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质量(表格式)2023-2024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质量(表格式)2023-2024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八年级物理教学案
课 题 6.1质量
教学目标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通过实验操作,学会天平的使用
重 难 点 重点:是质量的概念与单位,以及天平使用方法。 难点:是“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累计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一、情境引入 二、展示目标 三、教学过程及流程(13分钟) 独学 组学 展学 检学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结 课后练习 讲述孔融让梨的故事,并提出问题:大梨小梨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如果我有一个大梨和一个小梨你会选择哪个吃呢? 一.认识质量 想一想:铁钉和铁锤所含物质——铁的多少相同吗? 讨论交流:物体的质量会发生改变吗? 橡皮泥捏成小动物 冰块熔化成水 宇航员太空行走 2、属性: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无关 引入质量的单位 3、质量的单位 ⑴、 国际单位:千克(kg) 现保存在巴黎国际计量局中的国际千克原器(右图)是底面直径和柱高均为39mm的铂铱合金圆柱体,它的质量是1kg的标准。 ⑵、单位由大到小: 吨 千克 克 毫克 ⑶、生活中质量的单位 1千克= 1公斤= 2斤 1斤 = 0.5千克= 500克 1斤 =10两 = 500克 1两= 50克 ⑷、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 一枚大头针的质量约80____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___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40 ___ 一头大象的质量约6 ___ 二、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 托盘天平 1.托盘天平的构造 (1)最大称量:天平能够测量的最大质量。 (2)感 量:天平的灵敏程度。(指针在分度盘上偏转1小格所需的最小质量。) 2、天平的使用方法(P114) ①放:水平台上、零刻度处 ②调: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③称:左物右码、由大到小 ④读:m物=m砝码+m游码 ⑤收: 板书设计: 第一节 质量 一、质量 1、概念: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基本单位:千克(kg) 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3、换算关系 1t=103kg 1kg=103g 1g=103mg1kg=106mg 1t=106g 1t =109mg 4、属性 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物态及其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 二、质量的测量 1、实验室:天平,分为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2、托盘天平的使用 学生总结回答 《学生活动手册》 目标检测79--80页 1-5题 巩固练习80--81页 6-12题 列举学生熟悉的几种物体,让学生对实物的观察,明确“物质”与“物体”的概念。 利用学生已有的“东西有多有少”的知识基础,在师引导下,让学生总结出质量的概念。 引导学生从“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入手讨论交流,让学生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质量不随形状、状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 引导学生认识质量的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让学生明白:日常生活中,我们购买粮、菜、糖、水果等物品时,常说它们的重量是多少斤或公斤,这里说的重量,实际是质量。斤和公斤是500克和1千克的别名。 让学生了解常见物体质量的大小,以便对其他物体的质量进行估测。 学生对照实物——托盘天平,认真阅读,熟悉天平的主要结构,调节与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在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尝试性操作(课本第114页)。这样做可以避免学生死记操作步骤,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学会思考。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天平使用的基本方法: ①放:水平台上、零刻度处 ②调: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③称:左物右码、由大到小 ④读:m物=m砝码+m游码 ⑤收: 抽学生回答。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