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课件(共30张PPT)-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九课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课件(共30张PPT)-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选择性必修二 法律与生活
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
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9.1 认识调解与仲裁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明确课标 把握考情
课标要求 考情概览
年份 试题类型 考查考点
1.识别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不同的调解方式,明确调解制度的特点和程序 2.列举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经济仲裁等仲裁形式,明确仲裁制度的特点和程序 3.解析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特点和程序 2023北京高考真题 选择题 考查认识调解与仲裁 解析三大诉讼
2023浙江高考真题 选择题 考查认识调解与仲裁
2023湖南高考真题 选择题 考查解析三大诉讼
2022山东高考真题 选择题 考查认识调解与仲裁
2022浙江高考真题 选择题 考查严格遵守诉讼程序 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解析三大诉讼
2023全国、江苏、广东高考真题 非选择题 考查认识调解与仲裁 解析三大诉讼
社会生活纷繁复杂,社会成员在交往过程中难免因权利受侵害、义务未履行而产生争议,引发纠纷。纠纷发生后,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解决?
课堂导入
1、多元解决纠纷的方式
(1)多元方式
发生纠纷时,人们往往先自行协商,通过和解达成合意,解决纠纷;
无法和解时,人们还可以通过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纠纷。
一、以和为贵选调解
(2)优先选择:
相比之下,调解往往成为当事人解决纠纷的优先选择。
不等于最佳
当事人在公安机关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下,明确利害关系,敬畏法律而自愿达成协议(签订调解协议),属于行政机关履行的诉讼外调解中的行政调解,具有省时、省力的优点。
原因:省时、省力、省钱
是解决纠纷的第一道防线
思考:纠纷解决的方式,除了上面所说的,还有没有其他的方式呢?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开始建设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充分发挥其在线咨询、评估、调解、仲裁的功能,为纠纷主体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
2、调解的含义和类型
通过第三方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就是调解。
(2)调解的类型
人民调解
行政调解
仲裁调解
诉讼调解
诉讼外调解
调解
人民调解委员会
国家行政机关
仲裁机构
人民法院
(1)调解的含义:
思考:这些调解由谁来主持?
一、以和为贵选调解
【比较】各种形式的调解
调解的类型 主持者 法律效力
诉讼调解 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根据调解协议制作的调解书在当事人签收后,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诉讼外调解 人民调解 人民调解委员会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
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行政调解 国家行政机关 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
(不具有强制执行能力)
仲裁调解 仲裁机构 达成的调解协议,应当制作调解书或者裁决书,具有法律约束力。(不具有强制执行能力)
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下进行的调解,被誉为伟大的“东方经验”。
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不收取任何费用。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协议,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
双方当事人还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1)含义:
(2)要求:
(3)性质:
(4)效力:
3、人民调解 (伟大的“东方经验”)
一、以和为贵选调解
1.下列对漫画中解决纠纷的方式认识正确的是(  )
①调解协议经双方当事人确认后就是终局
②人民调解的费用由双方当事人共同承担
③经人民法院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④人民调解有利于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针对性限时训练
2.近年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广大人民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员充分发挥调解职能优势,服务群众、服务大局,扎实做好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调解化解工作,及时有效化解了大量社会矛盾纠纷,切实筑牢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人民调解是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唯一渠道
②人民调解组织是司法行政机关的组成部分
③有效的调解能够降低社会和谐稳定的成本
④调解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针对性限时训练
1963年,毛泽东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明确要求充分珍惜、大力推广、不断创新“枫桥经验”
2013年,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
枫桥经验,是指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县(现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经验,为此,1963年毛泽东同志就曾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
“枫桥经验”由此成为全国政法战线的一面旗帜。之后,“枫桥经验”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新经验,成为新时期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的典范。
在新时代,如何创新人民调解“枫桥经验”?
相关链接---枫桥经验
3-推动制度指导创新,法治化、规范化的调解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1-推动调解模式创新,全覆盖、广辐射的调解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
2-推动力量建设创新,专业化、职业化的调解员队伍进一步发展
4-推动衔接机制创新,多元化、便捷化的联调联动效能进一步增强
创新人民调解“枫桥经验”
人民调解委员会
仲裁委员会
仲裁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有效途径,包括商事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农村承包合同纠纷仲裁等。
2、商事仲裁
1)含义: 当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双方可以将其提交仲裁机构进行商事仲裁。
1、仲裁的种类
二、便捷经济选仲裁
适用场合
基于财产关系
夫妻离婚过程中因孩子抚养权归属问题发生争执可以通过仲裁方式解决。
王某因工作与同事发生纠纷打架,对公安局的处罚不服,可以向市公安局申请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第三条 下列纠纷不能仲裁:
(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相关链接P84
人身关系
行政关系
(1)或裁或审:在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
(2)协议仲裁(前提):申请仲裁必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
(3)一裁终局:仲裁程序比较灵活,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而且一裁终局。
不是官司打不起 , 是仲裁更有性价比
二、便捷经济选仲裁
3、仲裁——经济便捷
【典例精析】
1.(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张某和李某系夫妻,育有二子(张甲和张乙)一女(张丙),张某、李某与张甲(残疾且失业)共同生活,2023年1月5日,张某过世,家人准备继承其遗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因张某未立遗嘱,李某可对法定继承的顺序和份额做出安排
②无论张某订立遗嘱还是遗赠,应当为张甲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③若对遗产分割有异议,张乙可以申请人民调节委员会进行调解
④若不满自己遗产份额,张丙可通过诉讼或仲裁方式解决争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典例精析】
2.(2022·山东·统考高考真题)刘某将自己的一套房屋签约卖给汪某,但在办理过户登记前去世。刘某之子刘某甲作为刘某遗产的唯一继承人,将该房屋卖给李某并过户。汪某得知后,要求李某和刘某甲赔偿自己的损失。李某认为,自己与汪某素不相识,不应对汪某的损失负责。刘某甲认为,父债子偿已经过时,刘某卖房给谁与自己无关。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汪某无权要求李某赔偿自己的损失
②汪某可主张李某未获得该房屋所有权
③刘某甲既然未放弃继承该房屋,就应该向汪某承担责任
④若刘某甲与汪某经人民调解达成协议,则该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选择性必修二 法律与生活
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
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9.2 解析三大诉讼
1、诉讼
(1)含义:
诉讼又称“打官司”,就是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
(2)地位:
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
(3)要求:
诉讼解决纠纷必须严格依法进行。
一、诉讼及其特点
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
(4)特点:
公权性、程序性、强制性、终局性
内涵
公权性 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
程序性 人民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解决纠纷
强制性 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终局性 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终局的
一、诉讼及其特点
2.诉讼法(诉讼的法律依据)
(1)含义:用于调整诉讼法律关系,规范诉讼活动与程序的法律。
(2)类型:针对不同的诉讼类型,我国分别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一、诉讼及其特点
特别关注 仲裁与诉讼的不同
(1)管辖不同。 仲裁是协议管辖。而法院诉讼是强制管辖。
(2)仲裁庭和法院审判庭的组成方式不同。 仲裁可由当事人约定仲裁庭的组成方式并自主选定或者委托指定仲裁员,而诉讼当事人不能选择法院审判庭的组成方式和审判员。
(3)审理不同。 除特殊情形外,诉讼实行公开审理,而仲裁注重保护当事人的商业秘密,一般实行不公开仲裁。
(4)制度不同。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不存在上诉或再审。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当事人不服法院一审判决可以上诉或者申诉。
二、诉讼的主要类型
1、我国诉讼的主要类型
(1)诉讼类型:
诉讼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
(2)分类依据:
在案件性质、诉讼目的、提起诉讼的主体、诉讼内容和程序、适用法律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
【知识拓展】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的主要区别
区别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
性质
诉讼目的
诉讼主体
举证原则
适用法律
刑事案件
民事案件
行政案件
主要适用民法典和民事诉讼法
主要适用行政法律、法规和行政诉讼法
主要适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
谁主张权利谁负有举证责任
行政机关负有举证责任
公诉人举证,但被告可以提出自己罪轻或无罪的材料为自己辩护
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民告民)
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
(民告官)
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
(自诉:民告民;公诉:官告民)
双方当事人都可以提起诉讼
只能是由行政相对人提起诉讼,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
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诉讼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本课小结
纠纷的解决
一、以和为贵选调解
二、便捷经济选仲裁
1.仲裁的形式
2.商事仲裁
1.解决纠纷的方式
2.调解
3.人民调解
三、诉讼特点及类型
1.特点:公权性;程序性;强制性;终局性
2.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典例精析】
1.(2023·湖南·统考高考真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公益诉讼制度捍卫公共利益,从顶层设计到实践落地,从局部试点到全面推开,受到广泛关注。以下案例属于公益诉讼范畴的是( )
①某医疗科技公司诉某健康科技公司名誉权纠纷案
②陈某在某世界自然遗产地“金顶摩崖”刻字案
③孙某与某通信公司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纠纷案
④罗某侵害抗美援朝“冰雕连”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典例精析】
2.(2022·天津和平·统考一模)诉讼俗称“打官司”,它是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它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三种类型。以下案例对应诉讼类型正确的是( )
①周某与李某签订买卖合同因未明确价格产生争议——民事诉讼
②赵某因违反公司劳动纪律被单位辞退产生争议——行政诉讼
③张某因在小区门口违章停车被交警处罚产生争议——民事诉讼
④仇某因发布诋毁戍边英雄官兵言论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刑事诉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LOGO
情境探究:解析三大诉讼
材料一 小张的老公王先生在婚后搞婚外恋,导致双方感情破裂,于是小张和王先生协议离婚。离婚协议约定夫妻共有的一处房产和一辆家用轿车归小张所有,女儿亦随其生活,王先生“净身出户”,并按月给付抚养费800元。小张与王先生到民政局办理了离婚手续。五个月之后,小张发现王先生隐匿了夫妻共同财产,于是起诉至法院要求撤销离婚协议,重新分割财产。
材料二 近年来,侵犯未成年人人身权利的案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案件能折射出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实践中存在一些未成年被害人无法参与刑事诉讼过程的情况,尤其在一些基层和偏远地区,对于案件的进展如果被害人自己不去打听就没有人会主动告知,甚至连案件的判决结果都不知道。
探究问题
1.上述诉讼属于什么诉讼?并说明理由。
2.上述材料谈到案件的诉讼是什么诉讼?它和其他两种诉讼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LOGO
答案提示
1.上述诉讼属于民事诉讼。民事诉讼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上述材料谈到案件的诉讼是刑事诉讼。三种诉讼的主要区别是:①在诉讼目的方面,民事诉讼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行政诉讼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刑事诉讼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②在提起诉讼的主体方面,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均可提起。行政诉讼主要由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刑事诉讼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自诉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