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唱歌采山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唱歌采山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小学音乐《采山》活动案例
作者姓名:
所在单位:
学段学科:小学音乐
小学音乐《采山》活动案例
案例背景: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各学科的整合,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音乐课堂里,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可以完全为音乐教学服务。本节课充分利用了信息化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教学主题:
《采山》是一首活泼、欢快的少儿歌曲。描述了小朋友在蒙蒙细雨中去采山的愉快心情,表现了小朋友光着小脚丫采蘑菇的灵巧身影。
教学中学生通过听、演、唱、创造等一系列学习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参与音乐的活动,以达到陶冶情操,激发兴趣,激活表现欲、创造欲的目的,使其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
唱出歌曲的民族韵味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我借用信息化教学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了解民族五声音阶,感受了民族的韵味,从而解决了这一难点。
《采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参与、体验,使学生感受歌曲中的小朋友在小雨中光着小脚丫去采山时的灵活身影和愉快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2.学习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朝气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采山》。通过音乐游戏,积极参与和实践,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歌曲中多变的节奏。
3.通过聆听、演唱、创编等多种活动,促使学生增强小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
二、教学重难点:
1.在游戏中使学生亲身感受歌曲中的节奏,学习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朝气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作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2.创造性表现歌曲,用固定的节奏创编新的五声音阶的旋律,做为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意图设计:
教学中学生通过聆听、演唱、创编等一系列学习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参与音乐的活动,以达到陶冶情操,激发兴趣,激活表现欲、创造欲的目的,使其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
四、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激趣导入,走进山野。
师导:很高兴又跟大家一起走进音乐课堂。今天阳光明媚,老师的心情也和这天气一样,非常的好!既然大家的心情都这么好,天气也这么好,就跟着老师一起出去走走吧。来,听着音乐,和着节奏一起律动。(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创设情境。师示范节奏X X | X X X,即拍手、拍手,跺跺 脚)。
(三)播放课件,同时用多媒体展现“山里的物产”、“美丽的大山”等,学生欣赏。以“看到这些图片,你想说什么呢”引导学生谈感受。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内容充分借助了信息化教学,用过直观的展示给孩子们创设了情境,让他们感受更加深刻
(四)学唱《采山》,山野寻乐:
1.导入激趣:山野的空气真新鲜,到山野去玩可能更有趣。那就让我们随着小姑娘的歌声,快快进山去采山吧。
2.拍拍初感情绪:播放音乐小姑娘的演唱,让孩子们再次充分感受旋律的欢快情绪及典型的节奏型。听完歌曲,老师以“小姑娘的歌声可真 X X”的话题引导孩子们说一说。
3.趣味节奏破难点:同学们,进山了,快看,山里有好多的蘑菇。有哪个勇敢的人能采走这个蘑菇呢?
【设计意图】:还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用大屏幕展示带有节奏的蘑菇。让孩子们在情境中进行节奏练习,增强了节奏练习的趣味性。同时通过单个的节奏趣味练习,让孩子感受节奏型,突破教学的难点。
4.听听熟歌词,再验情绪:大山里除了能采到蘑菇以外,还可采到什么呢?老师将用歌声告诉你们,请认真聆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旨在让孩子们在静听中体验歌曲的甜美与欢快,在交流中熟悉歌词。同时动静结合,以调节课堂教学,以提升孩子们的学习效率。
5.读读记歌词,边读边拍击节奏,读中体验“乐”的情绪。
在读歌词中仍然让孩子们用课前X X | X X X |(拍手、跺脚)的节奏做律动伴奏,既增添朗读的乐趣,让孩子们体验歌曲的情绪,为后期用愉悦而有有弹性的表演唱歌曲做铺垫,同时训练了肢体语言与演唱的结合协调能力,培养了孩子的合作能力。
完整听唱歌曲,感受歌声的甜美与快乐。(这是教学的重点内容)
(1)轻声跟唱歌曲,找出有困难的乐句。
(2) 跟琴演唱歌曲,并且引导孩子们说出歌曲的速度和情绪。
7.引导孩子发现歌曲的调式——五声调式。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用大屏幕展示有曲谱的大山。让孩子们在情境中寻找音符,增强了音符练习的趣味性。解决了五声音阶这一难点。
创编表演,释放快乐:
1.以小组为单位创编旋律并演唱。
2.展示创编内容,表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用大屏幕展示学生的创编结果。再次巩固了五声音阶这一难点。
(六)拓展环节
1.感受同样是五声调式的《卖报歌》
2.感受《采茶舞曲》
(七)教学小结
效果分析:
“教”的效果分析:
1.在本课题的教学中,借助信息化教学,让学生学会歌曲并且可以很好的演唱。充分把握了歌曲的情绪和演唱技巧。
2.通过有序的教学步骤,借助信息化教学,解决了课题中五声音阶这一难点。在教的过程中,借助情境设计,让学生在很轻松的环境下对五声音阶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通过后期的创编过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学”的效果分析:
1.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很好的完成了歌曲的演唱。
2.对五声音阶这一难点有了初步认识,并且可以进行简单的旋律创编。在最后的小组合作创编环节中,表现的很积极,成果展示也非常成功。
观评记录:
有人说,学生是在一定情景中学习成长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以图、文、声、像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和教学内容达到最佳结合状态。
本节课充分借助了现代化信息技术。在融洽的氛围中,通过创设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歌曲学习活动中,每一个活动的设计都很自然,有种“润物细无声”的巧妙。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中主动掌握了学习要点,效果非常好。
(一)源于生活,在创设生活情境中学习
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展示了大山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让孩子们置身于此,更加利于歌曲的学习。 
(二)在有趣的活动中解决重难点。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多种情景,让学生在每个环节活动中,能乐于参与,积极探索,“教”、“学”互动,把书本的知识生动有趣的传递给了学生,同时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了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合作能力。
整节课教学过程层层递进,几个游戏的设计不断深入了课题中的重难点。但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孩子们的有趣活动,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丝毫没有感到枯燥和困难。
课后反思:
大家都明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恰当地利用信息化教学,不仅可调动学生的情感,活跃他们的思维,而且能创造生动的教学氛围,激发其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学习,从而使教学寓教于乐。
整堂课的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每一个游戏的设计都是让学生们主动探索,感受到主动学习的乐趣,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借助信息化教学的魅力,孩子们很轻松的完成了“寻找蘑菇节奏”“从山上找带有音符的果子”“创编小雨旋律送给大山”这几个活动。在这些过程中,他们不光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探索知识和小组合作的能力,为今后的音乐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和积累。
本节课学生学的轻松,学的主动。师生关系非常和谐。我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在恰当的时候给孩子们一些引领,而最终的知识掌握是通过他们的自主探索和努力完成的。
总之,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充满美感的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现代信息技术,则能自然地调动起学生学习、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图文声像并茂,提高课堂的效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