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运动的描述 》学案(含解析)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运动的描述 》学案(含解析)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资源简介

1.2 《运动的描述》学案
【学习目标】
(一)学习目标
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
2.由观察,体验中领悟参照物的概念.
3.从生活实际中体会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学习重难点】
(一)学习重难点
1.如何选取参照物
2.参照物的选取对运动描述的影响
【预习新知】
(一)预习新知
我们在周末放学坐车回家时,你会发现路边的树木在向车的后面迅速移动,而身边的同学则没有动,这是为什么呢?
互学探究
问题1:讨论课本图1.2—1所示的运动以及相类似的运动,根据已有的知识,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结论: 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从座位走到黑板前,这一过程中,你的什么发生了变化?
②有一辆汽车停在路边和在路上行驶有什么不同?
③说天上飞的飞机是运动的,你根据什么?
小组展示:分小组展示讨论结果,教师点评。
【小结】在物理学里,我们把 叫做机械运动。
问题2:在研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___________。
看课本图1.2—4。
问题: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的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什么参照物它们是运动的,以什么为参照物,卡车或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为什么?
小组展示:分小组展示讨论结果,教师点评。
【小结】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的物体以它们中任何一个为参照物,则另一个是 。
问题3:描述物体的是运动和静止,与 有关。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也不一样。 所以我们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的。一般的,我们常用 作参照物。
【讨论交流】把课本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把尺子,推动课本使课本沿桌面运动。
选取课桌作标准,尺子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
2、选择课本作标准,尺子和课桌是运动还是静止?
3、选择尺子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
小组展示:分小组展示讨论结果,教师点评。
【重难探究】
(一)重难探究
任务一:理解什么是机械运动
自主学习课本16—17面,完成下列题目:
星星的闪烁、 彗星的运动、 月亮的圆缺、 缓慢爬行的蜗牛、 大树的成长、 果实的成熟、 地球绕着太阳转
其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任务二:参照物及参照物的选取
思考:生活中汽车、船只、太阳、房屋、树木
运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静止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例子中你是以什么为标准判断物体是运动或静止的?
坐在车上的人,观看到树木则是往后运动的,请问这时候你又是以什么为标准进行判断的?
归纳总结:参照物:
任务三:运动的相对性
阅读课本P17想想议议和P18面内容,思考:
1、坐在车厢里的人开始以为是自己的车在“行驶”,此时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当另外一辆车驶过列车车尾时,他发现自己实际没有动,此时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
2、我们说车辆与联合收割机是相对静止的,此时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以
为参照物又可以说车辆是运动的;由此我们可以知道, 。
练习:看课本图1.2.5,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的过程中,战斗机相对于加油机是 ,战斗机相对于地面上的人是
思考: 1、绝对静止的物体是否存在?
2、如何判断物体与物体之间是相对静止或者相对运动的呢?
【巩固训练】
(一)巩固训练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刺桐树花飘香 B.尘土飞扬 C.海水奔涌 D.天宫空间站翱翔太空
2.《吕氏春秋·察今》中记载了刻舟求剑的故事,其中有这样的文字:“舟已行矣,而剑不行……”,从物理学角度看,“剑不行”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舟 B.岸 C.流水 D.舟中人
3.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4.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飞船与中国空间站成功对接后,认为中国空间站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
A.“神舟十六号”飞船 B.中国空间站
C.地面指挥中心 D.在中国空间站内穿行的宇航员
5.小萍乘坐行驶的公交车上学,认为自己是静止的,她选取的参照物是( )
A.公交车驾驶员 B.沿途的路灯
C.路旁的树木 D.对方车道驶来的公交车
6.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漆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山 B.船 C.流水 D.河岸
7.一枚硬币竖立在以300 km/h的速度飞驰的高铁窗台上,硬币直立不倒,若认为硬币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可能是( )
A.房屋 B.树木 C.地面 D.列车
8.甲乙两车一起在平直公路上向西运动,车内各放置一小球,小明给甲乙两车连拍了两张照片,如图所示。忽略小车对小球的摩擦及空气的阻力。下列选项中可能出现的是( )
A.甲车向西加速 B.甲车匀速向西行驶
C.乙车匀速向西行驶 D.乙车相对于甲车静止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刺桐树花飘香,是花香分子扩散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故A符合题意;
BCD.尘土飞扬、海水奔涌和天宫空间站翱翔太空,这些物体都有位置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B
解析: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意思是舟已经向前行驶了,但剑没有行进,即舟是运动的,剑是静止的;
A.以舟为参照物,剑相对于舟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舟不能以自身为参照物,故A错误;
B.以江岸为参照物,舟相对于江岸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以江岸为参照物,剑相对于江岸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均以江岸为参照物,故B正确;
C.以流水为参照物,流水相对于剑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C错误;
D.以舟中人为参照物,舟相对于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剑相对于人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B。
3.答案:B
解析:乙车上的乘客看到树木向南运动说明乙车向北运动,甲车则相对乙车向南运动,所以甲车相对于地面有可能向南运动,有可能以比乙车慢的速度向北运动,故B正确。
故本题答案为B。
4.答案:A
解析:A.“神舟十六号”飞船与中国空间站成功对接后,以“神舟十六号”为参照物,中国空间站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相对静止的,故A符合题意;
B.研究物体运动状态时不能选取其自身为参照物,故B不符合题意;
C.“神舟十六号”飞船与中国空间站成功对接后继续绕地球旋转,以地面指挥中心为参照物,他们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在中国空间站内穿行的宇航员为参照物,中国空间站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答案:A
解析:A、小萍坐在正在行驶的公交车上,以车内驾驶员为参照物时,小明和车内驾驶员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则小萍是静止的,故A符合题意;
BCD、小萍坐在正在行驶的公交车上,他与路旁的树木、沿途的路灯、对方车道驶来的公交车之间都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以路旁的树木、沿途的路灯、对方车道驶来的公交车为参照物时,小萍是运动的,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题中的研究对象是“山”,它的运动状态是“向船尾跑去了”,即山在“运动”。以船为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而且船向前行,以船为参照物,山在“后退”,故所选的参照物是船,故选B。
7.答案:D
解析:ABC.列车上的硬币相对于房屋、树木、地面的位置都发生了改变,因此是运动的,故ABC不符合题意;
D.硬币相对于列车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答案:C
解析:AB.甲车停止或减速运动时,甲车内的小球由于惯性会继续向西运动,故AB不符合题意;
C.由乙车的两幅图片可知,乙车内的小球相对于乙车没有位置变化,则说明乙车匀速向西行驶,故C符合题意;
D.由ABC的分析可知,甲车停止或向西做减速运动,乙车匀速向西行驶,两车速度不同,所以,乙车相对于甲车位置发生变化,则乙车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