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课件(共28张PPT)-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课件(共28张PPT)-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1节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
课时计划 章节 课时重点 课时
第1节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 1课时
第2节 汽化和液化 1课时
第3节 熔化和凝固 1课时 2课时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1课时
第5节 水循环 1课时
内容解读 本章主要介绍了温度计物态变化。我们将以水的三态变化为主线,从物质的三态的概念入手,认识导致物态变化的原因,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及其特点,通过观察水的沸腾来认识沸腾现象及特点,经历探究冰和蜡烛的熔化特点实验,认识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辨识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曲线,通过水循环的学习,在水的三态转化过程中强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特点的认识,并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内容解读 通过本章的学习,物理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探究(沸腾现象的探究、冰和蜡烛熔化特点的探究)、科学观念(物质三态在温度的影响下可以发生相互转化)、科学思维(通过实验现象与数据分析归纳得出规律)、科学态度与责任(节约用水、保护环境)都将得到提升
1.通过观察,感受水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下的不同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2.初步了解温度对人类的影响,知道常见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重点:经历测量液体温度,能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
生活中的物理
观察下面现实中的图片,这是由地球表面温度上升给人类和生态造成的结果。
想一想,温度是如何对人们产生影响的呢?如果人们不重视温度的影响,未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
重点梳理
物质的三态
1.物质的三态: 固 态、 液 态、 气 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 一种状态 变成 另一种状 态叫作物态变化。
固 
液 
气 
一种状态 
另一种状 
3.酒精灯的使用:(1)用酒精灯的 外焰 (选填“内焰”、“外焰”或“焰心”)加热,外焰温度最高;(2)点燃酒精灯时,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绝对禁止用一盏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3)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4)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外焰 
·导学建议·
1.酒精灯的安全使用需要老师的讲解,在讲解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时,可以将一把粘有红墨水的牙刷平行放置于白纸的上方,用力对着牙刷吹气,白纸上会留下长长的一道红墨水痕迹,由此说明:通过嘴吹灭酒精灯时,会因为将酒精吹出而存在引燃其他物体的安全隐患,同时还要告诉学生,用嘴去吹灭还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起着火或爆炸。
2.使用酒精灯前,教师可以先示范将酒精灯打翻并着火后的安全灭火示范,以增强学生的安全应急能力。
1.请你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铜块、水银、饼干、水、蜡块、牛奶。有一类包括 水银、牛奶、水 ,其特征为 液体 。
温度的测量
1.温度计
原理: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热胀冷缩 的性质工作的。
水银、牛奶、水 
液体 
热胀冷缩 
2.温度
(1)温度是表示物体 冷热程度 的物理量。
(2)摄氏温标
①单位: 摄氏度 (符号 ℃ )。
冷热程度 
摄氏度 
℃ 
②摄氏温标的规定:通常情况下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 0 ℃,以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作为 100 ℃,将0 ℃至100 ℃之间等分为100份,每一等份是一个单位,叫作1摄氏度,即1 ℃。
0 
100 
温度的记录和读法:0 ℃以上的温度,记录时只要在单位前加上相应数字即可,如人的正常体温为37 ℃,读作37摄氏度;负号(-)表示0 ℃以下的温度,比如-5 ℃,读作负5摄氏度或零下5摄氏度。
·导学建议·
错误示范:将37 ℃读作“摄氏37度”或“37度”。
3.实验室温度计
(1)温度计的构造
(2)温度计的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 。
(3)量程: -20 ℃~100 ℃;分度值: 1 ℃。
液体的热胀冷缩 
-20 ℃~100 
1 
2.如图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1 ℃,此时示数为 36 ℃,A读数方法会使得测量结果 偏大 (选填“偏大”、“准确”或“偏小”)。
1 
36 
偏大 
3.如图所示的体温计的量程为 35~42 ℃;分度值为 0.1 ℃。
35~42 
0.1 
体温计的玻璃泡与毛细玻璃管之间有一段很细的弯管——缩口,当体温计液泡的温度降低而收缩时,在缩口处断开,毛细玻璃管内的水银无法自动退回玻璃泡,这样,体温计就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4.疫苗需保存在低于8 ℃的环境中。夏季,运输过程中为监测疫苗温度是否超标,应在冷藏箱内放置图中所示的温度计 乙 。在接收点,为正确读数,验收人员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把温度计从冷藏箱中取出读数,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表明疫苗 安全 (选填“安全”或“不安全”)。
乙 
不能 
安全 
观察水的三态及其特征
如图所示,在烧杯中放一些小冰块,并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冰块的变化。
想一想,水有哪些状态?不同状态的水的形状、体积是否固定?根据观察的结果完成下表的填写。
状态 形状 体积
冰( 固 态)  固定   固定 
水( 液 态)  不固定   固定 
水蒸气( 气 态)  不固定   不固定 
固 
固定 
固定 
液 
不固定 
固定 
气 
不固定 
不固定 
·导学建议·
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示自然界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增加学生对物态的感知,特别是让学生认识无色无味的气态物质。
练习使用温度计
1.分别测量以下三种物体的温度,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内。
项目 冰块 冷水 温水
估测温度/℃
实测温度/℃
·导学建议·
1.使用温度计前对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要进行说明。
2.学生在测量时,教师应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不当之处。
2.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温度,将测量结果与同学交流,不同人的正常体温是否有差异?
答 通过测量,正常人的体温有一定的差异,但差异不大,基本在36.5 ℃左右。
3.测量温度的过程中,若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冰块、冷水和温水,则温度计的示数将怎么变化?若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容器壁,则温度计的示数将怎么变化?
答 (1)若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冰块、冷水和温水,因为冰和冷水的温度低于室温,所以温度计示数将会上升,温度计离开温水时,因为温水的温度高于室温,所以示数将会下降;(2)若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容器壁,因为冰和冷水的温度低于室温,即低于容器壁,所以温度计示数将会上升,温水的温度高于室温,即高于容器壁,所以示数将会下降。
总结实验室温度计和体温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的主要区别:
实验室温度计 体温计
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
玻璃泡 内液体 煤油、酒精等 水银
刻度范围 -20 ℃~100 ℃ 35 ℃~42 ℃
实验室温度计 体温计
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
分度值 1 ℃ 0.1 ℃
构造 玻璃泡上部是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 玻璃泡与毛细玻璃之间是细而弯的“缩口”
使用方法 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不能甩 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要甩几下,将水银甩入玻璃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