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十七讲:有机物和与能源一、常见的有机物及与无机物的区别把含 碳元素 的化合物叫作有机化合物,但是不包括 碳的氧化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碳酸 、 碳酸盐 等,简称 有机物 。例如甲烷(CH )、尿素[CO(NH ) ]等。特点(共性):难溶于水,熔点低,受热易分解,容易燃烧,不易导电,易挥发等。【典例1.1】(2022·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人民日报》2022年4月29日以“二氧化碳能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为标题,报道了我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电催化结合生物合成的方式,将二氧化碳高效还原合成高浓度乙酸,进一步利用微生物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我国科学家在全世界首次取得的这项重大突破,为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粮食”提供了新技术。在上述物质(二氧化碳、乙酸、葡萄糖、脂肪酸)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二氧化碳 B.乙酸 C.葡萄糖 D.脂肪酸【答案】A【分析】有机物是指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硫氰化物等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详解】A、二氧化碳中含有C,但是属于无机物;B、乙酸中含有C属于有机物;C、葡萄糖中含有C属于有机物;D、脂肪酸中含有C属于有机物;故选A。【对点训练1.1】(2022·辽宁盘锦·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常见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C6H12O6 B.K2CO3 C.C2H5OH D.CH3COOH【答案】B【分析】有机物是指一类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不包括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等。【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葡萄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符合有机物的特点,属于有机物,选项错误;B、碳酸钾是由钾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不符合有机物的特点,不属于有机物,选项正确;C、乙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符合有机物的特点,属于有机物,选项错误;D、乙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符合有机物的特点,属于有机物,选项错误;故选B。二、无机物与有机物的区别项目 无机物 有机物状态 呈气态、液态或固态 大多呈气态或液态可燃性 大多____不易____燃烧 大多____容易____燃烧溶解性 一般易溶于___水_____ 较易溶于___水_____反应性 反应快 有机物之间反应较慢三、常见的有机物甲烷化学式为CH ,是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最简单 的有机物。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化学性质:具有 可燃性 。甲烷在空气(或O )中燃烧时,发出 蓝色 火焰,放出大量热,生成的气体能使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 + 注意:甲烷点燃前要 验纯 。④用途:可作燃料,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四、其他常见的有机物物质名称 化学式 特点或用途乙烷 ____C2H6_____ 存在于天然气和焦炉煤气中丙烷 ——C3H8_——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丁烷 ____ C4H10____ 打火机中燃料的主要成分乙烯 ——C2H4——— 重要的化工原料;能___催熟___水果乙炔 C H 可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乙醇 C H OH 俗称___酒精___,具有___可燃___性甲醇 CH OH 有_____毒___性,能致盲五、食物中的有机物糖类:人体的主要 供能 物质,是人体消耗能量的主要来源(70%)。 常见的糖类有 淀粉 、 蔗糖 、 葡萄糖 等。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习惯上称为 碳水化合物 。①常见的糖类a.淀粉[(C H O )。]:存在于大米、面粉中。b.蔗糖(c.葡萄糖 C。H O +6O 6H O+6CO 。检验淀粉:淀粉遇碘呈 蓝 色,碘溶液常用于淀粉的检验(反之用淀粉也可以检验碘)。实验室中葡萄糖的检测:新制氢氧化铜沉淀与葡萄糖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有 砖红 色沉淀产生。作用:为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恒定提供能量。油脂植物油脂:一般呈液态,如花生油、豆油等。动物油脂:又叫脂肪,一般呈固态,如牛油、猪油等。:人体的主要 贮能 物质。作用:储备能量。蛋白质蛋白质:构成细胞和 生物体 的基本物质。蛋白质中除了碳、氢、氧元素外,还含有氮、硫等元素。基本组成单位—— 氨基酸 (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等)②常见的蛋白质a.血红蛋白:氧气和二氧化碳在呼吸过程中的载体。b.多种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唾液淀粉酶、麦芽糖酶等。③作用:组成细胞、修补受损组织等。在肉类、禽蛋、鱼、虾、乳制品和大豆等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较高。蛋白质的检验: 灼烧 后有烧焦羽毛味。这也是区别动物毛发和植物纤维的主要方法。维生素的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常见有机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常见有机物及其化学式 化学方程式甲烷(CH ) CH +O2 CO +2H O丁烷(C H ) 2C,H +13O 8CO +10H O乙炔(C H ) 2C H +5O 4CO +2H O酒精(C H OH) C H5OH+3O2 2CO +3H O【典例1.2】(2019·温州) 2019年5月,我国目前推力最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成功,该发动机用甲烷作燃料。(1)甲烷(CH4)属于化合物中的 。(2)用甲烷作燃料,具有清洁无毒的特点,其原因是 。【答案】(1)有机物(2)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知识点】简单的有机物;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解析】【分析】(1)有机物即有机化合物,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等少数简单含碳化合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无机物即无机化合物,一般指碳元素以外各元素的化合物,如水、食盐、硫酸、石灰等。但一些简单的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和碳化物等,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因此也作为无机物来研究。(2)根据甲烷燃烧的产物对环境的影响回答。【解答】(1)因为甲烷中含有碳,所以甲烷(CH4)属于化合物中的有机物;(2)用甲烷作燃料,具有清洁无毒的特点,其原因是:燃烧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对点训练1.2】(2018·温州)“柴、米、油、盐”是厨房常备用品,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A.柴(纤维素) B.米(淀粉)C.油(脂肪) D.盐(氯化钠)【答案】D【知识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解析】【分析】无机化合物,与机体无关的化合物(少数与机体有关的化合物也是无机化合物引,如水),与有机化合物对应,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包括碳的氧化物、碳酸盐、氰化物等;【解答】A、柴,纤维素是糖类,主要由C、H、O三种元素构成;是有机物;故A错误;B、 米,淀粉是糖类,是有机物;故B错误;C、 油,脂肪,由C、H、O元素构成,是有机物;故C错误;D、 盐,NaCl 由Na、Cl元素构成,不含有C、H元素;是无机物;故D正确;故答案为:D;关于有机物的化学用语和相关计算:化学用语:以酒精(C H OH)为例。酒精由酒精分子构成,有机物都是由对应的分子构成。酒精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一个酒精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相关计算:以酒精(C H OH)为例。原子个数比:C:H:O=2:6:1元素质量比:m(C):m(H):m(O)=12×2:1×6:16×1=12:3:8式量(相对分子质量):M=12×2+1×6+16×1=46元素质量分数:ω(C)=【典例1.3】(2021·内蒙古鄂尔多斯·统考中考真题)李兰娟院士的研究团队发现:达芦那韦(化学式C27H37N3O7S)能显著抑制新冠肺炎病毒复制。下列有关达芦那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分类上看:达芦那韦属于无机化合物B.从微观上看:每个达芦那韦分子由74个原子构成C.从宏观上看:达芦那韦是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D.从质量上看:达芦那韦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7:37:7【答案】C【详解】A、由题可知,达芦那韦由碳、氢等元素,分子式较复杂,是典型的有机物,说法错误;B、每个达芦那韦分子由27+37+3+7+1=75个原子构成,说法错误;C、达芦那韦由碳、氢、氧、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说法正确;D、达芦那韦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7):(1×37):(16×3)=324:37:48,选项错误。故选C。【对点训练1.3】(2021·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研究表明,色氨酸(C11H12N2O2)在人体内含量太低会影响睡眠质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色氨酸属于有机物 B.色氨酸分子中含有氮气分子C.色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 D.色氨酸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6:1【答案】B【详解】A、根据色氨酸的化学式可知,它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故属于有机物,此选项正确;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色氨酸分子中含有氮原子,不含氮气分子,此选项错误;C、色氨酸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即色氨酸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此选项正确;D、色氨酸的分子式为C11H12N2O2,则色氨酸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此选项正确。故选B。一、材料:材料一般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新型材料。无机材料:金属材料, 纯金属 , 合金 等;非金属材料, 陶瓷 , 玻璃 等。有机材料:高分子材料相对分子质量高达几万、几十万甚至更高的一类物质称为 高分子化合物 。高分子化合物又可以分为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和 人工高分子化合物 。前者有淀粉、蛋白质、核酸等;后者有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涂料和胶黏剂等。塑料:具有可塑性,轻巧美观,可以制成各种形状的物品,不怕浸水,便于 携带。按受热表现可分为 热塑性塑料 和 热固性塑料 两类。纤维:长度比直径大 100 倍以上有一定柔韧性的物质。 植物纤维 来源于自然界,如棉、麻、丝、毛等, 化学纤维 是用化学方法制得的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橡胶: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合成橡胶是以石油和天然气产品为原料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新型材料: 纳米材料 , 复合材料 等。二、矿物燃料1. 煤:又称 煤炭 ,主要含 碳 元素,称为“工业的粮食”。2. 石油:主要含 碳 元素和 氢 元素,称为“工业的血液”。3.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 甲烷 。三、能源根据能源能否再生,可以把能源分为 不可再生能源 (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和 可再生能源 (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根据能源获取方式的不同,可以把能源分为 一次能源 (即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能源,如化石能源、太阳能等)和 二次能源 (即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需要消耗一次能源才能得到的能源,如电能)。化石能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导致更多的二氧化碳排入大气中,从而加剧 温室效应 ,使得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同时煤燃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硫也易造成 酸雨 。为缓解此类环境问题,可以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等)、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倡“低碳生活”等【典例2】塑料制品的使用存在很多利弊。2020年1月19日,我国颁布了“禁塑令”,禁止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小科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支持“禁塑令”的是( )A.塑料可塑性强,易制成各种产品B.塑料很难被分解,易造成污染C.塑料成本低,性价比高D.塑料产品耐用且可以回收再利用【答案】B【详解】ACD都是塑料制品的好处,与题意不符;支持“禁塑令”的是塑料很难被分解,易造成污染,故选:B。【对点训练2】如图所示饼图,表示的是1995年几种主要能源在世界能源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图中可知( ) A.当年世界最主要的能源是天然气 B.煤在能源总产量中的比例略高于25%C.核能发电所占份额排在第3位 D.图中所列能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答案】B【详解】从图表中我们会发现煤所占比例大于25%,核能排在第四位,而天然气,煤,石油,核能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水能属于再生能源。故选B。真题演练(2022山西中考】)随着我国“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垃圾综合化分类及资源再生利用进入了新的阶段。下列对垃圾资源再利用的建议,正确的一项是( )A. 金属可直接利用 B. 有机物可再上餐桌C. 可燃物可焚烧发电 D. 惰性物可彻底抛弃【答案】C【解析】A、废旧金属应该经过再处理和加工冶炼,才能利用,选项错误;B、废弃的有机物不能直接用于饮食类,选项错误;C、可燃物再利用燃烧后发电,达到资源再利用,选项正确;D、有些惰性物无法目前无法开发再利用或是成本较高浪费资源,选项错误;答案为:C。(2022·云南·统考中考真题)云南文山有“中国三七之乡”的美誉。《本草纲目》记载:“三七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三七中止血的活性成分主要是田七氨酸(C5H8N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田七氨酸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B.田七氨酸中含N2O5分子C.田七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田七氨酸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8:2:5【答案】A【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田七氨酸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是一种含碳化合物,符合有机物的特点,属于有机物,选项正确;B、由化学式可知,田七氨酸由田七氨酸分子构成,一个田七氨酸分子中含有5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5个氧原子,选项错误;C、田七氨酸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12×5):(1×8):(14×2):(16×5)=15:2:7:20,则田七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错误;D、田七氨酸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12×5):(1×8):(14×2):(16×5)=15:2:7:20,选项错误,故选A。(2022·浙江·统考中考真题)我国科学家发现千金藤素能抑制冠状病毒的复制,它的化学式为C37H38N2O6。下列有关千金藤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氮分子B.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C.是一种无机物D.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7:38【答案】B【详解】A、千金藤素是由千金藤素分子构成的,不含氮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千金藤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C、千金藤素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错误;D、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7):(1×38)≠37:38,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二氧化碳气体既是温室效应的元凶,又是一种潜在的碳资源。实验室里,科学家已成功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一种简单有机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二氧化碳塑料”。该新型塑料在投入工业生产前,以下不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是A.如何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B.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C.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 D.新型塑料生产是否影响碳循环【答案】D【详解】A. 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会提高二氧化碳塑料的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B. 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会涉及到生产对环境污染的问题,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C. 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会影响到塑料的使用价值和生产的价值问题,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D. 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O2),新型塑料生产不会影响碳循环,不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故选:D。(2023·山东省滨州市)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如图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你结合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该反应中甲与丙的粒子数目之比为 ______ ;乙粒子构成的物质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 ;丁粒子构成的物质属于 ______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答案】 : 无机物 【解析】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中甲与丙的粒子数目之比为:;故答案为:;:;乙粒子是氢分子,氢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氢气,氢气是一种单质,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零;故答案为:;丁粒子是水分子,水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水,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含碳元素,属于无机物;故答案为:无机物。(2023·浙江·二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应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抵抗力: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科学抗疫。(1)佩戴口罩:佩戴口罩可以阻止飞沫进入人体,口罩起到的作用与___________(填实验操作)类似。(2)接种疫苗: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新冠肺炎疫苗属于___________(选填“抗原”或“抗体”),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的人会发生___________(选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从而获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3)定期消毒:消毒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重要环节。84消毒液是一种常用消毒液,它的消毒原理为,生成的X(是一种酸)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对教室等场所进行消毒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___。(4)核酸检测:核酸检测作为新冠肺炎确诊的决定性判断依据,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核酸是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的总称。胞嘧啶()是脱氧核糖核酸()初步水解的产物之一,它属于___________(选填“混合物”“无机物”或“有机物”)。【答案】 过滤 抗原 特异性 HClO 切断传播途径 有机物【详解】(1)佩戴口罩可以阻止飞沫进入人体,口罩起到的作用与过滤类似;(2)新冠肺炎疫苗是减毒、低毒、灭火的病原体,从免疫的角度分析属于抗原,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的人会发生特异性免疫,从而获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3)在反应NaClO+CO2+H2O=NaHCO3+X中,反应物中有1个钠原子、1个氯原子、4个氧原子、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生成物中有1个钠原子、1个氢原子、1个碳原子、3个氧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HClO。对教室等场所进行消毒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4)(C4H5ON3)是脱氧核糖核酸,是含碳的化合物,它属于有机物。“三鹿奶粉”事件曾震惊全国,该事件是一起不法分子为了牟取暴利,在鲜奶中添加了含氮量较高的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N3(NH2)3 , 一种化工原料)。在植物蛋白粉和饲料中,每增加1个百分点的,会使蛋白质测定含量虚涨4个多百分点。为此,少数奶农把三聚氰胺加入鲜奶之中,造成蛋白质含量增加的假象。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1)三聚氰胺和蛋白质都是有机物且都含有氮元素,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试从微观角度进行解释:________。(2)蛋白质对于婴幼儿、青少年的正常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由于这种营养素在人体内具有________的功能。(3)三聚氰胺含氮量较高,其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________(4)如图为以心脏的结构示意图。劣质奶粉中的三聚氰胺从人体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再经肾脏排出体外的过程中,经过心腔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5)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青少年每天喝牛奶但仍存在缺钙的可能,其原因是体内缺少______)。A.维生素AB.维生素B2C.维生素CD.维生素D【答案】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两者分子结构不同,分子种类不同,物质化学性质不同 细胞生长和修复组织的原料 66.7% ①②③④ D【详解】(1)三聚氰胺和蛋白质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两者分子结构不同,分子种类不同,物质化学性质不同。(2)蛋白质是细胞生长和修复组织的原料。(3)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N3(NH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奶粉中的三聚氰胺在小肠被吸收进入血液后首先进入心脏的右心房,再经肺循环回到左心房,然后通过体循环到达肾脏引起病变。故通过心脏的顺序为:①②③④。(5)人体缺钙或缺维生素D会患骨质疏松、佝偻病等,因为维生素D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缺维生素D最终会导致缺钙,使得幼年患佝偻病,中老年人和妇女患骨质疏松.因此补钙的同时一定要补充维生素D。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青少年每天喝牛奶但仍存在缺钙的可能,其原因是体内缺少维生素D。(2023·山东省威海市)“碳中和”,我们一直在行动 我国宣布在年前实现碳中和,“碳封存”与“碳转化”是实现碳中和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选择。“碳封存” 年月日,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成功投入使用,填补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该技术是将油井开采产生的油气混合物注入高碳分离器,再将分离出的二氧化碳通入压缩机加压和干燥,使其变成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超临界状态。超临界状态二氧化碳密度高,接近液态二氧化碳;粘度小,流动快,接近气态二氧化碳。从微观角度分析二氧化碳易被压缩的原因 ______ 。为了防止对输送管道内部造成腐蚀,输送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管道材料采用不锈钢或低铬钢等,同时对二氧化碳进行干燥处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二氧化碳需要干燥的原因 ______ 。低铬钢属于 ______ 填序号。A.纯净物 B.混合物 C.复合材料 D.金属材料下列对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理解正确的是 ______ 填序号。A.超临界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组成不同B.超临界二氧化碳容易燃烧C.同等条件下,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输送量比二氧化碳更大D.超临界二氧化碳存在于特定的条件下,条件改变,状态改变“碳转化”利用二氧化碳资源开发化工原料,合成化工产品,有着广阔的前景。二氧化碳与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尿素,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在一定条件下,利用新型电解装置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化学方程式为,的化学式为 ______ 。从物质类别角度分析,和两个反应实现了 ______ 的转化。碳中和,人人参与,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你的低碳行动是 ______ 写一条即可。【答案】气态二氧化碳分子间隔很大,容易被压缩 从无机物到有机物 植树造林合理即可 【解析】解:从微观角度分析二氧化碳易被压缩的原因是气态二氧化碳分子间隔很大,容易被压缩;故答案为:气态二氧化碳分子间隔很大,容易被压缩;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为,因此对二氧化碳要进行干燥处理;低铬钢是一种铁合金,其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也属于金属材料;故答案为:;;超临界二氧化碳是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超临界状态,因此超临界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组成相同,说法错误;B.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超临界二氧化碳不能燃烧,说法错误;C.超临界状态二氧化碳的粘度小,流动快,因此同等条件下,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输送量比二氧化碳更大,说法正确;D.由题干信息可知,超临界二氧化碳存在于特定的条件下,条件改变,状态改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二氧化碳与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尿素,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由化学方程式为可知,反应前有:个碳原子、个氢原子和个氧原子,反应后有:个碳原子、个氢原子和个氧原子,则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每个分子中含有个氧原子,即的化学式为;故答案为:;观察两个化学反应可知,反应物中的二氧化碳是一种无机物,生成物中的尿素和甲酸均属于有机物,因此从物质类别角度分析,和两个反应实现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化;故答案为: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碳中和,人人参与,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我的低碳行动有植树造林、骑自行车出行、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纸张双面使用等;故答案为:植树造林合理即可。根据分子的性质、化学反应的原理、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题干信息来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质量守恒定律以及物质的种类来分析;根据符合低碳理念的做法来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掌握分子的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物质的种类以及符合低碳理念的做法等是解题的关键。知识梳理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十七讲:有机物和与能源一、常见的有机物及与无机物的区别把含 的化合物叫作有机化合物,但是不包括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 等,简称 。例如甲烷(CH )、尿素[CO(NH ) ]等。特点(共性):难溶于水,熔点低,受热易分解,容易燃烧,不易导电,易挥发等。【典例1.1】(2022·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人民日报》2022年4月29日以“二氧化碳能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为标题,报道了我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电催化结合生物合成的方式,将二氧化碳高效还原合成高浓度乙酸,进一步利用微生物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我国科学家在全世界首次取得的这项重大突破,为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粮食”提供了新技术。在上述物质(二氧化碳、乙酸、葡萄糖、脂肪酸)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二氧化碳 B.乙酸 C.葡萄糖 D.脂肪酸【对点训练1.1】(2022·辽宁盘锦·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常见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C6H12O6 B.K2CO3 C.C2H5OH D.CH3COOH二、无机物与有机物的区别项目 无机物 有机物状态 呈气态、液态或固态 大多呈气态或液态可燃性 大多________燃烧 大多________燃烧溶解性 一般易溶于________ 较易溶于_______反应性 反应快 有机物之间反应较慢三、常见的有机物甲烷化学式为CH ,是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的有机物。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化学性质:具有 。甲烷在空气(或O )中燃烧时,发出 火焰,放出大量热,生成的气体能使 变浑浊,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 + 注意:甲烷点燃前要 。④用途:可作燃料,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四、其他常见的有机物物质名称 化学式 特点或用途乙烷 _________ 存在于天然气和焦炉煤气中丙烷 ——_——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丁烷 ____ ____ 打火机中燃料的主要成分乙烯 ————— 重要的化工原料;能_____水果乙炔 C H 可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乙醇 俗称______,具有_____性甲醇 CH OH 有________性,能致盲五、食物中的有机物糖类:人体的主要 物质,是人体消耗能量的主要来源(70%)。 常见的糖类有 、 、 等。由 三种元素组成,习惯上称为 。①常见的糖类a.淀粉[(C H O )。]:存在于大米、面粉中。b.蔗糖(c.葡萄糖 C。H O +6O 6H O+6CO 。检验淀粉:淀粉遇碘呈 色,碘溶液常用于淀粉的检验(反之用淀粉也可以检验碘)。实验室中葡萄糖的检测:新制氢氧化铜沉淀与葡萄糖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有 色沉淀产生。作用:为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恒定提供能量。油脂植物油脂:一般呈液态,如花生油、豆油等。动物油脂:又叫脂肪,一般呈固态,如牛油、猪油等。:人体的主要 物质。作用:储备能量。蛋白质蛋白质:构成细胞和 的基本物质。蛋白质中除了碳、氢、氧元素外,还含有氮、硫等元素。基本组成单位—— (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等)②常见的蛋白质a.血红蛋白:氧气和二氧化碳在呼吸过程中的载体。b.多种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唾液淀粉酶、麦芽糖酶等。③作用:组成细胞、修补受损组织等。在肉类、禽蛋、鱼、虾、乳制品和大豆等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较高。蛋白质的检验: 后有烧焦羽毛味。这也是区别动物毛发和植物纤维的主要方法。维生素的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常见有机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常见有机物及其化学式 化学方程式甲烷(CH ) CH +O2 CO +2H O丁烷(C H ) 2C,H +13O 8CO +10H O乙炔(C H ) 2C H +5O 4CO +2H O酒精(C H OH) C H5OH+3O2 2CO +3H O【典例1.2】(2019·温州) 2019年5月,我国目前推力最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成功,该发动机用甲烷作燃料。(1)甲烷(CH4)属于化合物中的 。(2)用甲烷作燃料,具有清洁无毒的特点,其原因是 。【对点训练1.2】(2018·温州)“柴、米、油、盐”是厨房常备用品,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A.柴(纤维素) B.米(淀粉)C.油(脂肪) D.盐(氯化钠)关于有机物的化学用语和相关计算:化学用语:以酒精(C H OH)为例。酒精由酒精分子构成,有机物都是由对应的分子构成。酒精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一个酒精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相关计算:以酒精(C H OH)为例。原子个数比:C:H:O=2:6:1元素质量比:m(C):m(H):m(O)=12×2:1×6:16×1=12:3:8式量(相对分子质量):M=12×2+1×6+16×1=46元素质量分数:ω(C)=【典例1.3】(2021·内蒙古鄂尔多斯·统考中考真题)李兰娟院士的研究团队发现:达芦那韦(化学式C27H37N3O7S)能显著抑制新冠肺炎病毒复制。下列有关达芦那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分类上看:达芦那韦属于无机化合物B.从微观上看:每个达芦那韦分子由74个原子构成C.从宏观上看:达芦那韦是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D.从质量上看:达芦那韦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7:37:7【对点训练1.3】(2021·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研究表明,色氨酸(C11H12N2O2)在人体内含量太低会影响睡眠质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色氨酸属于有机物 B.色氨酸分子中含有氮气分子C.色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 D.色氨酸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6:1一、材料:材料一般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新型材料。无机材料:金属材料, , 等;非金属材料, , 等。有机材料:高分子材料相对分子质量高达几万、几十万甚至更高的一类物质称为 。高分子化合物又可以分为 和 。前者有淀粉、蛋白质、核酸等;后者有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涂料和胶黏剂等。塑料:具有可塑性,轻巧美观,可以制成各种形状的物品,不怕浸水,便于 携带。按受热表现可分为 和 两类。纤维:长度比直径大 100 倍以上有一定柔韧性的物质。 来源于自然界,如棉、麻、丝、毛等, 是用化学方法制得的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橡胶: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合成橡胶是以石油和天然气产品为原料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新型材料: , 等。二、矿物燃料1. 煤:又称 ,主要含 元素,称为“工业的粮食”。2. 石油:主要含 元素和 元素,称为“工业的血液”。3.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 。三、能源根据能源能否再生,可以把能源分为 (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和 (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根据能源获取方式的不同,可以把能源分为 (即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能源,如化石能源、太阳能等)和 (即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需要消耗一次能源才能得到的能源,如电能)。化石能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导致更多的二氧化碳排入大气中,从而加剧 ,使得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同时煤燃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硫也易造成 。为缓解此类环境问题,可以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等)、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倡“低碳生活”等【典例2】塑料制品的使用存在很多利弊。2020年1月19日,我国颁布了“禁塑令”,禁止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小科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支持“禁塑令”的是( )A.塑料可塑性强,易制成各种产品B.塑料很难被分解,易造成污染C.塑料成本低,性价比高D.塑料产品耐用且可以回收再利用【对点训练2】如图所示饼图,表示的是1995年几种主要能源在世界能源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图中可知( ) A.当年世界最主要的能源是天然气B.煤在能源总产量中的比例略高于25%C.核能发电所占份额排在第3位D.图中所列能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真题演练(2022山西中考】)随着我国“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垃圾综合化分类及资源再生利用进入了新的阶段。下列对垃圾资源再利用的建议,正确的一项是( )A. 金属可直接利用 B. 有机物可再上餐桌C. 可燃物可焚烧发电 D. 惰性物可彻底抛弃(2022·云南·统考中考真题)云南文山有“中国三七之乡”的美誉。《本草纲目》记载:“三七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三七中止血的活性成分主要是田七氨酸(C5H8N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田七氨酸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B.田七氨酸中含N2O5分子C.田七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田七氨酸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8:2:5(2022·浙江·统考中考真题)我国科学家发现千金藤素能抑制冠状病毒的复制,它的化学式为C37H38N2O6。下列有关千金藤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氮分子B.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C.是一种无机物D.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7:38二氧化碳气体既是温室效应的元凶,又是一种潜在的碳资源。实验室里,科学家已成功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一种简单有机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二氧化碳塑料”。该新型塑料在投入工业生产前,以下不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是A.如何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B.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C.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 D.新型塑料生产是否影响碳循环(2023·山东省滨州市)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如图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你结合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该反应中甲与丙的粒子数目之比为 ______ ;乙粒子构成的物质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 ;丁粒子构成的物质属于 ______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2023·浙江·二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应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抵抗力: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科学抗疫。(1)佩戴口罩:佩戴口罩可以阻止飞沫进入人体,口罩起到的作用与___________(填实验操作)类似。(2)接种疫苗: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新冠肺炎疫苗属于___________(选填“抗原”或“抗体”),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的人会发生___________(选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从而获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3)定期消毒:消毒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重要环节。84消毒液是一种常用消毒液,它的消毒原理为,生成的X(是一种酸)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对教室等场所进行消毒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___。(4)核酸检测:核酸检测作为新冠肺炎确诊的决定性判断依据,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核酸是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的总称。胞嘧啶()是脱氧核糖核酸()初步水解的产物之一,它属于___________(选填“混合物”“无机物”或“有机物”)。“三鹿奶粉”事件曾震惊全国,该事件是一起不法分子为了牟取暴利,在鲜奶中添加了含氮量较高的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N3(NH2)3 , 一种化工原料)。在植物蛋白粉和饲料中,每增加1个百分点的,会使蛋白质测定含量虚涨4个多百分点。为此,少数奶农把三聚氰胺加入鲜奶之中,造成蛋白质含量增加的假象。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三聚氰胺和蛋白质都是有机物且都含有氮元素,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试从微观角度进行解释:________。(2)蛋白质对于婴幼儿、青少年的正常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由于这种营养素在人体内具有________的功能。(3)三聚氰胺含氮量较高,其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________ (4)如图为以心脏的结构示意图。劣质奶粉中的三聚氰胺从人体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再经肾脏排出体外的过程中,经过心腔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5)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青少年每天喝牛奶但仍存在缺钙的可能,其原因是体内缺少______)。A.维生素AB.维生素B2C.维生素CD.维生素D(2023·山东省威海市)“碳中和”,我们一直在行动 我国宣布在年前实现碳中和,“碳封存”与“碳转化”是实现碳中和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选择。“碳封存” 年月日,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成功投入使用,填补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该技术是将油井开采产生的油气混合物注入高碳分离器,再将分离出的二氧化碳通入压缩机加压和干燥,使其变成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超临界状态。超临界状态二氧化碳密度高,接近液态二氧化碳;粘度小,流动快,接近气态二氧化碳。从微观角度分析二氧化碳易被压缩的原因 ______ 。为了防止对输送管道内部造成腐蚀,输送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管道材料采用不锈钢或低铬钢等,同时对二氧化碳进行干燥处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二氧化碳需要干燥的原因 ______ 。低铬钢属于 ______ 填序号。A.纯净物 B.混合物 C.复合材料 D.金属材料下列对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理解正确的是 ______ 填序号。A.超临界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组成不同B.超临界二氧化碳容易燃烧C.同等条件下,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输送量比二氧化碳更大D.超临界二氧化碳存在于特定的条件下,条件改变,状态改变“碳转化” 利用二氧化碳资源开发化工原料,合成化工产品,有着广阔的前景。二氧化碳与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尿素,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在一定条件下,利用新型电解装置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化学方程式为,的化学式为 ______ 。从物质类别角度分析,和两个反应实现了 ______ 的转化。碳中和,人人参与,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你的低碳行动是 ______ 写一条即可。知识梳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十七讲:有机物与能源.doc 第十七讲:有机物与能源(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