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逃出大英博物馆》短视频主要讲述了一盏化为人形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从大英博物馆逃出后,邂逅中国记者并请求其帮助自己逃回中国的故事。随着视频的爆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背后的故事。情境导入思考:《逃出大英博物馆》短视频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我们要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目标】【必备知识】1.理解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重点+难点]2.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重点]3.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感受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4.理解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认识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树立牢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科学精神: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含义、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公共参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需要全员参与,要引导广大青少年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一、创新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1. 创造性转化的要求(侧重改造、转化)标准—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途径—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目标—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民为中心”汲取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可载舟,亦可覆舟”“仁爱”“仁政”的人本、民本思想的合理成分,同时又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标准: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途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目标: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2. 创新性发展的要求(侧重创新、发展)一、创新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区别与联系】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区别 途径对象 是“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 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要求实质目的 重在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重在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联系改造和转化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创新和发展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强调继承强调发展①二者是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都是要在鉴别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时代条件和实际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和发展,而且在改造和发展的具体内容上也有相同、相通之处;②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前奏,创新性发展是创造性转化的升华。区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1、《经典咏流传》将古诗词以音乐的方式“唱出来”2、“以人民为中心”汲取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可载舟,亦可覆舟”“仁爱”“仁政”的人本、民本思想的合理成分,同时又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3、将甲骨文做成“表情包”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1)继承和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P97(2)创造性转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3)创新性发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4)传播: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既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P100相关链接小结: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2023年,以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津湖战役为背景的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引发观影热潮。“这场仗打得非常艰难,气候严寒,补给因为美军的破坏跟不上,面对的是美军最精锐的部队,武器装备对比悬殊。这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也是一场意志之战,战士发挥了生命的最大能量。 “这部电影是为了中国人那份伟大的精神而拍摄的。”该片总监制黄建新说。材料中的“中国人那份伟大的精神”指的是什么?情境: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团结统一爱国主义(核心)体现体现体现体现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2.爱国主义的地位和作用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作用: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3.中华民族精神表现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创造精神4.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1)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2)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矩。注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区别:(1)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2)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联系:(1)两者相辅相承,相互支撑,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2)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3)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拓展: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思考:中华民族精神经历了哪些发展?5.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具有时代性、与时俱进)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发展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信条,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知识拓展: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不竭精神动力;②抗战精神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③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XX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答题模板:以抗战精神为例知识拓展: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①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②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③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④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伟大抗疫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民族精神的“不变”与“变”?——“不变”指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保持稳定。——“变”指的是民族精神随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1)关 键: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着眼点: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3)方法途径: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4)目 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6.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课堂小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与民族精神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难点)创造性转化的要求创新性发展的要求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1.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内涵和形式上改造,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2.对于中华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去伪存真3.“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4.“夸父逐日”体现了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5.我们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FTFFF课堂练习1、5月19日,2023年“中国旅游日”主会场活动在线上举办。主会场活动选址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主办方推出一系列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全方位展示古城文化风采,吸引广大群众开启新的旅程、感悟文化之美。材料说明( )①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有利于其传承②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③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④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必经之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课堂练习2、琼州胜景五公祠有一副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此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②公正廉明、崇高平等的民主精神 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襟怀④自强不息,不懈追求的奋斗精神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B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