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液体的压强第1课时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大小-课件(共49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液体的压强第1课时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大小-课件(共49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资源简介

(共49张PPT)
第九章 压强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第1课时 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大小
物理(RJ版) 八年级下册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原因:由于液体受到 力的作用,且液体具有 性.
2.液体压强的特点
测量:将U形管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液体中,探头的橡皮膜发生形变,
U形管两侧液面产生 ,高度差的大小反映了液体压强的大小.
重 
流动 
高度差 
预 习
特点:在液体内部的 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 ;液体
密度一定时,深度越 ,压强越大;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 越
大,压强越大.
注意: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其中的“深度”不能说成“高
度”.
同一 
相等 
深 
密度 
3.液体压强的大小
公式:p= ,公式中ρ的单位是kg/m3,h的单位是 ,p的单位
是Pa.
注意:计算液体的压力、压强,一般先用p=ρgh计算压强,再用F=
pS计算压力.
ρgh 
m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例1 如图所示,是实验小组的小明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
的情境.
新课学习
(1)把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 来判断探头
处水的压强的大小,这里用到的物理探究方法为 ;
(2)比较甲图、乙图和丙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
个方向的压强 ;
高度差 
转换法 
相等 
(3)小明在乙图中把探头慢慢下移,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体的
高度差增大,从而得到:在同一种液体里,液体的压强随 的增
加而增大;
深度 
(4)在乙图中,小明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
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体的高度差变 ;
大 
(5)同组的小丽保持探头在图乙中的位置不变,并向烧杯内加入适量
的浓盐水(水未溢出),她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又变大了,于是得
出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她的操作
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请说明原因

错误 
没有控制液体的深度相
同 
练习1如图所示,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将压强计
的探头放入盛有盐水的烧杯中,下列操作能使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
大的是( A )
A
A.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B.在原来的位置将探头旋转90°
C.将探头向右平移一段距离
D.将烧杯内的盐水换成相同深度的水
液体压强的大小
例2 (2023·郴州)如图是某拦河大坝的截面示意图.则A点受到水的压
强是(g取10 N/kg)( B )
B
A.4×105 Pa
B.3×105 Pa
C.5×105 Pa
D.1×105 Pa
练习2如图所示,一个重为2 N的薄壁容器中装有质量为600 g的
水,容器的底面积为40 cm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Pa,水对容
器底部的压力为 N,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Pa.(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1×103 
4 
2×103 
练习3如图所示,两支相同的试管,内盛等质量的液体.甲管竖直
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p
甲 (选填“>”“<”或“=”)p乙.
> 
1.(2023·福建)从百米浅海到万米深海,中国自主研制的潜水器有了
质的飞跃.潜水器下潜到图中标注的对应深度,承受海水压强最大的是
( D )
A.7103救生艇 B.蛟龙号 C.深海勇士号 D.奋斗者号
D
基础巩固
2.(2023·武汉)同学们可能做过这样的实验:在敞口塑料瓶侧壁上钻
两个大小相同的小圆孔a、b,注入水,水从两个小圆孔喷出.在某一时
刻,从两个小圆孔喷出的水分别落到水平地面上的c、d两处,其中d离塑
料瓶远些,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图中d是从a孔喷出水的落点
B.这次实验初步说明水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水的深度有关
C.这次实验初步说明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
有关
D.在相同的时间内a孔喷出水的质量比b孔喷出水的质量多
B
3.拦河大坝通常做成如图 ,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这样做既保证大坝的坚固,又节省了

乙 

大 

料 
4.跨学科试题·“大洋一号”是我国一艘现代化综合性海洋考察船.某
次考察,船上配备的机器人潜至5 000 m深的海底进行探测,下潜过程中
机器人受到海水的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5 000 m深
的海底,机器人受到海水的压强为 Pa.(ρ海水=1.02×103 kg/m3,
g=10 N/kg)
变大 
5.1×107 
5.如图所示,装有一定量水的细玻璃管斜放在水平桌面上,此时水
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为 Pa;若将该玻璃管竖直放置,则水对玻璃管
底部的压强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水对玻璃管底部的压
强变化了 Pa.(g=10 N/kg)
900 
变大 
300 
6.科学探究·如图,用压强计做“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的实验.
(1)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通过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
大小来反映;用到了物理学中的 法;
高度差 
转换 
(2)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
差,如图甲,其调节的方法是 (选填“A”或“B”),使U形管左右两
侧的水面相平;
A.将右侧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B 
(3)通过比较 两图可知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请举
出一个利用该结论的例子: ;
(4)在图丙中,固定探头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不变,使橡皮膜处于
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 (选填“不
变”或“改变”).
乙、丙 
三峡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 
不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压力就是重力,物体越重,产生的压强越大
B.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且液体有流动

C.因为p=,所以液体压强与容器底面积的大小有关
D.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深度和质量有关
B
复习训练
2.如图1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
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会发生改变.在隔板
两侧分别装入两种不同的液体时,橡皮膜的形状如图2所示.则以下判断
中正确的是( B )
A.甲图中隔板右侧液
体的密度一定比左侧液
体的密度大
B.乙图中隔板左侧液体的密度一定比右侧液体的密度大
C.丙图中隔板左、右两侧液体的密度可能相等
D.丁图中隔板左、右两侧液体的密度可能相等
B
3.如图,容器中装有深度为10 cm、质量为6 kg的水,已知容器的质
量为1 kg,底面积为500 cm2,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 Pa,水对
容器底部的压力是 N.(ρ水=1×103 kg/m3,g=10 N/ kg)
1 000 
50 
4.汽车无论是落水还是遇雨被淹,乘客都应立刻开门逃生,越迟车
门越难推开,因为车辆被淹越深,车门下部各处受到水的压强越 .紧
急情况下,应挥动逃生锤的前端砸向玻璃窗的边角,破窗逃离,逃生锤
前端要做得尖锐,是通过 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大 
减小 
5.如图甲用U形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为了使实验现象
更明显,U形管中的液体最好用 (选填“有色”或“无色”)的.将探头
分别放在图乙的 (选填“A、B”或“B、C”)位置,可以探究液体压强
与深度的关系;将探头分别放在图乙的B、C位置,可以探究液体压强
与 的关系.
有色 
A、B 
液体密度 
1.如图所示,A、B、C是盛水容器中同一水平线上的三处位置,其
中压强最大的是( D )
A.A点
B.B点
C.C点
D.一样大
D
练 习
2.一试管中装有某种液体,在试管处于图甲、乙、丙三种位置时(管
内液体质量保持不变)试管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 C )
A.甲位置最小
B.乙位置最小
C.丙位置最小
D.三个位置一样大
C
3.科学探究·某同学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时,将压强计
的金属盒放入水中同一深度,并将金属盒朝向不同方向,如图所示.该
实验过程得出的结论是( D )
A.在水中深度越大,压强
越大
B.在水中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不相等
C.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压强不相等
D.在水中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D
4.如图所示,一个空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入水
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这两次药瓶在水中的位置相同,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形变程度
相同
B.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朝下时形
变更多
C.两次都向内凹,形变程度相同
D.两次都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形变更多
D
5.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说明液体 存在压强.如果两侧液体均
为水,此时橡皮膜向 (选填“左”或“右”)凸起.如果橡皮膜没有向任何
一侧凸起,则说明左侧液体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右侧
液体密度.
内部 
左 
大于 
6.生活物理·三峡工程在2020年完成整体竣工验收.如图所示,是无
人机拍摄的三峡大坝的壮观景象.当拦河坝蓄水上游水位上涨过程中,
上游坝底受到水的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距离水面10
m深处水产生的压强为 Pa.(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g取10
N/kg)
变大 
1×105 
7.如图甲所示,两端开口且粗细均匀的玻璃管,下端套上橡皮膜.
(1)将玻璃管竖直缓慢地插入水中(图乙),橡皮膜距水面越深,发现橡
皮膜向上凸起幅度越大,说明深度越深,水的压强越 ;
大 
(2)当橡皮膜距水面深度为h时,固定竖直插入的玻璃管,然后缓慢地
向管内注水(图丙),当管内水柱深度小于h时,橡皮膜总是向上凸起,说
明烧杯中的水对橡皮膜向上的压力F杯 管内水柱对橡皮膜向下的压
力F管;
大于 
(3)当管内水柱深度等于h时,橡皮膜的形状又变为与玻璃管口平齐,
如图丁所示,表明液体内部各方向压强 ;
相等 
(4)若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S、水的密度为ρ,当管内水柱深度等于h
时,则管内水柱向下的压力F管 管内水柱受到的重力G,管内水柱对
橡皮膜向下的压力F管=ρ× ,在h深处水产生的压强p= .
等于 
ghS 
ρgh 
8.物理学史·如图1648年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在一个装满水的密闭木
桶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他站在阳台上向管子灌了几杯水,就把结实
的木桶撑破了.这个实验有力地说明了( B )
A.液体压强与管子的粗细有关
B.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
C.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D.液体压强与液体重力有关
B
9.(2023·株洲)如图,在一个不带瓶盖的塑料瓶侧壁打一个小孔,
a、b为瓶中小孔下方位置不同的两点,用手堵住小孔,在瓶中装满某种
液体.松手后,在液体喷出的过程中( D )
A.液体喷出的水平距离s变大
B.液体喷出的水平距离s不变
C.a、b两点间的液体压强差变小
D.a、b两点间的液体压强差不变
D
10.如图所示,茶壶的重是4 N,底面积是40 cm2,内盛6 N的开水,
把它放在一水平桌面的中央.水深12 cm,请计算:(g取10 N/kg)
(1)桌面受到的压力;
解:(1)根据题意可知,桌面受到的压力为F压=G水+G壶=6 N+4 N
=10 N
(2)桌面受到的压强;
(2)根据p=可知,桌面受到的压强为p===2.5×103 Pa
(3)茶壶底受到水的压强;
(3)根据p=ρgh可知,当水深为12 cm时,水对壶底的压强为
p=ρgh=1.0×103 kg/m3×10 N/kg×12×10-2 m=1.2×103 Pa
(4)茶壶底受到水的压力.
(4)根据F=pS可知,茶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pS=1 200
Pa×40×10-4 m2=4.8 N.
答:(1)桌面受到的压力为10 N;
(2)桌面受到的压强为2.5×103 Pa;
(3)茶壶底受到水的压强为1.2×103 Pa;
(4)茶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4.8 N.
11.科学探究·小明按如图所示实验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1)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是通过U形管 来
反映的,这种实验探究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左右液面的高度差 
转换法 
(2)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
图甲所示.其调节的方法是 (填字母),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相平;
A.将右侧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C.向U形管中加入适量的水
B 
(3)比较图乙和丙,可以得到结论: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
液体的 有关;比较图 ,可以得到结论:深度相同时,液体
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深度 
丙和丁 
(4)实验结束后,小明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容器形状有关.然后
他用不同形状的容器进行实验,实验现象如图戊所示.由此可知,小明
的猜想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错误 
(5)测得图丁中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为10 cm,探头深度为9
cm,忽略橡皮膜弹力的影响,则盐水的密度为 g/cm3(结果保留一位小
数).(g取10 N/kg,U形管中液体的密度为1.0×103 kg/m3)
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