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学案 (无答案)2023-2024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学案 (无答案)2023-2024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学习目标☆
使学生了解统一计量标准的意义。熟悉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与其他单位的换算。学习使用刻度尺,了解零点(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等概念。 了解误差,练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方法。学习记录、分析、表达数据和结果。
☆学习过程☆
一、网络预习构建
(
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国际单位:米(m)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关系:103 10 10 10 103 103
          1Km —→ m —→dm —→ cm —→ mm —→μm —→ nm
        换算法则:大单位换小单位 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小单位变大单位
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


) (
正确使用刻度尺
)        观察: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观察它的 、 、 。
(
使用:
尺子要
,不能歪斜
,零刻度线对齐物体一


刻度尺较厚时要让刻度线
被测物体。
)
读数:读数时,视线要 刻度线,且要估读到分度值的 。
(
测量误差
) 记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其结果包括 和 。
定义:测量值和 的差异。
特点:只能减小,不能 。
   减小误差的方法:a.多次测量求 ;b.使用更加精密的仪器.
二、方法典型导引
例1:“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9m,纳米技术是以0.1nm~~100nm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对纳米技术在研究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1.76×109nm可能是( )
A、一个人的身高 B、物理课本的长度
C、一座山的高度 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必须将不熟悉的单位换算成自己熟悉的长度单位,然后明确是哪两个单位之间的换算,两个单位的换算关系即进率。
例2: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21.5cm=21.5cm×10mm=215mm
B、21.5cm=21.5÷100cm=0.215m
C、21.5cm=21.5cm×10=215mm
D、21.5cm=21.5×1/100m=0.215m
分析:物理计算中单位同样进行计算,乘除进率时单位为换算后的单位。
例3小明同学对一支铅笔的长度进行了精确,记录结果为17.54cm,根据记录确定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准确值是 ,估计值是 。
分析:长度测量的最末一位数字“4”是估读值,是估计出来的,是有意义的,表示这支铅笔的长度在17.5cm~~17.6陈明之间,更接近17.5cm。估读值前一位“5”对应的单位就是分度值。各位“7”对应单位cm,则“5”对应mm。物理中,数值=数字+单位=准确值+估读值。即估读值前面都是准确值。
例4:有一钟1m长的刻度尺叫“米尺”,一位同学用一把“米尺” 测得一张课桌的宽度为0.540m,后来他将这把“米尺”跟标准刻度比较,发现这把“米尺”的实际长度是1.004m,则课桌的实际宽度是( )
A、0.538m B、0.542m
C、0.544m D、.0464m
分析:刻度尺每一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要比其尺面上所标的示数大,物体的实际长度一定要比所测值大,顾 是错的,证把尺长0.004m,则部分长度测量偏差一定小于0.004m,故选 。
例5: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其受温度影响很明显,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时,其测量结果将 (填“偏小”或“偏大”)
分析:严冬,尺子收缩变短,但其所示刻度没变,所以测量物体时结果会 。
三、基础训练夯实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⑴3.8km= m ⑵60 m= nm
⑶24nm= mm ⑷50km= m.
3.给下列数据填上单位:
⑴一枚壹分硬币的厚度约1 ⑵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1.6
⑶课本的厚度大约是6 ⑷一支普通铅笔的直径最接近于7×10-3
4.读出右图中测量结果:物体的长度为 cm
5.小朱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分别是462mm,464mm和463mm此物体的长度是 mm。
6. 一支新中华2B铅笔的长度大约为( )
A. 17.5mm B. 17.5cm C. 17.5dm D. 17.5m
7. 在实验室中,小名要测量一水杯的体积和质量,他要用到的测量仪器为( )
A. 刻度尺、秒表 B. 千分尺、天平
C. 量筒、天平 D. 量筒、弹簧测力计
8. 1.60可能是( )
A. 一个人的高度 B. 一本书的长度
C. 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D. 一座山的高度
9. 在运动会跳远比赛中,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会(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都有可能
10.下列情形中,不能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尺是( )
A.零刻度已磨损的尺      B.量程比刻度尺小的尺
C.刻度不均匀的尺       D.最小刻度不是毫米的尺
11.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值后面注明单位
12.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仪器有关
  B.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人有关
  C.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将能完全避免误差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减小误差的有效方法之一
四、拓展提升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长 _____ ________ .
  (2)用激光打出的小孔直径 _______ _______ .
(3)黑板的面积 _______ _______ .
2.请在测量记录的数值后面加上合适的单位:一本外文字典的厚度:3.5_______,硬币的厚为2.0________,头发丝直径为70_________,墨水瓶的高度为42________,新铅笔长度为1.75________。
3.如下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木块长为_____.
4.某同学测得课本的长度为 ,课本长度的准确值为_______,估读值为_________.
5.一个同学用刻度尺测得一物体的长度为 ,则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A.1米 B.1分米 C.1厘米 D.1毫米
6.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为减小测量误差,下列的最佳方案是()
  A.用刻度尺认真细致地测量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一个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一次测出10个硬币叠放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平均值
7.某同学测出一木块长29.58 cm,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数据中的准确值是 mm,估计值 mm。
(
5
6
7
8 cm
)8. (2008·株洲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 )
A. 1 cm、5.50 cm B. 1 cm、8.30 cm
C. 1 mm、8.30 cm D. 1 mm、2.80 cm
(
5
6
7
8 cm
)
19.测量地图上一段铁路线的长度,应该选用的一组器材是 ( )
A.刻度尺 B.刻度尺和三角板
C.细线和刻度尺 D.量角器和刻度尺
10、用卷尺测量长度时,若用力拉伸尺子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将 ( )
A、偏大 B、偏小
C、不会影响 D、无法判断
11、有三把刻度尺,第一把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dm,第二把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第三把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则最好的刻度尺是( )
A、第一把 B、第二把
C、第三把 D、无法确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