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整体作业设计(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整体作业设计(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 三 单元《 师长情谊 》单元作业设计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单元课时数: 5 课时
一、 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道德与法 治 七年级 第一学期 部编版 师长情谊
二、 单元内容及教材分析: ( 一) 课标分析 1. 了解教师的工作,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 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2.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与长辈。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 适逆反心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二) 教材分析 老师是学生生命中重要的他人,学生要学会正确与老师交往。 第六课《师生之间》包含两个框题,第一框题《走近老师》,从老师的职业和风 格出发,增强学生对老师的认识、理解和认同,从而激发学生主动与老师建立良好关 系的欲望,引出第二框题《师生交往》,老师与学生在年龄、学识、阅历等方面的差 异不可避免的会导致师生矛盾和冲突,这个框题着重来提高学生处理师生关系的能 力。 亲人是学生生命中另一个重要的他人,第七课《亲情之爱》包含三个框题,第一 框题《家的意味》,让学生体会家对于中国人的非凡意义,感受亲人之间的深沉的爱, 但爱不是永恒的,如果不细心呵护,这份爱也会变淡从而引出第二框题《爱在家人间》, 让学生学会如何去沟通传递爱。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由于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在生活中难 免会有碰撞,第三框题《让家更美好》,引导学生为家庭的和谐出一份力。 本单元遵循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编写主线,将两课内容整合,便于 进行大单元教学。 (三)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与同学、朋友的交往,与老师、父母的交往是初中阶段主要的人际交往 的内容,学会与他人积极交往,是初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随着年龄的增长, 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都在增强,获取信息的多元化,对老师和家长的权威性都有了质 疑,师生和亲子矛盾都有凸显。
三、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不同的老师具有不同的风格,知道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2.知道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知道中华优秀文化传 统需要继承和发展。 过程与方法:
1.掌握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2.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和处理亲子冲突的方法,提高调适“逆反”心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主动增进与老师的感情,尊敬、理解、体谅老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2.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之情,认同中华文化中“孝”的价值观念,养成热爱、孝敬 父母,关爱家人的意识,增强构建和谐家庭的责任意识。
四、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思路 以“师长情谊”这一大概念为统摄,整理本单元作业的知识结构,如图 1 所示。 再根据知识结构,整理出本单元的课时主题和目标,如图 2 所示。再根据课时目标设 计相关作业。
单元主题 图 1 单元作业的知识结构 课时主题 课时目标
图 2 单元课时主题和目标
五、单元作业目标 第六课 师生之间 1. 认同教师职业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的道德品质。 2. 引导学生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积极与老师有效沟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3. 正确对待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相互成长。 第七课 亲情之爱 1. 理解“家”的内涵和功能,知道“家”对我们成长的意义。 2. 理解亲子之间发生冲突的原因,学会沟通的智慧和技巧,体味亲情之爱。 了解家庭结构的演化和现代家庭的特点,增强构建和谐家庭的责任意识和实践能力。
六、课时作业
课时 1 作业: 作业 1: DV 跟拍某位老师,观察记录其一天的工作,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 (1) 请你谈谈对教师工作的认识。 (2) 面对风格不同的老师,我们应该怎样做? 1.参考答案: (1) 时代在发展,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对教师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 之心的好教师。 (2) 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我们应该做到:承认老师的差别,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 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更深人地了解老师,主动交往。 2.时间要求:5 分钟 3.评价设计: (1) 本题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可能是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不当。解答时,应结合材料 信息,联系教材知识点,可从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 之一、教师已发展为一种专门职业、老师使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等方面 分析作答。 (2) 本题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可能是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交往方式认识不当。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开放性强,解答时,需认真阅读题干及设问,把握教 师的职业特点、教师的作用等知识点,找到设问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进而分析解答。
课时 2 作业: 作业 1: 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下列 对彼此尊重阐述错误的是 ( ) A.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B.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C.尊重老师,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 D.是法律的要求 1.参考答案:D 2.时间要求:2 分钟
3.评价设计:错选 A 可能是学生没有意识到——师生间彼此尊重,有利于我们更好 地与老师沟通,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开始;错选 B、C 可能是学生没有认识到—— 尊重老师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作为学生的基本道德修养。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考查新型师生关系的知识。 师生间彼此尊重,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与老师沟通,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开始;尊重 老师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作为学生的基本道德修养;师生间彼此尊重, 是道德的要求,并不是法律的要求。 作业 2: 情景剧表演 情景一:小雪喜欢文学创作,她写的小说经常获得语文老师的赞赏。但是一次数学课 上,她偷偷在下面写小说,被数学老师发现了,没收了手稿,还被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 情景二:浩浩总是能保质保量地上交各科作业,经常被老师肯定。但是今天上英语课 时老师却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地批评了几个没交作业的同学,包括浩浩。后来, 老师发现他的作业本被落在了办公室里。 看完同学们的表演,思考并回答: (1) 小雪的做法存在哪些问题?应该怎么做? (2) 浩浩被老师误解后的心情是如何的?英语老师应该怎么做? 1. 参考答案: (1) 小雪的做法是错误的,这种行为一是不遵守课堂纪律,没有认真听讲,二也是 对老师的不尊重。小雪应该正确的面对老师的表扬和批评,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她 可以在课下找个时间通过恰当的方式向数学老师道歉并加以改正。 (2) 被老师误解的浩浩肯定很生气和伤心,英语老师发现自己的错误后应该在正确 的处理这件事,对于被误解的浩浩道歉,得到浩浩的原谅和理解。 2. 时间要求:10 分钟 3. 评价设计: (1) 通过情景剧的形式将班级生活的小事搬上舞台让同学们觉得既亲切又真实。小 雪没有做到正确的面对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小雪可以换位思考,理解老师的表扬是对 我们的肯定,老师的批评是鞭策我们进步。 (2) 被老师误解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可能出现,对于老师的错误,我们可以选择原 谅宽容老师,并且通过恰当的方式和老师进行沟通,化解师生矛盾,拉近师生关系。 老师对于自己工作的失误给学生带来的伤害更应该道歉获得学生的谅解,进而积极引 导学生,打破隔阂,促进师生交往。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通过小活动把握新型师生关系、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等知识,联系教材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学会和老师交往。
课时 3 作业: 作业 1: 八年级学生文文的博客摘要:我有一个温暖的家,爸爸对我的爱是在生活上的, 妈妈对我的爱是在学习上的。家庭生活中,虽然会有许多的烦恼,但更多的时候,给 予我的是巨大的快乐,我爱我家!文文爱自己的家是因为( ) ①家是她成长的摇篮,是她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
②父母是她最亲的人,也是她的第一任老师 ③父母一味地迁就她,满足她所有的要求 ④父母无微不至地关心她、爱护她,使她尽享家庭的亲情和温暖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参考答案:C 2.时间要求:2 分钟 3.评价设计:本题学生错题的原因可能是没有正确认识我们与家庭的关系。文文爱 自己的家,是因为家是她成长的摇篮,是她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她最亲的人, 也是她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无微不至地关心她、爱护她,使她尽享家庭的亲情和温暖, 而父母一味地迁就她是不利于她的成长的。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考查我们与家庭的关系,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是我 们情感的栖息地,家中有亲人、讲亲情,我们要学会珍惜亲情、感恩亲情。分析题干 材料可知,①②④都是文文爱自己家的原因,③说法是错误的,应排除。 作业 2: 妈妈是我的好朋友,有时候,我在外面受了气,她安慰我,逗我开心,直到我 把受的气都抛到九霄云外,她才放心;爸爸是我的好伙伴,他常常陪我下棋、打羽毛 球、做游戏。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1)这是一个怎样的家 并用画笔描绘出来。 (2)家人对我们的人生起着怎样的作用呢 1.参考答案: (1) 这是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充满亲情关爱的家。画略 (2) 家是我们身心寄居之所,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家是我们心灵 的港湾,家中有情,亲情激励我们多奋斗拼搏,让我们心灵有所依靠。 2.时间要求:5 分钟 3.评价设计: (1) 本题学生错题的原因可能是没有正确认识家庭——结合课本知识,从“是一个 和谐、幸福的家;充满亲情关爱的家”作答即可。 (2) 本题学生错题的原因可能是没有正确认识家的作用——结合课本知识,从“是 身心寄居之所,是心灵的港湾,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作答即可。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考查家庭的关系、结构和功能。家庭是由婚姻关系、 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嘉和城的亲属生活组织;现代家庭结构的类型有:核心家庭、主 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
课时 4 作业: 作业 1: 亲情在线: 材料一:《爸爸去哪儿》歌词 (孩子)我的家里有个人很酷/三头六臂刀枪不入/他的手掌有一点粗/牵着我学 会了走路/ …… (爸爸)谢谢你光顾我的小怪物/你是我写过最美的情书/钮扣住一个家的幸福/ 爱着你呀风雨无阻……
你拼命发芽我白了头发/一起写下一撇一捺……宝贝 宝贝/我是你的大树/一生陪你看日出…… 材料二: 上小学,我是“妈妈贴心的小棉袄”,上中学,妈妈是“我烦心的破书包”, 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的关爱好像成为我们成长的羁绊,让我们厌烦不已。据一项调 查数据显示,很多中学生反感于“父母过度关心”。“父母根本不明白我,还要常常 管着我!”很能代表一部分中学生的心声。 (1) 从上面的歌词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2) 举出“父母过度关心”自己的事例。为什么父母眼里的“关爱”却让我们“反 感”? 1.参考答案: (1) 我体会到了父母与子女之间那种割舍不断的亲情之爱。 (2) 父母的关爱体现在:不准与异性同学交往;偷看自己的日记、信件等。而进入 青春期之后,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我 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作为两 代人,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 存在差异。 2.时间要求:5 分钟 3.评价设计: (1) 本题学生错题的原因可能是没有正确认识父母对子女的爱,结合材料,答出材 料一的歌词中,能体会到浓浓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 (2) 本题学生错题的原因可能是没有正确认识代沟产生的原因,结合课本知识,我 们可以知道子女与父母在家庭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容易引起代沟。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是一道探究实践题,考查学生归纳能力、分析理解能 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第(1)问在回答时需要全面审读歌词,综合考虑孩子和爸 爸的话,才能得出正确结论。第(2)问的举例比较简单,联系自身实际回答即可,但 在分析“爱的冲突”的原因时要注意多角度。
课时 5 作业: 作业 1: “上网”“报班”“玩伴少、学习压力大”……“00 后”的孩子,呈现出与“70 后”“80 后”不一样的新“成长的烦恼” 。与此同时,不少家长则抱怨如今的孩子 “不好管”“不懂感恩”“不理解父母”等。针对上述情形,孩子和家长之间应 ( )
①相互理解,积极沟通 ③顺其自然,各行其是 ②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④换位思考,平等交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参考答案:D 2.时间要求:2 分钟 3.评价设计:①④出现材料中的现象也是正常的,说明了子女与父母之间有代沟。 要想解决矛盾,就应该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学会换位思考,平等交流,因为人无完 人。①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②做法只能使矛盾激化,两败俱伤;③是消极的做法, 这样的后果是使双方的隔阂永远存在。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主要考察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如何化解,要学会尊 重父母、理解父母,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相互理解,平等交流。 作业 2: 我叫王磊,今年 13 岁,是一个八年级学生,生活在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爸爸 是建筑工程设计师、妈妈是老师。爷爷奶奶虽然没跟我们一起住,但活得也很充实, 最近还像年轻人一样玩起了微信,把我们都加了微信好友,发起了朋友圈,还时不时 跟我们视频聊天。今年放寒假的时候,我除了学习,还陪着爸妈一起锻炼身体,陪着 他们和爷爷奶奶去了趟三亚旅游,在那里吃了年夜饭、看了央视猴年春晚,感受了亲 情和家庭的美好。 从王磊的叙述中,归纳现代家庭发生的变化。 1、 参考答案: 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1) 家庭变得越来越小,家庭关系也越来越简单,家庭不断趋向小型化。 (2) 随着现代 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3) 家庭氛围越 来越平等、民主。 2.时间要求:5 分钟 3.评价设计:本题学生错题的原因可能是对课本基础知识掌握不熟练,依据课本知 识,可从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家庭氛围等方 面进行作答。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考查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家庭是由婚姻关系、 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现代家庭结构的类型有:核心家庭、主 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家是情感栖息地、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娱 乐天地、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
七、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 一)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 作业 1: 2015 年 9 月 9 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祝贺并勉励大家做教育改 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领者。下列对教师的工作认识不正确 的是 ( ) A.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B.老师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C.老师的工作只是传授知识 D.老师的巨大力量在于做出榜样 1.参考答案:C 2.时间要求:2 分钟 3.评价设计:本题学生的错题原因在于没有正确地认识老师的工作,题干中习近平总 书记的言行,体现了对老师的尊重,说明了教师在人类文明的传播、学生的健康成长 等具有重要作用。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考查对老师工作的认识,老师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情感才能唤醒情感。老师的巨大力量在于做出榜样。 作业 2: 老师在与我们的交往中,扮演着组织者、倾听者、陪伴者的角色。作为学生,我 们要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①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 ②老师的表扬和批评能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③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改进不足 ④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参考答案:D 2.时间要求:2 分钟 3.评价设计:本题学生错题的原因在于没有正确理解老师的批评和表扬。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考查如何正确看待老师的批评和表扬。 (1) 老师的表扬意味着对我们的肯定、鼓励和期待;批评意味着老师对我们的关心、 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改进不足,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2) 老师的表扬和批评能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我们要正确地对待老师的表 扬和批评,被老师表扬不骄傲,受到批评也不气馁和抱怨,正视老师的教育,从而促 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发展。 作业 3: 同学们收集到一些有关孝敬父母的名言,你认为在当代仍有积极意义的是( ) ①百善孝为先 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③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④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⑤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⑤ 1.参考答案:C 2.时间要求:3 分钟 3.评价设计:孝敬父母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是做人的根本, 古人常说“百善孝为先”即为此意。选项③“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说不孝的事情 有三件,以不娶妻而无子嗣最重大,常用来劝告已过适婚年龄而还未结婚的人,今天 多用以指未生男孩,断了祭祀祖宗的香火,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考查了有关孝敬父母的内容,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 是法律规定的义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回报父 母。 作业 4: 小刚的数学成绩很好,老师也很喜欢他。可是,一次误会中老师错怪了他,让小 刚对老师产生了既怕又怨的情绪。小刚很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办? (1) 小刚应该 。 (2) 理由: 。 1、 参考答案: (1) ①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②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③ 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④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2) 我们要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和表扬,主动与老师沟通。 2.时间要求:3 分钟 3.评价设计:本题学生错题的原因在于没有认真分析情境,明确材料考查的主旨,在 准确掌握如何与老师交往的知识的基础上即可顺利解答此题。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尊重与信任老师,理解与体谅老师;当受到老师批评时。应 该虚心接受,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和老师好好沟通。 作业 5: 材料一 在智能手机风靡街头巷尾的今天,微信、微博等沟通方式已不是年轻人的专 属。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学习使用这些沟通软件,加入孩子的朋友圈,不想再错过孩 子任何动态和消息。为此,不少同学吐槽自己被“监控”,大呼“没隐私”。有的孩 子甚至在微信朋友圈将父母屏蔽了。 材料二 大学生张明为了让自己的爸爸妈妈学会微信,专门手绘了一本微信使用说 明!手绘的岂止是一本说明书,它更体现出无数游子心中最深沉的牵挂,承载了晚辈 对长辈的孝心、耐心和成全之心。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 (2) 大学生张明的家庭结构属于哪一种类型? (3) 比较张明给父母手绘微信使用说明书的行为和部分孩子在微信上屏蔽家长的行 为,谈谈怎样建设和谐家庭?
1.参考答案: (1) 材料一反映了微信、微博等现代沟通手段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生活与交流方式。 一些子女随着年龄的增长反感父母的过度关注,故意设置障碍将父母屏蔽,影响了与 父母的沟通 (2) 核心家庭。 (3) 建设和谐家庭需要: ①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 ②有效交流和沟通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 ③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会让亲情更浓,让家庭更和睦。 2.时间要求:8 分钟 3.评价设计:本题学生错题的原因在于没有认真分析材料,明确材料考查的主旨,在 准确掌握如何孝敬父母的知识的基础上即可顺利解答此题。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为解答题,考查了“相亲相爱一家人”,需要在掌握父 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孝敬父母,积极与父母沟通,克服逆反心理等相 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二)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
序号 类型 对应单元作业 目标 对应学 难度 来源 完成时间
了 解 理 解 应 用
1 选择 (1) √ 简单 改编 2 分钟
2 选择 (2) √ 简单 改编 2 分钟
3 选择 (3) √ 中等 原创 3 分钟
4 情 景 探 究 题 (4) √ 中等 引用 3 分钟
5 述 论 题 (5) √ 较难 改编 8 分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