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年数学中考一轮单元复习考点讲析与达标检测(人教版通用)第一部分 29个单元的基础知识与例题解析专题22 二次函数单元考点讲析(课标要求)(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2)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通过图像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3)会用配方法将数字系数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化为的形式,并能由此得到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坐标,说出图像的开口方向,画出图像的对称轴,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4)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5)*知道给定不共线三点的坐标可以确定一个二次函数。(知识点梳理)知识点1. 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y=ax2+bx+c(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知识点2.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形式(1)一般式:y=ax2+bx+c(a,b,c为常数,a≠0).(2)顶点式:y=a(x–h)2+k(a,h,k为常数,a≠0),顶点坐标是(h,k).(3)交点式:y=a(x–x1)(x–x2),其中x1,x2是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a≠0.知识点3. 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1.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析式 二次函数y=ax2+bx+c(a,b,c是常数,a≠0)对称轴 x=–顶点 (–,)a的符号 a>0 a<0图象开口方向 开口向上 开口向下最值 当x=–时,y最小值= 当x=–时,y最大值=最点 抛物线有最低点 抛物线有最高点增减性 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2.二次函数图象的特征与a,b,c的关系字母的符号 图象的特征a a>0 开口向上a<0 开口向下b b=0 对称轴为y轴ab>0(a与b同号) 对称轴在y轴左侧ab<0(a与b异号) 对称轴在y轴右侧c c=0 经过原点c>0 与y轴正半轴相交c<0 与y轴负半轴相交知识点4. 抛物线的平移1.将抛物线解析式化成顶点式y=a(x–h) 2+k,顶点坐标为(h,k).2.保持y=ax2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k)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3.注意:二次函数平移遵循“上加下减,左加右减”的原则,据此,可以直接由解析式中常数的加或减求出变化后的解析式;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可看作顶点间的平移,可根据顶点之间的平移求出变化后的解析式.知识点5.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1.二次函数y=ax2+bx+c(a≠0),当y=0时,就变成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2.ax2+bx+c=0(a≠0)的解是抛物线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3.(1)b2–4ac>0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2)b2–4ac=0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抛物线与x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3)b2–4ac<0 方程没有实数根,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知识点6. 二次函数的综合1、函数存在性问题:解决二次函数存在点问题,一般先假设该点存在,根据该点所在的直线或抛物线的表达式,设出该点的坐标;然后用该点的坐标表示出与该点有关的线段长或其他点的坐标等;最后结合题干中其他条件列出等式,求出该点的坐标,然后判别该点坐标是否符合题意,若符合题意,则该点存在,否则该点不存在.2、函数动点问题(1)函数压轴题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动点函数图象问题;二是与动点、存在点、相似等有关的二次函数综合题.(2)解答动点函数图象问题,要把问题拆分,分清动点在不同位置运动或不同时间段运动时对应的函数表达式,进而确定函数图象;解答二次函数综合题,要把大题拆分,做到大题小做,逐步分析求解,最后汇总成最终答案.(3)解决二次函数动点问题,首先要明确动点在哪条直线或抛物线上运动,运动速度是多少,结合直线或抛物线的表达式设出动点的坐标或表示出与动点有关的线段长度,最后结合题干中与动点有关的条件进行计算.(方法总结)一、二次函数常用解题方法总结⑴ 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的交点坐标,需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⑵ 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需要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由一般式转化为顶点式;⑶ 根据图象的位置判断二次函数中,,的符号,或由二次函数中,,的符号判断图象的位置,要数形结合;⑷ 二次函数的图象关于对称轴对称,可利用这一性质,求和已知一点对称的点坐标,或已知与轴的一个交点坐标,可由对称性求出另一个交点坐标.⑸ 与二次函数有关的还有二次三项式,二次三项式本身就是所含字母的二次函数;下面以时为例,揭示二次函数、二次三项式和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抛物线与轴有两个交点 二次三项式的值可正、可零、可负 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根抛物线与轴只有一个交点 二次三项式的值为非负 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抛物线与轴无交点 二次三项式的值恒为正 一元二次方程无实数根.二、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的综合问题的处理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的交点个数及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都由Δ=b2–4ac决定.1.当Δ>0,即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时,方程ax2+bx+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这两个交点的横坐标即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2.当Δ=0,即抛物线与x轴有一个交点(即顶点)时,方程ax2+bx+c=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此时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即为抛物线顶点的横坐标.3.当Δ<0,即抛物线与x轴无交点时,方程ax2+bx+c=0无实数根,此时抛物线在x轴的上方(a>0时)或在x轴的下方(a<0时). (例题解析)考点1. 求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最值【例题1】(2023甘肃兰州)已知二次函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对称轴为 B. 顶点坐标为C. 函数的最大值是-3 D. 函数的最小值是-3考点2.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及函数值的大小比较【例题2】(2023福建)已知抛物线经过两点,若分别位于抛物线对称轴的两侧,且,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考点3. 二次函数 y=ax2+bx+c(a≠0)的图像与系数a,b,c的关系【例题3】 (2023贵州省)已知,二次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点所在的象限是(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考点4. 二次函数表达式的确定【例题4】 (2023江苏徐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二次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所得拋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A. B. C. D.考点5.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例题5】(2023湖南邵阳)已知是抛物线(a是常数,上的点,现有以下四个结论:①该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②点在抛物线上;③若,则;④若,则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变式训练】(2023山东聊城)已知二次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图象经过点,其对称轴为直线.下列结论:①;②若点,均在二次函数图象上,则;③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④满足的x的取值范围为.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考点6. 二次函数的应用【例题6】(2023甘肃兰州)一名运动员在高的跳台进行跳水,身体(看成一点)在空中的运动轨迹是一条抛物线,运动员离水面的高度与离起跳点A的水平距离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运动员离起跳点A的水平距离为时达到最高点,当运动员离起跳点A的水平距离为时离水面的距离为.(1)求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2)求运动员从起跳点到入水点的水平距离的长.考点7. 二次函数的综合问题【例题7】(2023福建)已知抛物线交轴于两点,为抛物线的顶点,为抛物线上不与重合的相异两点,记中点为,直线的交点为.(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若,且,求证:三点共线;(3)小明研究发现:无论在抛物线上如何运动,只要三点共线,中必存在面积为定值的三角形.请直接写出其中面积为定值的三角形及其面积,不必说明理由.【变式训练1】(2023湖南常德)如图,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两点,与y轴交于点C,顶点为D.O为坐标原点,.(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求四边形的面积;(3)P是抛物线上的一点,且在第一象限内,若,求P点的坐标.【变式训练2】(2023湖南郴州) 已知抛物线与轴相交于点,,与轴相交于点.(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如图1,点是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当的周长最小时,求的值;(3)如图2,取线段的中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使?若存在,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年数学中考一轮单元复习考点讲析与达标检测(人教版通用)第一部分 29个单元的基础知识与例题解析专题22 二次函数单元考点讲析(课标要求)(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2)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通过图像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3)会用配方法将数字系数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化为的形式,并能由此得到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坐标,说出图像的开口方向,画出图像的对称轴,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4)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5)*知道给定不共线三点的坐标可以确定一个二次函数。(知识点梳理)知识点1. 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y=ax2+bx+c(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知识点2.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形式(1)一般式:y=ax2+bx+c(a,b,c为常数,a≠0).(2)顶点式:y=a(x–h)2+k(a,h,k为常数,a≠0),顶点坐标是(h,k).(3)交点式:y=a(x–x1)(x–x2),其中x1,x2是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a≠0.知识点3. 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1.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析式 二次函数y=ax2+bx+c(a,b,c是常数,a≠0)对称轴 x=–顶点 (–,)a的符号 a>0 a<0图象开口方向 开口向上 开口向下最值 当x=–时,y最小值= 当x=–时,y最大值=最点 抛物线有最低点 抛物线有最高点增减性 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2.二次函数图象的特征与a,b,c的关系字母的符号 图象的特征a a>0 开口向上a<0 开口向下b b=0 对称轴为y轴ab>0(a与b同号) 对称轴在y轴左侧ab<0(a与b异号) 对称轴在y轴右侧c c=0 经过原点c>0 与y轴正半轴相交c<0 与y轴负半轴相交知识点4. 抛物线的平移1.将抛物线解析式化成顶点式y=a(x–h) 2+k,顶点坐标为(h,k).2.保持y=ax2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k)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3.注意:二次函数平移遵循“上加下减,左加右减”的原则,据此,可以直接由解析式中常数的加或减求出变化后的解析式;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可看作顶点间的平移,可根据顶点之间的平移求出变化后的解析式.知识点5.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1.二次函数y=ax2+bx+c(a≠0),当y=0时,就变成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2.ax2+bx+c=0(a≠0)的解是抛物线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3.(1)b2–4ac>0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2)b2–4ac=0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抛物线与x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3)b2–4ac<0 方程没有实数根,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知识点6. 二次函数的综合1、函数存在性问题:解决二次函数存在点问题,一般先假设该点存在,根据该点所在的直线或抛物线的表达式,设出该点的坐标;然后用该点的坐标表示出与该点有关的线段长或其他点的坐标等;最后结合题干中其他条件列出等式,求出该点的坐标,然后判别该点坐标是否符合题意,若符合题意,则该点存在,否则该点不存在.2、函数动点问题(1)函数压轴题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动点函数图象问题;二是与动点、存在点、相似等有关的二次函数综合题.(2)解答动点函数图象问题,要把问题拆分,分清动点在不同位置运动或不同时间段运动时对应的函数表达式,进而确定函数图象;解答二次函数综合题,要把大题拆分,做到大题小做,逐步分析求解,最后汇总成最终答案.(3)解决二次函数动点问题,首先要明确动点在哪条直线或抛物线上运动,运动速度是多少,结合直线或抛物线的表达式设出动点的坐标或表示出与动点有关的线段长度,最后结合题干中与动点有关的条件进行计算.(方法总结)一、二次函数常用解题方法总结⑴ 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的交点坐标,需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⑵ 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需要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由一般式转化为顶点式;⑶ 根据图象的位置判断二次函数中,,的符号,或由二次函数中,,的符号判断图象的位置,要数形结合;⑷ 二次函数的图象关于对称轴对称,可利用这一性质,求和已知一点对称的点坐标,或已知与轴的一个交点坐标,可由对称性求出另一个交点坐标.⑸ 与二次函数有关的还有二次三项式,二次三项式本身就是所含字母的二次函数;下面以时为例,揭示二次函数、二次三项式和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抛物线与轴有两个交点 二次三项式的值可正、可零、可负 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根抛物线与轴只有一个交点 二次三项式的值为非负 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抛物线与轴无交点 二次三项式的值恒为正 一元二次方程无实数根.二、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的综合问题的处理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的交点个数及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都由Δ=b2–4ac决定.1.当Δ>0,即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时,方程ax2+bx+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这两个交点的横坐标即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2.当Δ=0,即抛物线与x轴有一个交点(即顶点)时,方程ax2+bx+c=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此时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即为抛物线顶点的横坐标.3.当Δ<0,即抛物线与x轴无交点时,方程ax2+bx+c=0无实数根,此时抛物线在x轴的上方(a>0时)或在x轴的下方(a<0时). (例题解析)考点1. 求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最值【例题1】(2023甘肃兰州)已知二次函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称轴为 B. 顶点坐标为 C. 函数的最大值是-3 D. 函数的最小值是-3【答案】C【解析】根据二次函数图象及性质进行判断即可.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顶点坐标为∵∴二次函数图象开口向下,函数有最大值,为∴A、B、D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考点2.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及函数值的大小比较【例题2】(2023福建)已知抛物线经过两点,若分别位于抛物线对称轴的两侧,且,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答案】【解析】根据题意,可得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开口向上,根据已知条件得出点在对称轴的右侧,且,进而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求解.∵,∴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开口向上,∵分别位于抛物线对称轴的两侧,假设点在对称轴的右侧,则,解得,∴∴点在点的右侧,与假设矛盾,则点在对称轴的右侧,∴解得:又∵,∴∴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考点3. 二次函数 y=ax2+bx+c(a≠0)的图像与系数a,b,c的关系【例题3】 (2023贵州省)已知,二次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点所在的象限是(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答案】D【解析】首先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判断a和b的符号,从而得出点所在象限.由图可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在y轴右侧,,,,在第四象限,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以及判断点所在象限,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出a和b的符号.考点4. 二次函数表达式的确定【例题4】 (2023江苏徐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二次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所得拋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A. B. C. D.【答案】B【解析】根据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可进行求解.由二次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所得拋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是解题的关键.考点5.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例题5】(2023湖南邵阳)已知是抛物线(a是常数,上的点,现有以下四个结论:①该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②点在抛物线上;③若,则;④若,则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答案】B【解析】根据对称轴公式可判断①;当时,,可判断②;根据抛物线的增减性,分两种情况计算可判断③;利用对称点的坐标得到,可以判断④.【详解】∵抛物线(a是常数,,∴,故①正确;当时,,∴点在抛物线上,故②正确;当时,,当时,,故③错误;根据对称点的坐标得到,,故④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对称性,增减性,熟练掌握抛物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变式训练】(2023山东聊城)已知二次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图象经过点,其对称轴为直线.下列结论:①;②若点,均在二次函数图象上,则;③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④满足的x的取值范围为.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抛物线开口向下可得,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可推得,根据时,,即可得到,推得,故①错误;根据点的坐标和对称轴可得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小于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和增减性可得,故②正确;根据抛物线的图象可知二次函数与直线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推得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③错误;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可得二次函数必然经过点,即可得到时,的取值范围,故④正确.【详解】①∵抛物线开口向下,∴.∵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由图象可得时,,即,而,∴.故①错误;②∵抛物线开口向下,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故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即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小于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故,故②正确;③由图象可知:二次函数与直线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即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③错误;④∵函数图象经过,对称轴为直线,∴二次函数必然经过点,∴时,的取值范围,故④正确;综上,②④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对于二次函数,二次项系数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当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时,抛物线向下开口;一次项系数和二次项系数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常数项决定抛物线与轴交点;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考点6. 二次函数的应用【例题6】(2023甘肃兰州)一名运动员在高的跳台进行跳水,身体(看成一点)在空中的运动轨迹是一条抛物线,运动员离水面的高度与离起跳点A的水平距离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运动员离起跳点A的水平距离为时达到最高点,当运动员离起跳点A的水平距离为时离水面的距离为.(1)求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2)求运动员从起跳点到入水点的水平距离的长.【答案】(1)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为;(2)运动员从起跳点到入水点的水平距离的长为.【解析】【分析】(1)由题意得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经过点,,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解;(2)令,解方程即可求解.【详解】(1)由题意得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经过点,,设抛物线的表达式为,∴,解得,∴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为;(2)令,则,解得(负值舍去),∴运动员从起跳点到入水点的水平距离的长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数形结合并熟练掌握运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考点7. 二次函数的综合问题【例题7】(2023福建)已知抛物线交轴于两点,为抛物线的顶点,为抛物线上不与重合的相异两点,记中点为,直线的交点为.(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若,且,求证:三点共线;(3)小明研究发现:无论在抛物线上如何运动,只要三点共线,中必存在面积为定值的三角形.请直接写出其中面积为定值的三角形及其面积,不必说明理由.【答案】(1) (2)见解析 (3)面积为定值,其面积为2【解析】【分析】(1)将代入,即可解得;(2),中点为,且,可求出过两点所在直线的一次函数表达式,为抛物线上的一点,所以,此点在,可证得三点共线;(3)设与分别关于直线对称,则关于直线对称,且与的面积不相等,所以的面积不为定值;如图,当分别运动到点的位置,且保持三点共线.此时与的交点到直线的距离小于到直线的距离,所以的面积小于的面积,故的面积不为定值;故的面积为定值,由(2)求出,此时的面积为2.【详解】(1)解:因为抛物线经过点,所以解得所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2)解:设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因为为中点,所以.又因为,所以,解得,所以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因为点在抛物线上,所以.解得,或.又因为,所以.所以.因为,即满足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所以点在直线上,即三点共线;(3)解:的面积为定值,其面积为2.理由如下:(考生不必写出下列理由)如图1,当分别运动到点的位置时,与分别关于直线对称,此时仍有三点共线.设与的交点为,则关于直线对称,即轴.此时,与不平行,且不平分线段,故,到直线的距离不相等,即在此情形下与的面积不相等,所以的面积不为定值.如图2,当分别运动到点的位置,且保持三点共线.此时与的交点到直线的距离小于到直线的距离,所以的面积小于的面积,故的面积不为定值.又因为中存在面积为定值的三角形,故的面积为定值.在(2)的条件下,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求得,此时的面积为2.【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三角形面积等基础知识,如何利用数形结合求得点的坐标、函数的表达式等是解题的关键.【变式训练1】(2023湖南常德)如图,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两点,与y轴交于点C,顶点为D.O为坐标原点,.(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求四边形的面积;(3)P是抛物线上的一点,且在第一象限内,若,求P点的坐标.【答案】(1) (2)30 (3)【解析】【分析】(1)用两点式设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然后求得C点的坐标,并将其代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求得a的值,再将a代入解析式中即可.(2)先将二次函数变形为顶点式,求得顶点坐标,然后利用矩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得答案.(3)根据各点的坐标的关系及同角三角函数相等的结论可以求得相关联的函数解析式,最后联立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求得点P的坐标.【详解】(1)∵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交于两点.∴设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即的坐标为则,得∴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2)∴顶点坐标为过作于,作于,四边形的面积;(3)如图,是抛物线上的一点,且在第一象限,当时,连接,过作交于,过作于,∵,则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得:,∵,∴,即,∴由,得,∴.∴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坐标为所以过的直线的解析式为令解得,或所以直线与抛物线的两个交点为即所求的坐标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以及与坐标系几何图形的综合证明计算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变式训练2】(2023湖南郴州) 已知抛物线与轴相交于点,,与轴相交于点.(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如图1,点是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当的周长最小时,求的值;(3)如图2,取线段的中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使?若存在,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2)(3)或或或【解析】【分析】(1)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即可;(2)根据的周长等于,以及为定长,得到当的值最小时,的周长最小,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得到关于对称轴对称,则:,得到当三点共线时,,进而求出点坐标,即可得解;(3)求出点坐标为,进而得到,得到,分点在点上方和下方,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求解即可.【详解】(1)∵抛物线与轴相交于点,,∴,解得:,∴;(2)∵,当时,,∴,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的周长等于,为定长,∴当的值最小时,的周长最小,∵关于对称轴对称,∴,当三点共线时,的值最小,为的长,此时点为直线与对称轴的交点,设直线的解析式为:,则:,解得:,∴,当时,,∴,∵,∴,,∴;(3)存在,∵为中点,∴,∴,∵,∴,在中,,∵,∴,①当点在点上方时:过点作,交抛物线与点,则:,此时点纵坐标为2,设点横坐标为,则:,解得:,∴或;②当点在点下方时:设与轴交于点,则:,设,则:,,∴,解得:,∴,设的解析式为:,则:,解得:,∴,联立,解得:或,∴或;综上:或或或.【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正确的求出二次函数解析式,利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进行求解,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综合性强,难度较大,属于中考压轴题.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22 二次函数单元考点讲析(原卷版) .doc 专题22 二次函数单元考点讲析(解析版)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