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期末复习(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期末复习(素材)

资源简介

六年级上册全册习作期末复习
明确内容,注意要求
不同的内容,习作的要求也不相同。在动笔之前,我们一定要读清本次习作的要求。
比如第六单元习作的“学写倡议书”,要求是:
1.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写一份倡议书。
2.按照各部分的格式来写:标题要鲜明。依据倡议的对象写称呼;有时也可以不用称呼,在正文中点出即可。正文写清楚倡议的内容,可以分点说明。最后要署名并写上日期。
我们要写清楚发起倡议的原因、目的以及怎样开展行动。倡议书的内容可以丰富多样,可以提倡珍惜粮食、关心小动物、爱护校园一草一木等。
又如第七单元习作的“我的拿手好戏”,要求是:
1.拿手好戏是怎样炼成的?关于拿手好戏,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2.怎样写拿手好戏?哪些内容先写?哪些内容后写?
3.哪些内容作为重点部分?哪些内容可以写得简略一些?
写这篇习作,可以列一个提纲:开头点题,接着简略地写写拿手好戏炼成的过程,再重点写写在学习或表演拿手好戏时的趣事。注意要写得有波折,不要平铺直叙。
明确了习作的要求,本次作文我们就明确了方向,可以量体裁衣,做到心中有数。
抓住特点,事例典型
写人写事的作文,要抓住最典型的事例来写。所谓典型事例,就是最有代表性、最能体现主题或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事例。
比如第八单元习作的“有你,真好”,在写之前要思考他或她的“真好”表现在什么方面?哪一件事或哪几件事让你感触最深?再选择一两件能突出其“真好”特点的事来写。有的同学选取老师送受伤的他去医院的事情,按照“受伤——老师抱他去医院——手术时——手术后”的经过记叙了整件事,把自己的心理写得真实生动,还细致地描写了老师的神态、动作和语言。这样,老师鲜明生动的形象便在他们的笔下“活”起来,自己对老师的浓浓感恩之情流淌在字里行间,读来令人动容。
又如第四单元习作的“笔尖流出的故事”,写的时候要注意故事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把故事写完整,情节尽可能吸引人;试着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还可以写写人物的心理。
再如第五单元习作的“围绕中心意思写”,选择一个你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可以写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也可以写想象故事。你应该根据题目想清楚自己想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选择不同的材料来写。比如,一位同学写的主题是“暖”。习作记述了好友送自己玩具熊的事,还选取了两个事例:一是第一次独自睡觉时,玩具熊陪伴自己,让自己不再害怕;一是考试失利,从玩具熊想到了好友给自己的安慰。随着叙事的深入,自己对玩具熊的情感也一步步深化,最后点明主题——“我喜欢玩具熊,看见它,我就仿佛见到了我最亲爱的朋友,心里暖融融的。”汉字是有生命的符号,折射着友谊、亲情、温暖与爱的力量。明白了这一点,习作内涵就会变得厚实,故事也就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朱光潜先生在《谈文学》一书中,专门用一个章节来谈“选择与安排”的问题,他说:“文章的通病就不外两种,不知选择和不知安排。”一篇文章的篇幅总是有限,选择了最典型的事例,我们还要学会把最能体现主题的事例写具体,其他的内容略写或不写,千万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比如第一单元习作的“变形记”,我们要充分发挥想象,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把自己“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首先可以运用从本单元课文中学到的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写写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为下文做铺垫,然后再写写自己或奇特、或有趣、或忧伤的经历,重点部分要写得详细一些。
又如第二单元习作的“多彩的活动”,要写清楚活动的过程,把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写活动场面,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留心同学们的表现,刻画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这就好像拍电影,镜头由远及近,从整体到个人,要有一定顺序。我们还可以“聚焦”一两个关键人物,这样能突显主题,使读者如临其境,印象深刻。
观察积累,抒发真情
为了提高写作水平,我们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多读书,读好书。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经典名著是经过几代人检验的文学瑰宝,值得我们反复品读。在阅读经典名著时,我们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摘抄好词好句、圈画批注、写读后感……对于我们高年级同学来说,不仅要了解情节,还得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在写作时,学会渐渐运用学到的表达方法。
特级教师管建刚说过:每个人都有两个世界。一个外在的,看得见、听得见的世界;一个内在的,看不见、听不到的世界。后一个,即人的内心。写作,就是要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观察,是写作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用心去感受则更为重要。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善于观察,用心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尤其要勤于积累。我们班的同学每人在开学时都会准备一个“每日素材本”,每天将自己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趣事、新鲜事、尴尬事、伤心事……都记录下来,字数不要求很多,等到正式写作时,翻翻“每日素材本”,火花一现,灵感便来了。有的同学,写着写着,从开始的每天三五行写到后来的一两页、甚至三四页,乐此不疲,一学期能写满好几本,写作也成了“美差”一件。
需要强调的是,写作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我们一定要写真事、抒真情。比如第三单元习作的“  让生活更美好”的要求是,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一种爱好,可以是一种美好的品质,也可以是一种科技手段;题目补充完整后,通过具体事例说说它是如何改变你的生活的。如有一位同学写的是《关爱,让生活更美好》。主要内容是自己住院后,心情忧郁苦闷,一位陌生的阿姨的关爱使自己重新振作起来,后来她得知这位阿姨竟是胃癌晚期患者,最后点明主题——关爱,让生活更美好。字里行间真情流露,结尾更出人意料,感染力很强。
文章不厌百回改。大家的习作完成后,要大声读读,可以自己反复修改,也可以和同学互相修改。请记住,好文章一定是改出来的!
例文
飘在天上的日子
我是一滴躺在荷叶上的快活的小水珠。呱呱,清晨,池塘里小青蛙在唱歌,莲花姑娘绽开了粉红的笑脸,蜻蜓落在我身旁,向我讲述他的见闻。
中午,太阳出来了,渐渐地,我的身体越来越轻,飘到空中,变成了水蒸气。这时,我感到有点儿凉飕飕的。咦,我变成了云!
“哈哈,看我七十二变!”我乐坏了,一会儿变成可爱的熊猫,一会儿化成顽劣的小猴,一会儿又成了一只凶猛的老虎。我正玩得不亦乐乎,突然听到一阵哭声,仔细一瞧,原来是只小燕子。
我忙问:“小燕子,你怎么啦?”
“呜呜……人们把我的家——大树砍倒了,妈妈也不知飞到哪里去了……”
“没事。我一定会帮你找到妈妈的!”我摸摸她的头,安慰道。
“太好了!我的妈妈穿着乌黑发亮的衣裳,有一对俊俏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谢谢你!”小燕子破涕为笑。
我找来了云朵朋友帮小燕子一起找妈妈。我们随着风姐姐飘哇飘,看到了一个小村庄。
“小燕子,你在哪儿啊?”忽然,传来了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唤。
“妈妈,我在这里——”小燕子赶紧从我背上飞下来,扑进妈妈的怀抱。
“傻孩子,妈妈都快急死了,你上哪儿去了?”
“我……是云朵姐姐送我来的……我们回家吧!”
“可是,我们的家已经……”
看着无家可归的小燕子,云朵哥哥忙说:“我知道有个地方,叫‘护鸟村’,那里山清水秀,景色很美,人们也很爱护动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好!”大伙儿来到了护鸟村。呀!这村子里有许多大树,无数的鸟在这里栖息,热闹非凡,真是鸟的天堂。小燕子和她的妈妈谢过我们,在这里安了家。
我又开始了我的天空之旅!
“可以老师”很可以
我们班有位“可以老师”,不是因为这位老师叫“可以”,而是他总喜欢说“可以”“可以,可以可以”!
有同学问他:“老师,作文只有400字,可以吗?”他会说:“可以!”有同学问他:“我换个作文题目写,可以吗?”他还是说:“可以!”有同学问他:“我明天再交作文,可以吗?”他还是脱口而出:“可以,可以!” 总之,“可以老师”一天到晚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可以”“可以可以”!
有一次,期中考试正在进行,教室里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听得见。突然,一位同学大声说:“老师,我想去上厕所,可以吗?”同学们都被他吓了一跳。那一刻我想:考试中途还能上厕所?老师不是在考试前说过“考试中途不可以上厕所”吗?而且还提醒过我们上厕所!那一瞬间,我觉得“可以老师”一定不会说“可以”了。谁知,“可以老师”犹豫了一下,说:“可——以!但是,下次不可以了。”同学们一听,都笑了。那位要上厕所的同学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考试结束了,那位“考试上厕所君”跑过去问“可以老师”:“老师,我的作文写得怎么样?可以发表吗?”“可以老师”看了看他的作文,沉思了片刻,说:“这篇作文修改一下,还是可以的!”
在五年级之前,我们班每次考试,语文成绩都是倒数第一,作文更是一塌糊涂。自从“可以老师”来到了我们班,在他的耐心指导下,同学们的学习突飞猛进,甚至很多同学的作文还在报刊上发表了呢。你看,张子优的作文发表在《小学生作文》上,查子涵的作文发表在《课堂内外》上,曹爽(也就是本人)的作文发表在《中国少年报》上,曹智的作文发表在《语文报》上……所以,家长们和别的老师一提到“可以老师”就会说:“这位老师,很可以呀!”
是的,我们班的“可以老师”真的很可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