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根本保证)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本质特征)第三单元 依法治国(基本方式)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040506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课 框 目第四课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1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的国体全过程人民民主4.2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障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5.1 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5.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6.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6.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综合探究 在党的指导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4.1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第四课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探究与分享版画《豆选》描绘的景象发生在1948年的革命根据地。大河村的农民要选出自己的干部,可是农民不识字,有人就想出让大家往候选人碗里投豆子的办法。3.一位妇女弯下腰,小心地捡起地上的一颗豆子。2.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手拄拐杖,颤巍巍地来到选举的地方,边走边瞧着手中的豆子。1.候选人背对着大家,人们把豆子投到他身后的碗里请观察版画的细节,探讨其中的政治内涵。整幅版画集中描绘了革命根据地农民选举干部的真实场景,刻画了农民对民主选举积极、广泛的参与,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民主选举权利高度重视的态度,彰显出革命根据地人民民主意识的觉醒,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人民群众开展基层民主选举的生动实践。细节一:候选人背对着大家,人们把豆子投到候选人身后的碗里。这说明,候选人看不到选举人投放豆子的情况,选举人不必承受来自候选人的压力,可以避免候选人对选举人意愿的影响和操纵;革命根据地的选举,能够尊重和保护选举人,提供选举人表达真实意愿的条件,注重选举的公开、公正。细节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手拉拐杖,颤巍巍地来到选举的地方,边走边瞧着手中的豆子。这表明,老人很看重自己的选举权,有参与选举的热情和积极性;老年人的选举权得到了尊重,选举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细节三:一位妇女弯下腰,小心地捡起地上的一颗豆子。这表明,这位妇女认真、严肃积极地参与了选举;女性的选举权得到了尊重,选举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请观察版画的细节,探讨其中的政治内涵。一、我国的国体国家性质亦称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内涵)。国体概念回答的是国家政权究竟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什么人行使国家权力的问题(实质)。关于我国国体的初始规定,见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而其严格意义上的根本法规定则见于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现行的1982年宪法重申了这一规定(历史沿革)。专家点评1. 国体20世纪50年代初宣传《共同纲领》的标语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通过时全体代表起立热烈鼓掌什么是国体?观看图片、思考下列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把麦稻组成正圆形的环。齿轮安在下方麦稻杆的交叉点上。齿轮的中心交结着红绶。红绶向左右绾住麦稻的下垂,把齿轮分为上下两部。内部上下分别布置着五星与天安门。从国徽构成元素看我国国体观看图片、思考下列问题农民阶级工人阶级共产党人民群众民族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明确了我国的国家性质。从国徽构成元素看我国国体一、我国的国体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明确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概念辨析)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1)它明确规定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2)庄严宣示了我国国家政权的人民性质。提示:①人民(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其他一切拥护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社会力量和爱国者是国家的主人,对人民实行民主,拥有广泛的权利以及当家作主有各种保障等。②对极少数敌人(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敌对分子)进行专政。提示:对人民民主、对敌人专政,说明国家是人民的国家,国家政权掌握在人民手里。2. 内容3. 地位(1)概念辨析:人民与公民专政民主是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统治阶级凭借军队、警察等国家机器对敌对阶级实行的强力统治。权力高度集中的独裁统治、如封建君主专制(2)概念辨析:民主、专政与专制民主专制知识拓展人民公民具有我国国籍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性质不同:公民是个法律概念,是指拥有本国国籍的人,与外国人相对;人民是个政治概念,与敌人相对。在我国现阶段,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其他一切拥护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社会力量和爱国者都包括在人民的范围内,在我国现阶段敌人包括被利夺政治权利的人和极少数敌对分子,范围不同:公民的范国比人民的范围更加广泛,公民中除了包括人民外,还包括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极少数敌对分子。一、我国的国体我国的国家政权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阶级基础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特点) ,是领导阶级,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地位) 。广大农民与工人阶级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天然的联系,是工人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农民阶级)。工农联盟不仅是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工农联盟的作用)。4. 特点一、我国的国体我国的国家政权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4. 特点积极作用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爱国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与1940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起草《共同纲领》的过程中,围绕新中国国号问题,曾展开热烈讨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进行广泛协商,最终确定新中国的国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个国号被亿万中国人民所接受,并逐渐为全世界所承认。相关链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在2977名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42名,占代表总数14.85%,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全国大代表;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97名(含56名农民工代表),占代表总数16.69%;专业技术人员代表634名,占代表总数21.30%;党政领导干部代表969名,占代表总数32.55%,降低了1.38个百分点。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显示,五年来,2282件代表议案、43750件代表建议已全部办理完毕,代表对议案建议办理工作满意度达到98%。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阅读材料、思考下列问题根据材料,对比“美式民主”,思考我国民主建设的特点?我国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真实性、管用性二、全过程人民民主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奋斗。一百多年来,我们党高举人民民主旗帆,领导人民在一个有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近代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1. 民主历程二、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2. 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性3. 社会主义民主的优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提示:首先,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是人民的社会,人民是社会主义的主体。只有通过人民民主,人民才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诉求,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其次,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人民民主促进了社会主义的协商与和谐,能够促进社会的公平、可持续有助于社会的繁荣昌盛。二、全过程人民民主3.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1)广泛性(民主权利广泛、民主主体广泛)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14亿多人民共同持续参与,56个民族共同平等享有,不同地域、不同领域、不同层级、不同群体均实现全面覆盖的民主体系。全链条从民主过程来看,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个环节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全链条民主。从政治体系看,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贯通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层面各维度的全方位民主,保证人民在政治生活各个方面享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从政治领域看,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涵盖国家各项事业各项工作的全覆盖民主,体现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方方面面,实现了全领域、全过程整体性覆盖和贯通。全方位全覆盖2022年4月15日至5月16日开展的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各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形成强大声势,征求意见页面总阅读量达6.6亿次。围绕坚特和加强觉的全面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保障和政善民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内容,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网友积极建言献第。在人民群众广泛响应、积极参与下,活动期间各平台共收集意见建议留言超过854.2万条、2.9亿字。相关链接网络征求意见活动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广泛性探究与分享1953年2月,新中国第一部选举法诞生,我国的社会主义选举制度由此确立。政革开放以来,我国选举制度经历了历史性跨越:1979年选举法修订,把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国由乡镇一级扩大到县一级,将等额选举改为差额选举;2010年,选举法再次修订,将城乡按不同人口比例产生人大代表改为按相同人口比例产生人大代表,全面实现了选举权的平等。北京的一位退休职工保存着1953-2016年他参加的基层人大代表选举的选民证。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选民证浓缩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进程史。查找资料,了解选民证上的信息。在我国,除了投票选举,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还有哪些方式?列举实例加以说明。探究与分享查找资料,了解选民证上的信息。1. 选民证是指经由选举机构依法进行选民资格审查,发给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公民的盖有选举工作机构印章的证明书,是选民参加选举活动的凭证。2.选民证须写明选民的姓名、性别、年龄等内容。我国选举法规定,选民名单应在选举日的二十日以前公布,实行凭选民证参加投票选举的,并应当发给选民证。在选举日,选民凭证进入选举大会会场或者投票站领取选票。选民证只限本人使用,不得转让。民族自治地方的选民证还须加盖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文宇的公章。选民证可以委托选举工作领导小组或者选民小组分别发放,也可召开群众大会发放。庄严的选民证发放仪式可以激发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责任感。3. 正常情况下,在中国境内,以下三种人无法获得选民证:一是不满18周岁的人,二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三是不能行使选举权利的精神病患者。探究与分享在我国,除了投票选举,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还有哪些方式?列举实例加以说明。在我国,除了投票选举,公民还可以通过座谈、听证、评估、讨论法律草案等途径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在参与基层民主方面,公民可以参与议事,听取述职;可以参与基层民主协商,参与居民、村民监督机制,可以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可以参与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行使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等等。这些方式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今天的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内涵不断丰富、渠道不断拓宽、效能不断提升、中国民主不断向前推进。二、全过程人民民主(2)真实性(制度与实践相结合,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一方面,我国已经形成全面、广泛、有机街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已经构建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能够确保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另一方面,人民的意愿和呼声,经过民主决策程序顺利成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进而通过政权体系顺利转化为实现人民意愿的具体实践,能够确保人民真正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政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3.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其在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等各个方面的统筹推进和制度化发展,保证了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民主权利。谈起基层协商民主,一般会提及始于浙江省温岭市的基层民主恳谈会。1999年,浙江省温岭市在松门镇进行民主恳谈试验,而后将民主恳谈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结合,在国内率先进行了参与式预算改革,引起了学界和政府部门的关注。温岭这种以民主恳谈为核心的基层民主实践被称为 “温岭模式”。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指出:“基层矛盾要用基层民主的办法来解決,这一重要原则一定要把握好。从这个意义上说,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是实现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基层民主越健全,社会就越和谐。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习近平相关链接二、全过程人民民主(3)有用性(程序民主与实质民主结合)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管用的民主。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既发扬民主,又正确集中,能够把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紧密融合在一起,实现各方面在共同思想、共同利益、共同目标基础上的团结一致,使党、国家和人民成为目标相同、利益一致、相互交融、同心同向的整体。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管用的民主。我国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这套制度体系体现了人民意志,保障了人民权益,激发了人民的创造活力,能够有效杜绝西方国家常见的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开“空头支票”问题,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避免相互掣肘而导致内耗严重、效率低下的弊端。3.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二、全过程人民民主4. 结论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选择什么样的民主发展道路至关重要。中国注重吸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一切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抄照搬别国民主模式;欢迎一切有益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但绝不接受颐指气使的说教。坚持中国的民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设计和发展,坚定不移走符合国情的民主发展之路,是中国民主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民主是各国人民的权利,而非少数国家的专利。“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权利,要看人民是否在选举时有投票的权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续参与的权利;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选举的权利,也要看有没有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习近平本框结构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国体全过程人民民主我国的国体我国国体的特点最广泛的民主最真实的民主最管用的民主民主历程社会主义民主重要性社会主义民主优势1.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国家立法机关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带动下,中国31个省级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联系点发展到了427个,而市一级的立法联系点则达到了4350个。实践中,一些基层立法联系点还探索将立法联系点与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联络站、人民意见征集点、社区议事厅相结合。以上举措有利于( )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科学、民主决策②人大代表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发展协商民主③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彰显人民民主专政本质④夯实基层群众自治基础,提升社区治理能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解析】①③: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探索将立法联系点与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联络站、人民意见征集点、社区议事厅相结合,有利于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彰显人民民主专政本质,①③符合题意。②:参政议政职能属于人民政协的职能,不是人大代表的职能,②排除。④:夯实基层群众自治基础,提升社区治理能力与材料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无关,④排除。课堂练习2.“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在延安窑洞里,中国共产党给出了第一个答案“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窑洞之问”的两个答案( )①共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飞跃②走好民主之路,在今天就要坚持党领导人民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③勇于自我革命,就要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保持党的先进性④意在通过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更好地发扬民主和加强党自身的建设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解析】②③:“窑洞之问”的两个答案,走好民主之路,在今天就要坚持党领导人民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勇于自我革命,就要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保持党的先进性,②③符合题意。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飞跃,“窑洞之问”的第一个答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①说法错误。④:“窑洞之问”的两个答案,意在通过发扬民主和加强党自身的建设,提高执政能力,为人民服务,④说法错误。课堂练习3.列宁认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只有同广大农民结成巩固的联盟,才能完成最终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农民也只有同工人阶级结成牢固的联盟,才能战胜共同的敌人,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从而获得彻底解放。这表明( )①我国的国家政权具有全民性质②农民和工人阶级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天然的联系③工农联盟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④工农联盟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解析】①:我国的国家政权具有人民性质,①说法错误。②④:由材料可知,农民和工人阶级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天然的联系,工农联盟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②④符合题意。③: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③说法错误。20230214课堂练习4. 北京市地方标准《政务服务综合窗口人员能力规范》,近日在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部分征求意见稿如下:政务服务综合窗口人员在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服务时,应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接递文件资料时禁止出现“丢、扔、抛、甩”等行为;“我不是说过了吗”等用语则将被列为服务禁忌……上述举措:( )①为维护企业和群众权益提供根本制度保障②是建设公平公正、智能高效政府的要求③彰显了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④有利于政府履行好职责,提高服务水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解析】③④:材料中“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彰显了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政府履行好职责,提高服务水平③④符合题意。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根本制度,①不选。②: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做法未涉及到政府的智能高效,②表述错误。课堂练习5. 从“一人一票、票票等值”的民主选举,到“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民主协商;从人大“开门立法”,到政府“开门问策”……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环节、各方面都体现人民意愿、倾听人民声音,不断满足人民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中国之治”迈上新的台阶。这表明中国的民主( )①实现了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②让全体公民都成为了国家的主人③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④创造了人类民主新的类型和规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解析】①③: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环节、各方面都体现人民意愿、倾听人民声音,不断满足人民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中国之治”迈上新的台阶。这表明中国的民主实现了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①③符合题意。②④: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规律不能创造,②④表述错误。课堂练习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既有完整的制度程序,又有完整的参与实践。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诞生过程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以下是报告诞生过程中几个重要节点。2月16日 报告起草组成立,习近平总书记任组长,并对起草工作作出动员部署4月15日—5月16日 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通过网络面向全党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5月17日 起草组听取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反馈意见和建议汇总情况汇报,研究讨论报告框架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四点要求8月4日 中央办公厅发出通知,就报告征求意见稿在党内一定范围组织讨论、征求意见8月31日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座谈会,听取对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9月9日 中央政治局会议第二次审议报告送审稿,并听取报告起草组关于研究吸收各方面意见建议修改报告稿的情况汇报9月26日、29日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分别举行会议,研究报告的决议稿10月16日—22日 在二十大召开期间,报告稿根据各代表团和列席人员讨论反馈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后高票获得通过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诞生过程是如何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课堂练习①报告在起草前、起草过程中都在党内广泛征求意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二十大对报告送审稿、决议稿进行审议研究,充分发扬了党内民主。②党中央在起草报告前广泛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总书记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征求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坚持了民主执政、科学执政,同时充分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优越性。③报告在整个诞生过程,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全党智慧、广泛凝聚共识,生动体现了党领导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有效的民主。课堂练习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