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初中劳动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走进食用菌》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鲁科版初中劳动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走进食用菌》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走进食用菌》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劳动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加强劳动教育重新成为国家教育方针。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制定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及其配套文件《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希望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行劳动教育,让所有的孩子们可以体会劳动教育的意义,从内心接受劳动教育内涵并实践到生活中去。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有幸福生活的能力。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改变传统劳动教育将“劳动”单纯地理解为“体力劳动”的认知局限,引导学生将体力劳动和学习运用掌握的知识技能创造美好生活相结合,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今社会如同大家能够感受到的那样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断改变,学生创造与成长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本课所涉及的内容为课标中第四学段生产劳动中的内容:体验当地常见的种植、养殖等生产劳动。选择 1~2种优良种植或养殖品种,开展系列化种植或养殖劳动实践,如组合盆栽、农副产品保鲜与加工、水产养殖、稻田养殖等,体验先进的种植、养殖方式和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校内外园艺、果蔬保鲜加工和水产养殖基地的生产要求,初步掌握常见园林工具(如修剪锯、整枝剪、环割剪、嫁接刀、花锹、花耙、花叉等)、果蔬保鲜加工设备(如清洗机、烘干机、包装机等)和水产养殖设备与工具(如增氧机、投饲机、水质监测仪、水温计、鱼筛、网箱等)的使用方法。理解种植、养殖与生活及经济的关系。
教材分析
《走进食用菌》是山东省教育科学出版社七年级上册四单元的内容。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了《病毒》、《细菌》、《馒头发霉了》,了解了细菌、病毒、真菌这几种微生物的概念、结构及差异,知道了微生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本课带领学生认识真菌中体型比较大的可以食用的食用菌。在真菌家族,许多大型食用菌已经成为我们的美味佳肴,甚至有的还是上佳的营养滋补品,有的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本课是在学生对真菌世界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利用查阅资料、调查、采集、观察、交流等方式,对食用菌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走进孩子的生活,并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对周围的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食用菌,知道食用菌的生长环境和营养方式、作用等,了解识别菌菇的方法和辨别有毒蘑菇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
1.了解食用菌,认识到劳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感受到食用菌对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知道食用菌的采购的正确方法,体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3.认识到菌菇产业的发现对国家富强,人类发展的意义,自觉向优秀劳动榜样学习,初步具有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付出自己辛勤劳动的意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是什么吗?生猜测。总结:让我来给大家揭秘世界上最大的生物,不是动物不是植物,而是菌物,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颗蘑菇活了 2800多岁,体重达上千吨,有 1400个足球场那么大,听到了同学们的惊叹声,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做菇勇者,聊聊食用菌的那些事儿。活动一:菌临天下
1.食用菌分类
(1)了解食用菌的定义,知道什么是食用菌。
(2)汉字菌草字头下面有一个字,囷指粮仓,古人造字,颇具生意军礼,藏着粮食,中国食用菌很多,生活中你都吃过哪些食用菌菇?
生交流。
(3)在我国已经发现的食用菌的种类达 1700多种,那么这么多的食用菌,我们如何去分辨和区别他们呢?(分类)
(4)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按照形态分类和营养获取的方式进行分类,老师适时补充相关的资料。
(5)学生汇报按形态分类分为饵类非者类散菌类,腹菌类等等。教师补充块状菌等相关资料。
小结:了解食用菌的分类或获取方式是了解或培育某种菌菇的第一步。近代科学家研究分析也证实了食食用菌不但味美而且营养丰富,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营养学家马冠生是怎么说的?(播放 PPT视频)
(6)简单的几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谈感受。
总结:菌临天下,这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馈赠,不同的环境就会造成不一样的食用菌。
活动二:蘑菇探讨会
1.食用菌情况调查师:几千年来不同种类的食用菌被人们通过精心烹饪变成美食流传至今,课前老师让同学们了解咱们本地的食用菌的种类,使用方法等进行调查。你们完成了吗?
(1)出示调查问卷。
(2)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汇总成小组报告,再跟大家一起分享。
(3)学生汇报展示。学生分别从菌菇烹饪的方式,地域的分布等方
面进行交流。
(4)老师适时评价。评价内容从资料的收集,文字的整理,解决调查过程中问题等方面进行。
(5)老师适时补充中国菌子地图以及栽培菌菇端牢中国饭碗的相关视频资料,学生谈感受。
总结:刚才每个小组都进行了精彩的展示,探寻出了生活当中的菌菇之道,为优秀的菇勇者们点赞。
2.挑选食用菌有技巧
(1)同学们说了这么久的蘑菇想不想尝一尝这采纳天地灵气和日月精华而生的珍馐美味所做成的菌汤呢?
(2)将提前准备好的菌汤,按小组分享给小组的成员。学生品尝菌汤,并采访学生喝菌汤的味道怎么样?
教师适时回应。
(3)美味的菌菇已经成为我们的腹中之物了,俗话说吃人嘴短,现在你们喝了我的汤,敢不敢接受我对你们的考验呢?
(4)学生接受考验挑选新鲜的鲜菌菇和干菌菇。
(5)各小组进行挑选、商讨。
(6)各小组派学生代表,全班展示交流。并分享挑选的经验。鲜菌菇组分享总结方法:眼看、鼻闻、手捏,教师板书。干菌菇煮,分享总结方法:干燥,根据需要到正规市场去购买。
(7)老师补充资料。提问:有人说我们掌握了这么多辨别蘑菇的方法,如果在野外我们也可以随意产生蘑菇,你同意吗?为什么?
(8)生谈自己的看法。
(9)出示 PPT野外采蘑菇的方法提示。
(10)总结:看来正确的采购和采摘的方法可以让我们吃到新鲜又味美的菌菇,不仅如此,菌菇还可以帮助我们的健康,让我们一起看几幅漫画。(11)生看漫画,谈发现。
活动三:榜样的力量
食用菌中含有的生物活性物质对维护人身体健康有重要的价值,这一切发现都离不开科研人员。
1.这位是李玉院士,又被称为蘑菇院士,他是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从青丝到白发一生一世让我们听听他的故事。
2.有哪个地方触动了你,学生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老师评价。总结:小菌菇大情怀。40年从 5.7万吨到 4,000万吨,40年 700倍李玉院士用自己的行动创造了奇迹,李玉院士总是笑,称自己是菇农又不单是菇农,我们在菌菇科学上要做出中国人自己的创新性成果,你们愿意像李玉院士一样成为菇勇者吗?期待未来的你们也能成为为国家贡献力量,成为锐意进取的孤勇者。
三、课后实践:
1.观看李玉院士公开课《多彩的菌物世界》。
2.菌物可以成为食品、药品,课下请你进一步调查身边常见的食用菌深加工产品,并了解他们的加工工艺。
课后反思
活动结束,收获很大,但也有很多的不足。总结如下:
1. 可取之处,课堂中孩子们有些拘谨,我运用轻松和活力的语言让孩子们进入放松状态。
2. 在讨论探究问题阶段,孩子们有的分工不明确有点乱,我积极引导让孩子们懂得小组合作分工的好处。
3. 课堂中我积极关注孩子们的表现,发现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多一份欣赏,孩子们可能就多一份自信,多一份温暖。
4. 四课堂整体效果比较满意,孩子们积极主动思考探索课堂效率比较高。
不足之处:
任何一节课都是遗憾的艺术本科,我在学生引导方面还是有点心急,内心不太淡定,这是需要自己成长的地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