱元思书》)⑥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2) 某同学收集了触景生情的诗文,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题目 作者 触景生情的句子 批注《浣溪沙》 晏殊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眷恋怅惘《饮酒》(其五) 陶渊明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悠然自适《使至塞上》 王维 ②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寂寞伤感3. 古诗文背诵与积累。(1)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①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三章》)②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③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④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⑤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2) 某同学归类整理了本学期我们学习的古诗文,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题目 作者 描写山水的句子 批注《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夕阳游鱼,动静相衬。《野望》 王绩 ①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傍晚山野,浓浓秋意。《饮酒》(其五) 陶渊明 ②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云气缭绕,人鸟相携。4. 古诗文默写。山水藏灵秀,鹏城蕴诗意。春天的深圳,处处生机。你看“几处早莺争暖树,①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春天随着白居易诗中的莺歌燕舞款步走来;你看“微动涟漪,②惊起沙禽掠岸飞”(《采桑子》),春天随着欧阳修笔下的沙鸟翩然而舞。早晨登上峻秀的羊台山,看雾气渐隐,听猿鸟鸣唱,“晓雾将歇,③猿鸟乱鸣”(《答谢中书书》),陶弘景笔下的江南美景涌入心怀,岁月了无痕,四季常流转。秋天的深圳,诗意勃发。你看,隐隐南山,悠悠菊香,“④采菊东篱下,⑤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秋天随着陶渊明把我们带入物我合一的化境。傍晚登临羊台山,树摇秋叶,山披斜晖,“⑥树树皆秋色,⑦山山唯落晖”(《野望》),王绩笔下的秋日诗情不觉潜入心底。人们从五湖四海来到深圳筑梦,深圳湾碧水悠悠,情思悠悠,“⑧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站在岸边的他乡游子眼望那一湾碧水,把崔颢的诗句“⑨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一唱再唱,于是乡愁就在心里蔓延开来。5. 古诗文默写。(1)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②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庭中有奇树》)③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④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2) 下图是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黑云压城城欲摧”一句的配图。(3) 古典诗词不仅可以抒发感情,还有沟通、交流的功能。在最近一次的书信联系中,文佳和小学好友互赠了诗句,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诗句。题目 作者 赠送的句子 提示《赠从弟》(其二) 刘桢 ①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鼓励彼此有坚定的人格追求,不轻易改变本性《如梦令》 李清照 ②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难忘毕业旅行中泛舟西湖,沙鸟惊飞的场景八年级下册1. 古诗文默写。(1)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子衿》)(3)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诗经·蒹葭》)(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现诗人乐观旷达的胸襟和与友人之间真挚友谊的句子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5) 《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 古诗文默写。(1)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蒹葭》)(2)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3)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子衿》)(4)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诗经·式微》)(5)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6) 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3. 根据所学知识默写古诗文。漫步文山诗海,我们能体会古人那淳朴美好的情感。在《诗经·关雎》的“(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我们仿佛看见君子所心仪配偶的美好形象。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2)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在《送友人》的“(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中,我们体会到作者如落日依恋大地一样与友人难舍难分。在《卜算子·咏梅》的“(4)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中,我们感受到梅花生长环境的恶劣,无人欣赏的寂寞。在《桃花源记》的“(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我们感受到桃花源中老人与孩子生活的幸福宁静。4. 小陈同学利用居家的这段日子,背了许多古诗文,想要在这次线上班会同大家一起来分享自己的背诵心得,请你帮她整理下面的这些体会。古诗文中的景、物、人、事无不蕴含作者强烈的情感。如《蒹葭》中“(1)蒹葭苍苍,(2)白露为霜”两句,以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起笔就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从《子衿》的“(3)纵我不往,子宁不来”两句中,我读出了相思女子的缠绵悱恻;从《关雎》的“(4)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两句中,我读出了青年男子想象与意中人举行婚礼的愉悦;《小石潭记》中的“佁然不动,(5)俶尔远逝,(6)往来翕忽”,借游鱼嬉戏之乐写出了观鱼之人心情的逐渐轻盈;《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7)欲济无舟楫,(8)端居耻圣明”,以无计渡湖为喻,委婉表达希望得到举荐的心愿;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9)海内存知己,(10)天涯若比邻”传递出了友情不因天各一方而疏远的洒脱……5. 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班级准备张贴先贤名句,请你按照主题,将下列古诗文填写到对应的位置。品·幽景之雅 ①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②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悟·弦外之音 ③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④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诗经·蒹葭》)感·离别之意 ⑤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寻·理想之境 ⑦《桃花源诗》用“童孺纵歌行,斑白欢游诣”表现人们幸福而闲适的社会生活,《桃花源记》中与此句意思相对应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⑧《礼记》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对理想的“大同”社会作了纲领性说明。(《礼记·大道之行也》)九年级上册1.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2)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3)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许浑《咸阳城东楼》)(4)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5)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6)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秦观《行香子》)(7)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8)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9) 中秋之夜,小深收到小圳的信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他可以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意味相似的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回复小圳。2. 古诗文默写。(1)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①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②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③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④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2)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最恰当的古诗名句。“酒”在中华传统诗词中是常见的意象,它的内涵丰富而隽永。“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借酒表达对人生的思索;“①今日听君歌一曲,②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借酒暂时振作了精神;而李白则借酒表达苦闷抑郁之情:“③停杯投箸不能食,④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其一)]3. 古诗文默写。(1)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①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②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③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秦观《行香子》)④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⑤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⑥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2) 请根据提示,完成古诗词填空。诗词雅句 赏析 出处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写出了诗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坚信理想一定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李白《行路难》(其一)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 苏轼《水调歌头》4.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2)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3)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4)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5) 在白露既降的夜晚,杜甫表达思念故乡的诗句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5.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古诗文。(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2)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3) “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望月思人的美好期待,而苏轼的《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词句,祝愿之意与此相近。(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5) 默写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6)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九年级下册1. 古诗文默写。(1) 九年级(1)班准备在教室里张贴励志标语。请参照右图,结合主题词补全名句。① 【乐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② 【奉献】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③ 【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2)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4)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文天祥《南安军》)(5) 苏轼的《定风波》中写作者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顶风冒雨,从容前行的句子: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2. 默写。(1)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2)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其一)](3)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4)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6)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7)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山坡羊·骊山怀古》)(8) 在社会局势将发生重大变化的前夕,我们常借用许浑《咸阳城东楼》的“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来比喻其迹象和紧张气氛。(9) 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概与孟子“舍生取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对孟子“舍生取义”生死观的最好诠释。3. 默写。(1)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2)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3)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4)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 默写。(1)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2)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3)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纳兰性德《浣溪沙》)(4)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十五从军征》)5. 默写。(1)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2)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3)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文天祥《南安军》)(4)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把塞外的冰雪世界想象成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5) 《十五从军征》中“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两句用动物占据家园的情景,控诉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害。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