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课件(共2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课件(共29张PPT)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以文传“神”,阅篇生“姿”
——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教学目标
1.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常见手法,探究塑造别里科夫人物形象的手法,分析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
2. 探究莫泊桑小说《小步舞》塑造老舞蹈师形象的手法,分析老舞蹈师的人物形象。
老舍先生说过,一篇好的小说,人物形象是立在读者面前的。
那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让人物立在我们面前呢?
塑造人物形象的常见手法
小说的三要素
塑造手法 释义 作用
直接描写 (正面描写) 外貌描写 是对人物的外形,包括人物的容貌、身材和服饰等进行刻画的一种描写方法。 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语言描写 是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独白(自言自语)或对话来表现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
动作描写 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感情(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推动情节发展。
心理描写 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想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神态描写 是与外貌描写有区别的,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从人物面部表情中可以反映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小说的三要素
塑造手法 释义 表达效果(作用)
间接描写(侧面描写) 借助其他人物对比衬托 小说在刻画一个人物时,不可能只描写他一人,往往需要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论行为来做陪衬,通过其他次要人物的表现塑造主要人物。
借助物象衬托 可分为正衬和反衬,正衬就是利用同描写的主要对象相类似的人或事物来做陪衬;反衬即从反面衬托,就是利用同描写的主要对象相异或相反的人或事物来做陪衬。
借助环境烘托 通过写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来烘托人物的形象。
其他手法 表现:象征、对比、衬托、先抑后扬、工笔、白描、虚实、动静、点面结合 从手法的表达效果分析其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修辞:比喻、拟人、反语、夸张、排比等 实战练兵
1.快速阅读契诃夫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思考小说运用什么手法塑造了别里科夫怎样的形象特征?
小说的三要素
塑造人物的手法 原文体现 人物形象特征
外貌描写、细节描写
(1)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
(2)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
别里科夫外形上的怪异、封闭。
小说的三要素
塑造人物的手法 原文体现 人物形象特征
语言描写
(1)“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体现了别里科夫担忧、不安的心理;刻画了别里科夫战战兢兢、时时刻刻唯恐惹出祸患的懦夫形象。
小说的三要素
塑造人物的手法 原文体现 人物形象特征
语言描写
(2)“天下竟有这么歹毒的坏人!”
可看出别里科夫生气、不满、不安的心理以及自尊心强的性格特点。
小说的三要素
塑造人物的手法 原文体现 人物形象特征
语言描写
(3)“……难道中学教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
“您骑自行车,这种消遣,对青年的教育者来说,是绝对不合宜的!”
“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 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件事,那就做不得。”
忠诚地维护现有的腐朽制度和专制秩序,反映别里科夫的腐朽落后、保守迂腐、害怕变革(新事物)的性格特点。
小说的三要素
塑造人物的手法 原文体现 人物形象特征
语言描写
(4)“您是青年人,您前途远大,您的举动得十分十分小心才成……然后,这事又会传到督学的耳朵里......这还会有好下场么?”
体现别里科夫拿腔作调、猥琐扭曲、自以为是、陈腐守旧的性格特点。
小说的三要素
塑造人物的手法 原文体现 人物形象特征
语言描写
(5)“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以致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把大意说明一下。我不能不这样做。”
别里科夫看起来光明正大,其实是一个虚伪的告密者,体现其虚伪、胆小怕事的性格特点。
小说的三要素
塑造人物的手法 原文体现 人物形象特征
动作描写、细节描写
(1)把雨伞、表、削铅笔的小刀装在套子里;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一上床就拉过被子蒙上脑袋。
展现别里科夫的生活习惯,习惯把自己的生活用具装在套子里,实则体现他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表现其保守、封闭的形象特点。
小说的三要素
塑造人物的手法 原文体现 人物形象特征
动作描写、细节描写
(2)别里科夫就连同他的雨鞋乒乒乓乓地滚下楼去。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站起来,摸了摸鼻子,看了看他的眼镜碎了没有。
别里柯“滚”“摸了摸”“看了看”的动作表现出旧势力的顽固与在被摧毁前的垂死挣扎。体现了其迂腐可笑的形象特点。
小说的三要素
塑造人物的手法 原文体现 人物形象特征
心理描写
(1)现实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
体现别里科夫胆小怕事的性格特点
(2)他似乎心里乱得很;第二天他老是心神不定地搓手。
体现别里科夫迂腐、守旧的形象特点。
小说的三要素
塑造人物的手法 原文体现 人物形象特征
神态描写
(1)他没精打采,脸色苍白。
别里科夫胆小怕事、精神脆弱的性格特点。
(2)他脸色发青,比乌云还要阴沉。
可看出别里科夫愤怒、生气的心理及自尊心强的性格特点。
(3)别里科夫脸色从发青到发白。
体现别里科夫因循守旧、保守迂腐的性格特点。
小说的三要素
2.文章为什么要塑造柯瓦连科、华连卡这些人物形象?
柯瓦连科、华连卡是文章中的次要人物,他们代表有民主自由思想的进步力量,他们的形象与别里科夫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属于侧面描写,反衬出别里科夫的顽固、守旧、虚伪和腐朽,突出了别里科夫的“套子”特征。
方法迁移
快速阅读莫泊桑小说《小步舞》,分析小说塑造老舞蹈师形象的手法及老舞蹈师的形象特点。
小说的三要素
塑造人物的手法 原文体现 人物形象特征
外貌描写
(1)他穿一双带银扣的皮鞋、一条带遮门襟的短套裤和一件棕褐色的长礼服,戴一顶长绒毛宽檐的怪诞的灰礼帽,想必是太古年代的古董;(2)他长得很瘦,几乎是皮包骨头。
突出老舞蹈师保守、怀旧、瘦弱的形象特征。
小说的三要素
塑造人物的手法 原文体现 人物形象特征
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1)“这个花园,就是我们的欢乐,我们的生命。过去给我们留下的只有这个了,如果没有它,我们简直就不能再活下去。”
把上世纪的花园当作精神家园,体现老舞蹈家对过去的留恋与执着。
小说的三要素
塑造人物的手法 原文体现 人物形象特征
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2)“先生,它是舞蹈中的皇后,王后们的舞蹈。您懂吗?自从没了国王,也就没有了小步舞。”
老舞蹈家对小步舞消逝的惋惜,流露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及对小步舞的热爱。
小说的三要素
塑造人物的手法 原文体现 人物形象特征
动作描写、细节描写
(1)他手里总是拿着一根金镶头的华丽的手杖,这手杖对他来说一定有着某种不同寻常的纪念意义。
通过下文对这手杖的介绍可知,这手杖德 克莱蒙伯爵送的一件礼物,是属于过去时代的事物,体现老舞蹈家怀旧的性格特征。
小说的三要素
塑造人物的手法 原文体现 人物形象特征
动作描写、细节描写
(2)……先是几个小步跳跃,继而行了个屈膝礼……然后开始优雅地旋转,把他那木偶似的身体扭来绞去,动人而又可笑地向空中频频点头致意。
他们时而前进,时而后退……弯腰施礼,活像两个跳舞的小木偶,只是驱动这对木偶的机械,已经有点儿损坏。
两次描写老舞蹈家跳舞的舞姿,机械又优雅,动人又可笑,体现出老舞蹈家对小步舞的怀念及怀旧、衰老的形象特征。
小说的三要素
塑造人物的手法 原文体现 人物形象特征
动作描写、细节描写
(3)他意外地打了个哆嗦。
体现出小步舞对老舞蹈家影响之大。
(4)他们突然停了下来,面对面伫立了几秒钟,忽然出人意料地相拥着哭起来。
为小步舞的消逝而伤心落泪,体现出老舞蹈家对小步舞的热爱及怀旧的性格特点。
小说的三要素
塑造人物的手法 原文体现 人物形象特征
侧面描写
“这是一座似乎被人遗忘的上个世纪的花园……非常幽静”。
“当我两年后重返巴黎的时候,那片苗圃已被铲平”。
苗圃的典型环境和老舞蹈师的生活、命运息息相关。因为苗圃,老舞蹈师与“我”相遇,又因为苗圃被铲平,老舞蹈师消失。苗圃衬托了老舞蹈师失落的心态及怀旧的性格特征。
小说的三要素
总的来说,这篇小说运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及侧面描写中的环境烘托来塑造老舞蹈家衰老、怀旧、热爱小步舞的形象特点。
巩固练习
分析鲁迅小说《祝福》塑造祥林嫂形象的手法及祥林嫂的形象特点。
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