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伐檀有一个成语,叫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知大家是否熟悉,它的意思是借助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后来用以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错误的朋友。这个成语出自哪儿呢?它出自《诗经·小雅·鹤鸣》。《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前十一世纪)到春秋中叶(前六世纪)五百年间所产生的诗歌共三百零五首。汉代以前称为“诗”或“诗三百”。《诗经》中的"六义",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诗经》是“五经”之首。伐 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一读正字音yī学习字词1.生字:猗 廛 貆 漘囷 鹑 飧2.词语解释:稼穑(jià sè):狩(shòu)猎:县(xuán)特:素 餐:yīchánhuánchúnqūnchúnsūn泛指农业劳动。稼,播种;穑,收获。泛指打猎。狩,又特指冬天打猎;悬挂的小兽。县,同“悬”;特,三岁的兽。白吃,指不劳而食。谈谈你的诵读体会,这诗歌跟以前知道的诗相比有什么不同?二读谈初读感受1、内容上:不是文人的怀乡思人之作,而是劳动者的歌。这是伐木者之歌。一群伐木者砍檀树造车时,联想到剥削者不种庄稼、不打猎,却占有这些劳动果实,非常愤怒,你一言我一语发出了责问的呼声。2、结构上:三章诗重叠,意思相近(重章叠唱)。3、语言上:句式安排则长短错落,参差灵活,舒卷自如,十分生动灵活,富于感染力。1、在课本上找出三章中变更的词语。2、分别对这些词语归类,看它们各表达什么意思 3、这些词语的变换达到怎样的效果 三读细思考伐檀 干 涟 廛 貆 餐伐辐 侧 直 亿 特 食伐轮 漘 沦 囷 鹑 飧劳动过程休息过渡揭露讽刺赋重章叠唱,一咏三叹兴议论抒情重章复唱的艺术特色①“伐檀”“伐辐”“伐轮”的更换反映了伐木者劳动的繁重与艰辛。 ③“三百廛”“三百亿”“三百囷”的更换,有力地突出了贪婪的统治者无偿占有劳动成果的数量之大,掠夺之疯狂。④“县貆”“县特”“县鹑”的更换十分形象地突出了统治者占有劳动者劳动成果的品种之多, 搜刮无所不至。②“涟”“直”“沦”的更换写出了黄河水波的变化,反映了伐木者内心的不平静。四读会诗意(主旨)本诗通过重章复唱手法,抒写了被剥削阶级意识的觉醒,愤懑的奴隶已经向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吸血鬼大胆地提出了正义的指问。尖锐地揭露讽刺了统治者不劳而获、残酷剥削的罪行,表现了奴隶的强烈抗议。五读试背诵伐檀 干 涟 廛 貆 餐伐辐 侧 直 亿 特 食伐轮 漘 沦 囷 鹑 飧劳动场面伐檀伐辐伐轮(繁重、艰辛)休息过渡河水清涟、直、沦(反衬)反语讽刺不素餐、食、飧兮(剥削者本质)伐檀板书:愤怒责问不稼不穑取三百廛、亿、囷不狩不猎县貆、特、鹑(不劳而获)根据板书进行背诵2、下面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反映了《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创造精神。B这首诗每段的三、四两句都是奴隶们对不劳而食的奴隶主发出愤怒质问。C这首诗每段的最后一句都表现了奴隶对不平等的社会现象的感叹,标志着奴隶们的初步觉醒。D这首诗采用了赋与兴相结合的手法,从而更有利地突出了“刺贪”的主题。1、《伐檀》采用了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艺术手法,请具体说明其在文章中的作用。重复“伐檀”“伐辐”“伐轮”,意在表现什么?重复“县貆”“县特”“县鹑”,意在表现什么?重复“不素餐”“不素食”“不素飧”,又在表现什么?奴隶们劳动的辛苦奴隶主的不劳而获对奴隶主不劳而获的讽刺课堂练习:C(译)丁丁冬冬来把檀树砍,砍下檀树放河边,河水清清水上起波澜。栽秧割稻你不管,凭什么千捆万捆往家搬 上山打猎你不沾,凭什么你家满院挂猪獾 那些个大人先生啊,可不是白白吃闲饭!做车幅丁冬砍木头,砍来放在河埠头,河水清清河水直溜溜。栽秧割稻你闲瞅,凭什么千捆万捆你来收 别人打猎你抄手,凭什么满院挂野兽 那些个大人先生啊,可不是无功把禄受!做车轮儿砍树丁冬响,砍来放在大河旁,河水清清圈儿连得长。下种收割你不忙,凭什么千捆万捆下了仓 上山打猎你不帮,凭什么你家鹌鹑挂成行 那些个大人先生啊,可不是白白受供养!诗歌朗读的节奏根据什么确定?按照语法结构来确定(状+中)如:坎坎||伐檀兮如:彼||君子兮(把“彼”声音延长,有利于突出讽刺、嘲弄的意味)按照内容表达来确定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坎坎:伐木声。置:放。前一“之”,代“檀”,后一“之”,结构助词,的。“置之于河之干兮”,省介词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种不收,为什么取走这三百束谷子。廛:束,通“缠”。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不打猎,为什么看到你的院子里挂着貉子?县:通“悬”。貆:幼小的貉。“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君子”是谁 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说?那些大人老爷们啊,可不白吃饭啊!——反语,斥责奴隶主阶级剥削和压迫劳动群众。强烈的讽刺语气“君子”——指奴隶主彼君子兮,不素餐兮!那些大人老爷们啊,可不白吃饭啊!——反语,斥责奴隶主阶级剥削和压迫劳动群众,强烈的讽刺语气。劳动 ——休息 ——揭露讽刺伐檀、置胡取、廛胡瞻、县貆清涟愤怒责问反语讽刺君子、素餐(记叙)(描写)(抒情)重章复唱艺术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