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必修二 高频主观题答题模板-2023-2024学年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1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必修一+必修二 高频主观题答题模板-2023-2024学年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12

资源简介

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频主观题答题模板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重要)
(1)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辞旧)
(2)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迎新)
(3)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国际)
2.运用所学知识分时期佐证“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了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的国情决定了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必须另辟新路。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3)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4)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工业、农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事业、科技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我国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3.改革开放的意义:(重要)
①改革开放极大的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改变了四个面貌)
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三个伟大飞跃)
③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一个法宝、一个必由之路、两个关键一招)
4.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国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的原因)?
①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②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
③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可答成党的领导下带领全国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理论、制度、文化自信)
6.归纳总结: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主观题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中国某区域或者某地、某件事为什么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某事做好的重大意义等?比如脱贫攻坚的胜利,雪域高原取得的巨大成就的重大意义等
(1)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
(2)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实现……的必由之路,走出了一条既符合实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正确道路。
(3)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为……提供行动指南。
(4)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党和人民在长期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为……提供根本制度保障。
(5)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的强大精神力量。
7.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1)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重要)
(2)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梦想
①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中国共产党要带领人民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 、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
②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坚强领导核心),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
③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要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
④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8.如何理解中国梦?(重要)
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已成为激荡在十四亿多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③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中国梦是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关。
9.如何实现中国梦?(重要)
(1)中国梦的本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实现中国梦,人民是主体。(中国梦的特点)
(2)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中国梦的特点)
(3)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的梦,也是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事业作出更大贡献。(中国梦的特点)
(4)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要牢记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要不断进行伟大斗争,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增强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为实现伟大梦想提供强大动力。(党的角度)
(5)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要热爱伟大祖国,要担当时代责任,要勇于砥砺奋斗,要练就过硬本领,要锤炼品德修为。(青年学生角度)
(6)要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2020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必修二《经济与社会》高频主观题答题模板
1.XX的成功离不开众多大小企业的支持。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重要)
①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材料分析
②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是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材料分析
③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调动不同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 +材料分析
2.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重要)
①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高质量产品。
②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要诚信经营,守法经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3.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谈谈应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或如何加强市场体系建设?)
(或市场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只能单靠市场调节资源配置。如何评价这一观点?)(重要)
①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来引导和调节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②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要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市场规则,规范市场秩序,为XXX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推动XXX健康发展。
③政府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④总之,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地结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重要特征: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
(2)两制相容——显著优势
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既能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3)共同富裕——根本目标
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
(4)科学调控——内在要求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5.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或者运用新发展理念的知识回答,XXX如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重要)
①坚持创新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材料分析
②坚持协调发展,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要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材料分析
③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材料分析
④坚持开放发展,开放是国家繁荣的必由之路,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材料分析
⑤坚持共享发展,共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材料分析
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看情况要不要写,一般有体现共享发展理念就要写这一点。)
6.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重要)
①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②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③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
⑦总之,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教育、科技、人才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重点背诵加粗字体部分)
7.运用个人收入的分配的相关知识,说明怎样使人民拥有获得感、幸福感?(或者说明我国是如何通过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或者就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合理有序提出合理化建议。)(重要)
(1)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和居民收入。
(2)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3)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
(4)要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
(5)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税收调节(个税、财产税)
(6)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7)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推动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8.如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重要)
①全覆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要建立起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的基础,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权责清晰,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
④加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