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考点讲析(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05 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考点讲析(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数学中考一轮单元复习考点讲析与达标检测(人教版通用)
第一部分 29个单元的基础知识与例题解析
专题05 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考点讲析
(
课标要求
)
一、相交线与平行线
(1)理解对顶角、余角、补角等概念,探索并掌握对顶角相等、同 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的性质。
(2)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能用三角板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 直线的垂线。
(3)能用尺规作图: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 的垂线。
(4)掌握基本事实: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 直线垂直。
(5)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能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6)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7)理解平行线的概念。
(8)掌握平行线基本事实1: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 条直线平行。
(9)掌握平行线基本事实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 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10)探索并证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如果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11)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定理1: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同位角相等。* 了解定理的证明。
(12)探索并证明平行线的性质定理2: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 所截,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
(13)能用三角板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注意:在尺规作图中,学生应了解作图的原理,保留作图的痕迹,不要求写出作法。
(14)能用尺规作图: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15)了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16)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探索它的基本性质:一个图形和它经 过平移所得的图形中,两组对应点的连线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 且相等。
(17)认识并欣赏平移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18)运用图形的平移进行图案设计。
二、定义、命题、定理
(1)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定义、命题、定理、推论的意义。
(2)结合具体实例,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了解原命题及其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的命题,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3)知道证明的意义和证明的必要性,知道数学思维要合 乎逻辑,知道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述证明的过程,会用综合 法的证明格式。
(4)了解反例的作用,知道利用反例可以判断一个命题是错误的。
(5)通过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
(
知识
点梳理
)
知识点1. 相交线
1.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2.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叫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3.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4.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5.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1)同位角:∠1与∠5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2)内错角:∠2与∠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3)同旁内角:∠2与∠5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6.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7.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知识点2. 平行线及其判定
1.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3.平行线的判定
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知识点3. 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知识点4. 命题、定理、证明
1.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1)真命题: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真命题。
(2)假命题: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假命题。
2.定理:有些命题是基本事实,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经过推理证实的,这样得到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3.证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需要经过推理才能做出判断,这个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知识点5. 平移
1.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2.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
方法总结
)
1. 平行线的三种判定方法归纳总结
2. 回顾记忆平行线的性质
3. 解决相交线与平行线难点问题添加辅助线要领
(1)当两直线平行时,同位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平行,内错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平行,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如图,以下三种情况.
(2)除了基本模型外,还经常会遇到一些平行线加折线模型,主要是下面两类:
做这类题型时,一般在折点处作平行线,进而把线的关系转换成角的关系,如图所示。
4. 总结平移问题
(1)平移后,对应线段相等且平行,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
(2)平移后,对应角相等且对应角的两边分别平行或一条边共线,方向相同.
(3)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平移后新旧两图形全等.
平移问题,包括直线(线段)的平移问题;曲线的平移问题;三角形的平移问题;四边形的平移问题;其他曲面的平移问题。
(
例题解析
)
考点1. 相交线
【例题1】(2023甘肃兰州)如图,直线与相交于点O,则(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利用对顶角相等得到,即可求解.
读取量角器可知:,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相等,量角器读数,是基础题.
【变式训练1】 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若,则______°.
【答案】30
【解析】,,


.
【变式训练2】 如图,3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3个交点,4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6个交点,按照这样的规律,则20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______个交点
【答案】190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交点个数,找出条直线相交最多有的交点个数公式:.
2条直线相交有1个交点;
3条直线相交最多有个交点;
4条直线相交最多有个交点;
5条直线相交最多有个交点;
20条直线相交最多有.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多条直线相交的交点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出规律,即条直线相交最多有.
考点2. 平行线性质
【例题2】(2023黑龙江绥化) 将一副三角板按下图所示摆放在一组平行线内,,,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求解.
依题意,,
∵,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训练1】阅读下列材料,其①~④步中数学依据错误的是(  )
如图:已知直线b∥c,a⊥b,求证:a⊥c. 证明:①∵a⊥b(已知) ∴∠1=90°(垂直的定义) ②又∵b∥c(已知) ∴∠1=∠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③∴∠2=∠1=90°(等量代换) ④∴a⊥c(垂直的定义)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解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1=90°,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到∠2=90°,即可判定a⊥c.
证明:①∵a⊥b(已知),
∴∠1=90°(垂直的定义),
②又∵b∥c(已知),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③∴∠2=∠1=90°(等量代换),
∴a⊥c(垂直的定义),
①~④步中数学依据错误的是②.
【变式训练2】(2023深圳)如图为商场某品牌椅子侧面图,,与地面平行,,则( )
A. 70° B. 65° C. 60° D. 50°
【答案】A
【解析】根据平行得到,再利用外角的性质和对顶角相等,进行求解即可.
由题意,得:,
∴,
∵,
∴,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对顶角.熟练掌握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训练3】如图,直线a∥b,直线c分别交a,b于点A,C,∠BAC的平分线交直线b于点D,若∠1=50°,则∠2的度数是(  )
A.50° B.70° C.80° D.110°
【答案】C.
【解析】直接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AD=∠CAD=50°,进而得出答案.
∵∠BAC的平分线交直线b于点D,
∴∠BAD=∠CAD,
∵直线a∥b,∠1=50°,
∴∠BAD=∠CAD=50°,
∴∠2=180°﹣50°﹣50°=80°.故选:C.
考点3.定义 命题 定理
【例题3】判断下列四个语句中,哪个是命题, 哪个不是命题?并说明理由:
(1)对顶角相等吗?
(2)画一条线段AB=2cm;
(3)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4)相等的两个角,一定是对顶角。
【答案】(3)(4)是命题,(1)(2)不是命题.
【解析】(1)是问句,故不是命题;(2)是做一件事情,也不是命题。
(3)(4)对一件事情作出了判断,不管正确与否,都是命题。
【变式训练】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D.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答案】D
【解析】利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矩形及菱形的判定方法、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
A.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故原命题错误,是假命题,不符合题意;
B.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原命题错误,是假命题,不符合题意;
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故原命题错误,是假命题,不符合题意;
D.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正确,是真命题,符合题意.
考点4. 平移
【例题4】如图,是一块从一个边长为20cm的正方形BCDM材料中剪出的垫片,经测得FG=9cm,则这个剪出的图形的周长是______cm.
【答案】98
【解析】首先把EF平移到MN的位置,把AH平移到MK的位置,把GH平移到AN的位置,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这个垫片的周长等于正方形的周长加FG .
这个垫片的周长:20×4+9×2=98(cm).
【变式训练】如图,将边长为4个单位的等边△ABC沿边BC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DEF,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
【答案】16.
【解析】∵将边长为4个单位的等边△ABC沿边BC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DEF,
∴AD=BE=2,各等边三角形的边长均为4.
∴四边形ABFD的周长=AD+AB+BE+FE+DF=16.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数学中考一轮单元复习考点讲析与达标检测(人教版通用)
第一部分 29个单元的基础知识与例题解析
专题05 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考点讲析
(
课标要求
)
一、相交线与平行线
(1)理解对顶角、余角、补角等概念,探索并掌握对顶角相等、同 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的性质。
(2)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能用三角板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 直线的垂线。
(3)能用尺规作图: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 的垂线。
(4)掌握基本事实: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 直线垂直。
(5)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能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6)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7)理解平行线的概念。
(8)掌握平行线基本事实1: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 条直线平行。
(9)掌握平行线基本事实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 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10)探索并证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如果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11)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定理1: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同位角相等。* 了解定理的证明。
(12)探索并证明平行线的性质定理2: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 所截,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
(13)能用三角板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注意:在尺规作图中,学生应了解作图的原理,保留作图的痕迹,不要求写出作法。
(14)能用尺规作图: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15)了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16)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探索它的基本性质:一个图形和它经 过平移所得的图形中,两组对应点的连线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 且相等。
(17)认识并欣赏平移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18)运用图形的平移进行图案设计。
二、定义、命题、定理
(1)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定义、命题、定理、推论的意义。
(2)结合具体实例,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了解原命题及其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的命题,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3)知道证明的意义和证明的必要性,知道数学思维要合 乎逻辑,知道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述证明的过程,会用综合 法的证明格式。
(4)了解反例的作用,知道利用反例可以判断一个命题是错误的。
(5)通过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
(
知识
点梳理
)
知识点1. 相交线
1.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2.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叫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3.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4.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5.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1)同位角:∠1与∠5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2)内错角:∠2与∠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3)同旁内角:∠2与∠5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6.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7.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知识点2. 平行线及其判定
1.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3.平行线的判定
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知识点3. 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知识点4. 命题、定理、证明
1.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1)真命题: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真命题。
(2)假命题: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假命题。
2.定理:有些命题是基本事实,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经过推理证实的,这样得到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3.证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需要经过推理才能做出判断,这个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知识点5. 平移
1.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2.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
方法总结
)
1. 平行线的三种判定方法归纳总结
2. 回顾记忆平行线的性质
3. 解决相交线与平行线难点问题添加辅助线要领
(1)当两直线平行时,同位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平行,内错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平行,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如图,以下三种情况.
(2)除了基本模型外,还经常会遇到一些平行线加折线模型,主要是下面两类:
做这类题型时,一般在折点处作平行线,进而把线的关系转换成角的关系,如图所示。
4. 总结平移问题
(1)平移后,对应线段相等且平行,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
(2)平移后,对应角相等且对应角的两边分别平行或一条边共线,方向相同.
(3)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平移后新旧两图形全等.
平移问题,包括直线(线段)的平移问题;曲线的平移问题;三角形的平移问题;四边形的平移问题;其他曲面的平移问题。
(
例题解析
)
考点1. 相交线
【例题1】(2023甘肃兰州)如图,直线与相交于点O,则( )
A. B. C. D.
【变式训练1】 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若,则______°.
【变式训练2】 如图,3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3个交点,4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6个交点,按照这样的规律,则20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______个交点
考点2. 平行线性质
【例题2】(2023黑龙江绥化) 将一副三角板按下图所示摆放在一组平行线内,,,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变式训练1】阅读下列材料,其①~④步中数学依据错误的是(  )
如图:已知直线b∥c,a⊥b,求证:a⊥c. 证明:①∵a⊥b(已知) ∴∠1=90°(垂直的定义) ②又∵b∥c(已知) ∴∠1=∠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③∴∠2=∠1=90°(等量代换) ④∴a⊥c(垂直的定义)
A.① B.② C.③ D.④
【变式训练2】(2023深圳)如图为商场某品牌椅子侧面图,,与地面平行,,则( )
A. 70° B. 65° C. 60° D. 50°
【变式训练3】如图,直线a∥b,直线c分别交a,b于点A,C,∠BAC的平分线交直线b于点D,若∠1=50°,则∠2的度数是(  )
A.50° B.70° C.80° D.110°
考点3.定义 命题 定理
【例题3】判断下列四个语句中,哪个是命题, 哪个不是命题?并说明理由:
(1)对顶角相等吗?
(2)画一条线段AB=2cm;
(3)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4)相等的两个角,一定是对顶角。
【变式训练】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D.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考点4. 平移
【例题4】如图,是一块从一个边长为20cm的正方形BCDM材料中剪出的垫片,经测得FG=9cm,则这个剪出的图形的周长是______cm.
【变式训练】如图,将边长为4个单位的等边△ABC沿边BC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DEF,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