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地球上的水循环(共17张PPT)2023-2024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4+地球上的水循环(共17张PPT)2023-2024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第五章 物态变化
4.地球上的水循环
1.能复述并初步认识升华和凝华的过程,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
2.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认识升华和凝华的物态变化过程,并理解其吸、放热特点。
3.通过学习,感悟地球上淡水资源的紧缺,关心环境,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重点:能辨识升华和凝华现象
通过任务驱动一完成目标1的学习;
通过任务驱动二完成目标2的学习
生活中的物理
白炽灯的灯丝用的是钨丝,钨丝的熔点较高,高温下不熔化,而是直接升华成气体,等关灯后,温度下降,钨气又重新凝华成固体覆在了灯泡内壁上。因为钨是黑色固体,所以白炽灯用久了以后,钨在灯内壁反复累积,灯泡就会变黑了。白炽灯的寿命跟灯丝的温度有关,因为温度越高,灯丝就越容易升华(钨直接变成钨气),当钨丝升华到比较细瘦时,
通电后就很容易烧断,从而结束灯的寿命。
因此白炽灯发黑后,寿命也就不长了。
·导学建议·
学生在课上进行实验,时间大约10分钟。要注意与小组内的同学合作,结合身边实验,联系自己的感受,体会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重点梳理
多姿多态的水
1.冬天冰冻的衣服看不见熔化就干了,这是因为衣服上的冰由固态直接变成了 气体 的缘故;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质从 固态 直接变为 气态 的过程称为升华。
气态 
固态 
气态 
2.在冬天,“霜”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粒;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质从 气直接变为 固态 的过程称为凝华。
3.取一个试管,内部装上少许的碘,将试管放入热水中,立即能看到试管中出现了一些紫色的蒸气,这是碘 升华 的缘故;再将该试管放进冷水中,紫色的蒸气立即消失,试管壁出现碘颗粒,这是碘 凝华 的缘故。
气态 
固态 
升华 
凝华 
4.通过实验表明,升华过程是 吸 热的,属于吸热的物态变化还有 熔化 和 汽化 ;凝华过程是 放 热的,属于放热的物态变化还有 凝固 和 液化 。
吸 
熔化 
汽化 
放 
凝固 
液化 
1.如图所示的几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C )
A.烘干湿手 B.哈出白气
C
C.霜打枝头 D.湖面结冰
地球上的水循环
5.据课本上的知识,请完成下面所描述的地球上的水循环的过程:
在阳光的照射下,海洋、陆地上的水 汽化(蒸发) 变成水蒸气,当升至温度较低的高空, 液化 成小液滴或 凝华 成小冰晶聚集成云,形成雨、雪和冰雹又落回海洋、陆地,如此周而复始的形成水循环。同时,各种植物、动物在生命过程中,也参与了水的循环,如植物就是从地下吸取水,然后通过叶面的 蒸腾 作用,将水排放到大气中。
汽化(蒸发) 
液化 
凝华 
蒸腾 
6.地球上每年的降水量 大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中的气态水储量;同时在陆地上百分之九十的淡水是以 冰 的形态分布在 极地 和 高山 地区。同时地球上的淡水只占总水量的 2.7% ,而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只有全部淡水的 25% ,所以珍惜淡水资源,保护淡水资源不受污染势在必行。
大于 
冰 
极地 
高山 
2.7% 
25% 
7.近200年来,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加剧了 温室 效应,使得地球表面大面积的冰川融化,造成了海平面的 上升 ,使得一些岛国面临被淹没的风险。
8.如图所示,这是某次科学教育会议的会徽,据该图,你想到了什么,请描述一下。
答 保护淡水资源,要珍爱我们的地球。
温室 
上升 
2.图为自然中水循环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 汽化 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 液化 成小水滴或 凝华 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汽化 
液化 
凝华 
人造雪景实验
实验器材:烧瓶、樟脑丸粉末、酒精灯、火柴、小树枝。
实验步骤:在烧瓶中放入少许的樟脑丸粉末,然后加热,再将枯树枝放进烧瓶中,观察现象并说明该过程中发生该现象的原因(描述清楚物态变化的过程)。
实验现象: 在树枝上出现白色的晶体“霜” 。
现象成因: 樟脑丸先吸热升华,后遇冷凝华在树枝上 。
在树枝上出现白色的晶体“霜” 
樟脑丸先吸热升华,后遇冷凝华在树枝上 
升华和凝华与热的关系
实验器材:一盆热水,一盆凉水,一支内部装有固态碘的粗试管。
实验步骤:将两端封闭且装有固态碘的试管放在空气中,观察管内没有什么异样。
实验现象:(1)而后将玻璃管放进热水中,观察管内现象是 管中出现紫色的蒸气 。

中出现紫色的蒸气 
(2)再将该玻璃管放进冰水中,观察管中的现象是 紫色的蒸气消失,并在玻璃管壁上出现紫色的小颗粒 。同时观察盆中的冰在“量”上的变化是 有一部分冰熔化成水 。
实验结论:据(1)现象说明,升华是 吸 热的,据(2)现象表明,凝华是 放 热的。
紫色的蒸
气消失,并在玻璃管壁上出现紫色的小颗粒 
有一部分冰熔化成水 
吸 
放 
春天刚到,麦苗返青,这时最怕霜冻侵袭,人们常说“霜打万顷枯”,霜冻是农业上的一大灾害。古时候,人们认为霜是从天上降下来的,有一个节气的名字叫“霜降”,就是由此得来的。请问这种认识正确吗?
答 不正确,霜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的小颗粒,是由水蒸气变成的,并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