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11课我是一张纸【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和探究活动,知道纸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2.通过观看视频、交流活动,概括我国古代的造纸工艺和造纸流程,明白纸的来之不易。体会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产生民族自豪感。3.借助换算、类比、展示和分享等活动,探究纸与树木、森林、环保之间的密切关系,增强珍惜、节约张纸、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教学重难点】借助换算、类比、展示和分享等活动,探究纸与树木、森林、环保之间的密切关系,增强珍惜、节约张纸、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猜谜语四四方方、又薄又光,可以写字、可以画画,传播知识、传播文化2、揭示课题 11.我是一张纸二.新授过程学习任务一:寻找纸宝宝,感受纸的用处大。1.播放纸宝宝录音:学生听2.说一说身边的纸宝宝:教室里的物品,哪些是用纸做的。3.交流生活中的纸宝宝:小组内展示并介绍自己搜集来的纸、纸制品4.出示:补充生活中的其他用纸。5.分类游戏:,按不同种类、不同用途进行分类展示的各种各样的纸制品,按用途进行分类。(1)生活用纸:餐巾纸、纸杯、纸箱.....(2)学习用纸:课本、画画本、宣纸......(3)美化纸:壁纸、窗花、灯笼.....6.扩散思维:说说假如没有了纸,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学习任务二:探究纸宝宝从哪里来,感受纸的来之不易。1、纸还没有出现之前,当时的人们用什么材料书写文字的呢?评价标准:(1)能找到并说出生活中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纸。 (2)结合生活实例说出纸在生活中的用处。 (3)提问:在这些材料上写字有什么不方便?和在纸上写字有什么不同?(4)这是我们的语文课本,有 16万字,如果用竹简来书写的话,大约需要多少竹片?有什么感想?2.蔡伦的造纸术师: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我们的祖先早在 2000年前,就会用树皮、旧麻做原料来造纸了。后来,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为世界文化的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1)观看蔡伦造纸的视频提问:看后你想说点什么?设想在造纸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2)出示 :了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的贡献。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比欧洲其他国家早了 1000多年,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3) 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让学生说说蔡伦造纸术的贡献,作为中国人你感到怎样?学习任务三:探究纸与树木、森林、环保之间的密切关系1播放视频观看现代的造纸工艺。(1)同位相互说一说现代造纸业的主要原材料。2.探究《纸与树木的关系》(1)出示调查表——我们班一天用纸量调查材料:《纸与树木的关系》一颗 10年树龄的树大约能生产 4000张 A4的打印纸,也就是 8包打印纸。每人一天用 10张的话,一年需要 1颗 20年的大树,我们班同学需要 45棵这样的树。那我们全国在校生 2.89亿,一年需要砍伐掉将不止是一个森林(2)指名说造纸大量的砍树会给环境带来哪些破坏?结合图片看造成的污染?小结:如果没有了树,小鸟就没有了家。土地会变成沙漠。如果没有了树,空气不再清新,还会出现沙尘暴、雾霾等恶劣天气。造纸的过程中不仅毁坏森林,还会还会排放大量的废水,造成河流污染,鱼虾的死亡。(3)播放视频:人类改进造纸的材料“用废旧报纸造纸”说说造纸的材料改进,号召学生看过的书、本,不要乱扔,送往回收站。学习任务四:创意未来的纸1.(1)展示:习主席的话“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2.独立思考:未来,我们来发明一种新型的纸,保护我们的环境(1)我来当“小小造纸创意师”活动把自己的创意先与同桌说一说(2)全班交流。3.播放新型创意的纸视频《象粪纸》学习任务五:呼吁节约用纸1.小小的一张纸来之不易,呼吁学生保护我们的环境,从现在起“节约每一张纸,多一片绿”的活动。2.同浪费纸张的行为做斗争作业设置课下收集下节约用纸的金点子、好办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