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第三次阶段考试语文科试卷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10分)
读一首诗,其实是与诗人作一次心灵交流。读《次北固山下》中的“乡书何处达?① ”,我们知道了游子思乡情深;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② ,随君直到夜郎西”,我们感受到李白对王昌龄的关心;读《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③ ”,我们感受到天涯游子之悲;读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的“夜发清溪向三峡,④ ”,我们感受到了他对友人满腔的思念之情;读《<论语》十二章》中的“⑤ ,不亦乐乎”,我们感受到朋友相见时的欣喜;读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⑥ ,铁马冰河入梦来” ,我们感受到即使风雨大作,也要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读谭嗣同《潼关》中的⑦“ ,山入潼关不解平” 我们感受到勇往直前的少年义气;读《秋词》中的:“晴空一鹤排云上,⑧ ,我们感受到诗人刘禹锡借歌颂秋天的生机和景色,表达一种高昂的气势和高尚的情操的名句……总之,无论读诗还是做人,我们都要有一颗宁静的心,做到《诫子书》中所说的“⑨ ,⑩ ”,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2、下面是小语关于主旋律影视的调查报告选段,请帮助他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9 分)
以史笔摹神、艺笔 ① (huàn)彩,于时代洪流中发现每一朵浪花的灿烂。“想象力”和“挖 ② (jué)力”是创作的两大法宝。只有先脚踏实地,才能真正抬头仰望星空。否则创作,特别是主旋律的创作,将沦为“镜花水月”和“( )”。
创作主旋律作品首先要发现主旋律,比如,写 5G( )的《未来已来》,归国的女儿与科学家父亲 ③ (xié)手开拓 5G 技术应用,以一脉相承的科学家精神打破亲情的( )。父女齐上阵,建功新时代,这就是主旋律。其次要有诚意地相信主旋律。比如作家接触过上百个温州“富二代”,他们身上发现的不是人们常说的“通病”,就是观念更新的创业精神, 这些都是社会进步的主旋律。
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 )(3 分)
① ② ③
⑵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一纸空文 攻克 隔绝
B.一纸空文 攻坚 隔绝
C.纸上谈兵 攻克 隔阂
D.纸上谈兵 攻坚 隔阂
⑶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他们身上发现的不是常说的“通病”,而是观念更新的创业精神
B.他们身上发现的不是常说的“通病”,就是观念更新的创业精神
C.在他们身上发现的不是常说的“通病”,就是观念更新的创业精
D.在他们身上发现的不是常说的“通病”,而是观念更新的创业精神
3. 名著阅读(6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
行者丢下扇子道:“不停当!不停当!被那厮哄了!”三藏只道:“怎生是好!”……八戒道:“只拣无火处走便罢。”三藏道:“那方无火?”八戒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
这段对话选自《西游记》中_____________这一故事情节,八戒说“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的潜台词是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八戒_____________的心理。
(2)《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立体丰满,从两个故事中任选一个,结合唐僧的表现,从两个方面谈谈你对他的认识。(3分)
①四圣试禅心 ②婴儿戏化禅心乱
二、阅读(65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各题。(6分)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首羁旅思乡诗。它的作者李商隐是晚唐诗人,和李白并称“大小李”。
B.一个“涨”字,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诗人愁思之深重。
C.第三、四句把当前的凄苦兑换成未来相逢的欢乐,又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夜的愁苦。
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复出现,表明作者喜欢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
5.首句两个“期”字连用,有何妙处?请简要回答。(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蒲松龄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以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3分)
(1) 缀行甚远 缀( ) (2)止露尻尾 止( ) (3) 犬坐于前 犬( )
7、下面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场主\积薪其中
C.其\一犬坐于前 D.乃悟\前狼假寐
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两狼之并驱如故(3分)
                                            
(2)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3分)
                                           
9、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 结合文中内容谈谈你这样认为的理由。(4分)
【链接材料】
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21分)
那一束光
李朝德
①挂上电话,我立刻就后悔了。车窗外,落日失去了最后一抹余晖,远山只剩下黛色的模糊轮廓。火车还有一个多小时才经过村里,那时天应该早黑透了吧,那么晚打电话告诉母亲站在路口做什么呢?列车在黑夜中呼啸着,载着心事重重的乘客飞驰向前。
②那天,我从昆明乘火车去一座叫宣威的小城参加会议,这趟火车要穿过村里。我家离铁路并不远,直线距离也就五六百米。火车黑夜穿过家乡,最熟悉的景致与最亲近的人将在窗外忽闪而过,那种兴奋与激动难以描述。
③10多分钟前,我打电话告诉母亲,我要去宣威。母亲知道我要路过村里,很是高兴:"去宣威做什么?大概几点钟到?"我一一回答,有些遗憾:"可惜村里没有站,不然可以回家看看。"母亲说:"你忙你的,我身体好好的,不用管。"说完这句,电话里一阵沉默。我理解这时的沉默。车过村里,母子相距不过几百米,却不能相见。我打破沉默:"妈,要不火车快到村里时我打电话给你,你去村里铁路口等我,我在7号车厢的门口向你摇手,你就可以看见我,我也可以看见你。"对这个突然的提议,我自己也觉得有些意外和为难,黑夜中叫母亲在路口等着见我,算怎么一回事?但母亲很高兴,竟一口答应了下来。
④那个叫小米田的路口是连接村庄与田地的一个主要路口。近些年火车多次提速,由单线变成复线后,铁路沿线早在十多年前就全线封闭了。小米田路口虽然还在,但早被栅栏完全隔断,要过铁路只能翻越天桥,现在只剩下三四米宽的道口。我坐的这趟火车时速大概120公里。这样的速度通过那个道口要多长时间呢?可能半秒都不到吧!相互能看见?
⑤窗外一片模糊,无边的黑暗包裹着车厢,我计算着时间与路程,却总也看不见熟悉的风景。焦躁中,看见远远的公路上有车流的灯光,流光溢彩。我正纳闷儿这是哪条路呢,放着白色光芒的"施家屯收费站"几个字就出现了。我一阵悲凉,"施家屯"是隔壁村庄,火车应该在一分钟前就已驶过松林村,我竟然没有看见我熟悉的村庄和站在路口的母亲。我颓然打电话告诉母亲:"妈,天太黑了,我没有看见你,火车已经到了施家屯。"母亲也说:"刚才有趟火车经过,太快了,没有看见你。我想应该就是这趟火车,知道你坐在上面就行。"
⑥我为自己的粗心愧疚不已,说不出话来。年迈的母亲在黑夜的冷风中站着,我在明亮温暖的车厢里坐着。本想让她看见我,我也能看见她,却害得她在路边白白等待,空欢喜一场。
⑦松林村的一草一木,我再熟悉不过,怎么会看不出来呢?我不甘心地说:"妈,要不明晚我返回时在最近的曲靖站下?站上有到村里的汽车,半小时就能到村里,住一晚再回昆明,方便得很。"母亲连忙阻止,固执而又坚定,仿佛我这样做是她的错。我没有办法,自己赌气也是跟母亲赌气:"那就明晚还在这路口,到时候我会站在最后一节车厢的车门旁招手,一定可以看见。"我又一次要求母亲去铁路口,固执得有些残忍。我坚定地认为,是我的疏忽,才会没看见站在车窗外的母亲,那么近的距离怎么能看不见?
⑧那晚返程时,我早早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车门旁。黑夜的火车如一条光带在铁轨上飘移,伏在玻璃上,我尽量睁大眼睛,可还是很难看清车窗外的景物。我想起顾城的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我的光明在哪里呢?
⑨此时,我又看见了"施家屯收费站",心头撞鹿。内外温差大,车窗内起了一层薄薄的雾。我慌忙用手掌擦亮玻璃,双手罩住眼眶遮挡车内的亮光,让自己也陷入与外面一样的黑夜,在微弱的光线下仔细搜索一景一物。我终于看见被车灯照出几米远模糊的路面轮廓,看见了村庄里萤火般的昏黄灯光。
⑩就在一个路口,我突然看见有束手电筒光在黑暗中照着火车!我刚要寻找并摇手呼喊,火车却过了!我忙掏出电话,颤抖着告诉母亲:"妈,我看见你在路口啦!"母亲也说:"我也看见你了。"两句话说完,车外再没有了村庄,母亲越来越远了。
我在黑夜中的火车里不过是一晃而过的黑点,那个叫小米田的道口,不过三四米宽,而站在道口等我的母亲,她还没有一米六高啊……
(选自《意林》2020年第1期,有删改)
1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标题指母亲就像"那一束光",照亮了家的方向,指明了"我"人生的方向。
B 、第①段画线句是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C 、第⑦段加点部分"有些残忍",指"我"为了能看见母亲,也让母亲能看见"我",再一次让母亲在黑夜的冷风中等待火车。
D 、本文行文朴实,把浓烈的母子真情藏在朴实的描述中,感人至深。
11、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将本文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4分)
①"我"让母亲去村口铁路口等"我"→② →③"我"提出坐车回村看望母亲,被母亲拒绝→④ →⑤在铁路口母子"相见"的心愿达成
12、联系上下文,按照要求赏析。(6分)
(1)这样的速度通过那个道口要多长时间呢?可能半秒都不到吧!(赏析修辞方法)(3分)
(2)我慌忙用手掌擦亮玻璃,双手罩住眼眶遮挡车内的亮光,让自己也陷入与外面一样的黑夜,在微弱的光线下仔细搜索一景一物。(赏析加点词)(3分)
13、第③段画线句作者说"我理解这时的沉默",作者为什么能理解?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4分)
14、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表达情感上有何作用?(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2分)
纪念白求恩
①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一条路线。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②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③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④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5.下列对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叙述、议论和抒情相结合,既对白求恩品质的概括与论述,又表达作者对他逝世的悼念。
B.文章可以看成是对白求恩一生的总结,他的优秀品德超越时代,有较高的思想教育价值。
C.第②段加点词两个“极端”,用词凝练,从程度上深刻地体现了白求恩对工作对同志对人民的态度。
D.第④段划横线的句子运用反复的修辞,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精神的重大意义,感情真挚。
16.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赏析句子)(4分)
17. 选文把白求恩与“不少的人”对比,他们在“对同志、人民的态度”“对工作的要求” 两个方面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
(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分)
材料一:
跑步之风,不仅席卷真实世界,更是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中“兴风作浪”。继晒娃、晒美食、晒自拍之后,晒跑俨然已是朋友圈新贵。跑步这项运动,在商业和科技的力量推动下,正变得热闹起来,甚至有些喧嚣。
现代社会,人们更加关注健康。当你每次看到别人在晒,比如“新纪录,10公里!”“跑步半月,降了四斤”,你会觉得整个世界好积极。而当你自己跑出新纪录,想晒的欲望简直难以抑制。不过,人的个体是有差异的,跑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量力而行,而非越多越好,切不可为了让朋友圈好看而勉强为之,那样有可能损害健康。至于跑步的时间,很多上班族因为工作时间关系,也会经常选择清晨起床后去空旷的场地进行跑步锻炼。
(以上材料源于网络)
材料二:
现在常用的手机运动软件主要工作原理:利用手机不断接收的经纬度信息或者手机摆动次数,计算运动距离和步数,再综合运动距离、时间等数据,计算出运动速度、能量消耗等,利用已设置好的程序,给出下一步运动计划。部分软件受定位误差、网络信号等因素影响,有些数据可能会出现偏差。
(某跑步软件开发工程师)
材料三:
网络上对朋友圈晒跑褒贬不一,下面是一些网友的心声
小语:跑步是孤独的运动,让你知道我孤独,我就不孤独了。
追梦:朋友圈不就是晒这些东西的吗?难不成你要在上面晒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沉默的山:希望大家多多监督,早日完成“减肉”大计。
我心依旧: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越晒让人越焦虑。
策马奔腾:我就是晒,我就是能跑半马全马。你可以选择屏蔽我或者超越我(确实带动了一些人加入进来)。
18.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继晒娃、晒美食、晒自拍之后,近来晒跑行为已经成为朋友圈热门话题。
B. 相比于其他人群,轻度高血压患者每分钟跑步速度需要更加注意和控制。
C. 从材料三名为追梦的网友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倾向支持在朋友圈晒跑。
D. 商业和科技的力量地不断推动是形成朋友圈晒跑热潮的重要决定性因素。
19. 结合材料二,请为朋友圈“晒跑者”提出三点建议。(3分)
20. 结合三则材料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请你对朋友圈晒跑这一做法作出评价。(4分)
三、作文(60分)
21. 根据要求作文。
当课堂上得到老师一声真诚的赞许,当赛场上有了朋友一句热情的鼓励,当餐桌上出现父母为我们准备的一盘盘温暖可口的饭菜……只要用发现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感恩的心态采撷生活,其实,你就会发现,生活会有很多温情的时刻,让我们突然感觉很幸福。
请以《突然好幸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 600 字。②不得抄袭,不要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答案:
积累与运用(20分)
1、(10分)
①归雁洛阳边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
③断肠人在天涯
④思君不见下渝州
⑤有朋自远方来
⑥落花时节又逢君
⑦不知何处吹芦管
⑧便引诗情到碧霄
⑨非淡泊无以明志
⑩非宁静无以致远
(每空1分,如有错字、别字、加字、漏字,该空不得分)
2.(9 分)
(1)(3 分)① 焕 ②掘 ③ 携
(2)(3 分)D
(3)(3 分)D
3.(1)①孙行者一调芭蕉扇(或:一调芭蕉扇;一借芭蕉扇被骗;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②不走西边(或:不往西天取经了;拣无火处走)③逃避;一遇到困难就想着“散伙”;
(2)①示例一:在“四圣试禅心”的过程中,唐僧坚决拒绝留下做女婿,不为美色富贵所动,体现出他取经意志的坚定;另一方面, 当那妇人发怒,要求必须留下一人做女婿时,他又唯唯诺诺,问徒弟三人谁愿意留下来,由此看出他的软弱、无主见。
示例二:在“四圣试禅心”的过程中,唐僧坚决拒绝留下做女婿,不为美色富贵所动,体现出他取经意志的坚定;另一方面,在猪八戒犯错被吊在树上时,他能原谅八戒的过错,让徒弟去救八戒,由此看出他的宽容。②示例:唐僧对于孙悟空反复说有妖怪并多次让自己下马上马这些事感到很生气,而对红孩儿的哭诉信以为真,表明他不辨真假;唐僧一听见孩童的呼救声,就想搭救,表明他很慈悲、心地善良。
4.D(3分)
5.首句两个“期”字,一问一答,写出了诗人思念亲友、欲归不得的愁苦(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6.(3分)(1)连接、紧跟 。(2)通“只”,只是 (3)像狗似的
7.(3分)C
8.(6分)(1)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他)(2分)
(2) 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意图是想从隧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背后。(4分)
9. 开放题:更赞同甲文中屠户的做法(不赋分),是因为文中两狼贪得无厌,吃完骨头还穷追不舍,想隧入攻击屠户,阴险狡诈,(1分)屠户面对的是恶狼,被迫自卫,除恶务尽,杀狼是正当的;(1分)
而乙文中母狼为了救两只小狼,来回奔波,最终死去。(1分) 牧竖“杀狼”则出于一种无聊的残忍,张扬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1分)
10、(3分)[ B 】
解析:"车窗外"并不是故事发生的地点。
11.(4分)
②天黑,火车太快,"我"与母亲未能相互看见
④"我"又一次要求母亲到铁路口等"我"
12.(6分)
(1)这句话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能够引起读者思考,突出表明"我"与母亲在铁路口互相看见并不容易。(3分)
(2)这句话运用三个动词写出了"我"在车厢内极力寻找母亲身影的过程,表现了"我"渴望见到母亲的急切心情。(3分)
13.(4分)
①车过村里,母子相距不过几百米,却不能相见。②"我"与母亲之间,如许多农村母子之间一样,不善于表达感情,大多数时候都是沉默,诸如爱与想念这类的话语是很难说出口的
14.(4分)
还没有一米六高的母亲,夜色中站在不过只有三四米宽的道口等"我",尽管"我在黑夜中的火车里不过是一晃而过的黑点",母亲依然站在故乡的铁路口给"我"点亮一束光,表达了母亲对"我"的牵挂和深深的爱(2分),也表达了"我"对母亲和家乡深深的思念(2分)。
15.D
16.①连用两个双重否定句,极其有力地强调了无一例外,强调了白求恩精神的感人之深,使语气更坚定,句子更具感染力。②侧面描写,通过写从前线回来的人对白求恩的评价,从侧面烘托其精神的高尚与可贵。
17.白求恩:极端的负责,任极端的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
不少的人:鄙薄技术工作以为微不足道,以为无出路,喜欢自吹,麻木不仁,见异思迁
不负责任,拈轻怕重,冷冷清清,漠不关心
效果:运用对比手法,使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难能可贵;通过对比,显出差距,更加有力地证明了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
(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分)
18. D
19. (1)跑步速度要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性别而定。(2)早晨六点左右二氧化碳浓度较高,应该减少早起晨跑的次数。(3)不要迷信软件,软件数据可能会出现偏差。切勿为了炫耀数据而违背健康的初衷。整体语言表达
20. 示例1:朋友圈晒跑是值得提倡的。一是可以充实自己的生活,消除孤独感,二是可以督促自己坚持,不致于半途而废,三是可以带动更多人来从事这项有益健康的行为。整体语言表达
示例2:我不赞同在朋友圈晒跑。跑步是一项因人而异的运动,不想跑步的人你再晒圈也不会带动他跑步。反而在共同跑步的人中容易引起攀比,你快我要比你更快,你多我要比你更多。这样,强晒“实力”容易引发生理上的、心理上的不健康后果。整体语言表达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的辨析。
D.根据材料一第一段“跑步这项运动,在商业和科技的力量推动下,正变得热闹起来,甚至有些喧嚣”可知,商业和科技力量是推动因素,不是决定因素,本项“商业和科技的力量地不断推动是形成朋友圈晒跑热潮的重要决定性因素”有误;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建议。
根据材料二的图1可知,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人群适合的每分钟跑步速度有差异,因此跑步速度要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性别而定;
根据材料二的图2可知,早上6点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最高,为600,因此应该减少早起晨跑的次数;
根据材料二“部分软件受定位误差、网络信号等因素影响,有些数据可能会出现偏差”可知,不要迷信软件,软件数据可能会出现偏差。切勿为了炫耀数据而违背健康的初衷。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拓展延伸。这是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赞同与反对均可,只要说出自己的理由即可。
示例:我认为晒朋友圈这一做法利大于弊。这是知识完全不分等级的一次传播,在这里,是一种分享,晒是一种进步;有传播社会正能量,为人们提供生活的便利等多种好处。部分负面、虚假信息浪费了读者的时间、影响心情,可呼吁大家发正面的、积极向上、准确的信息。
三、21、作文(60分)
中考作文标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