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微专题:病毒(21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微专题:病毒(21张)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微专题:病毒
病毒的成分和结构
病毒的分类
病毒的生活方式和生态成分
病毒的增殖
病毒的应用
包膜
糖蛋白
脂质
形成各种突起
刺突
核衣壳(裸露病毒)
蛋白质
病毒
结构
核酸
朊病毒
类病毒
病毒既不属于真核生物,也不属于原核生物,是一类非细胞型生物。
分类 高中常见病毒举例
结构 包膜病毒 冠状病毒
裸露病毒 噬菌体
遗传 物质 DNA病毒 噬菌体、乙肝病毒等
RNA病毒 艾滋病病毒、烟草花叶病毒、SARS病毒、流感病毒
宿主 细胞 动物病毒 乙肝病毒、天花病毒等
植物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等
细菌病毒 T2噬菌体等
核酸
蛋白质外壳
增殖需要的条件 内容
模板 __________的DNA
合成T2噬菌体DNA原料 __________提供的4种脱氧核苷酸
合成T2噬菌体蛋白质 原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
场所 __________________
噬菌体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的氨基酸
大肠杆菌的核糖体
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不能在普通培养基中生存
新冠病毒增殖过程(P269例2)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遗传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
(3)新冠病毒和细胞膜上的结合微店ACE2结合从而入侵细胞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 的功能,也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相对的。
(4)子代病毒通过囊泡排出细胞说明细胞膜具有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5)人体促使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凋亡从而清除病毒,这说明细胞凋亡有利于_______________。 细胞由于病毒增殖而裂解死亡属于__________。
RNA
核糖核苷酸
进行信息交流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细胞坏死
抵御外界各种因素干扰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
(一)制备疫苗(大本P268例1)
(一)制备疫苗
(二)作为基因工程的运载体
(三)细胞工程中作为促融剂(灭活病毒诱导法)
(四)研究遗传物质的模型(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
(一)检测核酸序列
(二)检测抗原
(三)检测抗体
PCR技术、
荧光标记探针
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五)病毒检测
引物
DNA模板
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4种脱氧核苷酸
3’
5’
3’
5’
3’
5’
3’
5’
①变性
当温度上升到90℃以上时,双链DNA解聚为单链
②复性
当温度下降到50℃左右时,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两条单链DNA结合
③延伸
当温度上升到72℃左右时,溶液中的4种脱氧核苷酸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的DNA链
PCR反应过程
条件
3’
5’
3’
5’
3’
5’
3’
5’
3’
5’
3’
5’
3’
5’
3’
5’
缓冲溶液
(含Mg2+)
激活真核细胞和细菌的DNA聚合酶
荧光RT(逆转录)-PCR法 :开始时,探针完整地结合在DNA任意一条单链上,报告基团发射的荧光信号被淬灭基团吸收,检测不到荧光信号;PCR扩增时,Taq酶将探针酶切降解,使报告荧光基团和淬灭荧光基团分离,从而荧光监测系统可接收到荧光信号,即每扩增一条DNA链,就有一个荧光分子形成,实现了荧光信号的累积与PCR产物形成完全同步。
(五)病毒检测方法
检测流程
采样:通过鼻咽拭子等采样;
灭活:通过56℃水浴30分钟;病毒没有侵染活性,但核酸依然完整;
核酸提取:使用硅胶柱离心、磁性硅胶颗粒分离方法以及自动化仪器等RNA;
逆转录成cDNA:逆转录cDNA合成反应需使用引物、dNTPs、逆转录酶等
荧光定量PCR:荧光探针+PCR过程
分析数据生成报告:阳性则确诊,阴性不一定不含有病毒。
(五)病毒检测方法
(五)病毒检测方法(P270例6)
检测病原体抗原。
需要利用基因工程或动物细胞工程的方法制备单克隆 ,利用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原理做 。若出现杂交带,则说明已经感染相应的病原体。本检测的不足是:在感染之初,病原体抗原含量也较低,抗原不容易检测到。
抗体
抗原与抗体
抗原-抗体杂交
特异性结合
检测病人的体液中相应的抗体。
与上述相反,利用基因工程或其他方法获得的病原体的 与待检病人的体液做抗原-抗体杂交。若出现杂交带,则说明 相应的病原体。
本检测的不足是:由于抗体产生需要时间,一般几天至几周不等,有些免疫功能较弱的病人可能抗体量很低,容易造成假阴性(已经感染,但是测试结果看起来没有被感染)。
抗原
感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