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1、哲学的起源2、哲学与世界观的联系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联系4、具体科学与哲学的联系温故知新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1.2 哲学的基本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认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精神: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明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内涵与基本形态。公共参与:理解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情境1有人说哲学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哲学研究人生问题,也有人说也学研究人类认识的问题。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其中有没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并且把不同哲学区分开来的基本问题?点评: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自主学习【3分钟】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4、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和基本形态?5、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和基本形态?6、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指什么?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注意:1、“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人们的思想如:理论、计划、 思想、 观点等主观性的东西思维意识存在物质意识以外的一切事物,如地球、生物、环境、国情、磁场等可见或不可见的客观实在。具体事物、现象、人类活动等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何者为本原/第一性(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有没有同一性(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决定存在能不能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判一判1、我们永不能由知觉的存在或其任何性质,形成关于对象的存在的任何结论 。2、人不仅不能感知和证明物质实体的存在,也不能感知和证明精神实体(包括上帝)的存在。3、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可知论不可知论可知论5、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唯心主义都是不可知论。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有坚持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4、世界上有些事物可以被认知,有些则不能。不可知论辨析王充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王守仁/王阳明英国 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心外无物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唯心主义1.“我在故我思”与“我思故我在”反映了哪两种不同的观点?2.“我在”与“我思”之间孰先孰后,体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哪一项重要内容?[情境探究]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第一方面,即何者为本原/第一性的问题(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哲学派别 观点分歧表现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一人骑二马”看着就得卡!1.观点:物质和意识是彼此独立的两个本原。2.实质:偏于唯心主义。二元论相关链接基本形态 合理性 局限性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正确。 ①只是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②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半截子唯物主义 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缺陷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3、唯物主义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气理说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王 充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王 充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范 缜形神说阴阳说五行说天地和人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德)费尔巴哈原子、元素说(英)弗·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子 物质,是基本元素原子就是物质,就是世界的本原。请判断下列观点分别属于唯物主义的哪种基本形态。 1、水是万物的始基。2、原子是世界的本原。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6、宇宙是一团永恒的活火。7、气者,理之依也。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5、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判一判4、唯心主义把意识作为世界的本原,认为意识决定物质两种形态 基本观点 共同点(根本观点)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观念等)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理”、“道”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各种封建迷信活动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万物皆备于我(战国)孟子(明)王守仁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南宋)陆九渊(英)贝克莱存在既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心外无物1.我思故我在(笛卡尔)2.我在故我思3.整个世界都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黑格尔)4.“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6.上帝七天创造世界7.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王守仁)8.理生万物(朱熹)主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练一练客观唯心主义连一连1、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2、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3、存在即被感知4、气者,理之依也”5、“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6、心外无物7、上帝创造世间万物8、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9、理在气先10、气之所以能动静者,理为之宰也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转发这个杨超越考神附体,人生开挂”这是?客观唯心主义5、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1)是什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2)“两个对子”的关系从哲学的基本派别来看,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盲人摸象刻舟求剑全是缺点思考:你认为他们犯了什么错误?应该如何看问题?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应该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形而上学孤立的观点见木不见林形而上学静止的观点辩证法发展的观点刻舟求剑辩证法全面的观点形而上学片面的观点一叶障目三、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会面对思维与存在的问题。如: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的关系,农民要面对和处理耕作计划与耕作收获的实际之间的关系,工人要面对和处理做工的方法、步骤与做工的实际之间的关系,医生要面对和处理处方与病情的关系。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三、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3、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它问题的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什么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何者是本原/第一性有没有同一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2.唯物主义3.唯心主义根本观点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根本观点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1. 分歧4. 两个对子课堂小结1、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生成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这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 )A.科学的揭示了世界的本原B.属于辩证唯物主义C.认为意识能正确的反映物质D.认为物质是本原,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D随堂练习2、以下哪些属于唯心主义(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②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③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④气者,理之依也。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B随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